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 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经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很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许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有名。2、 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解释每个字:登,登这个字在青蛙看海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凡是带有撇和捺的字写时要舒展一下,登这个字下面是个豆。鹳,这个字是本诗中笔画最多的一个字,这个字右边是只鸟。雀,上面是个小字头,雀这个字,小字头我们在脚尖的尖中学过这个部分,那下面部分是“隹”部,隹这个字一般都跟鸟有关,比方说“小鹰学飞”中的 “鹰”,雁过留声中的“雁”都有隹部,所以它指的一种鸟,凡是带有隹部的这个字,写的时候距离要紧一些。 “楼”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2、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学生读题目(登鹳雀楼) 所以诗的标题应该这样读,登 / 鹳雀楼。 全班齐读。 生再读。 录音机范读。2、 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 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楼(楼房)(高楼) 依(依靠)(依然) 尽(尽头)(尽力) 欲(欲望)(欲念) 登(登高)(攀登) 流(流泪)(流水) 1、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2、 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如果你们读准 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3、 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依尽”其中“尽”是平舌音。4、 第二层我要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 登楼流5、 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后抽查一下,随便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如果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最高的一层楼上看到美丽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6、 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尽”“尺”的写法,强调两点的位置。3、 品读诗句7、 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8、 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绘的情景。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 连绵起伏的山 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 “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9、 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10、 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11、 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 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 引出所以中国就有一句俗语叫做:站得高,看得远。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王之涣的脚步一起来看下这首诗(播放歌曲) 多美丽的景色啊,白日、远山、黄河、组成了一幅壮美的景象,让我们也胸襟大开,想要登高远望,看到千里之外更开阔更高远的地方,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这首诗的最后两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有人在作文中用到它,也有人把他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理想。 今天老师也想把这首诗送给大家,当我们想要自己编的更优秀时,就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激励自己。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我们也对自己说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自己。 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要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飞来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2.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诗。会默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飞来峰的图片介绍。2.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渲染气氛。1.引言: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我们以前学过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很多诗,现在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来背一背。2.师生共同背诵泊船瓜洲春日。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4.读题,解题。二、流资料,了解背景。1.课件出示飞来峰的图片。师介绍: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2.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师补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今宁波)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一年他正好三十岁。三、解诗意,诵读体会。一初读1.自读。2.指名读,正音。3.齐读。.理解诗意1.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塔很高。闻说:听说。畏:害怕。遮:遮挡,遮住。缘:因为、由于。2.逐句理解,并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伴。3指名说每句诗的意思,师生补充评议。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2.生自由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3.指名说诗意,师生补充。品读,体会诗的含义。1.师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2.生自读体会。3.为什么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4.生自由发言。5.师小结: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诵读,表达情感。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2.学生练读。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指导。4.齐读。、练习背诵。(个人背,指名背,齐背。)四.拓展延伸1.作者以写山告诉世人深刻的人生哲理。提起山让我不得不想起中国的五岳,谁知道中国的五岳指的是哪几座山?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华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2.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对老夫妻有两个儿子,老大卖雨伞,老二卖太阳镜。因为两兄弟的生意与天气有很大的关系,老两口便时常为天气或喜或忧。每天起床,两位老人的第一件事便是开门望天,不管是晴是雨,总会引发他们各不相同的感叹。如果是晴天,老奶奶就唉声叹气:“今天大儿子的伞肯定卖不出去了,真是天不遂愿啊。”如果遇到下雨,她还是一筹莫展:“唉,老二的太阳镜今天又卖不掉了,真是倒霉啊。”老奶奶就这样天天担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设备产品购销合同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融合模式研究2025年报告
- 绿色环保建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绿色环保建材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 食品工业技术革新案例:2025年传统生产改造与市场拓展报告
- 2025年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安全防护策略研究报告
- 中医心理调试题及答案
- 气势的题目及答案
- 七人普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呼吸内科)在线题库及答案(副高面审)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体系与职业发展白皮书
- 2025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厂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消防员招录面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2025秋)
- 2025年广西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与能力提升培训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解析与临床应用
- 模具订单流程管理规范
- 残疾孩子开学活动方案
- 英语作文初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