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_第1页
浙江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_第2页
浙江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_第3页
浙江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_第4页
浙江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文本 (成果稿)院长顾 浩总规划师陈伟明所长张 勇项目负责人胡庆钢孙加凤 建 城规编 甲级081049工程设计证书号 甲级 A133011409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一四年十月安吉县域总体规划研究(2012-2030)文本(成果稿)项目审定人顾 浩 院 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胡庆钢规 划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孙加凤规 划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审核人丁 元规 划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专业负责人孙加凤规 划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员胡庆钢规 划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孙加凤规 划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崔云兰规 划高级城市规划师吕冬敏规 划助理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2014.10第一部分 文本目 录一、规划总则1二、县域目标与定位1三、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3四、县域空间布局方案4五、县域空间管制规划6六、城乡体系规划13七、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18八、县域生态景观空间布局22九、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3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27十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2十二、县域综合交通规划41十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44十四、综合防灾规划58十五、中心城区规划66十六、分期建设规划72十七、规划实施措施77 一、规划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安吉县城乡建设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并结合安吉实际制定本规划。(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第二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3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5)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012.1)6 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导3.则(2006)7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8 安吉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9 国家新近出台的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标准10 县域各专项规划及各乡镇总体规划第三条 本规划期限为:近期:2012-2015年; 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四条 规划区范围县域层面的规划范围是整个县域行政区。主城区的规划区范围包括递铺街道的东山垓村、安城村、老庄村、青龙村、赵家上村、三官村、银湾村、康山村、双河村、荷花塘村、雾山寺村、吉庆桥村、长乐社区、南北庄村西部、六庄村、塘浦社区、东浜社区、万亩社区、净土村、鹤溪村以及马家村G235国道以西部分;昌硕街道的山头社区、递铺社区、递二社区、上郎社区、穆皇城社区、范潭社区 、芝里村、郎里社区、三友社区、双溪口村、双一村;灵峰街道的横山坞村、剑山村、灵峰社区、城南社区、大竹园村;孝源街道孝源头村;天荒坪镇白水湾村部分(白缸路以北部分)。规划区面积约为283.0平方公里。二、县域目标与定位第五条 发展目标安吉县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近期中期远期2015年2020年2030年1、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38871518562、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66900110000230000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548524、非农从业人员比重()77829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586、财政总收入(亿元)60105230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5601307、城市化水平()6070768、人口自然增长率()3339、R&D经费占GDP比重(%)2.32.83.51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9799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910050000100000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9800250005000013、每千人医生数(人)56714、企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覆盖率(%)959698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99991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909517、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96989918、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煤) 0.660.60.5519、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率(%)85%80%75%注: 2015年经济预测参考“十二五”相关指标,考虑到十二五经济增长速度采取可比价增长率,本次规划数据均为当年价数据,因此经济增长指标将有所上调。第六条 发展定位定位为:中国以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休闲目的地,长三角以生态为特色的创新创业示范区。具体引导三大职能:全国首选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长三角生态型先进制造业集聚示范区、杭州都市区居住、休闲、产业功能承接地。三、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第七条 县域总人口安吉县域总人口在2015年将达到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8万人,旅游者折算常住人口2万人;2020年将达到7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5万人,旅游者折合常住人口5万人;在2030年安吉县域总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81万人,旅游者折合常住人口19万人。第八条 县域城市化水平安吉县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0%,2020年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县域城镇人口将达到49万人;2030年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6%,县域城镇人口将达到76万人。第九条 县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包括主城区和镇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9平方公里以内,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9平方公里以内;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88平方公里以内。第十条 主城区人口规模安吉县主城区人口在2015年将达到2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将达到19万人,旅游者折算常住人口2万人;安吉县主城区人口在2020年将达到2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将达到26万人,旅游者折算常住人口将达到3万人;安吉县主城区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4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将达到38万人,旅游者折算常住人口将达到9万人。第十一条 主城区用地规模到2015年,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31平方公里,到2020年,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应控制在35平方公里;到2030年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2平方公里。四、县域总体空间布局第十二条 本次规划形成“一主三副,X主轴,七大特色乡镇,44个区域中心村”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案和“一核U环五轴五点”的生态景观空间结构。(一)镇村空间布局方案本次规划形成“一主三副,X主轴,七大特色乡镇,44个区域中心村”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案。“一主”指中心城区;“三副”分别指天子湖、梅溪、孝丰三镇;“X主轴”分别指申嘉湖高速发展轴和北以城际轻轨、南以205省道为依托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七大特色乡镇”,分别为杭垓、报福、天荒坪、鄣吴4个特色镇和溪龙、上墅、山川3个特色乡。“44个区域中心村”是指规划形成的44个区域中心村。l 一主三副“一主”指中心城区;“三副”分别指天子湖、梅溪、孝丰三镇。1、主城区主城区定位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及文化产业基地,杭州都市圈文教、创意产业功能区。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47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52平方公里。2、孝丰镇孝丰镇定位为西南山区商贸旅游服务中心,绿色产业基地。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6.0平方公里。3、天子湖镇天子湖镇定位为湖州市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浙皖旅游合作发展的门户型节点,安吉县域北部综合服务中心。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2.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5平方公里。4、梅溪镇梅溪镇定位为以临港经济产业为特色的省际产业集聚示范区,安吉县域东北部综合服务中心。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7.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9.0平方公里。l 七大特色镇“七大特色乡镇”,分别为杭垓、报福、天荒坪、鄣吴4个特色镇和溪龙、上墅、山川3个特色乡。1、杭垓镇杭垓镇定位为农副产品加工及竹木产品深加工基地,工贸旅协调发展的重点城镇。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1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32平方公里。2、天荒坪镇天荒坪镇定位为国家级水电基地,特色鲜明的风情旅居小镇。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7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2.04平方公里。3、报福镇报福镇与章村镇合并为新报福镇,定位为黄浦江源旅游服务中心,山水旅游与宜居城镇。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2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2平方公里。4、鄣吴镇鄣吴镇定位为昌硕故里,扇子之乡,以人文旅游和文化产品生产为特色的旅游城镇。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0.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0.72 平方公里。5、溪龙乡溪龙乡定位为白茶之乡,知名的绿色生态镇。2030年集镇人口规模将达到0.9万人,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08平方公里。6、上墅乡上墅乡定位为安吉南部的“慢生活”旅居小镇。2030年集镇人口规模将达到0.59万人,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0.72平方公里。7、山川乡山川乡定位为生态环境优越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2030年集镇人口规模将达到0.39万人,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0.31平方公里。l 44个区域中心村至2030年共有23.6万乡村人口,乡村建设用地规模46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共设置44个区域性中心村。 (二)生态景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核U环五轴五点”的生态景观空间结构。一核:中心城市是全县生态景观的核心。是生态立县建设的核心,是人居环境的典范,也是历史文化遗迹和竹文化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全县旅游综合发展和集散服务的中心;U环:安吉生态安全的屏障、生态环境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证,也是全县大型自然景观的生态基质;五轴:由杭垓镇、报福镇和章村镇、天荒坪镇向北延伸的三条生态轴,以及北部平原的浑泥港河生态轴和天子湖生态轴五点:大竹海及大水库休闲生态节点、黄浦江源休闲生态节点、三江汇合生态节点、高山小镇休闲生态节点、昌硕文化及天子湖生态节点。五、县域空间管制规划第十三条 禁建区(一)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的相关规定,设立老石坎饮用水水源、赋石饮用水水源、大河口水库、乐平饮用水水源、凤凰水库饮用水水源、天子岗水库饮用水水源、陈家墩水源地(地下)七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包括水库集雨区内的全部河流和路域,乐平水源保护区涉及昆水和铜水汇合处河段和以上两河河道两岸全部集雨区陆域。依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划分方案、安吉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根据不同的水源地有具体的界定。2、管制要求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取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和其他活动。控制水污染源,开展生态清淤和冲淤工程。严禁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场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灌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施用持久性或剧毒农药。保护区内禁止开发建设行为,只容许进行山林维护、保育活动。位于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现有村庄应逐步搬迁,鼓励迁出村民到城镇和平原地区中心村居住;二级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控制现有村庄建设规模,加强村庄环境整治,鼓励村民搬迁。(二)水体保护控制区(蓝线)1、范围指区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其它主要水体及其一定范围的陆域地区,其中水体主要包括西苕溪、浒溪、西港溪等主要河流水体,以及水库、较大面积的水域、湿地等其它水体,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2、管制要求严格保护现有水域,不得减少水域面积。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的水域形态,并尽量保留生态自然岸线。在水体陆域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除防洪排涝或水利设施以外的任何其它建(构)筑物。滨水地区现状建设对水域造成污染的必须迁出或逐步改造。陆域保护范围根据河流宽度、等级进行控制,原则上40米以下宽度河流两侧各控制2030米,4080米宽度的河流两侧各控制40100米,80米以上宽度的河流两侧各控制100120米。现状建成区范围内可适当缩减,控制范围内可保留现状农田,也可作为滨河绿化带、村镇公共绿地等;并且应控制陆域保护范围内的现状村庄规模,并在规划中预留相应的水体保护范围。一般水库的陆域按水库周边100米范围作为陆域保护范围,范围内不得修建污染水质的工业企业和仓库,不得在范围内大幅度开挖山体;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的陆域保护范围划定及其它控制要求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规定和相关要求。禁止围垦河流和湖泊,已经围垦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要求进行治理,逐步退还为河湖。除规划许可的水面和滨水景观设施以外,禁止新建、扩建与防洪、改善水环境无关的建(构)筑物。(三)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生态保育区1、范围主要指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灵峰古树古木自然保护区、梅坞里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横坑坞白茶自然保护区、董岭金钱松自然保护区、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等,总面积约61.03平方公里。天荒坪风景名胜区全区面积64.6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3.36平方公里,纳入禁建区范围,外围保护区面积41.28平方公里,纳入限建区范围。2、管制要求该区域的作用在于保持风景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风景区的生态平衡、为风景区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生态保育区不对游人开放,根据植被抚育和绿化规划进行封山育林,禁止开矿采石、伐木毁林。除考察站和保护设施以外,原则上禁止修建任何永久性建筑。该区域内的村庄居民点原则上应逐步迁出。(四)水源涵养区和自然山体为主体的生态空间1、范围县域内除风景区、水源涵养区、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等上述区域在内的其它自然山体空间,为县域重要的生态空间。2、管制要求本区域以生态自然保护、水源涵养、山林养护为主导,核心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多样性,严禁滥砍伐和破坏山林等行为。本区域严格控制建设活动。除现乡集镇之外尽量少设中心村,人口总量严格控制,引导和鼓励人口外迁至各级城镇和平原地区。(五)水源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区外的生态公益林(1)范围县域内除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上述区域以外的级保护林地空间。(2)管制要求在该类地区内实行禁止准入,实行强制性保护,严格监管,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与破坏,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项目开发活动,有效保护其生态功能。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区的林地资源,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禁止开发区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任何有悖于保护目的的各项林地利用活动,开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林地的,要组织论证评估,尽量缩小使用林地规模。第十四条 限建区(一) 风景名胜区(不含生态保育区)1、范围主要指大竹海景区、天荒坪景区的外围保护区、天下银坑、藏龙百瀑等风景名胜区,总用地面积约85.7平方公里。2、管制要求本区域是专门划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本区域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导,可按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展开与功能适应的适度的建设活动,严格控制建设量与开发强度,防止对景观资源、自然资源的破坏。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禁止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禁止修建储存腐蚀性、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危险性物品。(二)历史街区和重要历史地段(“紫线”)1、范围用于界定政府公布的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及其它重要历史地段保护范围的控制线如古城墙、吴昌硕故居等历史文化遗存或各级文保单位等。2、管制要求重点保护区保护要求:保护历史遗存的原貌,不允许改变历史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严格控制新建改建项目,加强城市环境的整治,结合一些小规模的改造,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传统风貌协调区保护要求:通过控制建筑高度、体量、形式、色彩、材料等达到维护历史遗存的周围环境和氛围。疏散旧城人口,调整用地结构,安排中小规模的商业、旅游、服务项目,加强环境整治。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原有的风貌和环境。(三)基础设施廊道(“黄线”)1、范围主要是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廊道。按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划定大型基础设施的控制范围,具体包括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轨道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500kV和220kV高压廊道、天然气管道和输水管道。2、管制要求基础设施廊道主要有以下几条:杭长高速、申嘉湖高速西延线、商合杭高铁、杭州城际轨道安吉支线、高压线廊道等。规划商合高铁及杭州城际轨道两侧各控制100米,杭长高速、申嘉湖高速安吉延伸段两侧各控制100米。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总宽度控制在500米以内;两条相交的高等级公路换向枢纽总宽度控制在1000米以内。高压通道应与综合廊道、组团间隔离绿带相结合,尽量避免穿越风景区,禁止穿越核心景区(现状已存在的设施予以严格控制)。高压线不能随意在规划建设区内斜穿,而应顺着道路走向、综合廊道走向进行布线。控制好现有高压廊道,一般与城市建设矛盾不大的现状高压廊道予以保留,并按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控制宽度和建设要求控制;与城市建设矛盾较大的,应予以调整,改走综合廊道。控制预留的高压通道禁止其它建设活动。高压走廊控制宽度(GB/502931999)电压等级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800KV1000KV宽度(米)12-2015-2530-4035-4560-7580-90100-110公路限制建设范围,从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下同)外缘起算,省道不小于30米,县道不小于20米,乡道不小于10米;区域性主干道以省道为参考标准,区域性次干道以县道为参考标准。限制区内限制集中成片的村镇建设活动。允许与公路路政直接相关的设施建设。公路禁止建设范围,从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算,汽车专用道不少于30米,省道不小于15米,县道不小于10米,乡道不小于3米;区域性主干道以省道为参考标准,区域性次干道以县道为参考标准。禁止建设区范围可作为景观林带建设,或保留现状农田,禁止其它建设活动。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办法中确定的各级道路与建筑、村镇的最小控制距离项目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建筑20米15米10米3米村镇50米30米20米(四)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黑线)1、范围安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包括地面沉降和软土两种地质灾害类型的高、中易发区等。2、管制要求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对主要地质灾害点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严禁滥砍伐和破坏山林等行为以及影响地质灾害防治的其它行为。本区域严格控制建设活动。除现有的现乡集镇之外不设中心村,人口总量严格控制,引导和鼓励人口外迁至各级城镇和平原地区。(五)耕地保护区和其它农用地保护区1、范围主要指除县域城镇空间规划布局方案中所确定的远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及现状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和缓丘的连续成片的农田区域。2、管制要求建议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划定在已建区、适建区外,并避让限建区中的预留区以及中心城区有明确休闲功能和其它功能安排的组团间绿带用地;在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能落实的情况下,宜安排在明确控制的基础设施综合廊道外。严格保护该区域内基本农田和优质园地,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用地形态,不得减少用地面积。在本区域内不得建设除农业附属设施以外的任何其它建(构)筑物。本区域用地类型的变更必须符合相关法律、审批程序。第十五条 适建区(一)范围包括尚未开发且适宜进行集中建设的区域以及土地整理后新划定的可建设区域。(二)管制要求1、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城市和城镇规划编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的城市或城镇总体规划,经合法程序获得合法地位后,城市内的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循和服从规划,各项建设应依法办理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乱占乱建。2、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3、鼓励按县域空间发展战略布局要求以及相关城镇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要求,集约开发城乡建设用地,促进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区的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规划期内的城市(镇)开发建设活动不得越出该区域。4、基础设施建设应强调集中紧凑。规划各期均应首先有效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框架,尽可能集中紧凑地建设,减轻基础设施投入的压力,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水平。5、社会设施按公共中心的服务范围、人口、等级水平,适应各区域的开发时序要求适时开发建设。6、绿线划定及其控制要求:按照城乡各级规划划定城乡居民点内的公园绿地、小游园、防护绿地等生态用地的范围。绿线内所有树木、绿地、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移植、砍伐、侵占和损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的性质。各类改扩建、新建项目,不得随意越过绿线控制范围。第十六条 已建区(一)范围为县域中心城区和各城镇的现状建成区,规划保留的基层村和规划中心村现状建设用地。(二)管制要求1、鼓励进行原地改造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须符合规划要求。2、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尤其应提高产业园区、农村居民点的土地集约利用率。3、鼓励本区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发和改造活动。4、区内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应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原有的风貌和环境,严禁随意拆建。六、城乡体系规划第十七条 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镇、特色镇、特色乡、中心村、基层村六级覆盖城乡的居民点体系。其中中心城市、副中心城镇、特色镇的城(镇)区由城镇社区构成,城(镇)区外由农村社区和基层村构成。中心城市:1个,即县城(辖递铺、昌硕、灵峰、孝源4街道)。副中心城镇:3个,分别为天子湖、梅溪、孝丰。特色镇:4个,分别为杭垓、报福、天荒坪、鄣吴。特色乡:3个,分别为溪龙、上墅、山川。中心村:规划共44个。基层村:根据农村新社区发展趋势,对部分基层居民点进行拆迁撤并,推进集中居住,因此,基层村数量将有所减少。第十八条 城镇体系规划1、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规划城镇规模等级分为四级:一级城镇1个,为安吉县城,人口规模47万;二级城镇3个,分别为天子湖、梅溪、孝丰,人口规模大于5万;三级城镇4个,分别为杭垓、报福、天荒坪、鄣吴,其中章村镇撤销,并入报福镇,人口规模控制在3万以内;四级为特色乡,人口适度集聚,引导建设美丽乡村(详见下表)。县域城镇等级规模规划一览表(2030)等级名称人口规模(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备注总人口城镇人口一中心城市50.54751.7皈山撤并,纳入中心城区,建立孝源街道二副中心城镇天子湖1512.515梅溪127.59.0孝丰7.05.06.0三特色镇杭垓3.81.11.32报福3.51.21.2章村撤并,纳入报福镇天荒坪3.01.72.04鄣吴1.30.60.72四特色乡溪龙1.0上墅1.8山川0.8合计100.276.686.9安吉县域乡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2030)乡名人口规模(万人)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总人口集镇人口溪龙1 0.91.08上墅1.8 0.59 0.72 山川0.8 0.39 0.31 2、职能结构规划规划县域城镇职能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商贸型等类型,职能引导策略为:壮大综合型、培育特色型。县域城镇职能引导规划一览表(2030)等级名称职能类型职能引导中心城市安吉县城综合型县域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及文化产业基地,杭州都市圈文教、创意产业功能区 副中心城镇天子湖综合型湖州市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浙皖旅游合作发展的门户型节点,安吉县域北部综合服务中心梅溪工贸型以临港经济产业为特色的省际产业集聚示范区,安吉县域东北部综合服务中心孝丰综合型西南山区综合服务中心,绿色产业基地特色镇杭垓工贸旅农副产品加工及竹木产品深加工基地,工贸旅协调发展的重点城镇报福旅游商贸型黄浦江源旅游服务中心,山水旅游与宜居城镇天荒坪旅游商贸型国家级水电基地,特色鲜明的风情旅居小镇鄣吴旅游商贸型昌硕故里,扇子之乡,以人文旅游和文化产品生产为特色的旅游城镇 特色乡溪龙旅游商贸型白茶之乡,知名的绿色生态乡上墅旅游商贸型安吉南部的“慢生活”旅居小镇山川旅游商贸型生态环境优越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3、空间结构规划规划形成“一主三副,X主轴,七大特色乡镇”的城镇空间结构。“一主”指中心城区;“三副”分别指天子湖、梅溪、孝丰三镇;“X主轴”分别指申嘉湖高速发展轴和北以城际轻轨、南以205省道为依托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七大特色乡镇”,分别为杭垓、报福、天荒坪、鄣吴4个特色镇和溪龙、 上墅、山川3个特色乡。第十九条 城乡统筹与村庄建设1、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策略(1)城乡统筹策略:生态为本,保护县域城乡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引导工业、商贸、旅游休闲等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县域均衡化发展,加强北部金三角平原缓丘城镇对西南山区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扶持;自上而下城镇化与自下而上城镇化相结合,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适度集聚,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均等化,改善乡村生活环境。(2)新农村建设策略:人居环境优化,结合生态安吉、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推进环境整治、基础配套,优化乡村风貌;劳动力转移,通过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劳动力转移,对安吉而言,重点是农村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休闲度假项目、资金的注入;农业产业化,以休闲化、特色化、精品化为发展方向,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村庄布局规划规划安吉村庄体系由集镇、中心村、基层村构成。 规划确定14个规划乡镇街道共设置中心村44个、基层村99个,具体布局分布详见下表。安吉县域村庄规划一览表序号乡镇/街道中心村基层村备注1递铺街道三官村、垄坝村、安城村、鹤鹿溪村、义士塔村银湾村、老庄村、青龙村、六庄村、兰田村、古城村、横塘村、马家村、鞍山村、南北庄村、鲁家村、赤芝村撤并9个村庄,东山垓并入安城村,蚕桑场并入垅坝村,赵家上并入银湾村;撤销荷花塘村;吉庆桥、双河、万亩、雾山寺、康山等村庄撤村改居,并入城区。2昌硕街道双一村、高坞岭村、石鹰村撤并1个村庄,撤销双溪口村。3灵峰街道碧门村剑山村、霞泉村、城南村、大竹园村撤并2个村庄,横山坞、灵峰等村庄撤村改居;大竹园村从上墅乡划出,并入灵峰街道。4孝源街道皈山场村、尚书圩村洛四房村、观音桥村撤并1个村庄,孝源村撤村改居。5天子湖吴址村、高庄村、西亩村吟诗村、张芝村、余石村、古苑村、溪港村、良村村、乌泥坑村、晓云村、长隆村、里沟村、受荣村、迂迢村撤并5个村庄,高禹、良朋、南店、五福、南北湖5个村庄撤村改居6梅溪马村村、荆湾村、小溪口村、独山头村、钱坑桥村、长林垓村龙口村、板桥村、章湾村、梅溪村、华光村、石龙村、红庙村、甲子村、上舍村、干溪桥村、路西村、梓坊村、铜山村撤并3个村庄,小墅村撤村改居,三山、管城2村并入上舍村。 7孝丰下汤村、赤坞村、竹根前村大河村、老石坎村、横柏村、新村村、白杨村、溪南村、横溪坞村、夏阳村、赋石村、潴口溪村撤并2个村庄,撤销大竹竿村,并入大河村;狮古桥村撤村改居,并入城镇8杭垓缫舍村、磻溪村、桐杭村、姚村村、尚梅村七管村、大坑村、岭西村、桐坑村、杭河村、文岱村、唐舍村、高村村、吴村村、松坑村、和村村、新上塘村撤并1个村庄,杭垓村撤村改居9报福中张村、统里村、章村村、茅山村、长潭村景溪村、石岭村、上张村、洪家村、彭湖村、深溪村、汤口村、郎村村、河垓村、章里村、高山村、浮塘村撤并1个村庄,报福村撤村改居10天荒坪白水湾村、港口村、大溪村五鹤村、西鹤村、井村村、余村村、横路村、山河村、银坑村、马吉村11鄣吴景坞村、上吴村玉华村、民乐村、上堡村撤并1个村庄,鄣吴村撤村改居12溪龙溪龙村、徐村湾村、黄杜村后河村、新丰村13上墅上墅村、刘家塘村、罗村村、龙王村董岭村、施阮村、田垓村14山川山川村、大里村马家弄村、船村村、九亩村、高家堂村注:规划中心村44个、基层村99个,撤并行政村共26个。3、新农村建设标准(1)中心村建设标准规划中心村建设分平原区和山区两个标准,人口较为密集的北部平原地区中心村人口规模应达到2000人以上,人口密度较低的西南山区中心村人口规模以1500人以上为宜,个别生态景观或人文资源优越的特色旅游村庄,人口规模标准可适度放宽。综合考虑安吉城乡建设用地紧缺的特征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要求,规划中心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200平方米。中心村不再安排工业用地,现有工业用地须集中迁至城镇工业功能区内。中心村主要承担村民聚居功能,并为村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中心村应设置村委会、小学、幼儿园、文化站、卫生所、便民商店等服务设施;应建有5米以上宽的主要道路、公交停靠站、二类以上标准的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2)基层村建设标准根据县域不同地形人口分布特征,平原地区基层村人口规模一般在1500人以上,山区基层村人口规模可放宽至1000人以上,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庄(生态景观及人文资源优越的村庄除外),应作撤并处理,不再保留。基层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人均200平方米控制。基层村配套简单的文化活动室、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基层村严格限制发展工业用地。七、县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第二十条 农业产业布局引导县域规划形成“南部山区以山地蔬菜、毛竹种植、特色养殖为主,中部丘陵以安吉白茶、苗木种植为主,北部U形平原以粮食种植、精品果蔬、水产养殖等为主”的农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具体规划十大特色产业园区:1、毛竹科技示范园:县域毛竹种植基本乡镇全覆盖,主要分布于安吉县城、山川乡、天荒坪镇、梅溪镇、章村镇、杭垓镇、鄣吴镇、孝丰镇的万亩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及竹博园、天子湖镇的万亩竹子种苗基地。重点完善林道与灌溉系统,多形式组建园区合作组织,积极探索竹林套种森林蔬菜、经济林等,加快竹子快繁技术研究与推广,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竹苗繁育、科普和观光旅游基地。2、白茶休闲示范园:主要分布于溪龙、梅溪和孝源街道,其中溪龙乡主要分布于南部的溪龙村、黄杜村、徐村湾村;梅溪主要分布于原昆铜乡独山头村、路西村、钱坑桥;孝源街道主要分布于孝源村、皈山村、观音村、梅村。白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得到快速扩张,今后重点培育精品白茶,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加工工艺,打造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白茶价值,真正实现“一棵茶树富一方百姓”。3、山地蔬菜示范园:主要位于黄浦江和西苕溪的主要支流源头,主要分布与县域东北的梅溪镇和西南的章村、上墅、杭垓等乡镇。利用无污染的高山环境,生产供给周边大城市的野生蔬菜、蘑芋、蕨菜、食用菌等山地蔬菜,今后发展以“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为重点,提高蔬菜附加值。4、优质粮食种植示范园:一是精品农业,包括梅溪镇的优质稻米、上墅乡、天子湖镇的富硒农产品;二是新型种植农业,推进规模化生产种植,主要在递铺街道安城社区、三官社区以及天子湖镇先行推广。5、生态畜禽养殖园区:北部天子湖、梅溪镇重点加强以猪为主的家畜养殖,孝丰、孝源街道等乡镇街道重点打造禽类养殖区,尤其皈山白羽鸡养殖特色重点打造。6、高效蚕桑示范园区:主要分布于梅溪镇西部和天子湖镇东部,重点生产新鲜桑果、进行蚕桑养殖、桑枝藤条加工。7、精品水果示范园区:主要包括天子湖镇西北的有机蓝莓基地、上墅乡的玫瑰香葡萄种植基地。8、特色花卉药材示范园:主要包括天子湖蓝莓示范园区南侧的水栀子生产基地、孝源露天玫瑰园、杭垓南天竹苗木基地等。9、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园:主要依托天子湖片区湖泊水网湿地和西苕溪沿线水网支流,建设若干生态型池塘养殖区,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生态甲鱼养殖,培育若干家在全县起示范作用的养殖企业和合作社。10、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结合安吉农副资源、产品特色,在城北工业园区扩展区块安排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粮、油、肉、蛋及特色产品各类加工厂。第二十一条 工业布局引导工业空间主要为“金三角”区域,规划重点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空间,搬迁城区、镇区内部零散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两区、七园、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1、两区:一是递孝同城战略思路下,整合开发区、孝丰竹产业园区形成的安吉经济开发区,重点在提升椅业、竹业,壮大机械、化工、医药等新兴产业;二是湖州省际产业集聚区天子湖、梅溪片区,依托生态优势和交通优势,承接发展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纺织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并加强物流、研发等生产服务配套。2、七园:分别指以椅业、竹业、绿色食品、特色机电、健康医药、节能环保为主的城北工业园、阳光工业园、康山工业园、塘浦工业园,以竹产品、竹工机械为主的孝丰竹产业园,以机械装(设)备、膨润土精加工、电子信息、新型纺织为主的天子湖工业园,以五金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型化工为主的梅溪临港工业园。3、多点:有一定加工业基础和土地空间的乡镇,如溪龙、天荒坪、报福、杭垓等,保留现有工业集聚点,形成乡镇特色手工业基地,主要发展竹加工、椅业零部件加工、特色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传统工业,解决集聚人口的就业问题。第二十二条 旅游休闲发展引导旅游总体规划提出“一核一环五区六点”的旅游空间结构。1、一核:即中心城市核,以主城区为核心的中部休闲度假和服务中心板块,主要包括百草园、竹博园、古安城遗址、凤凰山森林公园、天使乐园、环灵峰山度假区等,规划以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休闲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中心等功能为主。2、一环:指以S201省道、306省道、县域南部山区县道为依托形成的国家最美乡村精品旅游环线,这个环线也是县域五个旅游区块的连接线;3、五区:指五个各具特色的休闲产业区块,分别为:东南大竹海休闲度假区:包括中国大竹海、竹海明珠、芙蓉谷、江南天池、藏龙百瀑等,规划以竹海竹乡自然风光为主题,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导,兼容商务会议、娱乐等功能为主。西南黄浦江源休闲区:包括龙王山景区、黄浦江源景区、峡谷漂流、老石坎水库、云龙景区等,以黄埔江源、生态竹乡为主题,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保健养生功能为主。西北昌硕文化体验区:项目包括昌硕故居、吴松天官墓、大河口水库、牛头山仙人洞等,以金石雕刻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题,功能以文化体验,民俗休闲、乡村度假为主。北部现代田园观光体验区:包括天子岗水库、吴趾村黄杨树、笔架山谭池等,结合田园风光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集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种植、田园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农庄。东北白茶飘香休闲农业观光区:包括溪龙原始公园、白茶商业街、白茶文化展示区、上马砍旧石器文化遗址等,重点利用白茶种植基地开展休闲产品,打造白茶主题休闲庄园综合体。4、六点:指县域多个旅游休闲集散节点,包括主城区一级旅游集散中心,报福、天荒坪、山川、昌硕、天子湖等5个二级旅游集散中心。第二十三条 城乡商业发展引导1、商业网点体系规划规划“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县域商业网点体系。(1)一主:是主城区商业中心(2)三副:分别是主城区新城商业中心、孝丰商业中心、高铁站前区商业中心(3)多点:为乡镇服务的集镇商业中心和为旅游景区、度假区服务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其中报福、天荒坪、山川、鄣吴集镇中心与旅游接待服务共设。2、专业市场布局规划利用竹制品、转椅等产业集聚优势和安吉农副产品特色,加快专业市场发展。(1)安吉国际竹艺商贸城:现状保留(2)安吉家装办公用品市场:整合现状中利转椅市场、国际椅业展销中心、新天地装饰材料市场,引导几个市场集中建设,选址于原康山工业园区内、康山大道西侧滨水区块。(3)安吉白茶市场:一是扩建溪龙乡白茶市场;二是在主城区新建白茶市场,位于浦源大道以南、汽车客运站西侧。(4)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含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果品交易集散中心):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改造成城市农贸市场,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处重新选址建设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议选址于塘浦工业园区西部,通过城市外环线和高速连接线快速进入申嘉湖高速公路,且对城区交通和居民生活干扰较小。(5)汽车交易市场:含4s店集中区、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零部件交易市场等,建议选址浦源大道南侧、客运站周边区块。八、县域生态景观空间布局第二十四条 景观体系规划形成“一核U环五轴五点”的生态景观结构。一核:中心城市是全县生态景观的核心。是生态立县建设的核心,是人居环境的典范,也是历史文化遗迹和竹文化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全县旅游综合发展和集散服务的中心;U环:安吉生态安全的屏障、生态环境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保证,也是全县大型自然景观的生态基质;五轴:由杭垓镇、报福镇和章村镇、天荒坪向北延伸的三条生态轴,及北部平原的浑泥港河生态轴和天子湖生态轴五点:大竹海及大水库休闲生态节点、黄浦江源休闲生态节点、三江汇合生态节点、高山小镇休闲生态节点、昌硕文化及天子湖生态节点。第二十五条 生态基质保育“U”形生态屏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U”形生态屏障建设,严格保护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上墅乡董岭金钱松自然保护小区、天荒坪横坑坞白茶自然保护小区、昆铜乡梅坞里阔叶林自然保护小区、灵峰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小区等,严格保护赋石水库、老石坎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大力开展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保护工程,保证饮用水源地的取水安全。实施平原林网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切实加强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湿地等环境资源的保护,改善山地丘陵区森林植被质量,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第二十六条 生态轴线1、水景廊道 规划西苕溪以及支系龙王溪、南溪、浒溪、递铺港、西溪支流、晓墅港和浑泥港等较大支流形成的安吉优美水景廊道。2、生物迁移廊道充分利用水系作为生物迁移廊道,将各个自然斑块联系起来。滨水地带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带,要通过设定水系周围保护的范围来连接值得保护的地域,必要的话,还要对部分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形成一个由生态廊道和斑块组成的网络,为物种提供栖息地和活动通道。3、慢行交通廊道连接主城区、孝丰、杭垓和梅溪四镇的306省道是安吉县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S201省道和204省道分别通往杭州、长兴和临安方向,具有沟通内外交通的重要意义。在三条主线的带动作用下,营造其他交通道路的绿化,形成流动的乡村绿色流动景观。第二十七条 景观斑块大竹海及大水库休闲生态节点、黄浦江源休闲生态节点、三江汇合生态节点、高山小镇休闲生态节点、昌硕文化及天子湖生态节点等各个节点都是生态景观集中区域及旅游集散中心。九、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二十八条 古文化遗址保护对现有古文化遗址,应加强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在划定保护范围的基础上,按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要求严加管理。第二十九条 文保单位和文保点保护文保点应加强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并按保护范围进行管理,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保点,应创造条件,向有关部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名称地址统计年代级别独松关古驿道主城区双溪口村关上自然村东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松关主城区双溪口村关上自然村宋辽安城北川桥主城区安城村清安城汪婆桥主城区安城村安城西城门外护城河上明安城城墙主城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