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ppt_第1页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ppt_第2页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ppt_第3页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ppt_第4页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李敏 指导老师:张东威,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评价,1,3,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临床意义,定义,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ertebroa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显著延长、扭曲、移位伴有管腔增粗。 1986年Smoker等人首次在AJNR Am J Neuroradiol上提出。,诊断及评价标准,诊断标准,VBD的MRA诊断标准: 基 底 动 脉BA 或 椎 动 脉VA直 径4.5 mm 或侧方移位10mm且BA全长29.5mm或颅内段长度23.5mm。,血管直径测量,血管直径测量:在MRA的最大密度投影成像或源成像中在脑桥中段水平测量基底动脉直径,在延髓嘴端腹外侧区水平测量椎动脉直径。,水平移位评分标准,水平移位评分标准:BA中线位于鞍背或斜坡正中线处计为0分,位于鞍背或斜坡正中线与旁正中线之间为1分,位于斜坡旁正中线至斜坡边缘之间为2分,位于斜坡边缘以外或到达桥小脑脚为3分。,分叉部的高度评分标准,分叉部的高度评分标准:分叉部低于或平于鞍背水平计为分;达到鞍上池或低于鞍上池计为分 ;超过鞍上池或达到第三脑室底间计为分;达到或超过第三脑室为分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 图片源自Neuropathology2012;32, 100104,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移位,图片源自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2010.04.003,临床表现,个案报道1 摘自中华神经内科杂志,42岁男患,1年前因阵发性眩晕在外院就诊,无耳鸣、耳聋及呕吐,持续3h缓解,间歇期有头昏沉感。首次发现高血压(160/110mmHg),空腹血糖11.1 mmol/L,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彩超示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未查头部CT,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期间血压、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吸烟史14年。病程中头晕呈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头昏沉感,后枕部更明显。10个月后头晕加重,除头昏外,间断性眩晕、耳鸣、耳聋,持续数小时缓解。再次就诊时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发作,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周,上述症状略缓解。治疗3周后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咳痰,在剧烈咳嗽时突然眩晕、头痛,视物成双,左侧肢体活动不能,言语不清。,个案报道1 摘自中华神经内科杂志,查体:意识清楚,血压150/110 mmHg,右眼球固定,左眼球内收不能,构音障碍,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部CT示右侧脑干区高密度影,临床诊断为脑出血。停用阿司匹林,稳定血压,静脉点滴甘露醇以减轻脑水肿。脑出血发病后1周右耳听力突然丧失,发病后20 d左耳听力下降。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家属述其胡言乱语,转入本院。体检:意识清楚,烦躁,感觉性失语,血压:150/100mmHg,其余体征没变化。10 h后情绪稳定,可理解他人语言。头MRI示脑干出血(亚急性期),同时DWI显示左枕叶、右侧中脑急性脑梗死。MRA示椎动脉迂曲延长,基底动脉延长至鞍上池,双侧大脑后动脉细短。,个案报道1 摘自中华神经内科杂志,临床诊断: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高血压病(极高危险组)、VBD。经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适当改善微循环治疗2周后病情稳定。左耳听力略恢复,左侧肢体肌力2级,其余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出院。,个案报道 摘自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68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常染色体多囊肾4年,继发高血压。3年前,出现阵发性左侧颜面部刺痛,每次持续约几秒钟。刺痛主要分布于面部和下颌,考虑为上颌支和下颌支支配区域。随后刺痛逐渐频繁,在刷牙、咀嚼、暴露在冷空气中和喝冷饮时加重。疼痛剧烈,影响到日常生活睡眠、饮食。就诊于当地医院,间断给予止痛药。颜面部疼痛1年后,出现左侧面肌痉挛,起初痉挛为间断性,后发展为持续痉挛。3周前患者出现双眼复视,咨询眼科医生后建议至神经内科治疗。查体:血压160/100mmHg。口腔卫生不佳,有龋齿,左侧面肌痉挛,左侧外展神经麻痹,出现左眼向内斜视。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个案报道 摘自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头部核磁3D-CISS序列提示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右侧椎动脉盘绕桥脑,左侧三叉神经根部发出部位可见右侧椎动脉,神经未显影。左侧椎动脉压迫左侧三叉神经、展神经的起始部。,个案报道 摘自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治疗:介于患者精神状态和肾功能情况未予以手术治疗,初始小剂量给予卡马西平逐步加量到800mg/天,配合普瑞巴林150mg可基本缓解疼痛症状。仍遗留面肌痉挛,建议给予肉毒杆菌治疗,患者拒绝。3个月后回访,复视改善。 查体:左侧展神经麻痹临床治愈。 14个月后回访,疼痛可由一般止痛药控制。 最后一次复诊,血压控制良好,肾功能稳定。,临床意义,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更严格的控制脑梗死其他危险因素及VBD 危险因素。特别对于基底动脉开口处超过鞍上池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扩张、延长较重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预防出血性脑卒中。 对于临床出现的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偏头痛等患者应注意到合并VBD的可能,从而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 VBD会提高血管内治疗的难度,临床上筛查介入治疗的患者时,应该充分考虑血管弯曲的存在。,参考文献,1. Smoker WRK,Price MJ,Keyes WD,et a1. High-resolution confuted tomography of the basilar artery: 1Normal size and positionJAJNR Am J Neuroradiol,1986,7(1):55-60 2. Smoker WRK, Corbett JJ,Gentry LR, et al. High-resolution confuted tomography of the basilar artery:2.Vertebrobasihr dolichoectasia:clinical-pathologic correlation mad reviewAJNR Am J Neuroradiol, 1986,7:61-72 3.Ubogn EE,Zaidat OO.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diagno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risk of stroke and death:a cohort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4,75:22-26 4.Levine RL, Turski PA, Grist TM. Basilar artery dolichoectasi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six patients studi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J Neuroimaging,1995,5:164-170 5. Venkatesh S. Madhugiri, V.R. Roopesh Kumar, M.S. Gopalakrishnan, C.V. Shankar Ganesh,G. Sudheer Kumar,et al. Cranial polyneuropathy associa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