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4 粮食 与油脂 2 0 0 7 年第 5 期 超 临界 C O2 流体 萃 取 米糠 油研 究 宋玉卿 。 于殿字 。 张晓红 : 。 张智 ( 1 吉林粮食 高等专科学校 , 吉林长春1 3 0 0 6 2 ; 2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哈 尔滨 l 5 0 0 3 0 ) 摘要 : 通过超临界 C 02 流体萃取米糠油研究, 总结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和物料水分含量对 米糠出油率影响。结果表明, 最适宜萃取条件为: 萃取压力 3 0 MP a 、 萃取温度 4 5 、 萃取时间 8 0 mi n 、 物 料水分含量为 5 6 ,出油率达 l 4 3 2 ;同时测定超临界 C 02 流体萃取米糠油中脂肪酸甘油酯组 成, 得出油酸甘油酯、 亚油酸甘油酯和棕榈酸甘油酯占总脂肪酸甘油酯 9 0 以上, 其中, 油酸甘油酯和 亚油酸甘油酯占总脂肪酸甘油酯 7 0 以上; 通过超临界 C 0 2 法与压榨法比较 , 超临界 C 0 2 流体法萃取 米糠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理化指标也优于压榨法, 因萃取温度低, 防止提取过程 中油脂氧化, 因此 超临界 C0 2 流体萃取是一种较好提取米糠油方法。 关键词:米糠油; 超临界 C 0 2 流体; 油脂萃取 St udy On e x t r ac t i on 0 t r l c e br an 0i l wi t l l s upe r c nt l C aI c arbO n dl 0Xl de n l l J 1 1 S oNG Yu- qi ng 。YU Di a n -y u 。ZHANG Xi a o - ho n g 2 。ZHANG Zh i ( 1 J i l i n Gr a i n C o l l e g e 。 J i l i n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6 2 。 C h i n a ; 2 F o o d C o l l e g e o f No r t h e a s t Ag r i c u l t u r e Un i v e r s i t y 。 Ha r b i n 1 5 0 0 3 0 。 C hin a )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r i c e b r a n o i l wi t h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 arb o n d i o x i d e fl u i d, we s u mma r i z e d t h a t e x tra c t i n g pr e s s u r e, e x t r a c t i n g t e mpe r a t ur e, e x tra c t i n g p e rio d, a nd the wa t e r c o n t e n t o f r i c e b r a n a ffe c t e d the y i e l d o f r i c e b r a n o i l An o p t i mu m e x tr a c t i o n wa s a c h i e v e d wh e n ma t e ria l s wa s tre a t e d f o r 8 0 mi n a t 3 0 MP a ,4 5 C h e a t i n g tr e a t me n t ,t h e wa t e r c o n t e n t wi t h i n 5 6 ,t h e y i e l d o f r i c e b r a n o i l r e a c h e d 1 4 3 2 At the s a me t i me we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f a t t y g l y c e r i d e S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 i c e b r a n o i l We c o n c l u d e d tha t t h e g l y c e r y l o l e a t e 、 g l y c e r y l l i n o l e a t e a n d g l y c e r y l p a l mi t a t e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9 0 o f t o t a l fat t y g l y c e r i d e a b o v e ,a mo n g t h e m,g l y c e r y l o l e a t e a n d g l y c e r y l l i n o l e a t e a c c o u n t e d for 7 0 o f t o t a l fat t y g l y c e fid e a b o v e T h r o u g h c o mp a rin g the me t h o d o f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wi th s e q u e e z e me t h o d,i t g o t h i g h c o n t e n t o f u n s a t u r a t e d fat t y a c i d, p h y s i c s a n d c h e mi s t r y i n d e x are a l l b e t t e r t h a n s q u e e z e me t h o d Be c a u s e the e x tr a c t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wa s l o w ,i t p r e v e n t the o i l o x y g e n i z e d u r i n g the e x tra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S o the me t h o d o f s u p e r c r i t c a l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fl u i d i s a b e tt e r e x t a c t i o n o f fi c e b r a n o i l Ke y W o r d s : r i c e b r a n o i l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fl u i d;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o i l 中图分类号: T S 2 2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9 5 7 8 ( 2 0 0 7 ) 0 5 0 0 2 4 0 3 米糠是稻谷加工副产品,我国有丰富米糠资源, 油一些影响因素, 以便为超临界 C 02 流体萃取米糠油 米糠含油量一般为 1 5 2 2 。我国对米糠制油加工 工业化生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及综合利用与 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较落后, 有 1材料与设备 9 0 左右米糠得不到加工利用, 因此, 米糠资源浪费相 米糠( 含油 1 5 _ 3 1 ) : 鹤鸣米业; C O 2 : 纯度 9 9 9 ; 当惊人。米糠油是一种较理想食用植物油, 耐高温煎H A1 2 1 - 5 0 - 0 1 型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装置。 炸、 可长久贮存, 不仅脂肪酸组成较完全、 合理, 且还含 6 8 9 0型气相色谱仪。 有多种营养物质, 如天然维生素 E 、 谷维素、 植物甾醇 2方法 等, 因此极具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目前, 米糠油制取 2 1工艺流程 方法有浸出法和压榨法, 应用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技 原料一过筛一称重一装料一密封一升温升压到 术提取米糠油具有提取率高, 选择性好, 无溶剂残 留 预定值一超临界萃取一分离釜得到米糠油 等优点。超临界流体既有与气体相当高渗透能力和低 2 2工艺要点 粘度, 又具有与液体相近密度和对物质优良溶解能力“ 。 2 2 1萃取压力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采用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技术制得米糠油色泽比己 称取一定量米糠装于萃取釜中, 分别在压力为 烷浸出油浅得多; 油中游离脂肪酸、 蜡和不皂化物量 2 5 MP a 、 3 0 MP a 、 3 5 MP a 、 4 0 MP a 下萃取, 萃取温度4 0 C, 极少; 油中甾醇含量会随着压力和温度增加而增加 。 分别测定萃取时间为 4 0 mi n 、 6 0 mi n 、 8 0 mi n 、 1 0 0 mi n 可见, 通过调整压力、 温度等因素可控制米糠油中油 时出油率。 溶性杂质含量,从而可简化米糠油精炼工艺流程, 提 2 2 2萃取温度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高精炼率。 本研究主要探讨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米糠 称取一定量米糠装于萃取釜中,分别在温度为 收稿 日期 : 2 0 0 7 0 3 2 7 作者简介: 宋玉卿( 1 9 6 4 ) , 女,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油脂工程研究。 维普资讯 2 0 0 7 年第 5 期 粮食 与油脂 2 5 3 5 、 4 0 C、 4 5 、 5 0 下萃取, 萃取压力为 3 0 MP a , 分 别测定萃取时间为 4 0 mi n 、 6 0 mi n 、 8 0 mi n 、 1 0 0 mi n时 出油率。 2 2 3萃取时间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称取一定量米糠装于萃取釜中, 分别在萃取压力 为 2 5 MP a 、 3 0 MP a 、 3 5 MP a 、 4 0 MP a 及萃取温度 4 5 条件下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分别测定萃取时间为 4 0 mi n 、 6 0 mi n 、 8 0 mi n 、 1 0 0 mi n时出油率 。 2 2 4水分含量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称取一定量米糠 ( 含水量分别为 4 0 1 、 5 2 1 、 6 0 6 、 7 9 9 ) 于压力为 3 0 MP a 、 温度为4 5 “C下萃取, 分别测定萃取时间为 4 0 mi n 、 6 0 mi n 、 8 0 mi n 、 1 0 0 mi n 时出油率 。 2 3出油率计算方法 出 油 率 ( )= 絮 10 0 2 4 正交实验 由萃取温度、 萃取压力、 萃取时间三因素各取四 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因素、 水平安排见表 1 。 表 1 因素水平表 3 结果与讨论 3 1单因素实验 3 1 1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对米糠 出油率影响 i2 i 5 黑8 兰6 鞲 4 *2 萃取压力 ( MP a ) +4 0mi n +60mi n+8 0mi n l ( )( ) mi n 图 1 萃取压力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萃取温度 ( ) +4 0 mi n +6 0 mi n +8 or Il i n+l O O mi n 图 2 萃取温度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压力和温度是影响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主要因 素。据资料介绍 , 超临界 C 0 2 流体萃取时, 对每一确 定体系存在着一个体系转变压, 超临界 C 0 2 萃取植物 油时, 体系转变压在 3 0 MP a左右, 如无其它考虑 , 为 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应以操作压力控制在转 变压以下, 操作温度略高于临界温度为宜。为此, 本实 验选用萃取压力为 2 5 MP a 、 3 0 MP a 、 3 5 MP a 、 4 0 MP a , 萃取温度为 3 5 、 4 0 、 4 5 、 5 0 。由图 1 可知, 萃取 压力由2 5 MP a 升到 3 0 MP a时,出油率显著提高; 当 压力超过 3 0 l k , P a时,出油率开始下降,而后趋于平 稳。实验发现, 随着萃取压力升高, 所得米糠油逐渐变 得浑浊,这主要是压力增加时可萃取物质范围扩大, 米糠中饱和脂及其它非挥发性成分被萃取出来。萃取 温度升高时, 萃取物挥发性提高、 扩散系数增大, 有利 于萃取; 但随温度升高, 也致使 C 0 2 密度降低、 携带物 质能力降低, 因此萃取温度对出油率影响往往会有 一 个最佳值。由图 2 可知, 在萃取温度为 4 5 时, 米糠 出油率最高。从提取物感官性状看, 低温时所得油脂 色泽浅、 澄清; 萃取温度升高时, 油色变深、 变浑浊。其 主要原因是米糠中色素等被萃取出来, 同时高温萃取 操作使萃取物中含水较多, 促进多糖等物质溶出。 通 过实验, 萃取压力选择 3 0 MP a , 萃取温度选择 4 5 。 3 1 2萃取时间对米糠 出油率影响 一 1 1 降 廷 号 三 攀 * 时 I司 ( m i n) +2 5MP a+3 0MP a - 3 5 MPa +4 0 MP a 图 3 萃取时间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一 般而言, 流量一定时, 萃取初始 , 由于超临界 C 0 2 流体与溶质未达到良好接触, 萃取量较少, 随着萃 取时间延长, 传质达到良好状态, 单位时间萃取量增 大, 直至达到最大值; 此后, 由于萃取物中待分离成分 含量减少而使萃取量逐渐下降。 由图 3 可知, 萃取时 间大于4 0 mi n时,对某一时间而言,在 3 0 MP a压力 下, 出油率最高。当时间超过 8 0 mi n时, 不同压力下 出油率增幅变缓,且米糠油色泽会随着时间延长而 变深, 这主要是米糠中一些色素等在萃取后期被萃取 出来。选择适宜萃取时间, 既要考虑米糠出油率和米 糠油质量 , 又要考虑设备能耗等, 本实验最适宜萃取 时间为 8 0 mi n 。 3 1 3水分含量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一 l 6 l 4 静 1 2 题 l 0 畸 : 8 6 水分 含量 ( ) 4 0 mi n 一 卜 - 6 0 mi n 8 0 mi n _l O O mi n 图 4 水分含量对米糠出油率影响 超临界 C 0 2 流体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有很大差 异。C 0 2 是非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超临界 C 0 2 流体对亲脂性物质萃取效果好。 水是极性物质, 但 一 昌 一 一 c 响 一 舳 取 一 萃 一 萋 l B力一 如 压一 取一 萃一 , 一 一 A 塑 如 取 一 萃 一 一 2 3 4 维普资讯 2 6 粮食 与油脂 2 0 0 7 年第 5 期 在超临界状态下, 适量水分起着夹带剂作用, 加速油脂 溶解。 当水分含量较高时, 水易在物料表面形成水膜而 不利于物质溶出和 C O 2 进入, 增加传质阻力, 不利于萃 取H 。本实验条件下适宜水分含量为5 6 。 3 2 正交实验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见表 2 。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号萃取温 A 度( ) 萃取压 ( MP a ) 萃取 ( m i n ) l l l l 3 3 3 3 4 4 4 4 41 2 6 4 5 8 2 4 8_3 0 4 5 8 3 l 0 - 3 2 l 1 4 6 l 2 0 8 l 1 4 6 1 7 6 A3 B C A 由表 2可看出, 萃取压力对取油工艺影响最大, 其 次是萃取时间、 萃取温度。 最适宜萃取条件是 A 3 B 2 C 3 , 即萃取温度4 5 C、 萃取压力 3 0 MP a 、 萃取时间 8 0 mi n 。 3 3超 临界 C O 2 法与压榨 法制取米糠油脂肪酸甘 油酯 组成比较 实验结果见表 3 。 表 3 超临界 C O2 法与压榨法制取米糠油脂肪 酸甘油酯组成比较 由表 3可知, 超临界 C O 2 流体法萃取米糠油中油 酸甘油酯、 亚油酸甘油酯和棕榈酸甘油酯约占总脂肪 酸甘油酯 9 0 以上, 其中, 油酸甘油酯和亚油酸甘油 酯占总脂肪酸甘油酯 7 0 以上。 而压榨法制得米糠油 中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量与超临界法相近; 但不饱和 脂肪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和油酸甘油酯较超临界 C O 2 法为低。原因是米糠油中油酸和亚油酸含有不饱和 双键, 易受高温影响而发生氧化反应; 而超临界 C O 2 萃 取法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可保护米糠主要成分油酸和 亚油酸, 避免提取过程中氧化。 油酸和亚油酸又是人体营 养所需的重要脂肪酸, 具有独特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 因 此超临界C O2 流体法是一种理想米糠油提取方法。 3 4超临界 C O 2 萃取法与压榨法制取米糠油品质比较 实验结果见表 4 表 4 超临界 C O2 萃取法与压榨法米糠油品质比较 从表 4可看出, 超临界 C O 2 萃取法得到米糠油透 明度较好, 具有油质特有气味。因超临界 C O2 法是在 较低温度下进行, 所以对米糠油品质影响较小, 过氧 化值和酸值较低;同时对不饱和脂肪酸影响也较小, 因此碘值较高。 4结论 ( 1 ) 超临界 C O 2 流体萃取具有出油率高、 工艺简 单、 无溶剂残留等特点, 同时可得到品质较好米糠油。 因此, 超临界 C O 2 流体萃取米糠油是一种切实可行提 油方法 。 ( 2 )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适 宜萃取条件为: 萃取温度 4 5 、 萃取压力 3 0 a 、 萃 取时间 8 0 mi n 、 物料水分含量为 5 6 , 各因素对 米糠提油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 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砌体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别让眼睛受伤害》教学设计
- 2025标准版车位租赁合同
- 葡萄酒试酒知识培训
- 叉车证考试判断题技巧及答案
- 2025短期用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现象类题目的模板及答案
- 2025餐饮联盟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餐饮服务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按摩师劳动合同范本参考
- 康复设备与康复仪器的康复设备与康复仪器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
- 投资担保公司项目融资计划书
- 值日生表格模板
- 法律基础(第4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6月英语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全3套)
- 河北单招考试五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答案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GB/T 29245-2012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中药调剂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