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_第1页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_第2页
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110(6)6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饶 伟 华 , 陈 诗 权 , 管 绿 香 , 肖 海 珍( 大埔县人民医院 , 广 东 梅 州 ,514200) 摘 要 目 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方 法 选 择 2007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在本院体检符合高血压 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人群 1 564 例作为观察队列 。 于 2009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对观察队列进行第 2 次 健 康 体 检 , 了 解 其 血 压 转 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结 果 各 种 原 因 失 访 329 例 , 观 察 队 列 第 2 次 休 检 人 数 为 1 235 例 。 高血压前期人群 2 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 为 3296 (407 1 235) , 男性高血压前期人群 2 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 3534 (346 979 ) , 女 性 为 2382 (61 256) 。 经 多 因 素 分 析 , 患 者 收 缩 压 (SBP ) 、 舒 张 压 (DBP ) 、 腰 围 、 年 龄 、 体 重 、 性 别 、 总 胆 固 醇 (TC) 、 空 腹 血 糖 (FBG)、 甘 油 三 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其 OR 值1,以上均为影响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的因素 。 结论 应加强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关注 , 针对影响高血压转归的 因 素 进 行 干 预 , 通过提高高血压前期人群疾病防治知识 , 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 , 从 而 减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阻止高血压前 期 的 进 展 。 关 键 词 高 血 压 前 期 ; 高 血 压 ; 血 压 转 归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283(2011)06000603 DOI 103969 jissn16718283201106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urnover of blood pressure and its relative risk facto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Methods Patien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0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again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The turnover of blood pressure and its relative risk factor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wo years later , 3534 (346 979 ) of patients of the males and 2382 (61 256) of the females) progressed into high blood pressure Patients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pressure, waistline, age, body weight , gender, total cholesterol , fasting blood glucose, triglyceride,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ere among the risk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urnover of blood pressure Conclusion To check the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people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risk factors should be intervened ; patients prevention and cure knowledge should be improved ; and bad lifestyle should be alteredKey words early stag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blood pressure; turover of blood pressure高血压前期患者是血压值介于理想血压和 高 血 压 之 间的一特殊人群, 其患病率在不同地区可达 13347413, 高血压前期患者不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大,而且未来进展至 高血压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大45。 通过改变患者 生活方式可阻止其进展至高血压,进而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的发生67。 为了解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笔者调查和分析了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高血压 前期患者血压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 象 与 方 法11 对 象2007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基线),选择符合高 血 压 前 期诊断标准的 1 564 例为调查对象,男 1 251 例,女 313 例, 年龄 28 79 岁,平均(467 120)岁。 于 2009 年 1 月2010 年12 月(随访时)对 1 564 例观察对象进行第 2 次健康体检,随 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 329 例,实际入选为 1 235 例,男 979例,女 256 例,年龄 35 68 岁,平均(488 126)岁。12 方 法121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诊断 标 准 高血压前期采用 收 稿 日 期 20110314 作 者 简 介 饶 伟 华 (1977 ) , 女 , 广 东 梅 州 人 , 主 管 护 师 ,大 专 , 主要从事体验管理工作 。JNC-7 高 血 压 诊 断 标 准 : 收 缩 压 120 139 mmHg 和 ( 或 )舒张压 80 89 mmHg8。 高血压采用 1999 年 WHO ISH高 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 收 缩 压 140 mmHg 和 ( 或 ) 舒张 压 90 mmHg9 。122 排 除 标 准 既往已诊断为高血压病者或正在服 用抗高血压药物者 ; 既 往 有 脑 梗 死 、 脑 出 血 、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病 史 者 ; 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 ; 随 访 期 间 出现 以 下 情 况 : 脑 梗 死 、 脑 出 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心 肌 梗 死 、各 种 原 因 死 亡 、 因调出或退休迁居外地 、 拒 绝 体 检 者 。123 检 测 指 标 检 测基线及随访时患者的体质指数 (BMI) 、 体 重 、 腰 围 、 收 缩 压 (SBP) 、 舒 张 压 (DBP) 、 空 腹 血 糖(FBG) 、 甘 油 三 酯 (TG) 、 总 胆 固 醇 (TC)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 (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 情 况 。13 统 计 学 方 法数 据 采 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 采 用t 检 验 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基线及随访 时患者的各项检 测 指 标 进行比较和对影响高血 压 前期患者血压转归的因 素 进 行 分 析 。2 结 果21 基线及随访时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基线及随访时患者各检测指标比 较 见 表 1。 从 表 1 可现 代 临 床 护 理 (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110(6)7表 1 基线及随访时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x s )项目 基线(n 1 564) 随访时(n 1 235)tP见,随访时患者的 SBP、DBP、腰围、FBG、TC、TG、LDL-C 较 基线 增 加 ;BMI、HDL-C 较 基 线 降 低 , 基线与随访时比较 , 差 异BMI(kg m2)腰围(cm)SBP(mmHg) DBP(mmHg) FBG(mmol L) TC(mmol L) TG(mmol L)HDL-C(mmol L)LDL-C(mmol L)247 33865 951231 76800 4354 1549 1116 1415 0623 09246 32872 931262 154825 9456 1550 1021 1715 0426 08303149467220812648427857000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005) 。22随访时患者不同血压转归的组间比较 随访时患者不同血压转归的组 间 比 较 见 表 2。 将 随 访 时 1 235 例 高 血 压前期患者分为理想 血 压组 235 例 ( 占1903) , 高 血 压 前 期 组 593 例 ( 占 4802 ) , 高 血 压 组 407例 ( 占 3296 ) 。 3 组 年 龄 、 性 别 ( 男 女 ) 、BMI、 腰 围 、SBP、DBP、FBG、TC、TG、LDL-C 均 以 高 血 压 组 最 高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均 P 005 ) 。 HDL-C 比 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表 2 随访时患者不同血压转归的组间比较 (x s )项目 理想组(n 235)前期组(n 593)高血压组(n 407)F 或 2 P年龄(岁)男 女(例)466 117153 82485 117480 113515 111346 6131248213 0001 0001BMI(kg m2)239 33247 32254 343536 0001腰围(cm)834 97862 91883 914219 0001SBP(mmHg)1204 741226 731254 737509 0001DBP(mmHg)793 43800 41807 431682 0001FB(mmol L)52 1453 1455 16597 0001TC(mmol L)48 1149 1150 11555 0001TG(mmol L)14 1216 1418 15767 0001HDL-C(mmol L)15 0315 0415 0426008LDL-C(mmol L)23 0923 0924 09245 000123影响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将 SBP 、 腰 围 、 年 龄 、 BMI 、 性 别 、 DBP 、 TC 、 FBG 、 TG 、LDL-C 为 自 变 量 进 行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 , 结 果 见 表 3。 从 表 3可 见 , 进 入 回归方程的因素是 :SBP、 腰 围 、 年 龄 、BMI、 性别 、DBP、TC、FBG、TG、LDL-C。 从 OR 值 可 以 看 出 ,SBP、 腰围 、 年 龄 、BMI、 性 别 、DBP、TC、FBG、TG、LDL-C,OR 值 1,提示以上的因素均为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 的 影响 因 素 。表 4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回 归 分 析自 变 量ORSEWald 295 CIPSBP005210520002745410471057 001腰 围001010100002715710071013 001年 龄002410240001725610221026 001BMI006310630005753210511075 001性 别0559155900381104714421676 001DBP003610360003734110301042 001TC006510650013754710361094 001FBG004310430009739110231063 001TG004210420010738410221062 001 LDL - C 0036 1036 0018 7341 10011071 001 3讨 论高血压前期患者是一特殊人群 , 这 一人群不仅在人群 中 占 比 例 大 , 而且进展至高血 压 和发生心脑血 管 事 件 的 危 险 性 也 大 。 De Marco 等 研 究 发 现 4 , 高血压前期人群 4 年 后 进 展 至 高 血 压 的 比 例 为 38 , 孙 佳 艺 等 8 通 过 对 国 内35 64 岁 人 群 10 年 (19922002 年 ) 的跟踪调查发现 , 高血压前期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 526。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血压前期人群 2 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 比 例 为 3296(407 1235) 。 虽然总的比例低 于上述两个研究结果 , 但 本 研 究 时 限 为 2 年 , 如果按每年进展至高 血压的比例计算 ,本研究的比例可能高于 上 述研究 。Tomiyama 等报道9,777 例男性高血压前期人群中 3 年 后进展至高血压的比例为 75。 本研究中,男性高血压前期现 代 临 床 护 理 (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110(6)8人 群 2 年后进展至高 血 压 的 比 例 为 3534 (346 979) , 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 2 年后进展至高血压的 比 例 为 2382(61 256) , 其 比 例 高 于 Tomiyama 等 9 的 研 究 结 果 , 原 因 可 能与研究对象地域及种族之间存在差异有关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患 者 的 SBP、 腰 围 、 年 龄 、BMI、 性 别 、DBP、TC、FBG、TG、LDL-C 均 为 高 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 的 影 响 因 素 , 并 且各个因素基线值每增加一个单位 , 进 展至高血压的危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BMI、FBG 、TG 、TC、腰 围 、LDL-C 都是可控制的因素 , 通 过 运 动 、 改 变 饮 食 习 惯 可达到控制这些危险 因 素 的 目 的 , 进 而 延 缓 或 阻 止 血 压 值升高6,1011。 预防体重增加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关键 , 因 为 体 重 一 旦 增 加 , 则长期减重非常困难 12 , 预防危险因素较 预防疾病更重要 。 基 线 SBP、DBP 越 高 , 未来发展至高 血 压 的 危 险 性 越 大13 。 血压值升高是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 的 结 果 , 除 性 别 、 年龄和遗传因素外 , 控制引起血压值 升 高 的因素是人群和个体防治 高 血压的关键 。4小 结本研究结果显示 , 高血压前期人群 2 年后进展至高血 压 的 比 例 为 3296 ; 患 者 的 SBP、 腰 围 、 年 龄 、BMI、 性 别 、 DBP、TC、FBG、TG、LDL-C 均 为 高 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转归 的 影 响 因 素 。 应加强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 关 注 , 通 过 提 高 其疾病防治知识 , 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 , 从 而 减 少 心 脑 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 阻 止高血压前期进展 。参 考 文 献 :4567891011veyJ BMC Cardiovasc Disord,2008,(8):2029De Marco M, de Simone G, Roman MJ, et al 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predictors of progression of prehypertension in to hypertension : the Strong Heart Strong Heart Study J Hy- pertension, 2009,(54):974980Liszka HA, Mainous AG 3rd, King DE, et al pre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J Ann Fam Med,2005,(3):294299Elmer PJ, Obazranek E, Vollmer WM, et al Effects of compre- hensive lifestyle modification on diet, weight, physical fitness,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18-month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J Ann Intern Med,2006,(144):485495Julius S, Nesbitt SD, Egan BM, et al Feasibility of treating prehypertension with an angiotens in-receptor blockerJ N En- gl J Med, 2006,(354):1 6851 697孙佳艺,赵 冬,王 薇,等北京地区 2 740 人的血压水平 10 年(19922002)变化情况J高血压杂志,2005,(13):115119 Tomiyama H, Matsumoto C, Yamada J, et al Predictors of pro- gression from prehypertension to hypertension in Japanese menJ Am J Hypertens,2009,(22):630636Sacks FM, Svetkey LP, Vollmer WM, et al Effects on blood pressure of reduced dietary sodium and the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diet DASH-Sodium Collaborative Reasearch GroupJ N EngI J Med,2001,(344):310Appel LJ, Sacks FM, Carey VJ, et al Effects of protein, mo- nounsaturated fat ,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on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s: results of the OmniHeart randomized trial J JAMA,2005,(294):2 4552 464123Ramos E, Barros H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13-year-oldadolescents in Porto, PortugalJ Rev Port Cardiol,2005,(24):1 0751 087Grotto I, Grossman E, Huerta M, et al Prevalence of prehyper- tension and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s among young Israeli adultsJ Hypertension,2006,(48):254259Ferguson TS, Younger NO, Tulloch-Reid MK, et al Prevalenceof pre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isk factors for cardio- vascular disease in Jamaica: analysi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12 13 Melin I, Reynisdottir S, Berglund L, et al Conservative treat- ment of obesity in an academic obesity unit Long-term outcome and d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