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暑假作业(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暑假作业(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暑假作业(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暑假作业(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暑假作业(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下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况表(部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951900100450016.7750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清末新政的推动2、19世纪末,桓台县的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民国政府的鼓励与推动3、下面是18731920年中国的进口值和机制品出口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此表信息反映了( )年份1873189319031920进口值103492358272130118759机制品出口值1804701142319694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7273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A.中国贸易逆差扩大趋势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C.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D.民族工业受外国商品的排挤4、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或畜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67家,雇佣的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A.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B.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C.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D.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5、1936年1月1日,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之后,又强调了“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说明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同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号召“举国人民,急起直追,实行推动”。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是经济运动又是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B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使官僚资本迅速萎缩D由政府组织的、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的反封建的经济建设运动6、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7、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倒闭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倒闭,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B.北伐战争兴起,局势动荡不安C.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D.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首迁内地的企业有:山海炼钢厂1937年9月迁汉阳,济南兵工厂1937年9月迁西安,金陵兵工厂1937年11月迁重庆。这些企业内迁主要是因为( )A.东南沿海国土沦陷B.受到日军的直接威胁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D.政府工业结构的调整9、“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B. 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C. 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 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经济的迅速复苏10、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935年1941年资产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 )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A、B项是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故排除;这一时期清政府为支付甲午中日战争的赔款,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故D项错误。2、A解析: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正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是是初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民族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赔偿对日本的赔款而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选择A项。B项是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CD两项是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期的原因。3、C解析: 该图表出口值仅限于机制品,不能反映出口全貌,无法断定贸易逆差是否扩大,故A项错误;半殖民化在经济领域主要指代外国对华不正当的经贸关系,材料不能反映经贸关系是否正当,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机制品出口不断增加故,反映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问题,非国内商品销售状况,故D项错误。4、A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近代化程度。由题干中“开始使用非人力或畜力驱动的机器设备”“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67家”,推知近代中国企业机器化程度提高,符合近代化因素增加的特点,故A项正确;题干虽提及西方企业和中西联合企业,但不能以此表明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故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中国是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市场,故C项错误;北洋政府时期是19121928年,且题干中“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D项错误。5、A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较为全面的经济运动。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6年”来看,这场运动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又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故答案为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自救救国”,排除B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官僚资本的发展,排除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反封建无关,排除D项。6、B解析:根据图标显示,两次低谷时间1927年、1949年,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在三大改造后,故A项错误;这两年中国政府经济政策没有出现重大调整,故C项错误;中国官僚资本出现时间是1927年,结束时间是1949年,不存在经济垄断,故D项错误;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一直存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故B项正确。7、A解析:本题考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据材料时间“19221926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对民族工业造成沉重打击.故A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1927年前后.故C项错误;D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而非造成题干现象的原因,故排除8、B解析:由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期处于淞沪会战发生后,东南沿海部分企业面临日军的直接威胁,B项正确。材料中企业内迁的时间是在1937年9一11月,可知是在武汉会战之前, 此时东南沿海国土并未完全沦陷,A项错误;1937年11月,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而山海炼钢厂、济南兵工厂内迁时间则在此之前,C项错误;材料中企业内迁是由于抗日战争战乱的影响,D项错误。9、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这导致了ABC,但是并没有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故选D。 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材料“1941年”和“1935年”,“冶炼业”、“机械金属业”发展迅速,这些说明了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冶炼和机械金属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单轻工业发展衰退和工业结构的变化的问题,故AB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遭受日军破坏的状况,故C项排除。11、(1) 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可知,其准备主要有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等。第二小问,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日本侵华、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角度分析。(2)依据材料二信息“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可以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等举措。(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抗日战争、区域开发、工业布局以及民族经济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本题以国民政府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