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汽化和液化”知识拓展练习题一、单选题1.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行“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的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 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2.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3.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 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B.夏天吃冰棒解热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D.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4.同学们完成了对“液体沸腾实验”的探究后,老师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里就可以制作美味的冰淇淋.制作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杯中液态氮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D.杯中液态氮沸腾过程中一直在放热5.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蜡烛燃烧留出的烛泪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上的白汽6.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A.草叶上的霜 B.叶片上的露珠 C.漫天飞舞的雪 D.雾凇 7.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太阳出来之后,雾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快而消失C.太阳出来后,霾由于是固体颗粒,不会蒸发D.雾和霾都是小水滴,只是成因不同而已8.今年春季,峨眉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10.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11.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1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13.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 A.物距u像的性质大小倒正虚实u2f缩小倒立实像2fuf放大倒立实像uf放大正立虚像B.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压力使接触面粗糙使接触面光滑变滑动为滚动变滚动为滑动缠绕使摩擦面分离C.物体受力情况运动状态不受力不改变受力受平衡力不改变受不平衡力改变D.不同点蒸发沸腾发生地点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只在一定温度(沸点)发生剧烈程度平和剧烈1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15.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吸管能吸可乐是因为吸力大于重力B.用手握住竖直的茶杯,握力越大手与茶杯间的摩擦力越大C.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硬度D.迅速打开瓶盖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里面的CO2气体冲出时所引起的液化现象二、填空题16.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发生了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同时能闻到酒精气味,这表明_ 17.液化石油气是再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罐里,使气体液化的方法还有_. 18.我国属于缺水的国家,污水净化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它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再_(填物态变化名称)19.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 .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 水的沸点是_实验时大气压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 . 20.夏天开空调,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这“水雾”在玻璃的_侧,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房间内,“水雾”在玻璃的_侧(填“内、外”)。 21.在篮球比赛中小明的脚踝扭伤了,医务室的医生检查后立即拿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对小明受伤的脚踝进行冰敷,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表面;同时发现,冰变成水后,塑料袋向四周鼓起来,这是因为_24.某同学在“研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图可知,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是_段图线,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上升”、“下降”“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25.在野外取火时人们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使它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打火机的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温度即刻升到很高,当风把火焰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_(填“高”或“低”)的材料. 三、实验探究题26.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时间/min01234567温度/82869098989898(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_(写出一点)27.在做“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对水进行加热,直到沸腾。(1)水沸腾后的温度特点是_,同时可以观察到气泡离开容器底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_,一直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儿氧气吸入
- 分居协议书加离婚协议书
- 与商场洽谈租金合同范本
- 公司旅行社旅游合同范本
- 政府采购怎样终止合同协议
- 如何编写购房合同范本模板
- 资源吊顶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2025物流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及答案详解(必刷)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银行联网核查管理办法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展会相关业务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入场安全教育培训
- 2025年广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
- 保密检查培训课件
- 2026届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高考联考卷(一)化学及答案
- 2025年七一党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党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