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陵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重点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C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D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0分)梨花落蓝月小山村是太潮中的一个小岛,村子若隐若现半掩在葱茏林木之中。一到春天,满眼的青翠红艳小鸟啾鸣,蜜蜂呀,蝴蝶呀翩翩起舞,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岛外碧波荡漾,一望无垠,粼粼的波光就像是谁不小心酒落了一湖碎银。半空中盘旋着各式水鸟,小心地窥视着潮面,冷不丁俯冲下来抓起一条小鱼儿,又迅疾地展开双翼消失在蓝天白云深处。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岛,而美丽是具有诱惑性的。几辆陌生的豪华小车在小岛上转悠了几天后,村民们收到一纸公文: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新农村行列,村土地将被征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请村民积极配合,当然赔偿款也是相当丰厚的。 消息一经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春树使劲地抽着烟,一验愁容,他家的梨园也在征用之列。按理说,春树的梨园被征用,并没有大碍。春树的儿子已经在城里成家主业,一直说要让父亲进城去享福。春树却死活不同意,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 说这句话时,春树满是皱褶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哀伤。儿子便不敢多说了,只能由着他。 春树疼老婆是出了名的。老婆梨花喜欢梨花,春树就种了满园子的梨树。每年梨花盛开,千枝万朵,一片洁白,美得让人心醉,更让春树心醉的是老婆梨花的笑容。 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包揽重体力活,但绝不做洗衣做饭之类的家务。春树不管,洗衣做饭抢着做,这一度引起了 村里男人的鄙视和女人们的羡幕。 也难怪春树心疼梨花,梨花身体一直不太好,生了儿子后更是病病歪歪如风倒杨柳。春树的万般疼爱依然没有留住她柔弱的生命。梨花弥留之际握住春树的手说,一定要把我埋在咱家的梨园里,我的魂儿会化成树陪着你们的 梨花如烛火摇曳期期艾艾的目光,舔过儿子稚嫩的小脸,定定地黏住春树泪糊糊的双眼。春树咬着颤抖的唇,眼泪噼啪噼啪掉。他使劲地点了点头,你放心。 梨花过世后,春树按照梨花的嘱咐将她安葬在了梨园。 每天清晨春树都会来到梨园里。这时候的小村很安静,只有他和梨树痴痴相望,他觉得梨花正微笑着看着他。他靠着树干坐下,点燃一支烟,吸一口徐吐出轻声说,梨花,我和儿子好呢,别率.在那边好好地,等有一天我来找你的时候,我也变成树陪着你 风儿吹来,梨树的枝条轻轻晃动,摇落点点露珠。春树便笑了。 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春树倒并不觉得孤单。就算儿子飞去了城里,春树的生活依旧有条不紊。现在突然说果园要被征用,能不叫他愁肠郁结? 思虑再三,春树跨进了村支书的家。村支书很客气,为他端上了热茶。他赶忙接过又匆匆的放下,舔了舔嘴唇问:“能不能不用这块地?可以用别的地”“当然不行,方案出来不是随意能改的。”“我不想惊扰了梨花”“我们已经安排了公墓。”“公墓能种梨树?”“当然不能,只能安放骨灰盒。”“可是梨花不能没有梨树。”“你可以挖起来换个地方种。”“梨花一定要和梨树一起的”“那我就没有办法了。”村支书的目光突然变冷了,“不可能为了你一家打乱全盘规划!” 春树蔫蔫地走出村支书家,又蔫蔫地来到梨园。正是阳春三月,梨花开得正旺,一树树一枝枝,洁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一如当年梨花在世时候。 梨花啊梨花,我对不住你春树看着梨花,流下了两行泪。 儿子赶回来看他,再次劝说他去城里。“我不会走,我的根在这里!”春树的语气异常坚定,儿子知道父亲的脾气,心想等地真被征用了,父亲也就不会再坚持了。 儿子回城里后没几天却被村人紧急叫回了家,因为春树出事了春树在修剪梨树枝的时候摔下来。 “你说这果园都快没了,他还修剪啥?唉”村人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爸,你这是何苦”儿子哭出了声。气若游丝的春树,对儿子笑了笑,说:“梨花落了,我去陪你妈妈了” 村人跑去梨园一看,真的,满园的梨花都落了,地上就像下了一层雪。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叙述了春树哀感动人的故事,集中笔墨写春树的“梨花情结”,表现了人性美、人情美,也表现他将失去寄托深情的梨园的无奈与悲哀。B.小说开头段着意描写了清新自然、美丽淳朴的小岛春天,为人物提供了活动背景,并引出下文,同时为小说增添了诗意的美。C.小岛被征用,用以建造豪华别墅区,这情节引出了矛盾冲突。作者设置这情节,旨在揭开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D.小说中以插叙的方式叙写了春树爱妻子以及妻子过世的故事,照应上文春树说的“我走了,梨树怎么办?再说了,我还得陪着你妈呢!”,并为下文做铺垫。5.小说中塑造的春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并分析。(5分) 6.小说中描写了春树与村长的对话。这段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7.小说多次写到梨树梨花文中几处描写架树梨花的划线句子,对塑造人物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劝学师说节选文字,完成8-11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节选)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节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琴歌李颀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广陵客:广陵在今江苏扬州,唐淮南道治所。古琴曲有广陵散,魏嵇康临刑奏之。“广陵客”指琴师。渌水、楚妃:都是古琴曲。清淮:地名,地近淮水。云山:代指归隐。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鸣琴”二字点题,提挈全篇。B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C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敢告云山从此始?”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听了琴歌之后所得的人生启悟。D唐诗中有不少涉及音乐的作品,其中写听琴的诗作尤多。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13诗筏曾评价此诗“无一字及琴,却无非琴声”。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4. 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2)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3)“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4)、李商隐的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 ”。(5)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_,_,如是而已。”三、语言文字应用(23分)15下列与课本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宵柝”是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是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是更筹,是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D“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 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B.全球经济已步履蹒跚地步入2019年第二季度,虽然明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不会太过强劲,但线上交易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C.天府酒店完全知道,要想取得满意的财务绩效,根本问题在于长期而出色的人性化服务是关键所在。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18. 下列选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 。”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 。”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金樽斟酒月满轮 手举金樽带月吞 圆月跌入金樽内 一轮圆月照金樽A. B. C.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5页 (共8页) D.19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加以修改。(5分)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你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20.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材料: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四、写作(60分)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对于“实力”,你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D理解错误,原文第四段为“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应该是“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另外作者这里仅以孔乙己为例,不是说所有小说都如此,选项扩大范围。2.C“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夸大作用,原文第三段为“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不一定全是“消解”,也有可能是“冲淡”。3.D A“只有才”表述绝对化;B范围扩大,原文第三段为“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C选项内容无中生有。答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 C 答案解析“旨在揭示新农村建设中的黑幕”有误,从村民收收到的公文与村民的反映看,此说毫无根据。 5.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爱护妻子重情重义,忠贞执着,追求美好的一个普通百姓形象。(3分点出身份1分,性格特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他为妻子种梨树,爱看妻子梨花似的笑容,不顾别人的嘲笑帮妻子分担家务,不愿搬进城里可以看出对妻子的爱护珍视;他谨守对妻子的承诺,梨园葬妻,守坟,用生命完成他对妻子的承诺可以看出他的忠贞执着;他爱护名为梨花的妻子,喜欢看梨花,喜欢看妻子梨花般的笑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存美好,守护美好,追求美好的人。(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6参考答案 春树与村长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趋于高潮;(2分)这段对话是春树为留住梨园所做的努力的具体呈现,既表现了他对亡妻的爱与怀念,又刻画他忠贞执着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春树村长在对话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促人深思,有助于突出主题思想。(2分)7. 参考答案第一处写风吹梨树摇落露珠,将梨树写得似乎通晓人情,烘托出了春树思念亡妻的强烈心理。(2分)第二处写梨花满树,反衬春树争取留下梨园未果后的无奈与悲伤,更突出了春树对妻子梨花的深爱之情。(2分)第三处梨花落,以景物描写映衬春树去世的结局,深刻表现了他的爱具有神奇的力量。(2分)二、古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8.D 惑:糊涂 9.A10.B 选段未提到注重积累11.(1)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关键字:假、利足、水、绝)(2)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钝。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会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吧?(关键字:圣、愚,所以、其)(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2C(诗人是奉命出使清淮,不是离京还乡。“暗自潸然泪下”无中生有。)13三、四句营造凄冷肃杀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七、八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末尾句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声效果。(每点3分,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