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_围城_的讽刺艺_第1页
(论文)试论_围城_的讽刺艺_第2页
(论文)试论_围城_的讽刺艺_第3页
(论文)试论_围城_的讽刺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 宁师 专学报 1 9 9 5 年第2期(总 第58期) 试论围城 的讽刺艺术 张丽 丽 鲁迅说 :“喜 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 给人看 . ”而在围城 中作者所要撕破 的是那 些 学历煌煌的人们的虚伪面孔 。 以漫画夸张 手法嘲弄 、 挪愉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 通过对 留学生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 , 从热 闹的 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间大学 , 从国外留学生 活到 国内游荡经历的描绘 , 展现了那些 “无毛 两 足动物 ”的 劣根性 。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 , 就讽刺而言 , 鲁迅是 辛辣幽默 ; 老舍是深切温婉 ; 沙汀是沉郁浑 厚 ; 张天翼是冷峭尖刻 。 而钱钟书的讽刺艺术 则有其独到之处 . 他的古今中西文化的教养 , 机 敏 、 跃动的个人气质 , 周密 、 丰盈的书斋思 考 , 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独特个 性 . 有时锋芒毕露 , 如锥之处囊 , 脱颖而出 ; 有 时运 用譬喻 , 精妙机智 , 奇趣横生 , 既有 中国 儒林外史式的冷嘲 , 又有 肖伯纳 、 马克 吐 温的热讽 , 形成既尖锐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 刺 特色 。 特别是围城中的幽默更具有独 特 韵味 。 老舍说 :“ 幽默是思之有一种苦味 , 有时哈哈笑 , 有时啼笑皆非 。 ”钱 钟书的幽 默 讽刺让 人在荒诞 的世界面前感到自身的渺 小 , 无能为力 , 无法 超越 , 只能怀 着悲愤 、 痛 苦 、 凄凉 、 绝望的心情 , 以一种冷漠 、 逗笑 、 无 可奈何的冷嘲和自我的热讽来表现痛苦与欢 乐 、 恐怖与滑稽 、 悲剧与闹剧的 。 钱钟书说 : “ 一个真正有幽默的人会别 有会心 , 欣然独 笑 、 冷然微笑 , 替沉 闷的 人生透一 口气 。” 在 围城中讽刺艺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 面 。 一 、 寓庄于谐 , 谐趣倍增 在小说中钱钟书擅长用风趣诙谐 、 意味 深长的比喻 , 对现实生活的荒谬丑恶现象 、 可 鄙可笑的人物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和讽刺 。 在幽默中深藏着严肃的意蕴 。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几年 , 为了对父亲岳 丈有个交待 , 买 了一个假文凭 , 但只给那个爱 尔兰人寄了1 0美元 。 “爱尔兰人 气得咒 骂个 不停 , 喝醉了酒 , 要找中国人打架 , 这事也许 是中国自有 外交或订商约以来的唯一 的胜 利 . ” 由文凭而 引 出 国家大事 , 把方鸿渐与爱 尔兰人之间的假文凭交易升格为国家间的外 交或订商 , 从而风趣地嘲笑了爱尔兰人骗局 的失败 , 更讽刺了旧中国外交上的屡屡失败 。 这确实是件令人发笑的事情 , 然而笑过之后 不勉使人心中感到无限的悲凉 。 花旗银行的经理 “享 受了最新的西洋科 学设备 ”, 他的夫人却 “ 坐在水管烘暖的客堂 念佛 ”, 求菩萨保佑 . 而他为了炫耀自己的洋 身份 , 常常在讲话时夹带一些多余的英文 , 以 证明自己的洋派 。 “ 所以他说话里嵌着英文 字 , 还比不得嘴里嵌着的金牙 , 尚可使用 , 只 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 , 表示饭尚吃得好 , 此外 全无别的用处 。 ”这非 常精彩 的比喻 , 描绘了 洋行经理不学无术自我卖弄的丑态 , 表现 出 作家的嘲弄和批判 。 苏文纹是个阴鹜的女人 , 但在爱情问题 上却自视 “崇 高 ”。 可年岁不饶人 , 身为女博士 反 觉 得崇高的孤独 , 自感愁 怅 . 现在 “ 宛如做 了好 衣 服 , 舍 不得穿 , 锁在箱 里 , 过 一 二 年 忽 然 发 现这 衣服的样子 和 花 色都不 时髦 了 . 有 些 自怅自悔 ” 。 把爱情比作昙花 一现的时髦 衣 服 , 寥寥几笔 , 不无讽刺地刻画了苏文纹一 颗 寂寞孤独的灵魂 。 对 于城府很深 、 老奸巨滑的高松年 , 作家 先称赞他是位 “ 老科学家 ” , 接着便在这几个 字 上大作文章并由此 展 开联想 , 含不 尽 之意 在其中 。“ 不幸的是 , 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 , 科学家象酒 , 酒愈老愈可贵 , 而科学象女人 , 老了便不值钱 ” ,“ 他是 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 昆虫学 的 , 想来二十年前 的 昆虫都进化成了 大学师生了 , 所以请他来表率士 ”。 在这一连 串的比喻中 , 暗藏机关 , 环 环相扣 , 影射了高 松年的沽名钓誉和政治野 心 。 在小说俯拾 皆 是的比喻中 , 蕴着作者睿智 、 犀利 的笔锋 , 在 看似轻松诙谐的气氛中融铸了讽刺 的强度和 批判的力度 。 二 、 以实予虚 , 虚虚实实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 :“于 景得景 易 , 于事 得景难 , 于情得景更难 . ” (古诗译选) )所谓 “于情得景”就是 要变抽象情感为具体可感的 形象 , 把个 人独知 的内心 之情化为 可 供众人 观赏的景 , 把只可意会的情化为可以言传的 景 。 围城中比喻别 异 , 形式各殊 , 争奇斗艳 ,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作家正是凭借丰富的比 喻 , 把抽象的理性批判和 内在情感转化为生 动活拨的具体形象 , 让读者在审美愉悦中感 受到讽刺的力量 。 例如一些比喻由于人们的 经常使用 而使其形象 感 “ 磨损 ” 掉了 , 但作家 却设法来 “修复”, 呈现出新颖陌生的形态 。 如 说方鸿渐心头火直冒 , 由于大家常说 , 都不再 想到其中 “ 火 ”的形象 。然而 小说家 用 “仿 佛会 把 嘴里的香烟衔着的 “头 烧红 ”, 使火的比喻 形象凸现 出来 , 使发火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 化 、 形象化了 。 由于苏文纹的作梗 , 唐晓芙断绝了与方 鸿渐的交 往 。 “方 鸿渐 把信还给唐小 姐 时 , 痴 纯 并 无感觉 。 过些时 , 他才象从 昏 厥里醒过 来 . 开始不 断地心痛 , 就象困倦麻木的四肢 , 到伸直了血脉流通 , 就觉得刺痛 . ” 把方鸿渐 此时的失恋复杂的内心情感用日常所见的生 理现 象 比喻 , 展 现 了他此时此刻此景所产生 的独特感受 。 围城对于男女情感的微妙关系也进行 了精细的描绘 :“她 跟辛媚 的认识并不会日积 月累地成 为 恋爱 , 好比冬天每天的气候 , 你没 法 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 。”男女之 间 的互 相吸引是很奇妙的 , 既有一见 钟情 , 也有 久 不生情 , 这对许多 人都能感受的 , 然而只是 模模糊糊的 、 一团情绪在心里 , 倒也说不 出是 怎样一种情况 。而 作家却能独具慧眼 , 只用一 个新奇而 生 活化的比喻道出 了庐山真面 目 , 让 人读了耳 目一新 , 对 于 生 活又多了一 点 品 味 . 作者不仅从虚到实 , 还 擅长通过 人 物之 间的 较量 , 在虚虚实实 中讽刺 人物的 丑恶 心 态 。 韩学 愈是个地地道道的骗子 , 当 他得 知方 鸿渐大约也知道其中原委 时 , 便急急忙 忙 地 把 方鸿渐请到家 中探听虚实 . 主客的对话言 简意赅 , 真真假假 、 虚虚实实 。“ 先生到 过美国 没有? ”“ 没有去过 可是我曾经 跟一 个n r . M a h o n e y 通信 . ”“ 这人是骗子 。” “我 知 道 . 什么克莱登大学 , 我险些上他的当 。 洲克 莱 登是好学 校 , 他是这学校里一个开除的小 职员 , 借着幌子向外国不知道的人骗钱 , 你真 的没 上他的当?唔 , 那最好 。 洲真有克莱登这 学校么?我以为全是那爱尔兰人捣的鬼 . ”“很 认真很严格 的学校 , 虽然知道的人很少 普通学生不容易进 . ”从这简短 的对话中我们 不难读出说话者的神态心境 。 韩学愈先是打 探 虚实 , 语气含糊 , 后摸清方鸿渐的底细后神 态逐步地镇定 , 言词愈加坚定 , 到最后俨然是 一 个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了 。 作家对人 勿的 言 行以及隐藏在言行背后的心理进行了 全垂 逻辑的层 层推理 , 把那荒唐可笑充分地推了 出来 . 韩学愈在方鸿渐离校后设宴庆祝美国 国 庆也是有寓意的 。 一是庆幸知情者的离开 , 二是庆祝美国国庆 , 太太便是美国 人 , 太太既 然是美国籍 , 丈夫便是美国博士 。 这种逻辑隐 藏在学术骗子韩学 愈心中的话 , 尚且混得过 去 , 一经作家揭 出 , 便如同阿Q被揭去 了破 毡帽 , 那光 、 亮 、 蜡烛全 显现出来了 。 三 、 由此及彼 , 相映成趣 在围城中作者能把彼此没关连的事物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 表面看风 马牛不相及 , 可 又合巧得很 , 能找出别人难以发现的共同点 . 这样 由此及彼达到 了很高的讽刺效果 . 例如 国统区的物价骤涨 ,“ 物价象断了线的风筝 , 又象得道成仙 , 平地直升 ”。 作家这里虽没有 直接抨击时局 , 但其寓意溢于言表 . 面对当时 那样一个 恶浊的社会 , 作家以曲折 的方式转 达了他对社会的憎恶和鄙视 . 在作品中一些 叙述看似平淡或笑谈 , 却如一把深藏不露 的 手术刀 . 写方鸿渐一行在泥泞中艰难地行走 , 把众人刮的鞋泥比作 “贪官刮 的地皮 ”。 这种 比喻很奇 特新颖 , 巧妙地讽刺了贪官污吏搜 刮民脂民膏的贪得无厌 。 钱钟书以他广博 的知识 , 捕捉意象 的机 智 , 在对社会 、 人生的观察中还擅于通过奇特 的联想比喻 , 在多方面映照中显现出事物 的 可笑和荒诞 。 “西洋赶驴 子的人 , 每逢驴子不 肯走 , 鞭子没有用 , 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 眼睛之前 , 唇吻之上 。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 步 , 萝卜就能到嘴 , 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 前 , 嘴愈要咬 , 腿愈会赶 , 不知不觉 中又走了 一站 。 那时候它是否吃得这串萝卜 , 得看驴夫 的高兴 。一 切机关里 , 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 技巧 , 譬如高松年就允许方鸿渐到 下学期升 为教授 。 ”以驴夫 、 萝 卜 、 驴子的关系来喻上级 与下属的关系 , 曲喻而罕譬 , 貌诞而又合理浑 成 , 既写 了赶驴人 和上司的奸诈 , 也写了驴子 和下属的愚笨 , 再推及到整个社会 , 再联系高 松年聘孙柔嘉而不聘方鸿渐的技巧 , 又将高 松年老奸巨滑的政客手腕暴露 无遗 , 一喻多 柄 。 作 者 对现实生活 中可鄙可笑的人物以轻 松愉快的 态度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讽刺 。 写餐 馆的老板娘 :“ 她满腔都是肥腻的营养 , 那样 肥硕 , 表明这店里饭菜也营养丰富 , 她靠掌柜 坐着 , 算是不落言诊的好 广告 .” 饭菜的营养 丰富和老板 娘的肥硕毫无关联 , 但作者抓住 其内涵的连接点 , 运用丰富的联想 , 由奇特的 身体引喻饭菜的营养 , 一方面突出 了老板 娘 身体的可笑 , 另一方面再联系他们叫的无 法 入口的饭菜 , 这样由此及彼在前后的对比映 照中令读者捧腹大笑 , 啼笑 皆非 . 在 当时崇洋媚外的风气盛行 , 一些人 千 方百计地给 自己贴上洋标签 . 出国 留学者趋 之若鹜 , 可并非为了做学问 , 而 是为了镀金 . “ 出洋如比出痘子 , 出痞子 , 非出不可 ”。 甚至 连学 国文的也非要到国外留学 不行 。因为“国 文 是国货土产 , 还需 外国 招牌 , 方可 维 持地 位 , 正好象中国官吏 、 商人在本国剥削来的钱 要换外汇 , 才能保持国币的原来价值 ” 。 所以 一些人不惜用欺骗的手法取得文凭 。 韩学 愈 因此作了教授 、 系主任 。 因为外国文凭 “仿佛 有亚 当 、 夏娃下身那只树叶的功用 , 可以遮羞 包丑 , 小小一方纸可以把一个人空疏寡陋 、 愚 笨都掩 盖起来 ”。就 连一向超脱的方鸿渐也未 能脱俗 。 由文凭而引出遮羞布 , 既揭示了当时 社会贪图空名的浮夸风尚以及官商阶层的贪 污剥 削的行径 , 又道出了中国学习西方文化 的失败 , 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 。 四 、 以形显神 , 形神兼备 人物的心理变化 , 会时刻展 现在人物的 面 目表情上的 . 达 芬奇说 :“一个人 有时生 气 , 有时专心 , 有时 好奇 , 有时爱 、 有时恨 , 有 时蔑视 , 有时高傲 , 有时赞叹 , 他心灵中的每 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脸上 , 既清楚又明显 ”鲁 迅借助 于白描来刻 画人物 , 通过对 人物的外貌刻划 , 准确地揭示人物瞬息万变 的心态 , 达到讽刺的目的 。钱 钟书也是这方面 的里手 。 方鸿渐第一次见到高松年 , 并被高松 年用 言 词置 于尴尬 的境地 。 “ 我 原意 请先生 来当政治系的教授 , 因 为是辛 嵋介绍 的 . 说先 生是留德的博士 。 可先生自己开来的履历 上 并没有学位 。 鸿渐的脸红的像有一百零 三度寒热的病人 , 并 且 不 是学政治的 , 辛捐 全搞错了 . 先生跟辛媚的交情本来不很 深罢? 鸿渐 脸上表示的寒热又升高了华氏表 上一度 。 ”这 里有两处写到方鸿渐的面部 表情 , 他对于文凭之 事本来就非常敏感的 , 但 老于世故的高松年又偏 偏触及这个隐痛 . 高 松年已经猜到方鸿渐只不过是个 “ 游学 生 ”, 并非什么博士 。 这里作者没写方鸿渐内心的 波澜 , 而另用 了 “脸红的象一百 零三度寒热的 病人 ”, 这一传神的肖像刻划 , 写出了方鸿渐 此时此刻的羞愧 、 无地自容 、 尴尬 、 怨恨等等 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 接着又写 了高松年的步 步紧迫 , 方鸿渐的节节败退 ,“ 脸上表示的寒 热 又升了华氏表上一度 ”。 再次对面部表情进 行描 写 . 这样作者通过 简 洁 的肖像描写传递 人 物的内心变化 , 从而把讽刺的锋芒 指 向人 物 的心理世界 。 再如 , 对于汪处厚二十年的官场生涯 , 作 家只在其胡子上大作文章 , 来对形象进行概 括 和描述 : “ 不料没有枪杆的人 , 胡子都生得 不象样 , 又稀又软 , 挂在 口角两旁 , 象新式标 点里的逗号 , 既不能翘然而起 , 也不能飘然而 袅 。 ”寥寥几笔便把汪处厚 (学大帅留胡子)趋 炎附势的丑恶本性刻画得维妙维肖 , 从 而达 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 有时作者又借助于 人物的一个动作 , 通 过 画龙点睛之笔 , 利用外部动作由表及里地 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 。 方鸿渐被鲍小姐抛弃 后 , 又和苏小姐亲近 。 侍者阿刘因方鲍同居时 索钱不成 , 怀恨在心 , 看到此景 , 不禁诧异 , 便 “ 啤 的一声向痰孟里射了一 口浓浓 的吐 沫 ” 。 一个 “ 碎 ”字表 明怨恨之深 , 一个 “射”字, 表明速度之快且有力量 。 把阿刘久蓄的复杂 而 强烈的情感动作表现的淋 漓尽致 , 形神兼 备 . 鲍小姐和李梅 亭都是作家所极力否 定的 人物 。 在他 们身上 显示了作家的厌恶之情 , 这 从他们的外貌描写 及取名的技巧 中可略见一 斑 。 鲍者 , 暴露也 。 她那 “熟肉铺 子 ”式 的打扮 , 令许多对 “ 熟食店里公开陈列的颜色暖热的 肉 ” 感兴趣的留学 生 , 背 后称她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