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883.9-1994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具体方法,特别针对碘-131这一放射性同位素。该标准为确保食品安全,防止受到放射性污染,提供了统一的检验规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该标准主要内容的概述: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碘-131含量的测定,目的是监控和评估食品在核事故或放射性释放事件后可能受到的放射性污染程度。

检测原理

检测基于碘-131的放射性特性,主要通过伽马能谱分析法进行。碘-131衰变时会发射特定能量的伽马射线,通过识别并测量这些射线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碘-131含量。

样品准备与预处理

标准详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 样品应尽快检测以减少自然衰变影响。
  • 需要将样品均质化,通过灰化、溶解、提取等步骤制备成适合分析的状态。
  • 可能需要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确保检测准确性。

测量设备与条件

明确了用于检测的伽马能谱仪或其他适宜的放射性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能量分辨率、检测效率等,并规定了测量环境的控制条件,如背景辐射水平的监测与减除。

检测步骤与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了从样品测量到结果计算的全过程,包括:

  • 如何根据伽马射线的能量特征识别碘-131的信号。
  • 计算样品中碘-131活度的方法,涉及到校正因子的应用,如衰变校正、效率校正等。
  • 设定了检测限值,低于此限值则认为碘-131未检出或含量极低。

质量控制与验证

强调了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如使用标准参考物质进行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报告与记录

要求对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使用的试剂、仪器参数、检测结果及任何异常情况做详细记录,并按照规定格式出具检测报告。

该标准为食品监管机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检测依据,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防止放射性污染食品流入市场。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4883.9-2016
  • 1994-02-22 颁布
  • 1994-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4883.9-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pdf_第1页
GB14883.9-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pdf_第2页
GB14883.9-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4883.9-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碘-131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食 品 中放 射性 物质检 验 碘 一 1 3 1的 测 定G B 1 4 8 8 3 . 9 一 9 4Ex - i n a t i o n o f r a ,1 i wc t i v e ma t e r i a l s f o r f o o d s -o f i o d i n e - 1 3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碘- 1 3 1 ( I ) 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碘- 1 3 1 ( I ) 的测定。对裂变后 6 d内新鲜裂变产物中 I 测定最好应用y能谱法, 否则应进行衰变测量, 以排除短寿命碘放射性同位素干扰。放射化学测定法和Y 能谱法测定限分别为6 . 4 X 1 0 - 3 B q / k g 和3 . 9 B q / k g ,2 引用标准 G B 1 4 8 8 3 . 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 总则3 放射化学测定法3 . 1 原理 食品鲜样在碳酸钾溶液浸泡后炭化、 灰化, 水浸取液用四氯化碳萃取分离、 碘化银形式制源, 以低本底p 测量仪测量- 1 的俘 放射性浓度。3 . 2 试剂3 . 2 . 1 碘载体溶液: 1 5 m g I - m L 。称取碘化钠1 . 7 7 2 g , 溶于水, 完全转移到1 0 0 m 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摇匀备用。 标定: 准确吸取1 . O O m L 碘载体溶液于盛有2 0 m L水的烧杯中加热, 加入数滴2 m o l / L硝酸, 立即加入3 m L 1 % 硝酸银溶液, 搅拌, 加热凝聚沉淀。冷却, 抽滤沉淀至可拆卸漏斗中己恒量的定量滤纸上, 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 在 1 1 0 下供干 O . 5 h , 称至恒量。12 . 2 l m o l / L 盐酸轻胺溶液。3 . 2 . 3 次氯酸钠溶液: 含有效氯5 %a3 . 2 . 4 四氯化碳。3 . 2 . 5 硝酸。3 . 2 . 6 亚硝酸钠。3 . 2 . 7 2 . 5 m o l / L碳酸钾溶液。3 . 2 . 8 1 %硝酸银溶液。3 . 2 . 9 l 标准溶液: 放射性浓度为1 x1 0衰变/ m i n m L左右。3 . 3 仪器和器材3 . 3 . 1 干燥箱。33 . 2 高温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 9 9 4 一 0 2 一 2 2 批准1 9 9 4 一 0 9 一 0 1 实施G B 1 4 8 8 3 . 9 一 9 43 . 3 . 3 锥形分液漏斗: 2 5 0 - L .3 . 3 . 4 可拆卸漏斗: 内径 2 c m.3 . 3 . 5 低本底P 测量仪: 测样直径不小于2 c m, 本底小于3 计数/ m i n3 . 3 . 6 -Cs监督源: 采用活性区直径为2 c m的电镀-cs 面源, 其活性为1 0 2 衰变/ m i n 数量级。3 . 4 计数效率一 质量曲线的绘制 准确配制一系列含不同量碘载体的溶液, 各加入等量的, 1 标准溶液( 约 1 x1 0 3 衰变/ m i n ) , 然后按3 . 5 . 3 . 7 条进行操作。 以实得碘化银沉淀质量为横坐标, 以测得的放射性活度( 1 ) 除以加入 I 标准溶液活度( 1 , ) 为纵坐标, 在普通坐标纸上作图, 即得有效计数效率一 样品质量曲线; 可根据样品源的质量查得相应的有效计数效率。用监督源测定标定时监督源计数效率3 . 5 测定3 - 5 . 1 样品采样按G B 1 4 8 8 3 . 1 规定进行。3 . 5 . 2 样品预处理15 . 2 . 1 蔬菜、 粮食、 肉类等固体食品: 按饮食习惯采取样品中的可食部分 洗涤、 晾干、 切碎, 称取2 0 0 g 于3 0 0 m L蒸发皿中, 加入1 . O O m L碘载体溶液( 3 . 2 . 1 ) 和l O m L 2 . 5 m o l / L 碳酸钾溶液, 加入少量水并充分地拌匀, 放置。 . 5 h 后, 在干燥箱内 烤干, 置于电炉上炭化至无烟。加1 g 亚硝酸钠, 拌匀后在高温炉4 5 0 -5 0 0 灰化至白 色 注: 灰化温度不大于5 0 0 C, 过高会导致碘挥发损失( 3 . 5 . 2 . 2 同) 。3 . 5 - 2 . 2 牛奶和液体饮料: 取样5 O O m L , 加入1 . O O m L碘载体溶液( 3 . 2 . 1 ) 和l O m L 2 . 5 m o l / L碳酸钾溶液, 搅拌后分次移入3 0 0 m L蒸发皿。同上处理。3 . 5 . 3 分离纯化15 . 3 . 1 将灰化好的样品灰用水加热浸取, 过滤入2 5 O m L分液漏斗中, 并多次用水洗蒸发皿, 洗液过滤, 总体积控制在 6 0 m L左右, 弃去残渣。3 . 5 . 3 . 2 加入分液漏斗3 0 m L四氯化碳、 2 m L次氯酸钠溶液, 振摇2 m i n , 然后加入6 m L l m o l / I盐酸轻胺溶液, 振摇2 m i n .3 . 5 . 3 . 3 加入0 . 5 g 亚硝酸钠, 振摇溶解后逐滴加入硝酸至反应完全, 同时不断振摇, 萃取至有机相紫色不再加深( 注意放气) , 静置分层后将有机相移入另一分液漏斗。 注: 碘在酸性介质中易挥发损失, 在加入硝酸后应立即加盖振摇萃取。15 . 3 . 4 加1 5 m L四氯化碳入盛水相分液漏斗, 再萃取一次, 合并有机相, 弃去水相。有机相用3 0 m 1 .水洗一次, 振摇 2 mi n 后弃去水相。3 . 5 . 3 . 5 向盛有四氯化碳的分液漏斗中加入 2 0 m L水和数滴 。 . l m o l / L亚硫酸氢钠溶液, 振摇至有机相无色, 静置分层, 将有机相转入另一分液漏斗, 水相放入1 0 0 m L烧杯, 再用5 m L水洗有机相一次, 振摇后弃去四氯化碳( 或回收) , 合并水相。3 . 5 - 3 . 6 向 烧杯内 加入3 滴铁载体溶液( 1 0 m g F e / m L ) , 用2 m o l / 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碱性, 加热, 趁热过滤溶液于1 0 0 m L烧杯中, 用少量弱碱性水洗沉淀, 弃去沉淀。 注: 若无明显稀土元素污染, 此步可略3 . 5 . 3 . 7 加热煮沸清液, 冷却, 加入2 m o l / L硝酸 5 m L后立即搅拌下加入1 %硝酸银溶液3 m l , 加热凝聚沉淀。冷却后将沉淀用可拆卸漏斗抽滤在已恒量的滤纸上, 用1 %硝酸溶液洗沉淀数次, 无水乙醇洗涤后, 1 1 0 烘干。 将制得的样品源和监督源在低本底p 测量仪上测量放射性。样品称至恒量。3 . 6 计算(1)(2)。 一 N E ,E , E c, ” 盈 _ D9 ,OW R e - ” G B 1 4 8 8 3 . 9 一 9 4式中: A 样品中 3 1 1 放射性浓度, B q / k g 或B q / L ; D 样品源的衰变率, 衰变/ m i n ; E , -1 3 1 1 的有效计数效率( 包括自吸收校正) , 可在计数效率一 质量曲线( 见3 . 4 条) 上查得 E,-监督源在测定样品时测得的计数效率; 尸 c , - 监督源在标定有效计数效率时测得的计数效率; N样品中测得的1 3 1 1 净计数率, 计数/ m i n ; R碘的化学回收率; r 采样到测量间的时间间隔, h ; W 分析样品质量或体积, k g 或L ; A - 1 3 1 1 的衰变常数, h - 1 ,4 y 能谱测定法4 . 1 原理 食品鲜样直接或经前处理后装人一定形状和体积的样品盒内, 在Y 能谱仪上测量, II I 的Y 射线特征峰强度以测定1 3 1 1 放射性浓度。4 , 2 试剂4 . 2 . 1 5 m o l / L碳酸钾溶液: 化学纯。4 . 2 . 2 1 3 7 C. 放射性标准溶液: 比活度为1 0 0 0 B q / m L左右。4 . 3 仪器和器材4 . 3 . 1 r 能谱仪4 . 3 . 1 . 1 探测器: 同轴高纯锗或锗( 锉) 探测器。对 C o 1 3 3 2 . 5 k e V Y射线全能峰的能量分辨率小于3 k e V, 相对效率高于1 5 %.4 . 3 . 1 . 2 屏蔽体: 主屏蔽体为等效铅当 量不小干1 O c m , 内 衬原子序数由 外而内 逐渐递减的多层材料重金属屏蔽体。 有条件时可采用反符合屏蔽。 Y 能谱仪积分本底应小于2 . 5 计数/ s ( 5 0 - 2 5 0 0 k e V ) .4 . 3 . 1 . 3 多道分析器: 1 0 2 4 道以上。4 . 3 . 2 压样模具: 油压机或手工压样器( 参见附录A ) a4 . 3 . 3 样品盒及其压板4 . 3 . 3 . 1 样品盒: $ 7 5 m m X 5 0 m m和 7 5 mm X 7 5 m m圆柱形塑料样品盒4 . 3 - 3 . 2 样品盒压板: 不同厚度( 1 - l o mm) 的0 7 5 m m有机玻璃片。4 . 3 . 4 能量刻度用7 放射源: 可采用一个发射多种已知能量Y 射线的单核素或多核素放射源( 如铺-1 5 2 , 铺- 1 5 4 , 镭- 2 2 6 及其放射性子体、 牡- 2 3 2 及其放射性子体等) , 也可采用多个发射单种Y 射线的放射源, 其主要7 射线能量应大致均匀地分布在5 0 -3 0 0 0 k e V范围内4 . 4 能量刻度和全能峰探测效率刻度4 . 4 . 1 能量刻度 以能量刻度用Y 放射源( 4 , 3 . 4 ) 对低本底7 能谱仪系统( 4 . 3 . 1 ) 进行能量刻度。记录刻度源的特征7 射线能量和相应全能峰峰位道址, 可通过在直角坐标纸上作图或对数据作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能量和道址的关系图。4 . 4 . 2 制备不同高度的 3 7 C s 水溶液标准源 各取5 -1 0 个 7 5 m m X 7 5 m m的样品盒, 各加入不同量的蒸馏水和2 m L . . . C s 标准溶液, 使其高度在1 -5 c m范围内。4 . 4 . 3 基准峰效率E n 刻度 测量制备的不同高度的7 3 7 C s 水溶液标准源, 按式( 3 ) 计算各自在 6 6 1 . 6 k e V Y 射线全能峰的探测效率 E h ;G B 1 4 8 8 3 . 9 一 9 4E 二NT.B ( 3 )式中: N 6 6 1 . 6 k e V 7 射线全能峰净面积, 计数; A - 1 3 7 C s 标准源活度, 鞠; T -测量时间, s ; B C s 6 6 1 . 6 k e V Y 射线分支比, 为8 4 . 6 2 %. 根据上述测出数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E , - H的关系曲线。4 . 5 测定4 . 5 . 1 采样按G B 1 4 8 8 3 . 1 规定进行。452 测量样品制备 粮食类样品: 取5 0 她样品均匀地铺在搪瓷盘内, 在烘箱中7 0 左右烘约5 h , 称量, 求出干鲜比。 颗粒状粮食干燥后直接放入样品盒内夯实; 对细粉状粮食用压样器压实, 使样品高度为4 c m左右. 记录待测样品的干重、 高度, 计算出表观密度。 蔬菜类样品: 取3 k g 左右样品, 除去不可食部分, 洗净, 擦去或晾干表面水珠。切碎后称鲜重。 铺放在搪瓷盘中在烘箱中7 0 左右烘至近干而发软, 称量, 求出干鲜比。取一定量干样, 放入不锈钢模具内( 4 . 3 . 2 ) , 在油压机上以2 . 4 5 X 1 0 P a ( 2 5 k g f / c m ) 压力或用手工压样器压缩成形, 使样品高度为4 c m左右。将压好的样品迅速放入样品盒; 上面加不同厚度有机玻璃压板填满、 密封。 记录干样质量、 高度, 计算表观密度 肉 类样品: 取5 0 馆可食部分搅成肉末。 放在搪瓷盘中在烘箱7 0 左右烘5 h , 称量, 求出干鲜比。 取一定量干样放人样品盒, 手工压实, 使高度为4 c m左右。记录样品干重、 高度, 计算表观密度。 奶类样品: 取5 0 0 m L奶, 加2 0 m L l . 5 m o l / L氢氧化钠溶液, 混匀后蒸发浓缩至1 7 0 m L以下, 装入样品盒, 求出浓缩系数。记录样品质量、 高度, 计算表观密度。 注: 样品盒内外用前应清洗洁净。4 . 5 . 3 样品测量 将待测样品的样品盒放到探测器端帽上或支架上( 样品底面距探测器端帽应小于。 . 5 c m) , 测量位置应与基准峰效率刻度时相同。 对1 3 1 1 用3 6 4 . 5 k e V全能峰, 记录样品测量时间, 全能峰净面积( T P A ) 和不准确度。4 . 6 计算(4)(5) -刀 -尺 -F -T - AE=E , R( 1 +F ) . “ 式中: A B E- E,食品中 3 1 1 含量, B q / k g 或B q / L ;, 3 1 1 的 3 6 4 . 5 k e V 7 射线的分支比, 为 8 1 . 2 4 %;1 3 1 1 全能峰探测效率;基准峰效率, 用 3 7 C s 6 6 1 . 6 k e V能峰为基准峰, 其数值从按 4 . 4 . 3 所绘出E h - H关系曲线上查出;测量效率总校正因子, %, 见附录 B ;测出 3 1 1 全能峰净面积, 计数;相对峰效率, 可采用 3 7 C s 为基准峰, 对1 3 7 1 为 1 . 6 7 ; 或通过实验方法得到( 参见4 . 4 - 2 -4 . 4 . 3 ) ; 用模拟1 3 1 1的 3 3 B a标准溶液作出 3 5 6 . O k e V Y射线的 E h - H关系曲线, 求 出3 5 6 . O k e V峰与6 6 1 . 6 k e V峰的探汉 ( 效率比 值, 即为, 3 1 1 的相对峰效率。样品测量时间, s ;测量样品相应的鲜样量, k g 或L ,FNRTWG B 1 4 8 8 3 - 9 一9 4附录A压 样 器 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