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南极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解析: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里冒出来的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调里喷出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喷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壶嘴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D)4.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40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 和40 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D)A38 ,39 B37 ,40 C38 ,40 D40 ,40 5.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B)6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7下列各种现象,放出热量的是(D)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8. 用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其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B)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10. 寒冷的冬季,在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D)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2小明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不需要吸热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其熔点是0 C由图象可知,冰是非晶体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4.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5,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15如图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正在(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6冰糖葫芦是小朋友喜爱的零食,制作时,先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适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的糖浆,再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冰糖葫芦17.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凝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放出(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0 的易拉罐时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易拉罐的底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霜,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18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B是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是45,在第12 min时,该物质处在固液共存状态A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19. 如图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汽化,此过程吸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解析:制冷剂是一种易汽化和液化的物质,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制冷剂从待制冷的物体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所以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20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汽化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放热(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21. 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小芳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可以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的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解析:(1)从小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 min到第7 min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 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说明海波是晶体,此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通过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22. 如图所示的“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表面.(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 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96,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98.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解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 ,水银的沸点是357 ,只有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表面,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 .当温度到达98 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98 即为沸点(4)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图即可23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 ,碘的沸点是184.25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 ,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1)烧瓶底部有紫红色的固体碘,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2)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 ,碘的温度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说明碘发生了升华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4. 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当喷洒时,罐内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在喷出时发生汽化现象,由于汽化要吸热,致使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