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4926-1985 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是中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中红曲米的具体规定标准。该标准详细阐述了红曲米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旨在保证红曲米在食品应用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为原料,通过红曲霉发酵制得的红曲米,作为食品着色剂使用的规范要求。
-
定义:对红曲米进行了定义,描述其是由特定红曲霉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发酵大米而得到的产品,主要用于赋予食品特定的红色色素。
-
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规定了红曲米应有的外观、色泽、气味等感官特性,确保产品无异物、无异味。
-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溶剂不溶物、耐热性、耐光性等具体指标,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 微生物指标:设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限量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 色素指标:规定了红曲素的含量及纯度要求,这是衡量红曲米作为色素使用效能的关键。
-
检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如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色素含量通过光谱分析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要求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等信息。
- 包装:规定了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防止污染和损坏。
- 运输和贮存:强调了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以保持产品质量。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为红曲米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统一的质量控制依据,有助于提升食品工业中红曲米使用的标准化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同时也促进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 C 臼8 . ! 尔朋4CB 4 9 2 . 一 T齐加米添曲口叩红食Fo o d a d d i t i v eR e d k o j l c r i c e 本 标淮适用于红曲霉( Mo n a s c u s a n k a N a k a z a ) ; , a e t S a t o ) 接种在大米上,经培养制得的红曲米 ( 又名红曲、赤曲、红米、福米) , 可作为食 品着色剂。, 技术要求 1 . 1 性状 外表 为棕红色 到紫红色的 米粒, 断面为 粉红色, 质轻脆,无霉变 。 12 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见下表。指标名称指标一级二级色价9 0 05 6 a水分,Y1 2 . 0t 20砷 ( 以A 计) ,P P M吸1工六六六,P P M G0 . 3D 3摘滴 涕 ,P P M0 - 20 2黄曲雄毒素13 1 ,p p b(552 试验方法 2 . 1 色价试验 称取红曲米样品0 . 5 0 0 g , 放人 带亥 峻的1 0 0 m l 具磨口 塞试管中,加人7 0 %乙 醇至5 0 m 1 ,摇匀后放人6 0 水浴保温萃取2 b , 取出冷却 ( 必要时补充定容) , 用普通定性滤纸过滤人具塞试管或三角 瓶中,约滤出l o m l 左右即可。吸取麟液 1 m l 放人2 5 m l 刻度试管或容量瓶中, 加人7 0 % 乙醉稀释定容至2 5 m 1 ,用I c m 比色皿以7 0 写 乙醉作空白,在分光光度计上取波长5 0 5 n m ,测定样品萃取稀释液的吸光度, 将侧得的样品平均 吸光度乘以2 5 0 0( 稀释倍数) ,即作为红曲米的色价。国家标准局1 9 6 5 一 0 2 一 0 4 发布1 9 8 5 一 1 0 一 0 1 实施GB 4 8 2 6 - 8 5 之 . 2 水分 2 . 2 . , 试脸 在已知重量的称量皿中,称取约3 . 0 0 0 . 4 . 0 0 0 g 红曲米,放人1 0 0 - - 1 0 5 0C 烘箱中烘 1 h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3 0 m i n 后称重,然后再烘 1 h ,直至恒重为止。 2 . 2 . 2 计算水分%二Ml一Mxm,一mx 1 0 0式中 :m 称量皿重量,9 ; m , 称量皿加样品重量,9 ; M 2 - 烘至恒量后的称量皿加样品重量,9 。 2 . 3 砷 2 . 3 . 1 仪器 见砷斑法测砷装置图。 2 . 3 . 2 试剂和溶液 2 . 3 . 2 . 1 盐酸 ( G B 6 2 2 -7 7 ) :分析纯。 2 . 3 . 2 . 2 硫酸 ( G B 6 2 5 -7 7 ) :分 析 纯。 2 . 3 . 2 . 3 碘化钾 ( G B 1 2 7 2 -7 7 ) ; 1 5 溶液。 2 . 3 . 2 . 4 氯化亚锡 ( G B 6 3 8 -7 8 ) ; 4 0 % 氯化亚锡一 盐酸溶液。 2 . 3 . 2 . 5 无砷金属锌 ( G B 2 3 0 4 -8 0 ) :分析纯。 2 . 3 . 2 . 乙酸铅棉花: 按G B 6 0 3 -7 7 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制备。 2 . 3 . 2 . 7 澳化汞试纸: 按G B 6 0 3 -7 7 制备。 2 . 3 . 2 . 8 砷标准溶液:1 m l 相41于0 . 0 0 5 m g 砷,按G B 6 0 2 -7 7 ( 化学试剂 杂质标准溶液制备方法配制,稀释2 0 倍后使用。 2 . 3 . 3 试验 取样 品2 . 0 g( 准确 至0 . 1 g ) ,加人 硝酸镁l g ,于电炉上小心炭化后, 放人5 5 0 高温电 炉中 灰化至完全。加水适量,加盐酸中和,并使之溶解,加水至2 3 m 1 , 移人侧砷瓶中, 加人盐酸5 ml , 1 5 %碘 化 钾 溶 液5 m l 及 4 0氮 化 亚 锡一 盐 酸 溶 液5 滴 , 摇匀 后 放 置1 O m i n , 加 无 砷 金 属 锌2 g , 立 即 将已装 好乙酸铅棉花及澳化汞试纸的定砷管塞上,放置于2 0 - 3 0 暗处1 h ,溟化汞试纸呈现的色泽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 . 4 m l 砷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同时同样处理。 砷斑法测砷装置见下图。GB 4 9 2 . 一 . 5 砷斑法测砷装置 1 一锥形瓶.z 一橡皮塞:3 一侧砷管多 4 一管口.5 一玻璃帽 2 . 4 六六六、 滴滴涕 按G B 5 0 0 9 . 1 9 -8 5 食品中 六六六、 滴滴 涕残留量的 测定方 法中 气相色谱法。 注:只准用o . 3 % 冰乙酸作杀虫剂. 2 . 与 黄曲 导毒 素B , 按G B 5 0 0 9 . 2 2 -8 5 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B , 的测定方法 。县 检验规则 3 . 1 本品应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 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 3 . 2 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核对其产品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3 . 3 取样时,应从每批包数的2 %中 选取试样。从选出的包 数中,用取样管等取样工具伸人每 包的四分之三处,取出不少于I O O g 的样品, 每 批的 总样品质量不得少于1 k g 。将选取的试样混合均匀,用 四分 法缩减至 约5 0 0 g , 分装 于两个清洁、 干 燥的2 5 0 m l 有磨口 塞的 广口 瓶中, 瓶上粘贴标签,注 明生产厂名称、产 品名称、 批号及取样日 期,一瓶送化验室检验,一瓶密封保存两个月,以 备仲裁检验用。 3 . 4 如果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应重新从两倍量的包袋中选取样品进行核验, 核验结果若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整批不能验收。GB 4 8 2 6 - 8 5 吕 . 肠 如果供需双方对产品质最发生异议需仲裁时,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进行。. 包装、标志、贮 存及运输 4 . 1 红曲 米用内 衬食品级聚 乙烯塑料 袋的麻袋或 编织袋包装 ,每袋 净重2 5 k g 或4 0 k g , 4 . 2 每袋包装 外表应标注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 批号、生产日 期、 净重 ( 公斤) 、 贮存条件。 4 . 8 外包装上注明 “ 食品添加剂”字样,并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本标准号。运输装卸应轻搬轻放,防止雨淋、日 晒,车船应清洁、无毒、无味,禁止与有毒物品或其他污染物混合存放。贮存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咖啡纳米技术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用电安全与隐患治理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车辆行人识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品牌国际化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与社区护理模式融合001
- 湖南省双峰一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复习全真试卷
- 现代培训基础知识课件
- 现代化沙发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之主题素材:家国情怀
- 一线班组质量奖申报材料
- 蜜雪冰城加盟合同(2025年版)
- 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ACS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疗策略
-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H公司订单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 精益管理看板
- 汽车产品初期流动管理计划
- 《战略资源稀土》课件
- 《过程审核讲义》课件
- 中医内科学虚劳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