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_第1页
(论文)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_第2页
(论文)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 王继红 ( 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清朗秀丽,在唐代 诗苑中有极高的地位其诗歌美学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意 义。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空灵静 寂、澄淡精致”的审美境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综观其人其诗,亦官亦隐,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熟 诣禅理的佛徒。王维前后期思想随着他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 发生了变化。最后定性于禅宗。禅宗思想对王维的美学思想 产生了渗透,在其山水田园诗歌中蕴涵着禅学的美学情趣。 一、“字字入禅”的禅趣 王维( 7 0 l 一7 6 1 年) ,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迁 至满州。崇尚佛教,也有深厚的道教渊源。王维在隐居时的许 多作品,充满禅机和佛老思想,生前被称是“当代诗匠,又精 禅理”,死后誉为“诗佛”称号。王维选取山水为审美对象。在 纵情山水中追求精神自由。以达到人生最高境界。他的山水 田园诗歌中充满禅境。可谓“字字人禅”。禅境就是在悟道、悟 禅的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轻松寂静、闲淡自然的意味。人通过 静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同化于 万物之中,得到一种精神升华。进入一种光明润彻,无所滞碍 的境界。在禅宗的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界的山水万物之间已 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审美关系,自然已不再是作为环境、背景、 衬托出现,它已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人们可以从观照中悟解 禅理。禅理讲究“以心思性”、。顿悟”。尤其强调内心的直觉、 暗示、联想、感应等作用,讲究一。悟”成佛。禅宗重言外之意。 重根机悟性。而诗歌也重言外之意。重妙悟,故诗歌与禅多互 为沟通、渗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诗客所以好佛参 禅的一个重要原因。王维也不例外。他以禅境、禅理入诗。在 表现。空”、“静”、“闲”的基础上。通过“顿悟”。往往表现山川 草木一种清幽、静谧的自然美,形成这种清静的意境。 王维的许多诗都深含佛理禅趣。往往“字字入禅”。他或 写田园山水,或写花鸟树木,或吟闲适。或咏渔钓。没有直接 言佛谈禅,但在言表意外,却寓有佛理禅意。如终南别业这 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维妙维 肖。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禅趣二者兼备。第三 联,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 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竞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 于是干脆就地坐了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这是 何等自由惬意啊。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 心的印象。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 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 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这是王维后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辋川 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 1 7 6 的幽静景色。“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苔上”。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写出一个既淡泊恬静的 意境,同时还包含悠远的禅意。空山树静、却又渺闻人语声。 以偶然一两声人语响。写出傍晚空山之静,这无人与有声的 对照造出了一种极静谧而有神秘气氛。表现了一种深幽之 意。后面两句则形象的揭示了对自然界的观望而达到的一种 顿悟。“返照”是禅悟过程中的一个形象性术语。而。青苔”则 又是一个象征形象。指的是自性清净之物。空中传音大明光 临,青苔得照,用形象的语言和深幽的境界。表现了修禅的豁 然开朗,“一刹那问意念俱无”,进入了一种心净忘我的境界。 诗人用动静结合。以动见静的手法。极精妙的写出了风景悠 悠,声透山石,静而不寂的老林空山的静趣,淡泊闲静的意 境,同时,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静情怀。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 ) 。 时道:“读之身世两忘。 万念皆寂”。王维以空灵为美的审美境界,成为其美学思想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三、以“静”为美的审美情趣 王维的诗风不同于李白、杜甫等其他诗人。这是由于诗 人审美观的不同形成的是王维的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在艺 术创作中特殊表现。由于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差异。诗人在意 象的选择和组合上形成各自的偏爱最后导致不同的艺术风 格的形成。可从意象的用词选择上来体会王维诗中以“静”为 美的审美情趣。就以李白、王维来说,李的美学风格属于阳刚 之美范畴喜欢用的形象是雄奇的大山、奔腾曲折的江河、飞 天的瀑布等,而王维则截然不同。他笔下多是柔合的明月、黄 昏的夕阳、逶迤的山川、婉转的鸟鸣等意象:李白善用那种表 现气势雄伟的词,如“飞”、“崩”、。摧”等。王维则偏爱那种表 现“静”的词,如“幽”、“空”、“净”等。 王维诗歌中“静”美往往是以动态体现出来的。刘熙载 ,以春桂之花的纷落来反衬溶在春夜中 的主体人物的闲静,仅仅二十字,就把幽静的意境写绝,其中 之妙就在于以动写静。着意去捕捉花落、月出、鸟鸣等一些春 意中仅有的细微的动态。将春涧静谧的实在感强烈地烘托出 来。真如袁中道所说:。泉愈喧,则吾神愈静”。 在意象的组合和表现构造上王维最善用的是一种。山” 字结构。以此为核心。再配之以。明月、白云、清泉、流水”等意 象的组合。与作者超然物外、返真归本的审美追求相吻合。这 种结构组合形成几乎见之于王维代表诗作的所有篇章诸如 、 、 、 、 的所有 篇章,基本上都是遵循这种方式,在寂静的空山中。明月、白 云、清泉等悠然环绕,产生一种空旷飘逸的空灵之美。 王维用词选择上的精确还体现在对一些能表示感官知 觉的词的准确把握,使他的诗的形象更加富有质感。更多地 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引起读者的艺术形象的综合感受。 如王维描写静的境界时,主要选用了“空”、“远”、“闲”、“冷”、 。净、4 , 4 深”等词,这些都能在感官上给人以静感的词语综合 在一起。相互融合。就衬出一种态势上的静美。比如他以空写 静:。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等等。如他 以净写静。秋天万里净”、。天寒远山静”等等。再以黄昏写 静。“晚钟鸣上苑”、“落日照秋草”等等。总之,寒山使人冷静, 白云使恬静、明月让人宁静。空远则让人觉得静谧等。 当然。王维诗歌中的“静”美是一种“自在之境”。他虽然 修禅悟道。却始终未能彻底的超然物外。他不是那种绝对的 。隐士”。所以与冷幽、凄清有着截然的差异。他在无限的静意 中无不流露出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可见他的爱憎并 未完全因学佛而泯灭,他的积忧不平。也并未完全因辋川风 月所销磨”( 王维诗选陈贻选注) 。佛教把“静”作为宗教修习 的根本要求禅宗的“静”要求心如虚空、空心静坐,于物中而 不执于物与感性中超越感性的存在和束缚,才能回归自然 本性的至静境界可见“入静”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禅宗以至 静之境作为美的境界“静”境在禅境诗中也是一种普遍性的 审美理想。王维诗中虽然有很多自然景物,但不难发现诗人 在审美对象的选取上均有爱取幽峭、旷深、疏野之癖,对深山 旷谷、幽涧碧溪、日暮月夜、青霭烟岚情有独钟,体现了诗人 对静美的追求。王维将山水之景作为独立审美意义的对象, 以具有柔和、静谧、协调风格的山水之静景为美。在寂然禅定 中感悟自在和永恒创造出种种幽静淡雅、清空闲远的静美。 十分符合禅宗对静美境界的追求。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 人心灵的空虚宁静与离世绝俗在其所创造的心景融合的 “静”美中达到了一种纯审美的愉悦。 1 7 7 万方数据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的禅境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