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同步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北京时间2019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是日本某地地震前后的图像对比。据图回答13题。1此图像的获取主要依靠了(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人工现场拍摄2据图可以直观看出( )A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B海啸袭击的范围C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量D地震的震级3要想快速准确统计灾情,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可依靠( )A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D安排大量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6题。4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5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B CD6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7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8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ABCD网格模式是地理空间数据的储存分析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图示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网格图,每格约100 km2。读图,完成911题。9EV区域最可能是( )A丘陵 B耕地C海域 D沙漠10该城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AB BCCD DE11可以分析处理该空间数据变化的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 D测量系统12“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可持续发展政府决策百姓生活科学研究A BC D二、综合题13回答有关“3S”系统的问题。(1)数字地球系统是由“3S”组成的。“3S”是指_、_、_三大技术系统。(2)2019年的夏秋,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监测主要靠_系统,运用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等。(3)查询某地的三维地形或全部或局部的地图信息,靠的是_系统。写出下图该技术操作的简要程序:A_、B_、C_。142011年11月3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此次科考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安装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并执行一系列的南极生态环境研究等科考任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安装“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场址选择,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科考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关于“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解析:第1题,获取图像信息主要依靠遥感技术或现场拍摄,图示范围较大,不应是现场人工拍摄所得。第2题,人员伤亡总数、经济损失总量及震级依靠图像不能直观看出,但前后图像对比可看出海啸袭击的范围。第3题,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帮助处理所获灾情信息,两者结合可快速准确统计灾情,为救灾工作提供依据。答案:1.A2.B3.C46解析:第4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5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为答案(如下图所示)。第6题,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答案:4.C5.B6.D7解析: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答案:C8解析: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为答案(如下图所示)。答案:B911解析:第9题,把以上三个图示进行叠加,可以发现EV区域离城区较远,位于河流的下游,此地为我国东南沿海,河流在此消失说明河流入海。第10题,该城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应选择在离城区较近,地形平坦,有水源的地方。第11题,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处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答案:9.C10.B11.B12解析:数字地球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答案:D二、综合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3解析:“3S”技术相关题目关键是搞清各自的功能、作用、特点及应用领域。RS主要是采集获取信息,GPS主要用于定位与导航,而GIS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成果,并供用户查询应用。答案:(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2)遥感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小获取信息量大(3)地理信息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14解析: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