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 法不可违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 法不可违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 法不可违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 法不可违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练习:5.1 法不可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 法不可违【基础练习】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又最刚性的社会规则和决定人们行为底线的是( )A国家法律 B社会公德 C规章制度 D国家政策2某网民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发生恐怖袭击”的谣言,被行政拘留10天。他的行为属于( )A严重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3关于违法与犯罪,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有( )前者触犯行政法律,后者触犯刑法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不同 都应受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A B C D4案例一 赵某和李某之间存在着一些小矛盾。一天,赵某家被盗了,赵某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逢人便说李某是强盗,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李某并没有实施偷盗行为。李某以赵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处赵某向李某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元。案例二 张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四五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并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案例三 王某和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结合上述三个案例,完成下列表格。备选答案: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E民事责任 F刑罚处罚 G行政违法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K严重案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二三【能力提升】 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 B C D2一日,某市街头上演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一辆白色轿车以60千米的时速倒车、变道、超车,警方及时对这辆“任性”的轿车拦截,并对该车司机予以拘留。司机的行为(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具有社会危害性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应承担法律责任A B C D3李某因贩卖公民个人财产信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赵某因开车不慎撞坏余某房屋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其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4学生梁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有案件,请拨110”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电话拨打“110”,结果“110”次次紧急出动,次次扑空。梁某的行为( )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损害了公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 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A B C D5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A某市建设银行被盗B老李与他人签订卖房合同,但不久却毁约不愿卖房C网络上谣传“棉花制成肉松出售”D某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受贿、破坏选举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百万元6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有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违法。这启示我们( )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增强守法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远离社会生活,就能免受侵害 分清是非,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A B C D7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表明( )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只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A B C D8一天早晨,中学生小王骑车去上学,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担心上学迟到,在确认马路上无过往车辆后,他迅速通过了路口。(1)小王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为什么?(2)小王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3)我们身边主要存在哪些违法行为?(4)怎样警惕这些违法行为?【基础练习】1A2D 解析 被行政拘留10天,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该网民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符合题意;A、C是犯罪行为,B与题干无关。故选D。3B 解析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这些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说法正确;说法错误,一般违法行为触犯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说法错误,两者的区别还表现在违反的法律不同、受到的处罚不同;说法错误,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符合题意,故选B。4.案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JBEH二JADG三KCFI【能力提升】1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法律的认识。的说法是正确的;说法太绝对,排除含有的选项,故选B。2C 解析 “以60千米的时速倒车、变道、超车”的行为违反我国的有关交通法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治安处罚,观点明显错误;正确。故选C。3B 解析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李某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属于刑事违法行为;赵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恢复房屋原状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4C 解析 梁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正确,故选C。 5B 解析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通过分析题中选项B,老李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故选B。6C 解析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题肢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实际,应该排除。故选C。7B 解析 本题考查对遵章守法的认识。用排除法,中“我们只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法错误,应排除。故选B。8解析 本题是一道案例分析题,旨在考查对法律常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题的设问有两种,一是分层设问,简单易答;二是综合设问,需要分解问题、逐步解决。第(1)(2)问,小王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首先判断出是一般违法行为,然后对照法条,谈应受到的处罚;第(3)问依据教材作答即可。答案 (1)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因为小王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2)小王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3)示例: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不依法履行合同;小偷小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