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施工技术探讨_第1页
(论文)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施工技术探讨_第2页
(论文)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施工技术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施工技术探讨 李 原,杨长城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471013) 摘 要:以盐中高速公路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弱)的施工过程为例,主要介绍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冲 击碾压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控制重点以及处理效果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冲击碾压;自重湿陷性;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沉降量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09)02001303 青岛 银川公路(宁夏境)盐池至中宁高速公 路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全线采用全封闭、 全立交 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出于草原保护、 防风沙等考 虑,主线在地形复杂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中间设置 连接线,设计和施工时充分体现了 “安全、 环保、 舒 适、 和谐” 理念。 湿陷性黄土在盐中高速五合同段主要有洪积黄土 和风积黄土两种类型分布。五合同段非自重式黄土 级(弱)段落长3619m ,非自重式湿陷性黄土 级(中等) 段落长2187m ,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中等)段落长 2502m。湿陷性黄土分布极为广泛,因此湿陷性黄土施 工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处理方案 非自重式黄土 级(弱)填方路段:先利用拖式振动 压路机初压2遍,按计算补水量补水后,再利用冲击式 压路机冲击碾压24遍(每6遍为一个作业循环,每冲击 精密水准观测,通过建模试验和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发 现,该地基变形问题的建模,应采用沉降增量数据列作 为起始数据列,建立GM(1 ,1)灰色沉降增量预测方程, 预测出未来各时刻的沉降增量后,再计算出累计沉降 量。其中一测点原始数据列(1986年3月至11月)与预 测(1987年1月至1988年7月)结果见表3。通过求解 GM(1 ,1)模型,获得各测点的沉降增量预测方程和预测 结果。 表3 矸石地基变形的原始数据列与预测结果(mm) 年月1986. 31986. 51986. 71986. 91986. 111987. 11987. 31987. 5 X(0)(i)65532. 82. 21. 81. 5 年月1987. 71987. 91987. 111988. 11988. 31988. 51988. 7 X(0)(i)1. 21. 00. 80. 60. 50. 40. 3 预测方程: X (1) (t + 1) = 33 - 27e - 0. 21t ;关联度为 0. 77。由上可见,应用GM (1 ,1)模型建立的矸石地基 变形预测方可以较好地模拟矸石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 并能预测出矸石地基的最终沉降变形量。 3 结束语 灰色系统理论有广泛的实用性,对实测的地基变形 资料用灰色理论建立GM(1 ,1)预测模型,所需资料少, 在建模过程中,通过对数据的生成,削弱了观测误差的 影响,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将灰色系统理论用来分析地基变形中的监测资料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岩土工程界 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1. 2 杨永国.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及其在矿井涌水量预测中的应 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6) . 3 李俊亭,王文科.灰色系统理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的 应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7(6) . 4 刘长礼.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地基变形中的应用J .工程 勘察,1992(1) . 5 郭广礼,张国良,张贻广.灰色系统模型在沉陷预测中的应 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4) . 31 2009年第2期 西部探矿工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2遍分层检测030cm、3060cm、6090cm、90 120cm压实度、 含水量、 最大干密度、 湿陷系数、 自重湿 陷系数等数据 ) , 用平地机整平,后分层回填土碾压。 非自重式黄土 级(弱)挖方路段,路槽开挖完成 后,先利用冲击式压路机冲击碾压24遍后(碾压工艺同 上 ) , 再用光轮压路机碾压,然后回填30cm厚三七灰 土。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中等)、 填方路段:先挖出 100cm厚黄土,再利用冲击式压路机冲击碾压36遍(每 6遍为一个作业循环,每冲击12遍分层检测030cm、 3060cm、6090cm、90120cm压实度、 含水量、 最大 干密度、 湿陷系数、 自重湿陷系数等数据.见下表 ) , 用平 地机整平,按计算补水量补水后分层回填130cm至原 地面标高。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中等)、 挖方路段,路槽开 挖完成后,再往下挖100cm厚黄土,先利用冲击式压路 机碾压36遍(碾压工艺同上 ) , 再用光轮压路机碾压,然 后分层回填100cm ,土层上再回填30cm厚三七灰土。 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中等)施工工艺与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 级(中等)相同,冲击碾压遍数为42遍。 2 施工工艺 以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弱)施工工序和过程控 制为例,简叙湿陷性黄土施工工艺。 施工段落为YK41 + 600YK41 + 790。该段原地 表以下1. 5m处自重湿陷系数为0. 015 ,湿陷系数为 0. 095 ;总湿陷量为16. 5cm ,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 (弱)路段。本段平均填土高度为1. 52m。 2. 1 清表及测量放样 用人工配合机械清除表土,清表厚度为30cm ,并将 清除的表土运到坡脚线与征地界之间。考虑到清表土 所含养分较多,时存放作为边坡培土之用。 按照设计要求下挖30cm。 测量小组定出路基边桩、 路堤坡脚桩、 中桩、1/ 4断 面桩的具体位置(每20m为一个断面,每断面放样5个 点)。在距路中心一定距离的征地界外,易于保护处设 置护桩。 2. 2 原状土物理性质检测 场地清理完毕,下挖完成后,对原地表0120cm 深度内的土分层检测 (0 30cm、3060cm、6090cm、 90120cm)其物理力学指标(天然含水量、 最大干密 度、 湿陷性系数)。 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对该施工路段的地面进行 整平。 2. 3 原状土补水 根据测定的施工路段0120cm的天然含水量,按 本路段土质的最佳含水量,计算补水量进行补水。采用 洒水闷土的方法,使土基0120cm深度范围内含水量 接近最佳含水量 2 % ,以保证原状土含水量合适。 2. 4 原地表稳压 为保证原地表稳定,冲击压路机顺利上作业面施 工,在洒水结束后及时采用20t振动压路机对施工路段 振动碾压两遍。在原地表稳定后再进行冲击碾压。按 照每40m整桩号取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测量五处检测 冲击碾压前原地表高程并做好记录。 2. 5 冲击压实 冲击压路机对于土表面任一点的冲击作用,一周内 共有三次冲击、 三次压实。一周内对任一点冲击次数的 概率为1/ 6 ,因此采用冲击压路机碾压6遍为一作业循 环。 碾压时冲击压路机从坡脚线外1m处向中心逐步 推进碾压。轮迹横向重叠1/ 2 ,纵向错1/ 6轮周长。碾 压时保证压路机时速1215km/ h ,以保证冲击力,保证 每一点均能被冲击到。 每冲击12遍、24遍 (12 的整数遍)时,及时分层抽 样检测。一方面是对冲击压实效果的动态控制;另一方 面是检验冲击压实遍数对不同深度的作用效果。 2. 6 冲击处理结果分析 经试验检测得出:冲击压实12遍后,0120cm深 度内的土层的压实度均可达到90 %以上,但湿陷性系 数未完全消除。 冲击压实24遍后,0120cm深度范围内土层压实 度均可达到91 %以上,湿陷性系数小于0. 015。具体结 果见表1、2。 表1 冲击碾压12遍后经现场检测数据表 取样深度(cm)含水量( %)压实度( %)湿陷性系数 03010. 592. 50. 0073 306011. 091. 20. 0097 609017. 390. 60. 0135 9012020. 090. 10. 0152 表2 冲击碾压24遍后经试验检测数据表 取样深度(cm)含水量( %)压实度( %)湿陷性系数 0309. 594. 70. 00102 306010. 492. 90. 00135 609013. 592. 40. 0074 9012015. 891. 30. 0130 41 西部探矿工程 2009年第2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冲击碾压完成后,及时整平,复测作业面原地表高 程。参照冲击碾压前原地表高程得出平均沉降量(湿陷 量消除)为14. 5cm ,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冲击碾压沉降量计算表 检测段落YK41 + 600YK41 + 790 桩号 冲碾前标 高(m) 冲碾后标 高(m) 沉降量 (m) 平均沉降 量(cm) YK41 + 600左坡脚1469. 2191468. 0910. 12814. 5 左6. 125m1469. 2571469. 1140. 143 中1469. 2381469. 0840. 154 右6. 875m1469. 2471469. 0840. 163 右坡脚1469. 2191469. 0350. 184 YK41 + 640左坡脚1469. 6651469. 5310. 134 左6. 125m1469. 6711469. 5440. 127 中1469. 6691469. 5750. 094 右6. 875m1469. 6331469. 4690. 164 右坡脚1469. 6871469. 5150. 172 YK41 + 680左坡脚1469. 9251469. 8070. 118 左6. 125m1469. 8971469. 7330. 164 中1469. 9031469. 7640. 139 右6. 875m1469. 8891469. 7090. 180 右坡脚1469. 9501469. 7460. 139 YK41 + 720左坡脚1470. 1541469. 9900. 164 左6. 125m1470. 1771470. 0600. 117 中1470. 1691470. 0050. 164 右6. 875m1470. 1821470. 0480. 134 右坡脚1470. 0661469. 9000. 166 YK41 + 760左坡脚1471. 7611471. 6260. 135 左6. 125m1471. 7281471. 5800. 148 中1471. 7031471. 5410. 162 右6. 875m1471. 7291471. 5930. 136 右坡脚1471. 6561471. 5490. 107 3 控制重点 3. 1 机械组合 湿陷性黄土作为一种特殊路基施工,施工机械的组 合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合适的机械组合,能使机械施工 效率提高,能够明显改进冲击碾压效果。 考虑到施工工序和工艺要求,一般选择以下机械组 合配套施工:推土机(150kW) 1台、 平地机( PY160) 1 台、 振动压路机(20t) 1台、 冲击压路机1台、 洒水车 (8000m3 )2 辆。 3. 2 按照计算补水量进行补水 冲击碾压做为一种碾压工艺,在碾压面含水量处于 最佳含水量 2 %时容易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在碾压开始前,依据实测天然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 之间的差距,补足0120cm范围内原状土含水量就显 得十分重要。 对路基补水采用焖料的方式进行。补水焖料要掌 握好时间。一方面水量要补足,另一方面不能造成碾压 时施工困难。 考虑到施工所在地风沙较大,日照充分,水分散失 比较快,补水时按照最佳含水量佳+ 3 %控制,能够达 到最佳的冲击碾压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还需随时检测 作业面含水量,为补水量提供数字依据。 3. 3 冲击碾压前的平整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对冲击面平整度要求比较高。 表面平整时,冲击压路机对各点冲击力比较均匀,能保 证取样的代表性。因此在冲击碾压前应对原地表进行 平整,每冲击6遍后也要及时对冲击后的面进行平整, 并采用光轮压路机对平整后的面进行稳压。 3. 4 冲击碾压工艺控制 冲击碾压作为一项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 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是冲击压实效果的最好保证。 冲击压路机对于土表面任一点的冲击作用,一周内 共有三次冲击、 三次压实。一周内对任一点冲击次数的 概率为1/ 6 ,因此采用冲击压路机碾压6遍为一作业循 环。每6遍必须进行1次找平,稳压。 为保证碾压效果,碾压时冲击压路机要从坡脚线外 1m处向中心逐步推进碾压。轮迹横向重叠1/ 2 ,纵向 错开1/ 6轮周长。碾压时保证压路机时速1215km/ h。一方面保证压路机稳定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保证冲 击碾压各点遍数的均匀性。 4 结束语 纵观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弱)施工过程控制和 检测结果,证明在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的条件下,冲击碾 压24遍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级(弱)类型路基,压实 度能满足规范要求,黄土湿陷性基本消除。通过对盐中 高速公路五标各种类型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冲击碾压处 理发现;冲击压实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 作用十分显著。一方面明显改善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 强度,保证了路基施工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减少路基湿 陷性(工后沉降)及路基稳定性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J 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S.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