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案(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要求】(1)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活动1:基础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1. 兴起背景:(1)经济方面:(2)政治方面(3)思想方面2. 兴起概况时间序幕前期指导思想(旗帜)主要活动阵地和活动基地主要代表人物 在 创办 (后改名为新青年)民主与科学3主要内容:阶段内容代表作作者前期(19151917)1、提倡 ,反对 2、提倡 ,反对 3、提倡 ,反对 胡适陈独秀鲁迅后期(19171919)(五四前)宣传 李大钊4. 意义: 结合课本P74第二段及下列材料,评价前期新文化运动。材料一 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1)积极:(2)局限:二、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结合课本P74最后两段的相关内容,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因素及其意义。国内:国际:开始传入对政党:对中国革命:马克思主义 国内:广泛传播2、结合课本P74最后两段的相关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入、传播的史实归类(写字母):A.李大钊刊登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D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E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F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G建立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创办工人补习学校H出版工人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1)俄国十月革命后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史实:(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史实:【活动2:课堂检测】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 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4、“观念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现为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梁启超发表变法通义 B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5、“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6、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风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A社会主义思潮 B民主科学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变法维新思潮7、“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