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近三年中考.ppt_第1页
阿荣旗近三年中考.ppt_第2页
阿荣旗近三年中考.ppt_第3页
阿荣旗近三年中考.ppt_第4页
阿荣旗近三年中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荣旗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11年中考备考策略,教师培训中心 王鑫 2011年5月22日,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成绩统计表,一 考纲浏览 要点把握:读透考试纲要 关注细节变化,概说 考纲明确指出“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化的积累,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醒注意的是,没有试题能脱离特定的“知识与能力”而单纯地考查“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从应考来说,对知识与能力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今年的中考试题与去年相比,考点、分值、题型、难度等方面均无多大变化,体现出“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精神。 预估:今年的中考试题与去年相比,考点、分值、题型、难度等方面均无多大变化,体现出“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精神。,考纲中的细微变化 (积累与运用),1、正确识读并识别常用汉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积累一定量的词语,能准确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根据交际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通顺、简明、得体。 4、正确默写、理解并运用教材及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中的名句。(09年) 正确默写、理解并运用教材及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中的名句。具有欣赏品味审美的情趣。(10年) 正确默写、理解并运用教材及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中的名句;并对古诗文有鉴赏能力。(11年。)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了解主要内容。,二 关注试卷结构,把握题型分值,2008年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二、阅读(50分) 一古文阅读(15分)小石潭记(8分)课外阅读(7分)。 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慈善的不是钱,是心(14分) 二说明文 说“帘”(10分)三议论文低头与昂首(11分) 三、写作 (50分)小作文(5分)大作文(45分) 2009年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20分) 二、阅 读 (50分) 一古文阅读(1)邹忌讽秦王纳谏(9分)(2)东施效频(6分) 现代文阅读 一 记叙文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4分) 二说明文饺子(11分)议论文有时,我们需要放将脚步放慢一点(10分)。 三、写作 (50分) 2010年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20分) 二、阅 读 (50分) 一古诗文阅读 (15分)(1)望岳赏析题(4分)(2)古文对比阅读(11分) 二现代文阅读(1)记叙文高贵的捐赠(14分)(2)说明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9分)(3)议论文论友谊(12分) 三、写作 (50分),试卷结构预测:题型基本不变,分值或略有调整,三 分析近三年考题,抓住复习要点,板块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一般包括五项:文字书写题;综合考查积累题;诗文默写题;综合运用题;名著阅读题。,(一)诗文默写题 真题回放,2008年3古诗文默写。(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艺术手法一样,运用以景写情的诗句“ , 。” 如果人人都能多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理想;是龚自珍“ , ”的奉献精神。 2009年默写古诗文 3古诗文默写。(7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北京奥运会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咏论语中的名句“ , ?”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 “剪烛西窗”这个成语现指亲友相逢叙旧,它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 2010年默写古诗文 2古诗文默写。(7分)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一切景语皆情语”。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即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 ”,透露出对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晏殊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则表现了感时伤逝之情怀;李商隐“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在秋雨里分外缠绵;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 ”的情意,在冬雪中愈加深远。,分析古诗词题,命题特色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以及书写。 除了考查诗句上下句的填空,不可忽视诗词曲的默写,而且要准确无误认真的书写。 除了必备的古诗词,文言文的重点名句亦不可忽视。 08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09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夜雨寄北过零丁洋 10年使至塞上行路难钱塘胡春行浣溪沙夜雨寄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涉及到的文言文是 : 08年论语(1分)09年论语 (2分)10年爱莲说 (1分) 预测思考 分值:估计仍然占6-7分; 考试范围: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关注文言文名句:应该预测到,今年的默写也会有古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中不能只背默初中生必背的古诗和文言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关注短小的诗词全文默写; 不可忽视理解性填空:这三年都有考查理解性填空,所以不可忽视理解性填空的训练。 应对方法:加强背诵和默写。特别要指出的是只能背诵不是目的,要特别关注字的写法,首先理解诗句含义,其次,要多练习默写。 在教学中应注重诗句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读读背背就万事大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读写不能分割,应同步进行,对一些易错字要反复强调,反复听写,进行强化训练。诗歌教学,切忌一背了之。,(二)词语积累题 真题回放,2008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语段,考查一个注音、一个汉字写法,填词语、修改病句、填写排比句等。共7分。 2009年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一段优美文字,考查了一个注音、一个汉字汉字写法、选词填空、仿写。共6分。 2010年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语段,两个形似字注音,四个汉字写法,修改病句、仿写,也是6分。,命题特色 此类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功,要求会写常见汉字,且会使用工具书,并能 根据语境辨别字词含义。另外还要学会灵活运用词语。 策略思考 平时注重基础的积累,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书写的好习惯,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学会快速查并能结合语境推断字词含义。,(三)名著阅读题 真题回放,08年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书名: 理由: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做简要介绍。 (2分 09年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推荐给同学们,并说明推荐理由。(3分) 水浒传 简爱 海底两万里 爱的教育 西游记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作品: 作者: (1分) 推荐理由: (2分) 10年学校举行“我愿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的6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她)出自哪部作品,然后结合作品内容,阐述你愿与他(她)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 沙僧 鲁智深 简爱 恩利科 阿廖沙 鲁滨孙 我愿与 交朋友,他(她)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她)交朋友的理由是:,名著阅读题分析,命题特色 名著的题在08、09年都放在综合性学习里考查,到10年开始单独列考查估计是以后也能这样考查,也可以证明这类题重要性了。以填空题、简答为主,另考查对名著的赏析,有一定的难度。预估2011年试题样式可能有变化,而且会更加详细化、细节化。 名著考查的内容并非很难,但想拿满分也不轻易,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少。如2010年试题选择人物谈理由,多谈的不准确,显然没有认真阅读原著,知道的皮毛也是从电视里得来。,(四)综合运用题 真题回放,08年名著阅读交流活动: 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其他人数比例25 %55 %12 %8 %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2分) 0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你所在的学校组织开展以“多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建设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请你写一条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1分) 有同学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同学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2分) 10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离别之际,你对母校、老师和同学一定恋恋不舍,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你也一定为自己准备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珍藏这份美好的情谊。 请给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或同学写一条临别赠言。(2分)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简洁,富有文采;2姓名一律用“老师” 或“同学”代替。) 请为你的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其含义 。(2分),综合运用题分析,命题特色 1、文化积累。 2、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 3、实践能力。 4、分析评价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 策略思考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 2、了解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 3、认真审题,读透所给材料,明确题目要求,不盲目答题。 4、根据情境,恰当表达。 这个考点,有广告设计,写宣传用语,采访调查,主持活动,拟写留言书信,选择主体材料等。虽然题型丰富,但也有规律可循,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2011年中考语文积累运用题具体分析,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本道试题得分率约为81%,试卷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1、1(1)题为给形似字注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成语。个别学生对积淀的“淀”和绽放的“绽”注音不准确,“赏心悦目”的 “心”误写为“欣”。 2、1(2)题为修改病句,病因在于语序不当,部分学生没有运用调整法进行修改,而是运用了删除法。 3、1(3)题为仿句练习,错误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 特点,所写句子的句式与例句不符,例:“飘散在墨香醇美的书法上”;二是句 式正确,但是词语之间搭配和修饰有问题,例:“鼓动在秧歌欢快的步伐间”。 4、2题为古诗文默写,错别字现象很多。例:长河落日圆(园);濯清涟而不妖(连、莲);直挂云帆济沧海(仓、苍);谁家新燕啄春泥中 “燕”和“啄” 写错;无可奈何花落去(耐);雪上空留马行处背诵不准确,少数学生写成“雪山”或“雪地”。 5、综合性语文学习3(1)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主要出现的错误是个别同学没有认真审题,不是写给“xx老师”或“xx同学”,而是写给“老师们”或“同学们”。 3(2)为毕业纪念册起一个意蕴丰富的名字并说明理由。错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造词现象,例如:珍忆、珍谊、永念、终极xx班等,让人无法读懂;二是所起的名字和毕业纪念册无关,例如:的情书,的回忆录。 6、4题为名著阅读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很肤浅,把握不住人物的关键品质,人物和事件张冠李戴。,板块二 现代文阅读,2008年 一记叙文慈善的不是钱,是心(14分)二说明文 说“帘”(10分)三议论文低头与昂首(11分) 2009年 一 记叙文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14分)二说明文饺子(11分) 三议论文有时,我们需要放将脚步放慢一点(10分) 2010年 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高贵的捐赠(14分)二 说明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9分) 三议论文论友谊(12分),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散文阅读考点: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全文线索和语段顺序)。 品味语言。 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的分析及作用。 发展性考题。 考查主要内容;考查语句含义; 考查遣词造句的妙用;考查主题思想; 考查写作技巧;考查人物形象特点。,散文应试策略:,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一)线索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二)顺序 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 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3、品味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表达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4、表达方式的作用,(1)描写的作用 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5、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咏物类托物言志 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6、发展性考题,(1)仿写 答题要点: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 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看句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的部分。对应词语的词性应一样。 看修辞:如果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仿写句子时一定要注意与例句的修辞相同。 看字数:字数尽可能一样多。 看意义:内容要符合整段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201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分析,P3(一)记叙文高贵的捐赠本题得分率69%,不太理想,试题反映出了如下的问题: 1、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较差,如11题,试题要求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一部分学生没有抓住主要内容,语言罗嗦却不知所云。 2、12题是摘抄有关小女孩的描写并作简要赏析。错题原因有两种: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摘抄的是描写“妈妈”的语句;学生赏析时,语言品味能力较差,抓不住关键词语来分析人物。 3、13题联系上下文将“我终于明白了”的内容补充完整。错题原因有两个:所写的内容与上下文无关; “明白”的内容应该是对“我”的心理描写,一部分学生只是简要概括。 4、15题是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应该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错题原因是个别学生把“总结”写成“总领”,没有理解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5、16题是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题目的含义。本题问题最为严重,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方面:只是谈了对本句话的理解,而没有联系实际;不能理解“高贵的捐赠”积极向上的宗旨。,议论文,20082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3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4文中年轻人回敬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2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 (2分) 26文中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后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分 2009年23本文的标题处即明确提出中心论点。通读全文后,请结回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的? (3分) 24第三段提及“快餐式的阅读”,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作“快餐式的阅读”?(2分) 25.细读第段,具体说说作者引用“高山流水”这一典故的作用? (2分) 26本文的作者认为“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慢就意味着被时代抛弃,快才是制致胜的法宝”。你是怎样看待“快”和“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感悟具体谈谈。(3分),2010年21.这篇演讲词始终围绕着 这一观点展开论述。(2分) 22.第段画线的A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分) 23.第段是怎样得出“爱朋友胜过爱自己”这一结论的?请简述论证过程。(分) 24.从第段看,“不懂友谊”的表现是什么?(分) 25.第段中恩尼乌斯说:“在身处困境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下列出自课 文的事例不能证明这个名言的一项是( ) (2分) “我”被困在悬崖上,其他小伙伴离“我”而去,杰利却喊来“我”的父亲解救“我”。(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伙伴看社戏归途中肚子饿了,阿发冒着被妈妈哭骂的风险,偷来自家的罗汉豆给小伙伴们吃。(社戏) 乔元贞家境贫寒买不起课本,“我”把自己的课本裁成两半,给了乔元贞一半。(我的第一本书) 安东尼奥因货船失事而违约,将被夏洛克割取一磅肉时,他的好友巴萨尼奥、鲍西亚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威尼斯商人),考查内容有: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形式及其作用;论证方法及 其作用;文章论点的迁移;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联系实际谈 感受,补充论据。,201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分析,(三)议论文论友谊一文,考查了学生议论文的论点、语言表述的逻辑关系、论证过程、阅读信息的筛选、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试题紧扣议论文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本题得分率约为56%,存在问题有以下四点: 1、21题考查议论文的论点,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知识。学生答题时把“友谊” 、“美德”、“友谊和美德”当做论点。 2、22题考查议论文的语言,此题答题效果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就语言的逻辑性这一角度来回答,而是单纯的分析两句之间的关系,这反映出学生分析语言缺乏语境意识,不能和上下文结合。 3、23题考查论证过程,学生不能理解论证过程,更不能把论证过程叙述清楚,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构、说明方法相混淆。 4、25题考查的是论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备选的四个选项材料均出自教材。 此题得分率为63%。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抓住观点中“身处困境”这一关键词而选择了错误答案,观点和材料不吻合。,说明文,2008年17第段中引用 “草色入帘青”出自 (作者)的 。(2分) 18文中加点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似乎将帘抛出九霄云外了。 19阅读第段,找出 “帘”在建筑中的两种功能作用。(2分) 。 20作者笔端处处含情,文中多处引用古诗文,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2分) 21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有的渐渐淡出,有的历久弥新。请从以下中国传统的物件中任选一种,谈谈你对它的了解或感受。(提示:或介绍相关知识,或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对它的感受,或就其演变谈谈看法。) 屏风 脸谱 折扇 中国结 (2分) 2009年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9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很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 、 、 。(2分) 20.第段加点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 21第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它们主要是为了说明 。(3分) 22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蕴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2010年17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1分) 18第段画横线的句子,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第段“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爱美之心也推动了全球变暖”这句话中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0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假如学校要开展一次“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主要考查: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特点;说明顺序;内容结构等,联系实际谈看法,谈感受。命题特点,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分析,(二)说明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反映了2010年热点 “环境问题” 考查的问题反映了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知识。 本题得分率60%,得分率较高,阅卷教师认为原因如下: 1、17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基本常识-说明顺序,此题得分率为78%,为降低试题难度,命题时已提示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此题错误现象有两种:第一,说明顺序与说明结构、说明方法以及修辞方法混淆;第二,个别学生将说明顺序理解为排列顺序,答案是段落序号的排列。 2、18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得分率较低。问题是“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依然答“举例子”,看到“像”字,即写上“打比方”,看到“其一”与“其二”就答“作比较”,也不看文章中是否有比较的成分。其他“列数字”、“摹状貌”等属于胡乱猜疑之列。说明方法答错之后,直接影响后面的第二问“说明作用”。 3、19题是考查说明文语言特征,这是近几年中考试题必考内容,学生答题较好,得分率为84%。但也有少数同学出现错误,共性错误有两方面:其一,答的不全面,只答“说明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而没有结合具体语句作答;或只写出具体语句的分析,而缺少总结。其二,个别学生审题有误,答题侧重点转移,没有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而是分析其他词语,产生方向性的错误,产生些可笑答案。 4、20题为开放性试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此题题型新颖,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分率为83%。出现的共性错误是:一部分学生未考虑到宣传标语的简洁、突出、易记忆、朗朗上口等特点,内容拖沓冗长。P4,阅读题命题有“三性”趋势,阅读的文学性 命题的人文性 答案的开放性 由此可见,现代文阅读均能从题目中揣摩到出题者的出题考查意图。 无论相关内容题目,还是开放性试题,一定要读懂原文,从原文中去找答案,切不可脱离原文,天马行空。,备考策略,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1)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2)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 (3)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题型分析,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 2.题目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2)语意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3.概括内容概括语段、事件或全文中心 4.分析语言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 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 在中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等。 在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扣题等。 (2)内容上作用: 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 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或深化中心(一定要将中心的具体内容表述出来)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使形象生动,使语言传神; 拟人:把赋予以人的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强化语气,发人深省; 设问:引起人们思考,引起下文; 排比: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 8.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使读者对事物变化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的情感;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环境描写】设置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与开头形成照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人物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作用是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9. 常用写作手法 想象、象征、设悬念、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对比、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卒章显志、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嗅觉听觉视觉(多感官角度)、多视角等。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应对技巧】回答开放题,先把握好中心,围绕文章中心,多角度思考,然后将其深化或升华,或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形式,作或正或反的评析。 【注意】学会结合文章中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来表述,不要另起炉灶,更不要逆主旨而行。,说明文阅读三“步”曲:,阅读材料,明确对象及特点,理清脉络,; 审明题干,确定范围,找准信息点出处; 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准确全面分点作答(说明文尽量用文中的话作答)。,题型分析,1.概括概括选文(或选文中某一段)的说明对象,或给文章拟个标题。概括全文的说明内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2.提炼给某事物下定义,或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 (1)下定义,是对于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概括说明。要用“什么是一种什么”的句式。 (2)概述其形成过程、原理等,一般将原文理顺,把零散的意思归纳到一个完整的大句子中。 (3)一定要能抓住事物特点回答。 3.筛选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摘录文中有关的重要信息能力。 常用的疑问词如:“有哪些”“为什么”“哪几个方面”等。 对策:要审清题干的要求,或针对疑问词,切忌答非所问。 找准原段,分析句意,把握句间关系,从相关的文段中准确摘取有关的内容信息。若是总分关系则用总写句,标点十分重要,一般一句介绍一个意思,注意全面概括,不要遗漏(必须明确,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知筛选,一定要结合原文来,4.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加特点); (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5.顺序考查说明的顺序 如: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的是时间顺序;按照实物的位置、形状和构造等方位顺序介绍的是空间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事理的关系,说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采用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情况复杂些,需要注意具体形式的细分,6.结构分析文章(段)结构的特点 考察题型如: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说明文在结构上的表现形式有 (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2)并列式,几个段落并列存在; (3)程序式,说明的是生产过程。 一般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说明,如“总领全文”“引(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等。 7.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温馨提示: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8语言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或调换,或自己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并体会。 应对技巧:先要答“不能”,然后再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在这个句子里起的作用、去掉后变成了什么,与客观实际不符、所以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9.开放性试题考查与选文有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考查学生对选文阅读后的感受、启发、体会。 具体的题型如: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应对技巧: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议论文阅读三“步”曲,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中心论点及大致结构。 第二步:读题,审明题干,确定信息点出自哪段。 第三步:准确摘取,综合分析,全面做答。,题型分析,1.论点准确摘取或概括中心论点(即把握作者的观点)。 (1)中心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2)找准论点:一看题目(题目即论点);二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三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四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 (3)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结构划分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 提出问题(引论 是什么) 分析问题(本论 为什么) 解决问题(结论 怎么办)。 在论证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形式: (1)并列式; (2)对照式; (3)层进式; (4)总分式。,3.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 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记住这四种即可)。 举例论证:举出名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谚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观点。有时作者自己的论述也可看作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观点。 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要找全。答题时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答题就可万无一失。 其中对比论证是一种综合的论证方法,可以包括事实的对比、道理的对比以及有相反效果的比喻句的对比。,4.分析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 作用: (1)对论点的作用:阐述或论证论点。 (2)有它以后的效果:使论证更严密。 5.指代“这些方面”、“这种情况”“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他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6拓展补写能证明文中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谈自己的观点看法等。 (1)补充事实论据:要求真实典型新鲜充分,概括叙述(谁+事+结果),紧扣论点。所选的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2)补充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和诗文名句,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引用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3)请您就本文论点谈一点看法:为什么说?是不是真的?(最好不要另起炉灶),板块三 文言文阅读,2008年小石潭记及课外阅读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 2009年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外东施笑颦 2010年望 岳岳阳楼记 与宋名臣言行录比较 命题特点 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字词解释掌握应牢固。 二、语句的翻译失分较多,抓不住关键性词语。 三、内容概括上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四、课内知识到课外运用,不够变通。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些重要的注释); 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内容理解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文言文考查要点,(1)解释实词的含义。 (2)文言句子的翻译。 (3)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4)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复习思考 文言文需将所给的50篇目细致认真的复习,落实字词解释、语句翻译,文章的思想意义,写作技巧等。,2010年中考试题文言阅读分析,文言文阅读(15分) (一)今年中考古诗文新增加了诗歌赏析,诗歌为望岳,考查点主要是炼字和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学生得分率较低,仅为58%,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1、分析“割”字的作用时,大多数同学只是解释了“割”字,而是没有理解它的深层的意义-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巍峨形象。 2、6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含的哲理,一部分学生只是结合登山写出了它的表层意义,而没有升华到人生中“一切想有作为的人都应当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材料为课内岳阳楼记,课外出自宋名臣言行录,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第一篇是范仲淹的代表作,第二篇是对范仲淹其人的介绍,根据原文设置的问题有:实词和虚词的解释和运用句子翻译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来谈谈对主旨句的认识。 本题学生得分率约为64%,试题反映出了如下的问题: 1、学生对实词的掌握较好,而对虚词“以”的多种用法掌握不好。 2、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翻译较好,而对课外文言文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翻译不好,部分同学对“或”、“辄”“沃”的理解有偏差。 3、10题结合乙文作者的生活经历,谈对甲文主旨句的理解,这种试题一直是学生答题的难点,很多学生不能够找到两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分点作答,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板块四 写作,真题回放 2008一个小作文;一个话题作文一个命题作文。(1)应用文写作。任选一题,写一份通知或请假条。 (2)命题作文:我们的心近了 (3)话题作文:请以“变化”为话题 2009(一)小作文(5分)应用文修改。 (二)大作文(45分)半命题作文(1)我的青春,与 相伴 (2)话题作文:请以“音乐和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0年命题作文:牵动我心的声音 (2)请以“语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从2010年应用文写作没涉及到但是不代表今年也不考,各位老师还是在复习时候重视起来。,2008作文; 小作文(5分) 27应用文写作。任选一题,写一份通知或请假条。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募捐活动。 请你给班主任老师写一份请假条,理由要合理。 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明得体;落款中不得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 “通知”的字数为50字左右;“请假条”的字数为30字左右。 大作文(45分) 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我们的心近了 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地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 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那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如选第题,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若选第题,请以“变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9作文; (一)小作文(5分)应用文修改。 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标点和内容上有多处遗漏和错误,请将修改稿直接写在作文纸上。 全校共青团员 经研究,定于五月二日下午五时召开团员大会,布置召开“五四”青年节纪念会的有关工作。希望大家按时参加。 五月一日 育才中学团委 (二)大作文(45分) 2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我的青春,与 相伴 (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坚韧、乐观、勇敢、烦恼等, 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 (2)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可以诠释人生的酸甜苦辣,可以表达生活的喜怒哀乐。一段熟悉隽永的旋律,会打开你尘封已久的记忆,让你浮想联翩; 一句耐人寻味的歌词,会触动你丰富敏感的心灵,促你感奋思索-在生活中音乐对你有过什么影响?你有哪些感悟? 请以“音乐和我”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2010年作文。 26.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题目:牵动我心的声音 几年的语文学习之旅你一定有所收获,也有所感悟。在老师的引领下,一篇篇耐人寻味的课文、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一节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带你走进了广阔的语文世界,体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的喜怒哀乐;语文学习有成功,有挫折,有喜悦,有忧伤 请以“语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