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在隋初分裂为东西二部后,强大的东突厥不断骚扰唐朝边郡,629年,唐太宗发兵10余万打败他们,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理,因而受到他们的拥戴,被尊为“天可汗”,答案为B。考点: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尤其要理解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体现和作用。2唐太宗对侍臣言道:“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的下列做法能体现该认识的是发动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慎用刑罚推行均田制A B C D 【答案】D【解析】题干中唐太宗认为天子为政有道人们就会让他当皇帝;如果无道人们则不会让他当,实在是令人心生畏惧。唐太宗为夺取政权策划“玄武门之变”,该事件是皇室里的皇位之争,与材料无关,故项错误。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唐太宗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同时唐太宗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认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故、项正确。故选D。3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日:“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其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纵逸。”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A 选贤任能,虚怀纳谏B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C 民族团结,对外开放D 节俭戒奢,爱民恤民【答案】D【解析】材料中关键信息“不敢纵逸”反映了唐太宗体恤人民、注重节俭,故选D。ABC材料无关,排除。4古代贤明的帝王常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臣下,这说明统治者的出发点是A 维护统治B 重视民生C 倡导民权D 继承传统【答案】A【解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因此统治者强调这一说法的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的统治。故答案为A项。这一说法要求统治者重视民生,但不是统治者的出发点,排除B项;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5唐太宗经常引用古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告诫大臣们,反映了的什么思想A 存百姓 B 善于用人 C 善于纳谏 D 反对铺张浪费【答案】A【解析】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水指的是百姓,舟指的是统治者,百姓能够将你推上最高位置,也能推翻你的统治,要求统治者要执政为民,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主要是正确使用人才,与题干无关;C项是关于君臣关系与题干无关;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A 匈奴 B 吐蕃 C 鲜卑 D 女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唐朝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吐蕃实行和亲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蕃关系(课标外)(华东师大版)。7“皇帝不专制,文人言论自由,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民富足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 战国B 秦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没有皇帝,排除A;秦朝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排除B; 隋朝人民生活并不富足,排除C;联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故选D。8唐太宗主张文德治国,完善了科举制,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 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庶族地主经济发展、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适应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化,通过科举制度使大批有才能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故A项正确。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排除B。科举制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对自然科技的发展推动作用不明显,到明代由于实行八股取士反而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排除C。科举制给了庶族地主参政机会,起了抑制门阀的作用,D说法正确,但不是主要意义,排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警震惧!唐太宗语贞观政要材料二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辞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故)用人弥须惧择。唐太宗语贞观政要材料三唐太宗赞扬魏征“随时谏正,多中朕意,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人民出版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四(太宗)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历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范祖禹唐鉴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措施。(2)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有道理?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具备了哪些优秀素质。【答案】(1)以史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用人才,选贤任能;虚怀若谷,善于纳谏。(2)有。素质:博大的胸怀;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善于接受别人意见;重视人才;严于律己;公私分明。【解析】(1)从材料“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用人弥须惧择”“随时谏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从材料“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历矫揉,力于为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正史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临阵骁勇,事君至忠,待人仗义。然羽刚而自矜对关羽的崇拜文化,盛行于宋至明清,延续近两千年。宋代,关羽被封为“王”;明清时期,关公有了“帝”的称号。在古代中国,历代着重渲染和褒扬关羽的“忠义”品格,关羽坐像的姿态往往是:手捋长髯,夜读春秋。古代民间奉关羽为水神,人们认为:关羽单刀赴会是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关期刀为青龙所化,赴会之前磨刀时,天必降大雨,实际上,这寄寓了人们对于雨水按时到来的祈求,明清两代,不少行业将关羽奉为行业的祖师爷、保护神,如苏州绸缎商所建立的钱江、七襄会馆,关公文化里的“诚”“信”成为商人们的精神纽带。关公自唐代开始进入佛教供奉,宋代开始,佛教明确将关羽纳入自己的神灵队伍,关羽已承担护法神职,佛事活动中使用关羽像。宋代以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对关羽忠义等人格品性“给予了超乎一般的歌颂。“演义中的青龙偃月刀在三国志中并未见记载,赤兔马也没有归关羽的记载,演义又对三国志做减法,将原来有碍于关羽形象的事迹加以删减。晚明移居海外的华侨都供奉关帝。南洋凡华人聚集之地,无不在宗祠、乡祠之上共建关帝庙,以彰虔敬。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据关羽及关公文化试析等从以上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示例:关羽形象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特征。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属于小农经济,避免自然灾害,是农民的愿望;将关羽奉为水神代表着祈求风调雨顺的心愿;明清时期,关羽被奉为财神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体现了“诚”“信”等传统文化精神对商人群体的积极影响。“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其它:从关公形象看正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关公进入佛教供奉反映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关羽形象是古代主流思想(价值观)的象征;关公文化是华人文化认同的符号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教材教学计划
-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运动习惯养成计划
- 中职班主任针对性帮扶计划
- 还原体肌病的护理查房
- 初中学生会健康饮食计划
- 气象科学科研工作计划
- 一个好地方作文400字小学作文13篇范文
- 2025年校内道德讲堂建设计划
- 2025八年级历史(下)教材优化与教学计划
-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作文400字范文(12篇)
- 2024年巴西血液透析膜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理工英语4-02-国开机考参考资料
- 小升初真题卷(七)(江苏卷)(试题)-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4全新标准黄金回收合同任意下载
- 《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
- 生活饮用水管道分质直饮水卫生规范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 奇瑞汽车在线测评题库
- 《SVG原理与应用》课件
- 开展电力登杆培训课件
- 初中英语语法、词汇及固定搭配专题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