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利 电 力 部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sdj 2 1 2 - 8 3 1 8 4 4 水 利 水 电 巷施 工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水利 电力部 关于颁发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的通知 ( 8 3 )水电水建字第 3 号 为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更好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我部组织有关单 位对一九六三年颁发的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试行规范进行了修订。修订 后的规范定名为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 d j 2 1 2 -8 3 ,现予颁发,自一 九八三年八月 一日 起执行, 原试行规范同 时作废。 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问题,请将意见和 有关资料送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 一九八三年二月八日 sd j 2 1 2 - 8 31 8 4 5 目次 第一章 总则 二 二 ” ” ” 第二章施工地质 第三章施工测量 第四章开挖 第五章钻孔爆破 第六章出碴运输 第七章临时支护 第八章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第九章通风与防尘 第十章辅助工程 第十一章质量检查与验收 附录一岩石分级 附录二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参数 附录三窄轨运输技术条件 1 8 4 6 1 8 4 6 1 8 4 9 1 8 5 2 1 8 5 6 1 8 5 7 1 8 5 9 1 8 6 2 1 8 6 4 1 8 6 6 1 8 6 8 1 8 6 9 1 8 7 1 1 9 72 1 8 46水 利 刁 电 总施 工 第一章总则 第 1 . 0 . 1 条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钻孔爆破法施工。当采用掘进机 等其他方法施工时,应参照本规范,另做补充规定。 第1 . 0 . 2 条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 应坚持科学态度, 正确处理安全、 质量、 进度和经 济的关系。 第 1 . 0 . 3条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进行技术 交底;施工中,应及时地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预测、预报工作。如实际情况与设计 条件不符时,应及时修正设计,重大设计修改时,须报请上级主管单位批准。 第1 . 0 . 4条施工单位应按照已批准的设计文件、 施工图纸和本规范施工。 开工前, 应 根据自然特点, 结合本单位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措施计划; 施工中, 应严格执行技术、 经济、 质量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记录、整理和工程总结工作。 第 1 . 0 . 5条施工单位应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施工中,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 守劳动保护法令和卫生标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文明施工,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的发生。 第 1 . 0 . 6条设计、地质、科研和施工人员必须密切协作,重视岩体应力、围岩变形 等项的监测,及时指导设计和施工。 第 1 . 0 . 7条应积极采用和推广经过鉴定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 备。广泛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技术水平和经济效果。 第1 . 0 . 8 条 施工单位应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必须做好 质量检查和中间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第 1 . 0 . 9条本规范未做规定者,可参照国家和部颁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施工地质 第2 . 0 . 1 条地下建筑物开挖前,设计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与水文地质资料 ( 内容参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d 1 1 4 -7 8 ) 。并应着重阐明下列问题 : 一、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二、洞口段及其附近边坡、浅埋与傍山洞室的山体稳定性; 三、可能导致岩体失稳地段的岩层特性、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岩体应力状态等及其 对建筑物的影响; 四、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水位、水质、水温、涌水量、补给来源、动态规律及 s dj 2 1 2 - 8 3 1 84 7 其影 响; 五、有毒气体,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含量及其分布范围。 施工期间,设计单位的地质人员,应对原来提供的资料进行复核,对尚未阐明或地质 条件有变化的地段,应进行补充地质勘察工作。 第2 . 0 . 2 条开挖过程中,设计单位的地质人员,应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地质编录和测绘工作; 二、 分析影响洞口安全和洞室围岩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 判明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及时配合设计、施工人员研究预防措施。必要时,提出专题报告; 三、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现象的观测及预报工作; 四、对岩性有变化地段,应取样试验,核实原定的地质参数。 第2 . 0 . 3条施工期间应及时总结在各类典型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开挖方法、 掘进速度、 钻爆参数、机具效率等资料。 出现塌方时,应分析原因,记录发生、发展过程及处理经过。 第2 . 0 . 4条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一、确定施工定额时,岩石等级的划分参照附录一; 二、根据围岩的工 程地质特 征,按表 2 . 0 . 4 - 1 表 2 . 0 . 4 - 4确定 围岩类别 。 表2 . 0 . 4 - 1 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工程地质分类表 类别 名称 围岩主要 工程特 征 地 下水话 动状态 开挖面 毛洞 围 岩稳定状 态 山岩压力 计算理论 临时 支 护措 施 建议 ) 岩休状况结 构面特征 i 稳 定 岩石 新鲜完 整,受 地质 构 造影 响 轻微 , 节理裂 隙不发 育或稍 发育 ,多系闭合 且延 伸不长 ,无或偶 有软 弱结构 面 , 宽度 一般 小于 0 . 1 . 岩体 呈块状 整体结 构或块 状砌体 结构 结构 面无不 稳 定组合 断层 走向与 洞 线近止 交 洞壁 干燥 , 或 只有轻微 潮湿现 象 ,沿个 别节理 裂 隙有微 弱渗水 成 形好 ,无坍 塌掉 块现象 不计 山岩压 力 一般 可 不 支 护 l 基 本 稳 定 岩 石 新 鲜 或 微 风 化 , 受 地质构造 影响 一般 ,节理裂 隙稍发 育或 发育 , 有 少量软 弱结 构面 , 宽度 小于 0 . s . ,层 间结 合 差。 岩体呈 块状砌体 结构 或层状 砌体结构 结构 面组合 基 本稳定 ,仅局部 有 不稳 定 组 合 , 断层 等软弱结 构 面走 向与洞线 斜 交或 正交 洞壁潮 湿,沿 一 些节理裂 隙或 软 弱结构 面有渗 水 滴水 开挖 中局部 有 掉 块 落石 现 象 , 局部成 形差 ,长 时间 暴游 , 局 部 有小坍 落 须考虑 部分落 石 荷载 ,可采用 极 限 平 衡 理 论 , 或 结构面 分析 法 进 行计算 局 邵 支 护 1 8 4 8刁 、 年 4 水 电 卷施 工 续 表 2 . 0 - 4 - 1 围岩主要 工程特征 类 别 名 称地下水 活动状 态 岩体状况一结构 面特征 开挖 面毛洞 围 岩稳定 状态 山岩 压力 计算理 论 岩石微 风化或 弱风 化 ,受地质 构造影 响 严重 , 节 理裂隙 发育 , 部分 张开 且充泥 ,软 弱 结构 面 分 布较 多 , 宽度 小于 1 m 岩 体呈碎 石状镶 嵌 结 构 结构 面组合不 利 于围岩 稳定者 较 多 断层等 主要软 弱结 构面 走向与 洞 线斜交 或近平 行 地下 水活 动显 著 , 沿 节理裂 隙 或 断 层 带 有 渗 水 、 滴 水或呈 线 状涌水 成形稍 差 , 无 支撑 时产 生小规 模坍 塌 ,高边墙 侧 壁有时 局部失 稳 结 合 地 质 分 析 , 采 用极 限平 衡理论 或散体 理 论计算 一 般需 要 支 护 稳定性较差 同 第 , 类 岩 体 状 态 ,但软 弱结构 面分 布 较 多 ,宽 度 小 于 z m, 节理 裂隙局 部极 发育 岩 体呈碎 石状镶 嵌 结构 。局部 呈碎石 状 压 碎 结 构 结构 面组合不 利 于围 岩稳定 断层 等软弱结 构 面走 向与洞线 近 平 行 地下 水活 动显 著 , 沿 节理 裂隙 或 断 层 带 有 渗 水 、 滴 水或 呈线 状涌水 成形差 ,顶拱 一 般因坍 塌而超 挖 ,无支 撑时可 产 生 较 大 坍 塌 , 边 墙有失 稳现象 采 用散体 理论 需 支护 稳定性差 因 1 . 石质 围岩 : 岩石 强风 化或 全风化 ,受 地 质 构造 影 响严 重 , 节 理裂隙 极发育 ,断 层 破碎带 宽大 于 z m, 以断层泥 、 糜 棱岩 、 角 砾 岩为 主,裂隙 中多 充 泥 岩体呈 角砾 、 泥 砂 、岩屑 状散体 结构 2 . 松 散 土 层、 砂 层 、滑坡堆 积层及 一 般碎 、卵 、砾石土 等 3 挤 压 强 烈 的 大 断层 带 , 裂隙杂 乱 , 呈 土 夹石或 石夹土状 结构 面呈零乱 状 不稳定 组合 断层等 主要软 弱 结构 面走向 与 洞 线 近 平 行 地下 水活 动强 烈 , 有 较大 涌水 量 。常引起 不断 坍塌 成形很 差围岩 极 易坍i ll ,甚至 出现地表 下沉或 冒顶 采 用散体 理论 一 加强支 护 不稳定 表2 . 0 . 42 岩体的风化程度划分表 蕊 * $elil 颜 色 光 泽 岩体 组织结 构的 变化 和破坏 情况 矿物成分 的 变化 情况 物理 力学特征 的变 化锤击声 全风化 颜 色 已 完 全 改 变 ,光泽消 失 组织 结构已完 全破 坏,呈 松散状或 仅外 观保持 原岩状态 ,用 手可折 断、捏碎 除石英 晶粒外 ,其 余矿物 大部分风 化变 质 , 形 成风化 次生矿 物 浸水 崩解 ,与松软 土的特 性近似 哑声 s dj 2 1 2 - 8 31 84 9 续 衰 2 . 0 . 4 - 2 4d4t #f 颐 色 光 泽 岩体组 织结构 的 变化和 破坏情况 矿 物成分 的 变化 情况 物理 力学特征 的变化 锤击声 强 风化 颜色 改变 , 惟 岩 块的断 口中心 尚保 持原有 颜色 外观具 有原岩组 织 结 构 , 但裂 隙发育 , 岩 体 呈干砌 块石状 ,岩 块 上裂纹 密布 ,疏松 易碎 易风 化矿物均 已风 化变质 ,形成风 化次 生矿物 ,其他矿 物仍 有部分 原矿物特 征 物理 力学性 质显 著 减弱 ,具有某 些半 坚 硬岩石 的特性 。变 形 模量 小承载强 度低 哑声 弱 风化 表面 和沿节理 面 大部变 色,但 断口 仍保持新 鲜岩石 特 点 组 织 结 构 大 部 完 好, 但 风化 裂隙发育 , 裂隙面风 化剧烈 沿节 理裂隙 面出现 次生 、风化矿物 物 理 力 学 性 质 减 弱 ,岩体的 软化 系数 与承 载强度 变小 发声 不 够 清 脆 微 风化 沿节 理面略有 变 色 组 织 结构 未 改变 , 除构造 节理外 ,一般 风化裂 晾不易察 觉 矿物组 织未 变,仅 沿节理 面,有 时有铁 锰质渲 染 物 理 性 质 几 乎 不 变 ,力学强 度略有 减 弱 发 声清脆 衰2 . 0 . 4 - 3 节理 发育 分级 农 分级 ! i.n 间距 ( m ) 20 . 5 2 0 .1 0. 5 5 描述闭合 徽张张开宽张 第三章施工测量 第3 . 0 . 1 条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时,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 一、负责地下建筑物的贯通测量; 二、在地面和地下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三、对地下建筑物的轴线、点位、高程和开挖断面进行放样; 四、测绘洞室纵横断面,并计算工程量; 五、对施工部位检查验收,并绘制竣工图;提出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资料。 第3 . 0 . 2 条贯通测量设计应在开工前进行,其容许的误差应参照下述规定: 1 8 5 0 , 卜 利 川 电 卷. 施 工 、贯通测量极限误差应满足表3 . 0 . 2 - 1 要求; 衰 3 . 0 . 2 - 1贯 通 测 , 容 许 极 限 误 差 值 相 向开挖 长度 ( k m) 4 贯通极 限误 差 横 向 的 c m )一士 1 0 士 1 5 纵 向 的 c m )一士 2 0 士 3 0 竖 向的 ( c m ) 士 5士 7 . 5 二、计算贯通误差时,可取上述极限误差的一半作为贯通面上的容许中误差,并参照 表 3 . 0 . 2 - 2的原则分配; 裹3 . 0 . 2 一 2 贯通 中误 差分 配值 访斌 贯通 中误差 分配 (cm ) 横向纵向竖向 1 4 4 8 1 - 4 4 - 81 - 4 4 8 洞外 3. 04 . 55 .88 . 71 .42 . 2 洞内4 . 06 .08 . 21 2 . 22 . 03 . 1 全部隧洞 5 . 07 . 51 0 . 01 5 . 0 2 . 5 3 . 8 注 贯通 中 误差 的 计算 万 法可 参 照 铁 路工 程 施工 技 术 手册 上 建 议的 公 式 三、对于上下两端相向开挖的竖井,其极限贯通误差不得大于士2 0 厘米。 第 3 . 0 . 3 条施工阶段的平面控制网,按以下原则设计和施测。 一、与勘测阶段的控制网有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 二、网中三角形的内角一般不小于3 0 0 ,个别角不应小于2 5 0 ; 三、无法布置三角网 ( 锁)时,用同精度的导线代替; 四、三角网 ( 锁)的等级,应按照相向开挖长度确定,其精度应符合表 3 . 0 . 3的 规定 。 表 3 . 0 . 3各 级 三 角 网的 精 度 指 标 三角 网 ( 锁 )等级 四 三角 形平均 边长 ( k m) 31 - 3量边精度应提高一倍; 四、采用 2 m横基尺配合秒级光学经纬仪量测边长和高程时,应做专门设计。 第3 . 0 . 5条水平角及其精度指标,应符合表3 . 0 . 5 的规定。 衰3 . 0 . 5 地面控制网水平角观测限差 项目 二等三等四等 j 型j ,型j z 型1 , 型j s 型 光学测徽 器两 次重合读 数之差( , ) 半测 回归零差 ( s ) 2 c互差 ( s ) 观测值各 侧回 间差 ( 5 ) 三角形最 大闭 合差 ( , ) 测回数 1 6 9 6 3 . 5 1 5 1 6 9 6 7 9 3 8 1 3 9 7 1 2 1 6 9 6 9 6 3 8 13 9 9 9 第3 . 0 . 6条基线和导线边的距离,可采用锢钢基线尺、普通钢尺、横基尺、中短程 红外测距仪测量,各种量具在使用前,应经过率定。 量具的技术要求,可参照相应的规范。 第3 . 0 . 7条水准测量的等级,应按照相向开挖长度确定,其精度应符合表3 . 0 . 7 的 规定。 裹3 . 0 . , 各 级水 准精 度指标 等级二 ( 或 专门设 计) 四 相 向开挖 面j氏 度( k m ) 3 . 01 . 0 3 . 0 洞内 往 返闭合 差或环 线 闭合差 ( m m ) 平地 士 4, 勺 丁士 1 2 、 任 士 2 0 山地 t 4 v n 士 。勺 仃 每公 里高程 中误差( m m )士 2 士 6士 1 0 水 准尺类 型 因瓦 尺双 面 尺双 面 尺 注 : l - 环形或 往返 路线平均值 长度 , 刀 一测站 教 1 8 5 2 水 利 水 电 卷施 工 第3 . 0 . 8 条 各级控制网 应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一般以 隧洞的 平均高程做为投影 面高程,如其他工作面高程与投影面高程相差甚大,其值足以影响投影长度时,应计人投 影改正 第3 . 0, 条 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完成后, 应提交以 下资料。 一、仪器率定校正资料; 二、野外测量手簿; 三、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 四、施工控制网与勘测设计阶段的控制网连接图; 五、技术总结报告。 第 3 . 0 . 1 0条开挖放样误差一般不大于l o c m,断面测量相对于中线的误差不大于 士5 c m,断面间距一般为 5 m,对起伏差较大的部位,可适当加测断面。 洞内测量应尽量采用新技术,如光电测距、激光导向、摄影测量、激光投影等。 第 3 . 0 . 1 1条竣工测量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竣工平面图,应反映施工的实际情况,其比例尺一般可采用 1: 2 0 0 0 ; 二、 纵、 横剖面图, 一般应按设计要求提供资料。 横剖面比例尺, 可采用1 : 5 0 -1 e 1 0 0 ; 纵剖面 比例尺 ,可视需要而定 。 第四章开挖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 4 . 1 . 1 条编制地下建筑物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进度安排; 三、施工方法及施工布置; 四、辅助设施 ; 五、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需要量; 六、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第 4 . 1 . 2 条根据隧洞及洞室断面积或跨度的大小划分为: 一、 小断面: 面积小于2 0 m 或 跨度小于4 . 5 m ; 二、中 断面: 面积为2 0 -5 0 m 或跨度为4 . 5 -7 . 5 m; 三、大断面: 面积为5 0 - 1 2 0 m , 或跨度为7 . 5 - 1 2 m; 四、特大断面:面积大于 1 2 0 m, 或跨度大于 1 2 m, 第 4 . 1 . 3 条地下建筑物开挖,一般不应欠挖,尽量减少超挖,其开挖半径的平均径 向超挖值不得大于 2 0 c m o 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容许超挖值,由设计、施工单位商定。 第 4 . 1 . 4 条遇到下列情况时,开挖与衬砌应交叉或平行作业。 s dj 2 1 2 - 8 3 1 85 3 一、在n, v类围岩中开挖隧洞或洞室; 二、需要衬砌的长隧洞。 第二节洞口开挖 第4 . 2 . 1 条洞口削坡应 自上而下进行, 严禁上下垂直作业。 同时应做好危石清理, 坡 面加固,马道开挖及排水等工作。 第 4 . 2 . 2 条洞口一般应设置防护拥,必要时,尚应在洞脸上部加设挡石拦栅。 第 4 . 2 . 3条当开挖接近洞口时,应按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 范s d 2 1 1 -8 3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 4 . 2 . 4条进洞前,须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或采取措施后,方可开挖 洞 口。 第 4 . 2 . 5 条洞口段开挖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中、小断面一般可采用全断面开挖及时支护的方法。 在n, v类围岩中,开挖前可先将附近一定范围的山体加固或浇筑明拱,然后开挖洞 口。洞口施工宜在雨季之前完成。 二、大断面或特大断面,可参照特大断面洞室开挖的有关方法施工。 三、当洞口明挖量大或岩体稳定性差时,可利用施工支洞或导洞自内向外开挖。 第三节平洞开挖 第4 . 3 . 1 条平洞开挖的方法应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 寸、支护方式、工期要求、施工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选定。 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 第4 . 3 . 2 条在n类围岩中开挖大、中断面隧洞时,宜采用分部开挖方法,及时做好 支护工作 。 在 v 类围岩中开挖隧洞时,应按照本规范第八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4 . 3 . 3 条在下列情况下开挖隧洞时,可采用预先贯通导洞法施工。 一、地质条件复杂,需要进一步查清时; 二、为解决通风、排水和运输时; 三、断面大、长度短、机械化程度较低时; 四、经论证确有经济效益及不影响总工期时。 第4 . 3 . 4 条根据围岩情况、断面大小和钻孔机械、辅助工种配合情况等条件,选择 最优循环进尺。一般情况下循环进尺可采用下值。 一、在 工 皿 类围岩中,用凿岩机钻孔时为 2 -3 m;用钻架台车或多臂钻车钻孔时为 3 - 5 m ; 二、在w、v 类围岩中,应适当减少循环进尺。 第 四节竖 井 与 斜 井 开 挖 第4 . 4 . 1 条竖井与斜井的开挖方法,可根据其断面尺寸、深度、倾角、围岩特性及 1 8 5 4j , 浮 , 卜电 息施 工 施工设备等条件选定。 第4 . 4 . 2条竖井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方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必须锁好井口,确保井口稳定,防止井台上杂物坠人井内; 二、提升设施应有专门设计; 三、井深超过 1 5 m时,人员上下宜采用提升设备; 四、涌水和淋水地段,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五、n, v 类围岩地段,应及时支护。挖一段衬砌一段或采用预灌浆方法加固岩体; 六、井壁有不利的节理裂隙组合时,应及时进行锚固。 第4 . 4 . 3条竖井采用贯通导井后,自上而下进行扩大开挖方法时,除遵守本规范第 4 . 4 . 2条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由井周边至导井口,应有适当的坡度,便于扒碴;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石碴打坏井底棚架、堵塞导井和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第4 . 4 . 4条在 i , d 类围岩中开挖小断面的竖井,挖通导井后亦可采用留碴法蹬碴 作业,自下而上扩大开挖。最后随出碴随锚固井壁。 第4 . 4 . 5 条在钻孔精度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次钻孔分段爆破成井的 方法 。 第4 . 4 . 6条导井断面一般为4 -5 m ,可选择由下而上的下列几种开挖方法: 一、普通法: 适用于深度 2 0 m以内,形状复杂的异井开挖,亦可用于稳定性差的围岩 开挖 ; 二、深孔炸破法:一般适用井深3 0 - 5 0 m左右的导井开挖; 三、吊罐法: 适用于深度为3 0 -1 0 0 m, i - id 类围岩中的导井开挖,中心孔的偏斜率 不得大于 i x. 第4 . 4 . 7条洞的倾角小于 6 。 时, 可按平洞开挖的规定执行; 倾角大于 4 5 。 时, 可按竖 井开挖的规定进行。 倾角为6 “. 4 5 “ 的斜井施工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可参照下述方法: 一、倾角小于2 5 “ 的斜井,可采用 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方法; 二、 倾角为2 5 0 4 5 0 的 斜井, 可采用自 下而上 挖通导井, 自 上而下扩大开挖的方法, 并 应有扒碴或溜碴措施 。 第五节特 大 断 面 洞 室 开 挖 第4 . 5 . 1 条应首先开挖导洞,其位置可按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 第 4 . 5 . 2 条特大断面洞室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施工: 一、对于 工 一 皿 类围岩,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二、对于 皿、n类围岩,可采用先墙后拱法。如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应注意保护 和加固拱座岩体; 三、对于n, v 类围岩,宜采用肋墙法与肋拱法,必要时应预先加固围岩; 四、中部岩体可采用分层开挖或全断面开挖的方法。 第 4 . 5 . 3 条与特大洞室交叉的洞口,应在特大洞室开挖前挖完并做好支护。如必须 s dj 2 1 2 - 8 31 : 5 5 在开挖后的高边墙上开挖洞口时,应采取专门措施。 第 4 . 5 . 4 条相邻两洞室间的岩墙或岩柱,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支护措施,确保岩体 稳定 。 第 4 . 5 . 5 条特大断面洞室 ( 或大断面隧洞) , 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 拱脚开挖应符 合下列要求: 一、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1 . 5 m; 二、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第六节施工支洞 第4 . 6 . 1 条支洞的数量, 应依据地下建筑物的布置、工程量、总进度、 地形、地质、 施工方法及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 支洞的间距宜在2 k m以内; 二、竖井与斜井的施工支洞,高差宜在 l o o m 以内; 三、需自内向外开挖或衬砌洞口时,可在洞口附近设置施工支洞。 第 4 . 6 . 2条支洞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应选取短线; 二、沿洞线的地质条件较好; 三、通向支洞口的交通运输线路工程量小; 四、各支洞承担的工程量大体平衡; 五、洞外有适宜的弃碴场地,并有条件布置临时设施; 六、洞口高程应满足相应的防洪标准。 第4 . 6 . 3条支洞断面尺寸, 必须满足支护、 运输、 各种管线布置及人行安全的要求。 第 4 . 6 . 4 条支洞洞线一般应与主洞正交,交叉口应满足运输线路最小转弯半径的要 求。有条件时,支洞应有向洞外 3 输左右的下坡。 第 4 . 6 . 5条因受地形限制,必须采用竖井式斜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斜井的倾角不宜大于2 5 0 , 井身纵断面上不宜变坡与转弯, 下水平段长度不宜小于 2 0 m ; 二、竖井一般设在隧洞的一侧,与隧洞的净距宜为1 5 -2 0 m; 三、斜井或竖井井底,应布置回车场及集水井; 四、斜井的一侧,必须设置宽度不小于 0 . 7 m的人行道。竖井内应设牢固的爬梯。 第 4 . 6 . 6 条在下列情况下,可设置平行支洞: 一、因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其他施工支洞的长隧洞; 二、当隧洞穿过不良地质地段或因处理塌方,需设置绕过该段的平行支洞时; 三、经论证确有经济效益时。 第 4 . 6 . 7 条平行支洞可按下列原则布置: 一、与主洞中心距离,一般不小于 3 倍主洞直径,支洞底应低于主洞底 0 . 2 - 0 . 6 m; 二、 横通道间距应按施工需要确定, 一般不少于1 2 0 m ; 三、平行支洞一般应设在地下水流向主洞的一侧。 18 5 6 水 矛 水 电 卷 施 工 第五章钻孔爆破 第一节钻爆设计 第5 . 1 . 1条地下建筑物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 第5 . 1 . 2 条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 地质情况、 爆破材料性能及钻孔机械等条件, 进行钻爆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 、掏槽方式 ; 二、炮孔布置、深度及角度; 三、装药量及装药结构,炮孔堵塞方式; 四、起爆方法和顺序; 五、绘制爆破图。 施工中应不断总结经验,随时修正钻爆设计。 第5 . 1 . 3条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主要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参数可用工程 类比法或参照附录二选取。 第5 . 1 . 4 条光面爆破及预裂爆破的效果,应达到下列要求: 一、 残留炮孔痕迹, 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炮孔痕迹保存率o, 一般硬岩不少于 8 0 %,中硬岩不少于 7 0 %,软岩不少于s 0 %; 二、相邻两孔间的岩面平整,孔壁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隙; 三、相邻两茬炮之间的台阶或预裂爆破孔的最大外斜值,不应大于 2 0 c m ; 四、预裂爆破的预裂缝宽度,一般不宜小于 0 . 5 c m. 第5 . 1 . 5 特大断面洞室中下部开挖,采用深孔梯段爆破法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周边轮廓先行预裂; 二、采用毫秒雷管分段起爆; 三、按围岩和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控制最大一段的起爆药量。 第二节钻爆作业 第5 . 2 . 1 条钻孔爆破作业,应按照爆破图进行。 第5 . 2 . 2条钻孔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钻孔孔位应依据测量定出的中线、腰线及开挖轮廓线确定; 二、周边孔应在断面轮廓线上开孔,沿轮廓线调整的范围和掏槽孔的孔位偏差不应大 于5 c m,其他炮孔的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 0 c m ; 三、炮孔的孔底,应落在爆破图所规定的平面上; 四、炮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o饱 孔 痕 迹 保 存 率 是 炮 孔 残 留 有 孔 痕 的 炮 孔 个 数 与 周 边 孔 总 数 之 比 的百 分 数 。 s dj 2 1 2 - 8 3 1 8 5 7 第 5 . 2 . 3条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联结,应由经过训练的炮工,按爆破图 的规定进行。 第 5 . 2 . 4条引爆方法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一、 洞井爆破宜优先采用塑料导爆管引爆。 在杂散电流o较大或用吊罐法施工时, 则 必须采用 ; 二、预裂爆破宜采用导爆索引爆; 三、导洞或零星爆破,可采用导火线引爆。 第三节姗 破安 全规 定 第 5 . 3 . 1 条爆破材料的运输、储存、加工、现场装药、连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手机游戏手柄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升级路径
- 绿色纺织新材料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活化酯生产线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氨纶短纤维生产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解剖基础各章试题及答案
- xx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附属设施工程商业计划书
- 焦化厂循环水系统改造工程投资计划书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卷及答案
-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模块“语序不当”知识点
- 粮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护理冷热应用课件
- 政府法律顾问聘用合同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低空经济产业园产学研融合方案
- 2025年秋季学期安全主题班会教育记录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医院保洁院感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