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中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以下关于古代中国和雅典饮食的比较错误的是A. 都非常注重美食的开发,美食品种多样B. 中国美食以粮食等素食为主,古希腊副食种类丰富C. 两者不同的饮食习惯源于政治体制的差异D. 两者的不同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和中国人的饮食不同和政治制度没有关系,故C项正确,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这主要表明西汉时期A. 政府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B. 精耕细作的农业得到一定的发展C. 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革新D.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西汉时期的犁铧比战国时有所改进,有铁口犁铧,尖锋双冀犁铧、舌状梯形犁铧以及大型犁铧等。而且政府曾下令禁止杀牛和盗牛,并在北方边境设苑养马。”说明西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发达,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汉代农业经济精耕细作3.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符合此评价的是A.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B. 废井田开阡陌C. 丁男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D. 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由材料信息“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该土地制度的目的在于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准,故C项符合题意。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度,不是土地分配制度,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方田均税法是土地税收制度的改革,不涉及土地的分配,故D项错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孝文帝改革4.“唐朝(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A. 扬州地处交通要B. 扬州市场受官府控制C. 扬州是繁华的都市D. 扬州出产精美工艺品【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扬州)地当冲要”可以看出扬州地处交通要道,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反映出扬州市场受官府控制的信息,故选B。“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说明扬州是繁华的都市,C项正确。“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说明扬州出产精美工艺品,D项正确。5.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 清代晋商受传统观念影响B. 晋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C. 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 晋商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建房置地养老少、挣下银子藏地窖足以证明晋商并没有把挣来的钱财转化为资本,当然晋商也就不可能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了。故D错误,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6.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 使市场经济在农村占主导【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宋代商业发展7. 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有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推知A. 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B. 清朝时长途贩运贸易繁盛C. 清朝出现不同地域的商帮D. 政府放松了对贸易的监管【答案】B【解析】【详解】清朝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不是康熙年间,故A错误;材料“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反映了当时国内的长途贩运贸易繁盛的现象,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地域性的商帮的信息,故C错误;“开海禁”也不能说明政府放松对贸易的监管,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康熙四年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长途贩运贸易的角度入手,区分对外通商口岸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8.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产生于道光年间,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下不属于票号产生条件的是A. 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快B. 货币流通量增加C. 地域性商人群体发挥了作用D. 传统钱庄信用崩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中“票号又称票庄或汇兑庄,产生于道光年间,是晋商在全国贩销商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信息说明传统钱庄信用崩溃并不是票号产生的原因,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票号9.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探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下列符合材料主张的是A. 农为邦之本B. 对农工商皮业一视同仁C. 士农工商四民平等D. 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即可概括出作者重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重要性,农业和商业相互补充。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10.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带来了A.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B. 西方生产关系变革C. 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 欧洲普遍陷入贫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各国物价上升是由价格革命引起的,而16世纪末的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考点: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11. 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A. 西方王室勇于冒险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造船水平的提高D. 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12.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A. 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 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 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可知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故答案为C项;欧洲文明曾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但近代欧洲殖民扩张带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影响首先是灾难,然后才是客观进步效果。A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欧洲殖民以扩张和掠夺等为主要目标,B项排除;在16-18世纪,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在当时仍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提炼观点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13.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A. 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B.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发明者多是生产第一线的技工来看,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故答案为D项;材料主要揭示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A项排除;B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14.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 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B. 宣告摒弃自由放任政策C. 体现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D. 奠定了福利国家的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总统对垄断组织的起诉并不意味着摒弃自由放任政策,也不是对垄断组织的否定,不选BC。对垄断组织的起诉,与福利国家无关,不选D。对垄断组织的起诉是政府对垄断组织的管理、整顿,即政府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使垄断组织能更好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15.学者在第三次浪潮中谈到:“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 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C. 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 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垄断资本的出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得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大型公司大量出现,故D项正确。大航海时代主要指1517世纪时期,新航路开辟的阶段,与材料所述阶段不符,排除A。工场手工业主要存在于1418世纪,与材料所述阶段不符,排除B。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与材料所述阶段不符,排除C。16.解读下表,不符合当时英国的是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61%33%6%A. 工业制造品拥有强大的贸易竞争优势B. 工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C. 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D. 贸易优势签于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依据表格“1854一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以及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可以得知,贸易优势基于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A. 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 严格管制商品经济C.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到了冬季,由于商业交易停止,法令规定不准他们继续留在广州,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对对外交往的严格限制,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18.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记载:“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 孟买棉纱质地优良C.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D. 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说明传统家庭纺织业消失,实质上反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选择A项;B不是实质问题,排除;由材料得不出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9.(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轮船招商局C. 铁路矿务局D. 福州船政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轮船招商局是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筹划成立的,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它的成立冲击了洋商的航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航权。所以本题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20.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实业救国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是洋务运动,A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未涉及经济改革;C、D项已涉及到了种子和种植方法,与材料不符;故选A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1.1904年,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以上.这一历史现象A. 主要体现了清末新政的进步作用B. 说明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C. 主要是由于土布质量大大提高D. 有利于民族机器纺纱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904年,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南通关庄土布得以在东北畅销,一年总销数在15万件以上”的信息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故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资本主义经济影响22.“当美、英和其他T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使中国民族T业“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政策支持B. 世界经济萧条带来的市场机遇C. 国内政治局势稳定D. 实业救国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的信息说明当时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故答案选A。世界经济萧条给中国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排除B;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C;实业救国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在一战时期就出现了,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23.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惋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 报纸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B. 民众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C. 清政府推动了近代报刊业发展D. 舆论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后,由于各大报纸哀惋抗争的舆论之声,使“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政府的反动本质”。而正是对清政府腐朽本质的认清,使更多人投入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所以,报纸的宣传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之一。故答案为A项;材料主旨是民众通过报纸进一步认清政府反动本质,无法体现教化功能,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的报刊政策和做法,C项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管控舆论的信息,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24.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A.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C.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D.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海派京剧”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事物、新思想,能及时反映现实社会的特点,故选D。25.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当时苏联A. 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 利用市场恢复和发展经济C. 消除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 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国家受其影响大量出口商品及技术输出,而苏联这一时期正在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引进西方的技术与人才,故D项正确。A项为1936年,故排除。B选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材料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建设无关,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6. 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A. 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 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C. 未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D. 没有可借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造成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苏联的严酷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实情所决定的,这是主要原因,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原因2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史实“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应该是有利于发展外贸,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经济,属于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故选B;ACD是针对国内调整生产关系和民生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28.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 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B. 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 将以工代赈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D. 开创了国有化的有效路径【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可以知道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措施,成立“资源保护队”的作用:一方面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社会的购买力,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答案为C项;改变经济结构会涉及产业兴衰,容易出现褒贬不一,A项排除;新政首位是尽快走出经济危机,而非环保。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容易遭到批评,B项排除;国有化容易损害资产阶级利益,遭到反对和抨击,D项排除。29.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这表明A. 苏俄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B. 新经济政策淡化了苏俄的意识形态色彩C. 新经济政策消除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故B正确。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表现30.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木性。因为人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以下主张与材料不一致的是A. 实行自由放任主义B. 反对政府对贸易的干涉C. 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D. 政府不能只充当经济的“守夜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说的是自由放任政策,政府不能只充当经济的“守夜人”,显然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答案选D。其它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31.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愿意接受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徽章,他们把徽章悬挂在营业地点和印在产品上作为合格的标忘。”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A. 应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B. 帮助企业恢复生产C. 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D. 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的信息,体现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并由国家调节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故B符合题意;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没体现,排除。二、材料题:(共2小题,32题18分,33题20分,共3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答案】(1)因素: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解析】【详解】(1)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因素,材料“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知其因素是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第二小问是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工商业利润用于买田置地和供子孙考科举,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本题考查清代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原因,由“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等,任答其中四点即可。第二小问是影响,由“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可知清朝人口增加主要造成了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33.2016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历史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关于中国的科技发明其意义远远超出其自身的技术领域,对文化的传承、人类征服世界能力的提高,对世界历史的演变,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对这些伟大发明的世界历史意义论述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引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一,分析四大发明对1500年前后哪一事件产生了重大影响?谈谈该事件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午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引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材料三 现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像人类手中挥舞的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