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评估专题目录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专题31.1有组织废气31.1.1含氨废气(G1)31.1.2酸性废气41.1.3有机废气61.1.4焚烧烟气71.1.5废气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的管理要求81.2无组织废气91.3臭气91.4结论102环境风险评估专题112.1评价目的112.2 风险识别112.2.1物质危险性识别112.2.2生产过程风险识别132.2.3储运过程风险识别132.2.4公用工程风险识别132.2.5环保工程风险识别142.2.6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判定142.3风险评价等级152.4 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162.5 源项分析202.5.1 事故源项分析202.5.2 最大可信事故212.5.3 风险事故影响分析232.6 风险防范措施262.6.1企业现有风险防范措施262.6.2 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272.7应急预案332.7.1企业现有应急预案332.7.2本项目应急预案332.8结论41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专题1.1有组织废气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含氨废气(G1);硫酸雾废气G2;有机废气TVOC(G3); HCl废气G4; Cl2废气G5。1.1.1含氨废气(G1)1)技术可行性项目外延工序产生未分解的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废气,为提高废氨气的回收效率,废混合气单独收集经膜法吸收装置进行回收氨气,回收率约95%,处理后废气经动力房楼顶30m高排气筒P4达标排放。图1-1 膜法吸收装置工艺流程图膜法吸收装置原理:为提高含氨废气的回收效率,改用膜法吸收处理。首先将含氨废气通过集气管道收集后,风量增加到35000m3/h,由漩涡风机(进气前设置压力表)增压,风机由风机前的负压设定值变频控制;升温后的含氨废气增压后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降温,温度控制在50 度以下利于后序吸收组件运行,主要防止废气在管道内的磨擦发热对后序吸收组件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在板式换热器的冷却废气出口分别加装温控仪,用于控制换热后的废气温度温度。降温后的含氨废气进入吸收系统,氨气经六级吸收系统分离脱除。净化后废气经动力房楼顶30m高排气筒P4达标排放。氨水回收系统是将超纯水加入一个固定的氨气回收水箱,通过防腐离心泵提升进入氨气吸收系统循环吸收,在进入吸收系统前加一板式换热器,并通过温控仪将换热器后回收水降温到0 度左右,废氨气吸收系统过滤分离后与低温的超纯水等相遇迅速溶于水中形成稀氨水,同时产生大量的反应热,而氨水水温如果过高则会不利于氨水浓度的提升,如此循环工作,直到达到设置于氨气回收水管道上的氨水浓度在线仪所设定氨水浓度设定值后自动排入浓氨储槽。根据工程分析计算,排放浓度为35.492mg/m3,排放速率为1.242kg/h,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二级和表2标准要求。综上分析,项目含氨废气经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处理后,能够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故废气处理设施具有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膜法吸收装置投资约150万元。此外项目废气处理运行成本包括风机、管道、系统维护、水费、电费和人工费。计算结果如下:水费2万元/年;电费预计5万元/年;人工费用:废气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为3万元/年,合计总运行成本约为10万元/年(不含折旧费)。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本项目含氨废气处理系统投资160万元,企业可以承担。1.1.2酸性废气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外延片用10%稀硫酸清洗会产生硫酸雾废气G2;酸性蚀刻产生少量HCl废气G4;干蚀刻产生含少量Cl2废气G5。3种废气利用集气装置收集(清洗工序,蚀刻工序和集气系统密闭,集气效率100%),进入同一套两级吸收塔用进行NaOH喷淋中和净化处理,处理后废气经动力房楼顶20m高排气筒P1达标排放。本项目酸性废气依托现有两级(碱洗+水洗)吸收塔处理,只需要对现有项目的废气收集装置进行改造,采用圆形塔体,用法兰分段连接而成。具体由贮液箱、塔体、进风段、喷淋层、填料层、旋流除雾层、出风锥帽、观检孔等组成。现有废气处理设施风量28000m3/h可满足本项目要求。图1-2 酸性废气净化工艺流程图两级(碱洗+水洗)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废气处理的的工程的工艺流程:酸雾废气进入风管经过酸碱废气处理塔风机风管达标排放。两级(碱洗+水洗)吸收塔主要的运作方式是不断酸雾废气由风管引入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雾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板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最后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酸性混合废气中主要物质为硫酸雾、HCl、Cl2,酸雾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尾气可实现达标排放。2)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两级(碱洗+水洗)吸收塔装置改造投资约4万元。此外项目废气处理运行成本包括风机、管道、系统维护、水费、电费和人工费。计算结果如下:水费1万元/年;电费预计2万元/年;人工费用:废气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为3万元/年,合计总运行成本约为3万元/年(不含折旧费)。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本项目酸性废气处理系统投资10万元,企业可以承担。1.1.3有机废气1)技术可行性光刻工序涂光刻胶、溶剂清洗过程溶剂挥发产生有机废气,因挥发性物质成分较复杂,且大多为非烃类物质,因此用TVOC表示挥发性物质的综合产生量。有机废气经集气装置收集(清洗工序,光刻工序和集气系统密闭,集气效率100%),经生产车间楼顶同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净化效率应不低于90%,处理后有机废气经生产车间楼顶22m高排气筒P2达标排放。图1-3 有机废气净化工艺流程图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工作原理:由于固体表面上存在着未平衡和未饱和的分子引力或化学健力,因此当固体表面与气体接触时,就能吸引气体分子,使其浓聚并保持在固体表面,次现象称为吸附。利用固体表面的吸附能力,使废气与大表面的多孔性固体物质相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使其与气体混合物分离,达到净化目的。其实是一个吸附浓缩的过程。为了提高吸附效率,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本项目实行二级活性炭吸附(串联)。项目采用的活性炭吸附系统由集气管网、活性炭塔、引风机组成,引风量为25000m3/h,活性炭吸附塔体积为2m3,采用分层抽屉式填充活性炭,每级拟一次装填500kg活性炭。为保持净化效果,第一级装置每年更换2次塔内的活性炭,第二级每年更换1次。活性炭有较大的吸附比表面积,可吸附大部分有机物,为环保工程中常规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根据工程实际处理经验,二级活性炭装置对有机废气净化效率可达90%以上,尾气可实现达标排放。2)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依托现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现有设备投资约10万元,本项目只考虑废气处理运行费用,包括风机、管道、系统维护、电费和人工费。计算结果如下:电费预计2万元/年;人工费用:废气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为3万元/年,合计总运行成本约为5万元/年(不含折旧费)。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本项目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投资5万元,企业可以承担。1.1.4焚烧烟气1)技术可行性芯片经四氢化硅处理后,未分解的四氢化硅(约四氢化硅使用量的80%)引入焚烧炉内与助燃空气混合后燃烧处理(四氢化硅遇空气自燃),产生少量粉尘,通过生产车间楼顶22m高排气筒P3达标排放。图1-4 焚烧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图焚烧炉工作原理:本项目利用四氢化硅遇空气自燃原理,在焚烧炉内与空气混合,通过电热装置引燃后及发生自燃反应,废气在焚烧炉内停留时间约2秒,经焚烧后99%以上被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硅,上述焚烧过程无需特别的助燃条件,燃烧产生的少量粉尘通过生产车间楼顶22m高排气筒排放。2)经济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依托现有焚烧炉装置,现有设备投资约5万元,本项目只考虑废气处理运行费用,包括风机、管道、系统维护、电费和人工费。计算结果如下:电费预计2万元/年;人工费用:废气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为3万元/年,合计总运行成本约为5万元/年(不含折旧费)。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本项目粉尘废气处理系统投资5万元,企业可以承担。综上所述,本项目各种废气采用的治理措施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是可行的。1.1.5废气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的管理要求废气治理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安装工艺和要求进行,废气治理设备尽量靠近污染源,尽量缩短管道,少弯曲,不漏风。废气治理设施安装竣工后,必须进行试运转,如果发现设计或安装存在问题,应立即进行纠正。废气治理设备操作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操作知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规范,定期做好设备的检修并及时更换易损部件,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1.2无组织废气项目在储存、中转及生产过程中有少量含氨废气、硫酸雾、HCl、Cl2、TVOC等废气无组织排放,通过危化品仓库和车间通风等措施排至室外。针对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硫酸雾、TVOC、HCl、氨,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或消除对周围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影响:(1)加强车间通排风项目应加强车间通排风,以达到降低污染物在车间的局部区域的浓度,减少对职工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2)选用高质量、密封强的包装瓶、包装桶、钢瓶和输送管路,减少化学品在仓储和输送过程的挥发。(3)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对于在可能产生无组织污染环节操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并要求按照规范操作,尽可能减少污染物量。(4)保证废气收集措施的正常运行吸气管道的泄露和风机功率降低均会对吸气负压造成影响,会降低吸气动力,从而导致吸气效率下降,因此对污染源的废气收集措施(包括集气罩、管道、风机等)进行保养、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转。以上无组织废气的防范措施具有可行性,其防范措施是有效的。1.3臭气项目臭气主要来源于有异味或特殊气味的物质在储存、中转及生产过程。本项目有异味或特殊气味的物料为液氨、浓硫酸、液氯、ITO蚀刻液、光刻胶、显影液、异丙醇、丙酮和去胶液等。异味或特殊气味的物料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氨、硫酸雾、氯气、氯化氢和TVOC。针对项目产生的臭气,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或消除对周围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影响:(1)加强原辅料储存过程中包装密封保存;(2)生产过程使用集气罩对挥发性废气进行收集处理;(3)提高厂区绿化率,阻隔异味的扩散。以上臭气的防范措施具有可行性,其防范措施是有效的。1.4结论本项目有组织废气处理系统可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废气处理系统总投资290万元,对建设单位来说可以接受,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项目在储存、中转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无组织废气和臭气通过相应的减缓措施,可有效得到防范。综上,本项目废气排放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废气排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对周围大气环境和周边居民影响较小。2环境风险评估专题2.1评价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重点是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2.2 风险识别2.2.1物质危险性识别针对项目涉及的主要原料的理化性质和毒理毒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具体判定依据详见表2.2-1。表2.2-1 物质危险性标准类别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有毒物质1LD50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备注:(1) 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物质危险性判别结果见表2.2-2。表2.2-2 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原料的燃爆特性序号产品/原料名称沸点()闪点()LD50(大鼠经口)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毒性类别火灾爆炸危险性分类1液氨-33.5-543501.3903易燃2氢气-252.8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易燃3浓硫酸无资料无资料2140无资料3不燃4ITO蚀刻液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3.1243不燃5氯气-34.5无资料无资料0.8503不燃6三氯化硼12-17无资料1.2713不燃7双氧水10810740602.03不燃8异丙醇80.3125045无资料3易燃液体9丙酮56.53-205800无资料3易燃液体10去胶液11620281无资料无资料/易燃液体11光刻胶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无资料/易燃液体12四氢化硅-112-50无资料96003易燃气体13三甲基铝127.12-17无资料无资料/易燃液体14轻柴油18037038无资料无资料/易燃易爆液体根据上表可知,属易燃易爆物质的有:液氨、氢气、异丙醇、丙酮、去胶液、光刻胶和轻柴油;项目所用原材料液氨、三氯化硼和氯气属于毒性物质。另外根据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建设项目所用物质氨气和氯气属于高毒物质。由于本项目三氯化硼和氯气最大储存量分别仅为5kg和10kg,主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次主要考虑1种危险物质氨气。2.2.2生产过程风险识别项目生产过程中风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使用到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原料,如果人员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等,发生物料泄漏,很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或遇到高热或火源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使用液氨、氢气、异丙醇、丙酮、去胶液、光刻胶等易燃易爆物质,具有火灾、爆炸等危险。生产过程中由于管道泄漏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氯气、三氯化硼、氨气、异丙醇蒸气、丙酮蒸气等,可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同时,这些气体会对人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2.3储运过程风险识别项目所有化学品运输均采用汽车陆路运输,原料由原料委托具有危化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至厂内。潜在风险主要为:运输人员未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有关危化品运输管理规定,或发生车祸等导致桶内液体泄漏、喷出,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可燃易燃液体在卸车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物料泄漏,引发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液氨、氢气储存罐内的物料如充装过量,将导致容器超压,温度稍有升高,就会引起压力增大,可引发储罐破裂,导致物料泄漏,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厂区内物料在存储过程中,由于设备开裂、阀门故障、管道破损、密封圈受损、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物料泄漏;包装桶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因意外破损或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盖子顶开,发生物料泄漏甚至火灾爆炸事故。2.2.4公用工程风险识别项目公用工程有冷却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冷却水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危害;电器设备漏电,会有触电危险。电气系统的危害因素主要有:在生产车间或化学品储存区等危险性区域,电气设备未采用防爆型或设备防爆性能较低,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电火花,成为引火源,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液氨、氢气、异丙醇、丙酮等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雷击可成为引火源,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使用、储存、输送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静电接地不可靠,造成静电积聚,在一定条件下引发放电,会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2.2.5环保工程风险识别项目设有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若进水水质不稳定或出现设备故障,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但废水处理的设计规模容量较大并设置有事故应急池,因此,即使出现故障,废水的超标排放风险也比较小。项目废水接入市政污水处理厂,不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基本不会造成水环境事故。废气吸收处理装置若因设备故障,会造成废气的超标排放。因此,一旦发现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切断废气产生的源头,事故排放废气一般持续15min即可恢复正常。2.2.6重大危险源识别与判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附表中所列品种,本项目储存的物料中氢压缩的、氨液化的,含氨50%、丙酮、三甲基铝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标准表1中所列危险化学品,四氢化硅、过氧化氢27.5%含量50%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标准表2所列危险化学品。辨识结果详见表2.2-3。表2.2-3 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使用量和临界量表序号名称包装方式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识别指标qn/Qn储存场所1液氨10吨槽车30103液氨站2液氨、氨气液氨蒸发器中0.185100.0185液氨站3氨气氨气缓冲罐0.0013100.00013液氨站4氢气0.1吨鱼雷车0.850.16氢气站5浓硫酸25L塑料桶装0.21000.002危险品储存间6氯化氢ITO蚀刻液含20%盐酸,25L塑料桶装0.02500.0004危险品储存间7氯气12L钢瓶装0.01250.0004危险品储存间8三氯化硼12L钢瓶装0.005500.0001危险品储存间9双氧水25L塑料桶装0.03500.0006危险品储存间10异丙醇25L塑料桶装0.33100.033危险品储存间11丙酮25L塑料桶装0.475000.00094危险品储存间12去胶液25L塑料桶装0.25810000.000258危险品储存间13光刻胶25L塑料桶装0.04810000.000048危险品储存间14四氢化硅1 kg钢瓶装0.005100.0005危险品储存间15三甲基铝0.5 kg瓶装0.00310.003危险品储存间16轻柴油柴油储罐5010000.05柴油储存区合计qn/Qn =3.270/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第4.3.2节,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判断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识别结果表明qn/Qn=3.2701,企业本次调整后整个厂区已经构成重大危险源。2.3风险评价等级对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根据项目涉及的主要化学品的危险性、储存量分析,拟建项目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第4.2.3.1节中确定评价工作级别的方法(表7.1-4),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表2.3-1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2.4 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环境风险二级评价的评价范围距离源强不低于5km。本项目以项目厂区为原点、半径5km界定为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内的主要保护目标见表2.4-1。表2.4-1 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编号环境保护对象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1亿城新天地钟南花苑SE6006400二类区2九龙仓时代上城S630310003万科玲珑东区SW68051004亿城新天地榭雨苑SE84064005白塘景苑SW860160006祺嘉亿城幼儿园SE9006007旭辉铂悦府SE110028008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S11005009亿城左岸香颂SE1200500010璞墅SE1200110011苏州工业园区太阳星辰幼儿园SE120050012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SE1200350013雅戈尔太阳城S州新加坡伊顿国际学校SW130060015苏州工业园区老年大学SW1700300016昂立幼儿园SE180040017新唯花园NW1800320018中海国际社区S19004360019创苑NW2000740020绿地华尔道名邸SW2000600021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SW2100100022兆润云顶汇SW2100150023夷家浜NE2200600024苏州工业园区新娄幼儿园NW220050025紫荆苑SW2200120026奇智绿地幼儿园SW220050027亭苑NE2300240028水墨三十度S2300900029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SE2400110030苏州工业园区贝尔亭苑实验幼儿园NE250050031厦亭家园NE2500380032中央景城SW25001300033东方维罗纳NE26001300034自由水岸花园SW2600880035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NE2600260036苏州工业园区诺迪幼儿园NW270060037双友新和城NW2700160038景城幼儿园SW270050039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SW2700100040湖畔天城SW27001600041金湖湾花园SW2700400042置地清湖语城NW2800520043青剑湖公馆NW2800300044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SE2900100045旭辉芭堤兰湾NW2900310046朗诗未来街区N3000360047优公馆NE3000160048青灯新村NE3000380049畅院新村NE3000500050七里香都SE3000830051苏州海亮唐宁府SE3000480052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NW300042053沁水朗庭NW300048054首开悦澜湾NW3000840055东城郡SW3000400056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SW3000140057东亭家园NE3100600058菁星公寓SE3100200059海尚壹品SW31001200060苏州工业园区东方维罗纳幼儿园N320060061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N3200100062维纳阳光NE3200350063矽品生活园SE3200100064北京二十一世纪幼儿园(苏州园)S320040065阿卡迪亚NW32001160066首开悦谰花园幼儿园NW320050067中海星湖国际SW3200520068东湖林语SW3200800069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SW320080070翡翠湖公寓NW3300200071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东亭幼儿园(东亭)NE330060072禾园SE3300200073东湖大郡SW33002000074第五元素SW3300800075建屋天著NW3400280076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S3400310077星公元名邸SE3400470078颀中科技生活园SE3400200079青剑湖花园NW34003400080欧洲城SW3400520081青苑新村NE35002200082青青家园NW3500180083唯亭社区NE3600400084汀兰家园E3600440085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S360070086群策生活园区SE3600200087菁华公寓SE3600200088金辉优步花园NW3700400089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NE3700120090雅戈尔未来城SW37002800091加拿大国际幼儿园SW370050092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SW370050093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SW370011094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东亭幼儿园(畅苑)NE380050095路劲主场SE38001000096君地新大陆NW3800800097置地澳韵花园SW3800600098路劲凤凰城SE39001300099晋合公寓SW39001400100苏州工业园区南师大幼儿园SW3900500101夷亭新村NE40001800102苏州工业园区新艺晨幼儿园SE4000500103君地上郡NW40003600104观澜丽宫NW40001000105万科中粮本岸SW40001600106伊顿小镇SW4000240107朗诗国际街区SW40004000108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NE41002900109金色湖滨NW41003200110星湖都市广场公寓NW41005200111和风雅致SW41003600112苏州德威国际高中SE4200600113青湖丽苑NW42004300114中海半岛华府SW42001000115金陵花园NE43001400116苏州中学园区校SE43003500117临湖壹号NW43002800118久龄公寓NW43004000119融园NW43002000120苏州宋庆龄国际幼儿园SW4300600121南山巴黎印象SW43001000122德邑SW4300800123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城幼儿园SW4300500124苏州工业园区为明幼儿园SE4400500125唯亭镇新纽顿上郡幼儿园NW4400500126雍景湾NW44007600127星湖客NW44004000128古娄二村NW44008800129悬珠花园NE45002400130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SE45002300131路劲澜山澜SE45004000132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NW45001000133莲香新村SW450048000134绿地阳澄名邸NE46003600135景悦星湖NW46002000136置地美庐NW4600300137古娄一村NW46004000138苏州唯亭三之三幼儿园NW4600600139玲珑湾NW460017000140建屋康帝庄园SW4600200141金色尚城SW46004000142星海云顶花园NW47002400143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SW47002600144中旅蓝岸国际SW47004400145澜调国际SE48008400146中信森林湖NW48002900147天地源橄榄湾SW48004000148苏州工业园区唯亭东亭幼儿园(悬珠)NE4900300水环境1东侧小河W20m小河类水体2娄江N15m唯亭段7km3吴淞江S5700m10.5km2.5 源项分析2.5.1 事故源项分析本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地处区域为非环境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为距离事故源点半径5公里。根据有毒有害物质风险起因,分为泄漏、火灾、爆炸三种风险类型。本项目主要风险物质储存量均较小,有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生产运营过程中具体事故产生原因及风险类型列于下表。表2.5-1 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产生原因及类型序号工艺单元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事故类型1液氨站钢瓶瓶咀或长管拖车接管不密封,或接管破裂泄漏;钢瓶针阀、减压器、瓶颈螺纹漏气;容器超压或材质缺陷,导致爆裂。物料泄漏扩散,遇火燃烧、爆炸。2危化品仓库固体或液体化学品储存容器破损、侧翻。物料外溢扩散,对大气、地表水环境、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也能引发化学品燃烧或爆炸。3柴油贮罐设备材质、地面沉降、超量储存,或操作不当,致储罐破损;设备防爆或安装不合格,产生闪火或静电;超温、超压、超速输送。物料外溢扩散,对大气、地表水环境、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也能引发化学品燃烧或爆炸。2.5.2 最大可信事故本项目涉及有害物料的单元如果发生设备和管道腐蚀、监控系统失控、检修不及时、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物料泄漏,会造成环境风险影响。化学品容器、接管、输送泵、密封件等的破损,或失控超量,都会造成化学品的泄漏或外溢,如不能及时收集或洗消而向环境释放,会直接产生环境污染,并可引发毒性危害,燃易爆物质的燃烧、爆炸事故,可能扩大事故形态和后果。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具有毒性、腐蚀性、恶臭的物质:液氨泄漏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泄漏后挥发的氨气对周围人体等会造成中毒影响,对局部大气环境造成超标污染;液氨腐蚀性泄漏后可能导致灼烫、设备仪表损坏、失灵,挥发蒸气对周围人体等会造成中毒影响,对局部大气环境造成超标污染。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将通过大气、水体等途径对环境造成危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产生热辐射、冲击城和抛射物等直接危害,同时将产生次生、伴生毒物,对环境造成危害。氨泄漏、火灾爆炸事故下,毒物向环境转移途径和和危害分析列于表。表2.5-2事故毒物向环境转移可能途径和危害事故类型事故过程毒物向环境转移途径危害受体环境危害毒物泄漏毒物泄漏大气扩散大气环境急性伤害事故喷淋水水体输运、地下水扩散水、地下水环境、水体污染爆炸热辐射/冲击波大气大气环境急性危害物质燃烧产物CO2CONOx大气环境急性伤害毒物挥发氨大气环境急性伤害事故喷淋水水体输运、地下水扩散水、地下水环境、水体污染根据国外某气体产品公司在全球约500 万个储罐、钢瓶和杜瓦瓶泄漏点统计(泄漏点包括特气站和客户仓库),钢瓶泄漏事件及概率统计见表2.5-3,事故概率与措施响应程度关系(表2.5-4)表明,项目发生钢瓶阀结构或瓶颈螺纹、储罐管咀接口泄漏的概率在1.0E-04 至1.0E-03(1/年)左右,需要关注并采取防范措施。设备寿命期内储罐或钢瓶发生完全破裂事故发生概率为1.0E-07至1.0E-06次/年,极难发生,仅可注意关心。表 2.5-3 泄漏事件及概率统计序号事件概率单位1大裂纹泄漏1.0E-7次/年瓶2防爆降压装置爆裂1.0E-7次/年瓶3钢瓶阀剪切掉落1.0E-7次/年瓶4钢瓶阀无意打开且防尘帽被移走泄漏1.0E-6次/年瓶5由阀螺纹穿过至钢瓶颈的泄漏1.0E-4次/年瓶6通过阀内结构的泄漏1.0E-4次/年瓶表2.5-4 事故发生概率与响应程度发生概率(1/年)可能性响应程度1.0E-01可能发生必须采取措施1.0E-02偶尔发生需要采取措施1.0E-03偶尔发生采取对策1.0E-04 1.0E-03极少发生关心和防范1.0E-07 1.0E-06很难发生注意关心根据工艺分析,本项目涉及氨的典型设施有两种,一种是氨输送管道网络,一种是液氨蒸发器单元,故从这两种典型单元分别进行风险辨识。对于管道网络,最典型事故是沿线发生各种原因的管道损坏而导致的氨泄漏,对于液氨蒸发器单元主要是与管线接处的设施阀门破损导致的液氨泄漏事故。根据项目运行过程危险性分析,液氨管道及其连接附件可能由于焊接裂纹、对材料的应力腐蚀、安全附件失灵、检验问题、超压运行、压力急剧升高等因素产生爆炸,其直接危害主要是爆炸过程形成的冲击波对附近设备、人员的伤害,其伴生次生危害主要是有毒气体扩散到外环境,本项目主要为氨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最大可信事故源项设定的依据,本项目重点考虑物料泄漏对外环境的影响。根据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分析及同类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事故类型分析,生产过程中潜在事故为液氨输送管阀门破损和管道沿线破损,由于液氨阀门泄漏源强远大于液氨管线泄漏的源强,因此本次最大可信事设定为液氨输送管阀门破损导致液氨泄漏。2.5.3 风险事故影响分析(1)最大可信事故源强氨气泄露的应急响应是通过氨气泄漏检测,联动启动自动水雾喷淋,启动阀门自动关闭,另外结合手动喷淋,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氨气的实际散发量,在30分钟内可确保关闭或控制泄漏源。氨气泄漏后挥发,通过喷淋消减70%后排放,排口高5m。最大可信事故源强如下表:表2.5-5 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源强事故位置介质在线量t泄漏量(占在线量%)释放量t释放时间h释放速率kg/h高度m液氨站液氨0.8330.167(20%)0.0500.5100.05事故污染物毒理特性参数 项目发生泄漏产生有毒物质毒性数据见表2.5-6。表2.5-6 有毒物质毒性数据物质名称阈值类别标准限值数据来源氨半致死浓度(LC50)1390 mg/m3,4 小时(大鼠吸入)/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300ppm,216 mg/ m3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 STEL)30 mg/ m3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嗅阈值6.45mg/ m3/(2)计算模式本项目泄漏事故主要为氨气泄漏,造成大气污染和人员中毒伤亡事故。a)后果预测按导则规定,采用多烟团模式进行毒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计算: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烟团中心坐标,m;x、y、z 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x =y;Q 事故期间第i个烟团的污染物释放量,mg。设事故释放持续时间为 T0(min),可假设等间距释放 N 个烟团,通常 N 应10。 每个烟团的释放量可近似认为相同并由下式计算:Qi =Q0 / N式中:Q0 释放总量,mg; N烟团总数。每两个烟团的释放时间间隔 t 则可由下式计算:Dt = T0 / N式中: t每两个烟团的释放时间间隔,min; T0 事故释放持续时间,min。b) 事故开始释放后 tw 时刻, 所有烟团在各网格点(x,y,0)的污染物浓度由下式计算:式中:n 为 0-tw 时刻(twT0)释放的烟团数(3)计算参数选取a) 选取风速 0.5 m/s 、1.5m/s(A、D、F 稳定度),风速 2.8m/s(B、D、F 稳定度)进行风险预测。b) 混合层参数、地形参数、污染物衰减沉降等参数根据具体情况选取。c) 计算网格距和取样间隔,计算网格距采用100m100m,1分钟取样间隔。(4)预测结果 由于液氨阀门泄漏源强远大于液氨管线泄漏的源强,因此本报告只对液氨阀门泄漏进行风险预测,事故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扩散影响的预测结果见表。表2.5-7 液氨泄漏不利气象条件下扩散影响的预测结果事故类别物质气象 条件IDLH 浓度范围及涉及目标LC50 浓度范围及涉及目标PC-STEL 浓度范围及涉及目标达到嗅阈值浓度范围及涉及目标IDLHmg/m3轴向最远距离 m涉及保护 关注目标LC50mg/m3轴向最远距离 m涉及保护 关注目标PC-STELmg/m3轴向最远距离 m涉及保护 关注目标嗅阈值mg/m3轴向最远距离 m涉及保护 关注目标液氨阀门泄漏氨0.5/A2161无13901无302无6.458无0.5D1无/无22无62无0.5/F1无/无34无100无1.5/A1无/无27无88无1.5/D1无1无58无202无1.5/F59无1无185无527无2.8/B1无/无27无100无2.8/D1无/无35无134无2.8/F1无/无65无256无预测结果表明,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氨的最大浓度未达到 相应的LC50阈值,超IDLH阈值的最远距离为59米,超PC-STEL阈值的最远距离为185米,均在厂界范围内;嗅阈值影响范围可达527米,该范围内无居民。因此本项目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2.6 风险防范措施2.6.1企业现有风险防范措施(1)管理措施:氨气站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646-2011)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建造和验收。液氨使用遵循中国石化液氨生产使用储运安全管理规定(2011)755,液氨站及管道作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管理。供氢站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氢 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4962-2008) 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进行设计、建造和验收。装置编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有装置开停工及检修操作规 程,具有各项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有主要工艺技术控制指标,有巡回检查制度,制定了 可行的事故紧急处理预案,有定期事故应急预案演习训练。设有专职工艺、设备、安全 技术管理人员,管理职责有章可循。(2)技术措施:1)供氢站、氨气站、危险化学品仓库严格按照GB 50058-2014爆炸危 险环境电力装置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郫都区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临沂市罗庄区兴罗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事业单位引进40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吉瑞招商运营有限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辽宁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招聘交流选调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卫生类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11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度随州市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长河镇人民政府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小学非编教师3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山西省临汾市2025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二)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 跨境运输问题应急预案
- 品牌策划与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程宇宁 第1-10章 品牌基本概念- 品牌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 NB/T 11553-2024煤矿地表移动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初步设计说明书
- (新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初级)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
- 超短波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新媒体运营课件
- 《热敏电阻传感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