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三用表原理与设计.ppt_第1页
之一三用表原理与设计.ppt_第2页
之一三用表原理与设计.ppt_第3页
之一三用表原理与设计.ppt_第4页
之一三用表原理与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 指针式万用表 1.9.1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结构 =测量机构+测量线路+量程转换开关 (1)测量机构:测量机构采用高灵敏度的磁电系测量机构,其满偏电流为几微安到几十微安,准确度在05级以上。 (2) 测量线路:测量线路能将各种待测电量, 转换为磁电系测量机构能接受的直流电流。 (3) 转换开关:转换开关是万用表实现多种电量、多种量程切换的元件,通常将活动触头称为“刀”,固定触头称为“掷”,万用表需切换的线路较多,因此采用多刀掷转换开关。,2,2.工作原理 (1) 直流电流的测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采用分流的方法,原理线路见下左图 (2) 直流电压的测量:万用表直流电压测量线路,采用分流的方法,原理线路见右下图,3,(3)交流电压的测量 由于万用表测量机构采用磁电系测量机构,测量交流电压必须采用AC/DC转换装置。原理线路见下图 (4)交流电流的测量 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流除用AC/DC整流式转换装置外,还要考虑内阻。,交流电压测量电路原理,4,(5) 电阻的测量 万用表电阻测量线路, 通常采用被测电阻与表头 及内附电池串联的电路, 如图所示。 在该电路中流过表头 的电流为: a.当Rx0 (S置于位置1) IX Im b.当Rx(S置于位置2) IX 0 c.当Rx IX E / (RXr),电阻测量原理图,5,欧姆刻度与电流、电压刻度是相反的,而且是不均匀的,如图1-18所示。,若:Rx r 则 Im E/2r 1/2 I0 即仪表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满偏电流I。的一半。,图118 欧姆表刻度标尺,6,只有在被测电阻等于欧姆中心值时误差才最小。只有在一般被测电阻的0.110倍欧姆中心值范围内读数才较准确。否则将造成很大的读数误差。为此万用表的电阻测量线路都做成多量程电路,为了共用一条标尺,一般都以R1档为基础,按10的倍数来扩大量程。如R1,R10,及100,及1k,及10k等。而各量程档的欧姆中心值Rt(即仪表总内阻)也按10的倍数扩大。 当增大仪表总内阻后,流过表头的电流势必减少,在R0时,不能使指针指到欧姆零刻度。为此在扩大量程同时还需增大表头电流。增大表头电流常用的方法是在高阻档另接入一个电压较高的电池。,7,指针式三用表测量线路的设计,一般给定技术参数有: 一个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微安表(表头) ,给出电流灵敏度(一般以满刻度电流给出)和其内阻。 直流电流的测量各量程和引入电流。 直流电压的测量各量程和灵敏度(输入阻抗)。 交流电压的测量各量程和灵敏度(输入阻抗)及整流元件。 电阻的测量则给定各量程的电阻中心值和电阻档的电池参数。,8,现给定设计参数(P204): DCA 1mA 10mA 5A DCV 2.5V 10V 250V DC V 的输入阻抗为 1/电流灵敏度 ACV 10V 50V 250V 1000V AC V 的输入阻抗为; 4K / v 1 10 100 1 K(扩展档) 电阻中心值:22,9,正确度指标: DC.A : 2 . 5 级 DC.V : 2 . 5 级 AC.V : 5 . 0 级 : 2 . 5 级,10,指针式三用表设计: 一、直流电流表分流电阻的计算:,Rg,11,12,二、直流电压的分压电阻计算: 1.如图3 设表头内阻为Rg,电流灵敏度为Ig,则表头的压降为Ug = Ig Rg ,扩大电压量程的分压电阻R=,13,2多量程直流电压表 方法A: 对于如图4的多量程直流电压表, 先计算R1 : R1= 再用一段电路的欧姆定律分别计算R2和R3即可。,方法B:用电压灵敏度的方法来计算分压电阻,如已知Ig=200A,则电压灵敏度为: 1/Ig = 5K/V,14,三、交流电压的测量及元件计算: 1半波整流的AC/DC转换器 用磁电系测量机构测量交流电量时,必要有将交流转换成直流的AC/DC转换器。指针式三用表中常用的AC/DC转换器是二极管整流电路,而且常用半波整流电路。如下图5。,图5,15,由上图5 可见:,I = 2.3I0,I0 = I /2.3=0.435I,16,图6,17,2交流电压的分压电阻 交流的分压电阻计算与直流相似,可: (1) 根据给定的交流电压灵敏度(输入阻抗Z)计算出交流引入电流(二极管前)I =1/Z 。 (2) 据图6,由交流引入电流I 计算出半波整流后的(二极管后)的电流Ik= I0.435 (3) 计算分流电阻R= Ig Rg / (Ik Ig) (4) 可调电阻RR一般由经验取输入阻抗Z的一半。 (5) 计算Uo = UR+URR+UD1 UD1为二极管上D1的降,硅管约为0.65V。,18,(6) 参考图6,计算分压电阻: 方法A:参考图6中的R为磁电系表头分流电阻。D2为保护二极管。,(7) 为保证半波整流的电流流过表头时不波动,一般最后在表头上并联一个小于10微法的电容!,方法B:可以由(4)直接计算分压电阻,如: 方法C:可以由已知的交流档输入阻抗直接计算分压电阻。,19,四、欧姆档的电阻计算: 1. 欧姆档基本电路如图7中:电位器RW触点移到b点时E=1.6V,此时分流电阻为Rb。电位器RW触点移到a点时 E=1.2V,此时分流电阻为Rb+RW 。当E为标准电压(E=1。5V)时,电位器RW触点在RW中间。,图7,20,2. 调零支路电阻Rb和RW的计算: 各档电阻中心值: 如 RX1 的电阻中心值RZ1 = 22 RX10 的电阻中心值RZ2 = 220 RX100 的电阻中心值RZ3 = 2200 以电阻测量值最大的一档电阻中心值RZ3计算E不同时的电流,它能满足其它档的要求: 如 RZ3=2200 时 (b 点) Imax = 1.6V / 2200 = 727 (a 点) Imin = 1.2V / 2200 = 545A (c点) I标 = 1.5V / 2200 = 682A,21,当已知流过表头满刻度电流为Ig ,表头总内阻为Rg时: A计算RW 指在a点时的总分流电阻 Rb+RW : Rb+RW =IgRg / (Imin Ig) B计算RW 指在b点时的分流电阻Rb : Rb =(Rb + RW )Imin / Imax CRW = ( Rb+RW) Rb,22,3. 串联电阻Rd的计算: 串联电阻Rd是由低压高倍率的电阻中心值RZ3 决定的。因为电位器RW是变数,设RW在中间为 RW ,接入Rd后,该档的总内阻同样要等于电阻中心值RZ3,因此有:,23,4.各倍率电阻的计算如图8: (1) 设R16为中心电阻RZ1 = 22时的并联电阻,考虑电池内阻r0一般为0.91.1, 从端口看: RZ1 r0= RZ3 / R16 则有R16=(RZ1 r0)RZ3 / RZ3(RZ1 r0) (2) 设R17为中心电阻RZ2 = 220时的并联电阻 同样有R17=(RZ2RZ3) /(RZ3 RZ2) (3) 设R18为中心电阻RZ2 = 2200时的并联电阻 则有 R18=(RZ3RZ3) /(RZ3 RZ3) = (RZ3RZ3) / 0 = ,24,(4) 设R1K为测量最高倍率档( 1K )串联电阻,由于其电阻中心值太大,至使灵敏度降低到端口短接(RX=0)时也无法调零,故需增加电源电压。由于最高倍率档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