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这件事表明当时()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B根据材料文字“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当时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B项表述符合题意。219世纪60年代,以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了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B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D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B依据材料“以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了洋务运动”可知,“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从“以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皇族内阁的诞生”“清廷汉官离心”等信息可得出,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了近代化的进程,B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关,C项错误。材料中“百日维新流产”无法说明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D项错误。3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近代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C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D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破坏B李鸿章奏请修铁路,“清廷不准”“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正说明近代化思想与传统保守思想的冲突,故B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尽管清政府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这表明统治集团并未发生激烈冲突,故A项错误;李鸿章所提倡的不是民族工业,故C项错误;清政府里面的人物不全都是顽固派,故D项错误。4张之洞在1898年4月完成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A都主张进行维新变法B都为本国维新提供指导思想C都推崇西方政治文明D都希望将西方文明融入本土D“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文明开化”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希望将西方文明融入本土,故D项正确;张之洞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不主张进行维新变法,A、B两项错误;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他仍认可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并不推崇西方宣扬的政治文明,C项错误。5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渐渐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知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民族危机十分严重B制度变革急需创新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C材料“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反映了梁启超主张启蒙思想的重要性,体现了解放思想势在必行,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危机十分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制度变革急需创新,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爱国人士救国无门,故D项错误。6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近代中国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容易激发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故A项正确;B项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对应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排除;D项对应的是社会基本矛盾,与进化论无关,排除。7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不仅创立了时务报,而且创新了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这反映了维新派()A致力于文艺创作的革新B注重营造维新思想氛围C认为民众是维新的力量D意识到了维新的急迫性B题干中维新派的行为是为宣传维新思想,而不是进行文艺创作革新,排除A项;题干中梁启超创立刊物而且创新报刊文体,“力求文字通俗易懂”,是为了大力宣传和普及维新思想,即注重营造维新思想的氛围,B项正确。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并且变法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所以该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C项中“民众”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中“急迫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8(2018江苏镇江一模)“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采取的对策是()A开展戊戌变法 B发动辛亥革命C掀起新文化运动 D传播马克思主义C“中国固有的精神”指中国封建伦理纲常,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C项正确;“满人已经退席”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结果,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之前,A项错误;辛亥革命只导致“满人已经退席”,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并非针对中国封建伦理纲常,D项错误。9(2018山东烟台一模)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B根据“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说明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对民主科学的态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同是提倡新文学,并非形式主义,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10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A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B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C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D民权国力的提高应从新思想开始A由材料信息“民权国力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可知,任鸿隽认为民主制度离不开科学思想的发展,故选A项;科学救国是否是唯一出路、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谁更重要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材料也未体现民权国力的提高和从新思想开始之意,排除D项。11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治疗”的意义是()A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B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析选项,B项是戊戌变法的影响,符合题意。12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C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D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A题干内容没有体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的广大民众也没有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故排除C项;根据“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可知是有干涉政治的决心,并不是参与政府管理,故排除D项;根据“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可知此时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方式上有了不同的认识,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雷颐取静集材料二泰西之强,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其开智学而穷物理也,穷物理而知化也。今穷物理之本,制电、制雨、制冰、制水、制火,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操造化之权者,宜其无于敌也。夫中国今日不变法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欲开农、工、商、矿之学,非令士人通物理不可。摘编自康有为日本书目志材料三以人文思想为主的科学传播者,系统展示了科学精神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通过彰显科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了激进的批判态度,“打倒孔家店”一度成为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革新的口号。通过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种,新文化运动扫除了大量玄学迷信的鬼话,有力推进了民众心智的启蒙。而科学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又为国人解决政治中的分歧提供了一个范例,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焱、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传播(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直接目的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科技与变法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持这种观点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科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影响。(8分)(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对科学传播所起到的共同历史作用。(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的信息进行归纳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的目的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皆可以人代天工,是操造化之权也”“不在军兵炮械之末,而在其士人之学,新法之书”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晚清中国社会现实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影响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推崇理性和实证的精神,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的信息进行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以及思想启蒙的角度组织答案。第(4)问,材料一、二和三,分别从不同层面介绍近代化,近代中国人从器物制度思想,不断向西方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近代化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中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说明。答案:(1)变化:从引进仿制军事技术到全面学习科技知识。目的:解决内忧外患。(6分)(2)认识:要实行全面变法必须要学习西方科技。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西方国家走向强盛的成功经验。(8分)(3)内涵:怀疑批判的精神;推崇理性实证精神;推崇说服而非压服的精神。影响: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进程。(8分)(4)作用:推动近代化。(3分)14(2019河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文化运动之所主张,实专取一家之邪说,于西洋之文化,未示其涯略,未取其精髓,万不足代表西洋文化全体之真相。”“现在时髦之西方文化,均取一偏,失其大体”,“今欲造成中国之新文化,自当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熔铸之,贯通之”。“吾国古今之学术、德教、文艺、典章,皆当研究之,保存之,昌明之,发挥而光大之。”整理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考解读材料,提取其中的一种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由材料“新文化运动之所主张,实专取一家之邪说,于西洋之文化,未示其涯略,未取其精髓,万不足代表西洋文化全体之真相”,认为新文化运动所宣扬的西方文化具有片面性,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不足论证。由材料“今欲造成中国之新文化,自当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而熔铸之,贯通之”,可提炼出改良中国文化应融合中西方的文明的观点。可从新文化运动的不足和中外文化的交流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改良,应该积极吸收西方文明,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和发展。答案:示例一观点:新文化运动所宣扬的西方文化具有片面性。(2分)评述:新文化运动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虽大力宣扬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但这种宣扬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