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 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 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 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 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 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 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目 录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项目的由来1 1.2、项目概况及规模.2 1.3、项目建设内容.2 1.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及能源消耗量2 1.5、公用辅助工程.3 1.6、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3 1.7、总图布置.3 1.8、项目符合性分析.3 1.9、项目建设进度.4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6 2.1、地理位置.6 2.2、地形、地貌.6 2.3、气候、气象.7 2.4、地表水系.7 2.5、生态环境.8 3、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9 3.1、空气质量现状.9 3.2、水环境质量现状.9 3.3、声环境质量现状.10 3.4、生态环境.10 4、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12 4.1、环境空气.12 4.2、水环境.12 4.3、声环境.12 4.4 废气排放标准13 4.5、废水排放标准.13 4.6、噪声排放标准.13 4.7、固废处置标准.14 4.8、总量控制建议值.14 4.9、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14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5 5.1 工艺流程分析15 5.2 工艺流程简介:15 5.3 主要污染工序17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1 6.1 土地利用的影响22 6.2 植被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22 6.3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22 6.4 水土流失22 6.5 对景观的影响22 7、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23 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3 7.2、水环境影响分析.25 7.3、声环境影响分析.25 7.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7 7.5、施工期装修环境影响分析 .27 7.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9 7.6、水环境影响分析.30 7.7、噪声影响分析.32 7.8、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32 7.9、项目对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影响分析33 7.10、环保投资与三同时验收 .34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5 8.1、施工期.36 8.2、运营期.36 9、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38 9.1、项目概况.38 9.2、项目符合性分析.38 9.3、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39 9.4、项目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主要减缓措施39 9.5、总量控制.41 9.6、评价结论.41 9.10、建议.42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茂名水环境功能规划图; (3)项目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 (4)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图; (5)项目评价范围及敏感点分布图; (6)项目平面布置图; (7)茂名市总体规划图。 附件: (1)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2)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 (3)土地使用审批意见。 (4)基础信息表。 - 1 -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 建设单位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吴华硕联系人吴林峰 通讯地址茂名市电白区电白圩广湛公路北向洋大道西 1 号二楼 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25000 建设地点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管区丰大村 立项审批 部门 茂名市电白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 备案项目编号:2016-440923- 78-03-011319 建设性质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N-7852 游览景区管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0000 绿化面积 (m2) / 总投资 (万元) 200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500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2.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运营日期 2019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项目的由来、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和项目的由来 项目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丰大村内,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拟在 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管区丰大村投资 2 亿元,通过土地流转及山地承包的方式, 项目计划用地 10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主要建设科教文化展览馆、 游客服务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该项目经茂名市电白区发展和改革局发改备案,备案项目编号:2016-440923- 78-03-01131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本项目属于“四十、社 会事业与服务业中 120 旅游开发”,不涉及缆车、索道建设;海上娱乐及运动、海 上景观开发,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的 - 2 - 基础上,编制了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2、项目概况及规模、项目概况及规模 项目名称:六和书院科教展览文化旅游中心; 建设单位:广东六和书院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投资总额:20000 万元;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丰大村内。项目区域位置和场址 周边概况见附图 1。 1.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丰大村内,通过土地流转及山地承包的方式, 项目计划用地 10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0000 平方米,主要建设科教文化展览馆、 酒店、游客服务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酒店可容纳 800 人次,项目日接待游客可达 1500 人,总投资约 2 亿元,项目依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工程建设,要在充分保 护景区山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挖填,要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尽快恢复植被,减少水 土流失。预计本项目挖填土石方量约为 160000m。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0000,主 要建设六和书院、书院培训中心、六和塔等景观建筑,主要建设科教文化展览馆、 游客服务中心及其它配套设施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1.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及能源消耗量、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及能源消耗量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 1-4。 表 1-4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生物有机肥1.5 t/a用于花草灌溉 2水80692.2m3/a 3电10 万千瓦时/年 - 3 - 1.5、公用辅助工程、公用辅助工程 1.5.1、给水 项目用水取自丰垌管区供水管网,灌溉用水取自山体收集的山泉水,总用水量 80692.2m3/a。园区内设施 20 座蓄水池,以满足园区内灌溉及生活用水需求。 1.5.2、排水 项目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屋面和地面广场、停车场及道路上的雨水收集 后排入望夫河;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入望夫河,排放量 6716.7m/a.。 1.5.3、供电 项目用电由茂名市丰垌管区供电线路接入,项目总用电量为 10 万 kwh/a,新增 变压器 125KWA。 1.6、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项目实施后,劳动定员 120 人,包括技术及管理人员。 工作制度:项目实施白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年工作天数 365 天,年工作时 间 2920 小时。 1.7、总图布置、总图布置 本项目计划占地 10000,项目整个园区呈不规则多边形,区内分为主入口、 生态停车区、观赏区、户外拓展区、民俗表演区、生态体验区等,有进场道路顺接 各个景区,方便游客观光。项目总平面布置根据园区的总体规划及消防、安全、环 保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园内部布局,合理利用场地和各项公用设施。项目北侧临近 S282 道路,距离望夫镇不足 5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项目总体布局较合理。 项目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2。 1.8、项目符合性分析、项目符合性分析 1.8.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项目属于 “鼓励类 三十四 旅游业 2、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 - 4 - 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 策和茂名市产业发展规划,并经茂名市电白区发展和改革局备案项目编号:2016- 440923-78-03-011319 文备案。 1.8.2、规划符合性分析、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丰垌管区丰大村,属于生态及乡村旅游开发项目, 2017 年 6 月 1 日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力培育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的实施意见,本项目符合茂名市旅游发展规划,符合茂名市总体规划要求。 1.8.3、选址符合性分析、选址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望夫镇丰垌管区丰大村,用地原为荒山及当地居 民耕地,由当地村委会租赁给建设单位用于生态旅游建设,租期为 35 年,项目地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且取用方便,所选场址能够满足交通、水源、基础设施等要求, 适合旅游开发,且丰垌管区已有成熟的乡村旅游为基础。项目大门入口处紧邻 282 省道,交通便利。据现场踏勘及了解,本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未发现珍稀保护动 植物,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城镇居民区以及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 他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开发区域,可用于发展生态旅游,并 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区域基础条件较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场址区域声环 境、大气环境以及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较好,故从环保角度考虑,选址基本可行。 1.9、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分为 3 年,2016 年 12 月全面启动建设,计划 2019 年 12 月完成 建设。 - 5 - 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茂名市丰垌管区丰大村,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所在区域 环境质量现状较好,无主要环境问题。 - 6 -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和广西 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东北距广州 362 公里,西南距湛江 121 公里。全市陆地总 面积 11427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6.4%,海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茂名市是 广东省人口较多的地级市,户籍人口 803.83 万人(2017 年)。望夫镇位于茂名市电 白区东北部,是茂名、阳江两市的交界镇之一,以其地有望夫山和绕圩镇流过的望 夫河(下游为儒洞河)而得名。东与阳西县新圩镇隔儒垌河相望,南与马踏、观珠 镇毗邻,西与沙琅镇接壤,北靠罗坑镇。望夫山为望夫镇一特色景点。茂名市位于 中国南海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19-11141,北纬 2122-2242。 2.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茂名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主要构造线方向为 NE-SW 向,沿岸陆域出 露的地层有加里东期混合岩、寒武系八衬群变质岩系及广泛出露的第四系松散沉积, 在地质构造上属缓慢上升和较稳定的地区。 茂名市中、北部地区多山地丘陵,适宜林木生长和发展水果种植业,生态资源 丰富。信宜的大雾岭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 1704 米,为粤西最高、广东第二高峰。 那里峰高林茂,珍稀动植物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大雾岭群峰耸立,层峦叠嶂, 云雾飘渺,景色无限,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疗养、避暑的好去处。 茂名市海岸在多种地质和动力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样的地貌类型,主要海积平 原、海滩、砂泥质潮滩、泥质潮滩以及少量的红树林海岸,其中水东湾、博贺湾为 典型的沙坝泄湖海岸体系,形成了利于港口开发的潮汐通道和掩护水域。 - 7 - 2.3、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光照 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四季如春。全区年均日照时数 2161 小时, 日照率 4049%。7 月、10 月是一年中日照 时间最长的月份、2 月、3 月最短。多年平均气温是 23,年际变动一般在 22.423.7之间,平常年最热的是 7 月,月平均气温 28.5,最冷的是 1 月,月 平均气温 15.68。日最高气温 37.2,发生在 1968 年 7 月 27 日;日最低气温 3, 发生在 1975 年 12 月 17 日。年平均降水量 1990.9 毫米,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最多的 1985 年,达 3159.18 毫米;降水最少的 1961 年,仅有 1438.78 毫米。年内每月的降 水量分配不均,49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85%;最少的是 11 月至第二年 1 月, 仅占 5%。因而常常出现春冬多旱灾、夏秋多涝灾。年降水量的多少也因地域的差异 而不同。北部、中部雨量较多,罗坑、那霍等镇是暴雨中心地带;南部沿海雨量较 少,岭门、旦场等镇是降水量最少的镇。电白区境内盛吹东风和东南偏东风。一年 中风向多变,一般随季节转换。4 月至 8 月以东、东南风为主;9 月至第二年 3 月以 北风和东北风为多。区内历年平均风速为 3.15 米/秒,1、3、4 月风速最大,平均 3 米/秒,其余月份在 2.12.8 米/秒之间。 2.4、地表水系、地表水系 茂名市河川发育,溪流密布,河流众多,境内集雨面积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 流有 39 条,最大的河流为鉴江,其次为袂花江。 茂名市多年平均径流深 960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 110 亿 m3,另有过境水 8 亿 m3,地下水 38.7 亿 m3。09 年后,茂名水利体系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形成了 以高州水库为龙头,大中型水利工程、蓄引提水工程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水资源配 置供水系统。主要河流有袂花江(政府定名,当地又叫沙琅江)、儒洞河、龙珠河、 马店河、大桥河、麻岗河、旦场河、寨头河等。 - 8 - 其中:袂花江是电白最大河流,位于区境北部,发源于那霍镇青鹅顶岭南谷, 流经那霍、罗坑、沙琅、霞洞、林头、茂南区羊角镇、坡心、七迳流入茂南区袂花 镇,汇入鉴江后入海,干流长 112 公里(在原电白县(不含原茂港)境内 80 多公里) 。袂花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主要支流有黄岭河、石坦河、里联河(庙背水)、 里平河(华垌河)。龙记河(观珠河)、郁头鹅河(白芒水)等。沙琅江沿岸多是 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谷、花生及瓜菜,是电白区(含原茂港区)粮食的主 要产地之一。 儒洞河在区境东部,发源于鹅凰嶂岭东南面,流经望夫、马踏、岭门等镇,汇 入沙扒港,是电白与阳西县的界河。干流长 54 公里。主要支流有望夫河、龙湾河等。 2.5、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茂名市望夫镇自然资源丰富。花岗岩覆盖面积达 40 平方公里,储藏量 27 亿立 方米,且品种多、质体好、花色齐全,可供大量开采;竹、木覆盖面积大,古树参 天,青山碧翠,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水源充足,小型水库和陂坝星罗棋布,建有 2 间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电力充裕,开发利用前景大;自然风景优美,有风光旖旎 的望夫山,美丽传说的望夫石,连片碧绿的翠竹屏障。农业形成基地化、产业化、 增值“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面拓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大,辣 椒、四季豆、冬瓜等外运菜种植面积 930 公顷,南药面积 410 公顷,水果种植面积 4200 多公顷,荔枝,龙眼,芒果,甘蔗等大量外销,流通大军异常活跃,网点遍布 全国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该镇已构筑坚固的经济平 台。 - 9 - - 10 - 3、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3.1、空气质量现状、空气质量现状 此次评价在拟建项目场址设置大气环境监测点,委托广东甲鼎技术服务有限公 司对该区域 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3 项指标实施监测,监测 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5 日,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表 3-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环境空气监测结果 单位:单位:mg/m3 统计时段PM10SO2NO2 日均值090.0220.018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日均值0.150.150.08 由上表可见,评价区空气中的污染物 PM10、SO2、NO2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3.2、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受纳水体为望夫河,此次评价在污水入河口处设置监测断面,委托广东甲 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该区域水质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5 日,监测 项目包括 pH、NH3-N、CODcr,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表 3-2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除单位:除 pH 外,外, mg/l 项目 点位 pHNH3-NCODcr 项目排污口处7.20.12011 (GB3838-2002)类标 准 691.020 由上表可见,评价区域内的望夫河水质良好,各项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功能要求。 - 11 - 3.3、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场址为 2 类标准适用区,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15)中1类区标准的要求。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委托广 东甲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项目拟建现场四周各设一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监测时间:2018 年 11 月 5 日。 监测频次:昼夜各一次。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3-3。 表表 3-3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单位:dB 序号测点位置昼间夜间备 注 1场界东 53.6 43.8 2场界南 52.9 41.6 3场界西 51.542.1 4场界北 53.0 42.1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15)中 1 类标准: 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昼间噪声在 51.553.6dB 之间,夜间噪声在 51.653.8dB 之间,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5)2 类标准。 3.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本项目选址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丰垌管区丰大村,用地原为荒山及当地居民耕地。 据现场踏勘及了解,本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未发现珍稀保护动植物,无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 12 - - 13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证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因本项目建设而降低现状环境质量。 本项目选址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丰垌管区丰大村,用地原为荒山及当地居民耕地。 根据现场调查,区域内周边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无历史文物 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为项目地所在区域的水、气、 声环境。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4。 表表 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级别:保护级别: 1、保护望夫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功能要 求; 2、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3、保护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5)中 1 类标准; 4、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和破坏。 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规模保护等级 区域大气环境 / 丰大村零散居民点 1NE,100 米,约 15 户 丰大村零散居民点 2S,200 米,约 4 户 环境空气 噪声 区域声环境场址四周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地表水望夫河N,100mGB3838-2002 类标准 - 14 - 4、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环 境境 质质 量量 标标 准准 4.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按茂名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拟建场址区域属二类区,常规污染物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限值见表 4- 1。 表表 4-1 环境空气中大气污染物质量标准环境空气中大气污染物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编号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浓度限值(ug/m3) 采用标准 年平均60 日平均1501SO2 1 小时平均500 年平均40 日平均802NO2 1 小时平均200 年平均70 3PM10 日平均150 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GB3095- 2012)中的二级标 准 4.2、水环境、水环境 项目拟建地水域为望夫河,其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水体,其水质控制指 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 4- 2。 表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单位:mg/L,pH 除外除外 项目pHCODcr氨氮 类标准69201.0 4.3、声环境、声环境 根据茂名市功能区分类,该项目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15)中 1 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4-3。 表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值dB(A) 采用标准 昼间夜间 1 类5545 - 15 - 污污 染染 物物 排排 放放 标标 准准 4.4 废气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及其无组织排放标准。 餐饮油烟排放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中 型”排放标准,详见表 4-4: 表表 4-4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规模小型中型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8090 4.5、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生活污水经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中的一级标准后排入望夫河。具体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表 4-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单位: mg/L,pH 除外除外 控制项目pHCODBODSS氨氮 一级标准限值69100207015 4.6、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2011)中的要求,详见表 4-6: 表表 4-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 昼间夜间 7055 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 的 2 类标准,详见表 4-7: - 16 - 表表 4-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单位:dB 标准值dB(A) 位置采用标准 昼间夜间 场界四周1 类5545 4.7、固废处置标准、固废处置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执行 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场污染控制标准及修改单要求进行管理;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 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入场要求。 总总 量量 控控 制制 指指 标标 4.8、总量控制建议值、总量控制建议值 表表 4-7 总量控制建议值总量控制建议值 单位单位: t/ a 序号污染因子拟建项目总量建议值 1CODcr2.97 2NH3-N0.198 4.9、总量控制实施方案、总量控制实施方案 该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到最低限度,符合 总量控制原则。新增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必须由企业向当地环保局申请,由环保 部门调剂解决,经审批同意后方能实施该项目。 - 17 - - 18 -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 工艺流程分析工艺流程分析 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图: 图图 1 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示意图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示意图 5.2 工艺流程简介: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六和书院、书院培训中心、六和塔等景观建筑,主要建设 广场、停车场、公园、种养场及必要的旅游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成运营后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路线清理 施工队伍进场 租地 观赏区、广场等景区管理 处 原材料进场 景点建设 清理场地 平整场地 基础开挖 建筑施工 清理场地 绿化美化 装修 开通游览 修建道路、 栈道、游客 服务中心、 户外野营基 地等其辅助 设施 生态破坏、固废、噪声 水污染、噪声 固废、噪声、粉尘、 甲醛、二甲苯 水污染、固废 水污染、固废 固废、噪声 接待游客 固废、噪声、粉尘 固废、噪声、粉尘 固废、噪声、 粉尘、废水 固废、粉尘 固废、噪声、 粉尘、废水 废水、固废、 噪声、废气 - 19 - 详见表 5-1 表表 5-1 主要建设内容表主要建设内容表 序号项目名称面积/数量单位 备注 氨氮 1六和学院8000 2书院服务中心15600 3接待区800 4石山水景300 5六和塔600 6博物馆3000 7展览馆3000 8迪儿乐园600 9土主200 10观音庙2000 11六和庙2000 12六和庙饭堂600 13戏台300 14农庄1000 15三拱桥6003 个 16休息站36009 个 17凉亭4004 个 18洗手间9003 个 19大门广场6000 20儿童体验广场2000 21六和庙广场2300 22中心广场2000 23健身广场2000 24学院体育广场4000 25六和塔广场4000 - 20 - 26戏台广场2500 27停车场100003 个 28学院停车场2500 29学院山公园15000 30六和花海15000 31莲藕种植基地230007 个 32区域道路1 项 5.3 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工序 5.3.1、施工期、施工期 本项目将于 2017 年 9 月开工建设,预计竣工时间为 2020 年 8 月,施工期 3 年。 施工人员拟雇佣当地居民,均不在场区食宿,日均上工人数 20 人。其主要污染工 序如下: (1)大气 本项目建筑施工引起的扬尘将使周围空气中的 TSP 浓度升高,粉尘污染产生的 环节很多,如平场工程、交通运输、施工机械运行、材料加工、水泥装卸等,本项 目装修期间将会产生少量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有害气体。 (2)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少量车辆冲洗水及施工人员生活 污水。 (3)噪声 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废主要为施工建设时产生弃土石方、建筑施工及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 - 21 - (5)、生态影响 施工期由于开挖地面、土地平整等原因,施工期间将扰动表土结构,致使土壤 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造成植被涵养水量的损失。裸露的土壤极易被降雨 径流冲刷而水土流失,特别是暴雨径流的冲刷更为严重。所以施工期土石方工程尽 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路面硬化和绿化工作,施工期由于修建拦水 坝、沿水体修建旅游步道将扰动水体,致使水体浑浊,对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 5.3.2、营运期、营运期 (1)废气 本项目营运期使用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运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食堂油烟 废气及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收运系统产生恶臭,以及汽车尾气。 食堂油烟 本项目设置食堂,厨房燃料使用液化气及电能,均属于清洁能源,对大气环境 无影响。景区职工 120,按三餐计,考虑景区旺季游客餐饮接待量按 1500 人每天, 每天按一餐计,则餐饮提供 1860 人.餐/d,营运后有油烟废气产生,拟设基准炉灶 4 个,灶头排风量以 20000m3/h 计,日工作时间约 4 小时,。一般食堂的食用油耗 油系数为 20g/人餐,根据该食堂规模可推算出其一天的食用油的用量约为 37.2kg, 一般油烟和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13之间,取其均值 2,则油烟的产生 量约为 245.52kg/a(年工作日以 330 天计),浓度约为 9.3mg/m3。超过饮食业油 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的标准限值 要求,如果直接排放,队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建议采用两套静电型油烟净化设备对 油烟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达 90%,净化后油烟排放浓度为 0.93mg/m,排放量 为 24.55kg/a。 恶臭 本项目设计有公厕 3 处,污水处理站一座,这部分环保设施若不加强管理,及 时冲洗,将会产生恶臭。其主要污染因子为 H2S、NH3等恶臭气体,污染周围空 - 22 - 气环境质量。 汽车尾气 项目入口、休息站、六和书院处设停车场共 10000m2,设计停车位 140 个, 均为地面车位,车辆运行将排放汽车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 CO、NOx、HC 等。 (2)废水 项目建成运营后,用水主要为职工及游客生活用水、水上乐园用水等。 项目用水负荷情况见表 5-2。 表表 5-2 项目用水负荷情况项目用水负荷情况 序 号 用水项目 数量 () 用水量标 准 (l/d) 用水负 荷 (m) 天数 (d ) 年用水量 (万 m) 年排水量(万 m) 1 六和学院8000 10803302.642.244 2 书院服务中心15600 101563305.154.3775 3 接待区800 543300.130.1105 4 六和塔600 31.83300.060.051 5 博物馆3000 393300.300.255 6 展览馆3000 393300.300.255 7 迪儿乐园600 84.83300.160.136 8 土主200 20.43300.010.0085 9 观音庙2000 243300.130.1105 10 六和庙2000 243300.130.1105 11 六和庙饭堂600 1063300.200.17 12 戏台300 20.63300.020.017 13 农庄 10000 0 10103300.330.2805 14 洗手间900 1210.83300.360.306 15 大门广场6000 3183300.590.5015 16 儿童体验广场2000 363300.200.17 17 六和庙广场2300 36.93300.230.1955 18 中心广场2000 363300.200.17 - 23 - 19 健身广场2000 363300.200.17 20 学院体育广场4000 3123300.400.34 21 六和塔广场4000 3123300.400.34 22 戏台广场2500 37.53300.250.2125 23 停车场10000 3303300.990.8415 24 学院停车场2500 37.53300.250.2125 25 六和花海15000 -0.180.153 26 不可预见用水 1.251.0625 合计 26.1622.236 注:不可预见用水按其他各项用水之和的 5%估算。 (3)噪声 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风机噪声、空调噪声、厨房操作及游客游玩时产生的噪声, 其噪声级为 6085dB(A)。 (4)固体弃物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餐饮废弃物、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本项目营运期劳动定员 120 人,均在场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以 1kg/人d 计算,产生量 39.6t/a,日均最大游客数量以 1500 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以 0.5kg/人d 计算,产生量 247.5t/a,故营运期共产生生活垃圾 287.1t/a。 餐厨垃圾:本项目餐饮服务过程中生产会产生一定量的餐厨垃圾。根据查阅相 关资料,人均餐饮垃圾日产生量基数按 0.1kg/(人/d)计,餐饮垃圾产生量修正系 数按 1.0 取值,则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就餐人数(1860)人均垃圾日产生量基数 餐饮垃圾产生量修正系数;垃圾的产生量为 186kg/d,年工作日按 330 天计为 61.3t/a。由于本项目餐饮业相对较少,餐饮废水中含油量相对较大,类比同类建设 项目,本项目废水预处理隔油池收集到的油脂类物质产生量约为 36.04t/a。则本项 目年产生餐厨废弃物及油脂类物质年产生量约为 24.03t/a。 - 24 -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内容 类型类型 排放源排放源 (编号)(编号)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工程施工扬尘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 施工期 装修甲醛等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 食堂油烟废气5.5mg/m3,230.4kg/a 1.375mg/m3,57.6kg/ a 大气大气 污染物污染物 运营期 公厕、污水处 理站 恶臭 定期对垃圾收集点、公厕、污水处理站进行 药物喷洒;每天对场地进行清扫、清洗,消 杀灭菌,保证清洁。 施工废水SS450m3(2000mg/L) 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 用于洒水抑尘、施工 用水等 施工期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旱厕 入厕废水委托周边居 民用于农田施肥,其 他废水收集用于防尘 等晒水 COD300mg/L,2.97t/a100mg/L,0.99t/a SS200mg/L,1.98t/a70mg/L,0.693t/a NH3-N20mg/L,0.198t/a15mg/L,0.149t/a 生活污水 9900m3/a BOD5 100mg/L,0.99t/a20mg/L,0.198t/a COD90mg/L,2.16t/a90mg/L,2.16t/a 水水 污污 染染 物物 运 营 期 水上乐园废水 24000m3/a SS70mg/L,1.68t/a70mg/L,1.68t/a 施 工 期 建筑垃圾 碎砖、金 属、纸类 等 520t 收集后送至丰垌管区 建设管理部门指定的 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餐饮餐饮垃圾24.03t/a 固固 体体 废废 物物 运 营 期 职工及游客生活垃圾287.1t/a 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 门清运处理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70110dB(A)。 噪噪 声声 运营期 油烟机、水泵、 游客社会噪声 设备噪声:6085dB(A)。 其它其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25 - 本项目南部入口区域开发强度较高,将进行地面硬化、绿化、房屋以及配套给排 水、供电等设施建设,其余大部分面积均尽量保留原始地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 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6.1 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影响 项目建设不可避免地改变现有土地利用格局,尤其是南部入口区域,项目建设使 部分耕地、荒地变成广场硬化地面、绿化用地和建设用地,从而改变了评价区的土地 利用格局,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项目建设占地主要集中在入口区域,由于 这部分用地原以旱地、荒地为主,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均不大,项目将建设大量人工 绿地,包括绿化景观等,可对这部分土地原有的生态功能进行补偿。 6.2 植被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植被破坏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除入口区的旱地植被破坏外,本项目对植被的破坏主要是新建栈道、步道、游客 服务中心等造成,栈道沿河沟建设,且由于是架空式的栈道,基本不会占用原有林地, 影响有限。步道主要修建在耕地区,会破坏原有的植被,但随建设完成后,周边的绿 化和花卉的栽培,受影响较小。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口等尽可能选址在灌木、灌草从 旁,建设过程中主要清理山路两侧的灌木丛,这些灌木、灌草植被恢复能力强,受影 响较小。 项目用地范围内以耕地和荒地为主,未发现珍惜野生动物以及对栖息地要求较高 的野生动物,项目建设、运营期人类活动区域仅在栈道、步道沿线,对区内野生动物 的影响小。 6.3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望夫河由于水位落差较小,水流量不大,仅有少量小型鱼类活动,未发现鱼类的 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未发现受保护的珍稀水生生物,故只要项目建设、运营中 注意保护水体水质,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小。 6.4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项目施工平场、基础开挖、管道敷设等过程中造成地表裸露,使区域水土流失加 剧。 - 26 - 6.5 对景观的影响对景观的影响 项目所在地属典型农村生态环境。现有的植被主要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森林 覆盖率较高。经现场踏勘,植被主要为当地易生常见种,主要为灌草和灌木丛。项目 的实施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和运营期。 7、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建设内容主要为建筑场地的开挖平整、主体工程修建、建筑材料 运输以及装修等工程。以上过程将不同程度的给区域内的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其 主要污染有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将对附近的居民及单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7.1.1、扬尘、扬尘 施工过程中平场、土方挖掘、堆积以及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等都将产生 扬尘污染,对周围空气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施工期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主 要是地面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 TSP。 施工产生的地面扬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 引起的扬尘;二是来自建筑材料包括水泥、沙子等搬运和搅拌扬尘;三是来自来往 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类比同类建筑施工场地的监测统计结果,场地内 TSP 浓 度可达 530mg/m3,在场界外约 100m 范围,受其影响而 TSP 超标。施工及运输车 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 30m 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路边的 TSP 浓度可达 10mg/m3以上。 对整个施工期而言,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地面起尘的 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 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 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 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此外,施工时,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施工活动时,排放一定量的 CO、NOX等污 染物;各类载重汽车进出施工场地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污染。 - 27 - 环评建议通过如下措施降低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洒水抑尘 扬尘量与粉尘的含水率有关,粉尘含水率越高,扬尘量越小,目前国内大多数 施工场地均采用洒水来进行抑尘。表 7-1 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经试验表明: 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量减少 70%左右,扬尘造成的 TSP 污染距离可缩小到 2050m 范围,因此本工程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 表表 7-1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距离(m)52050100 不洒水10.142.891.150.86 TSP 小时浓度 (mg/m3) 洒水2.011.400.670.60 限制车速 在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因此应设置限速标志,施工车 辆及过境车辆均应限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车速不大于 5km/h,此 时的扬尘量可减少为一般行驶速度(15km/h 计)情况下的 1/3。 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和设置运输车辆过水池 为了减少施工扬尘,应采取及时清扫,对施工车辆及时清洗,禁止超载,防止 洒落等有效措施来保持施工场地、进出道路以及施工车辆的清洁,另外可设置过水 池,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前先经过水池润湿车轮,以进一步降低扬尘污染。 避免大风天气作业 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水泥、黄沙等的装卸作业,对水泥类物资尽可能不要露 天堆放,即使必须露天堆放,也要注意加盖防雨布,减少大风造成的扬尘。 物料运输过程中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施工期建筑材料运进及建筑垃圾运出时应注意控制好装载量,防止物料洒 落。此外运输车辆车箱必须加盖蓬布,同时控制车速,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风动起 尘;车辆在出场前应针对车轮等部位进行清洁,尽量减少将泥土带出施工场地。 其他措施 选用合格的施工车辆,禁止使用淘汰、报废车辆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对外围有 影响的方向设置围栏或围墙,主体工程建设应设置防尘纱网,缩小施工现场扬尘和 尾气扩散范围。根据有关资料调查,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条件下施工造成的影响距 - 28 - 离粉尘可减少 40%,汽车尾气可减少 30%,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 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 通过以上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扬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7.2、水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现场不设置临时工棚,施工人员拟聘用当地居民,因此本次评价不考 虑盥洗等生活污水。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职工上工废水。施工区拟设置 旱厕(有效容积不小于 5m3),施工人员入厕废水经旱厕发酵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 农田施肥,其他废水经收集后(沉淀池有效容积不小于 3m3)用于晒水防尘等。施工 现场不设置混凝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