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辽宁文综T244分)右图是甲骨 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 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 “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 意思应是(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试题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结合图片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中“年”字上部为“禾”,像一个人背负稻禾的形状,表示收割稻禾的意思,由此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2008广东单科T23分)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试题解析】选D。本题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切入,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图中的江水是长江的古称,由此判断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说明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这是宋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A、B、C表述的年代经济重心均在北方。,2.(2007江苏单科T13分)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试题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3.(2007海南单科T32分)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 A.垄作法 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 D.一年三熟制 【试题解析】选C。本题关键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江淮地区种植水稻,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粮食产量,官府组织民众在水稻收割之后,种植小麦。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4.(2007海南单科T52分)右图为“胡 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试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 和分析的能力。本题关键在于读出图 片内含信息,胡人所背负的是“曲辕 犁”,为唐代出现的农具。,(2007山东文综T114分)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试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的能力。“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 反映了重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土重迁的思想。,1.(2009广东单科T33分)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试题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江宁织造局为官营手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使用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2.(2009海南单科T72分)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试题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一、选择题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 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 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对“協”字的解释,其中“三耒共耕”的信息可以说明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一种井田制的耕作方式,由此证明正确。材料中“王”指当时的商王,他大令众人協田,可以说明正确。,2.某位同学为了探究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搜集了下列材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解析】选A。文物属于实物证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A符合题意;典籍中的人名和记载属于间接证据,具有一定说服力,B、C不符合题意;叔均是传说中的人物,他的相关记载作为史实说服力最小。,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解析】选C。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题中四个选项是小农经济的弱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当小农经济受到外界冲击时脆弱性的一面。,4.“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 B.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 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 D.“中国”一词在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A项认识错误;郡县制盛行于秦朝,C项有误;D项中“意思一致”说法有误,因此排除A、C、D三项;西周时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是由官府垄断的,本题选B项。,5.下列是文物工作者在一座古墓中发现的文物。据这些文物判断该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墓主人生活年代应该以最迟出现的文物判断,人面彩陶壶开始出现在原始社会,定窑为北宋五大名窑,珐琅彩瓷瓶开始出现于明清时期。,6.颜氏家训中有一句话,“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说明了( ) A.官营手工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作用 B.民营手工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作用 C.家庭手工业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作用 D.家庭手工业的弊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由“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知其为封闭的“小农经济”;由“但家无盐井耳”可知除盐等生活用品外,基本自给自足。,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语齐语记载了管仲对齐桓公所说的话:“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四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五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朔农村社会与佃仆制,(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小农经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3)根据材料四,说明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 (5)依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由“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和“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即可概括回答;第(2)、(3)题,概括材料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从经济基础、政治需要、小农经济特点等方面概括;第(5)题,从小农经济自身特点、封建国家政策和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动荡等方面综合分析即可。,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赋税过重,徭役频繁,疾病重大,人情往来,水旱灾害,高利贷盘剥。,(4)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 (5)农民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注重培植小农经济;中国古代不断的王朝更替,使得小农经济出现“生死轮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09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 【解析】选A。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耒耜是原始社会出现的松土工具,它们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犁牛耕推广。,3.(2010淮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上看,作者揭示了铁制工具与兴修水利工程的关系。铁器的大力推广是在战国、秦汉时期,联系战国时期郑国渠的修建、秦朝灵渠的开通和汉朝西北地区坎儿井的开凿,可知答案为B。,4.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诗“曲尽吴中农圃故事”,刈麦行诗云:“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法体现我国精耕细作水平的进步 B.印证了稻麦复种制的出现 C.无法反映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D.描写了代田法大规模推广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诗词中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诗中反映的收获麦子后再种晚稻的史实,可知稻麦复种制出现。,5.(2010常州模拟)“虎年运程零时的钟声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驮去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度火红的年华”这是2010年春节的祝福短信,其中“虎年”的说法源自( ) A.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D.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这则短信表达了人们对亲朋好友春节美好的祝福,“虎年”说法来自于中国农历中的“十二生肖”纪年法,这源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厚(候)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反映了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用粪犹用药”反映了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这些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排除A、C两项,选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7.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它的挑花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七上八下”的成语就是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南京云锦过去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且织造技艺要求非常高,只能在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中才能生产。,8.(2010南通模拟)史书记载,南北朝时著名冶金家綦毋怀文的炼钢方法是:“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就是说,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几度熔炼,使铁渗碳成为钢。这种炼钢方法是指( ) A.制刀法 B.灌钢法 C.百炼钢法 D.炒钢法,【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做法是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加热后再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这种做法便是灌钢法。,9.唐朝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 A.灌溉 B.排涝 C.冶铁 D.挖煤 【解析】选C。由“吹炭”和“激水以鼓之”可知该工具为鼓风冶铁工具。,10.(2010无锡模拟)下图展示了我国古代两种著名的瓷器“秘色瓷天鹅笔洗”和“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这两种瓷器的制瓷技术分别始于( ) A.汉朝 唐朝 B.唐朝 宋朝 C.元朝 明朝 D.唐朝 清朝,【解析】选D。本题考查我国制瓷技术的发展。唐代秘色瓷极为名贵,图中瓷器即为其中之一。清朝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质量达到了顶峰,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当时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图中两件瓷器的制作技术就分别开始于这两个朝代。故答案选D。,11.明朝后期,在苏州等江南地区的丝织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民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解析】选D。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营手工业能够满足面向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12.据记载,1645年在今南京建立了江宁织造府,1907年废止。江宁织造府的生产目的是( ) A.供宫廷贵族消费 B.民间消费 C.市场流通 D.为政府营利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江宁织造府是官营手工业的代表,其生产目的是供宫廷贵族消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7分,第14题23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高三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材料二 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9月26日,“南澳一号”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水下考古专家经过勘探, “南澳一号”船载文物主要为明 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 窑生产的瓷器。据相关人员估计, 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有 6万之巨。古沉船可望在今年的12 月中旬在世人面前展露真容。,(1)据材料一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6分) (2)我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我们会从“南澳一号”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3分),【解析】本题以有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和有关手工业发展问题的新情境、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认识。 答案:(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或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犁耕技术)经历了由直辕犁到曲辕犁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经相当完善。,(2)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如从耒耜到青铜工具再到铁农具的演变。农业灌溉方式的演变,如从开沟排水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等。(另外,也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变等角度归纳) (3)青瓷、白瓷、青花瓷等。,14.(2010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俱乐部会员转赠协议范本
- 顺丰电池采购合同范本
- 食堂配送协议配送合同
- 门窗橱柜装修合同范本
- 集资村庄建设合同范本
- 装卸出租出售合同范本
- 雇佣陪坐飞机合同范本
- 餐饮连营托管合同范本
- 租用拖板房车合同范本
- 领克终身质保协议合同
- 2025杭州西湖云创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户代耕代种协议书
- 2025内蒙古蒙智资本运营研究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迈瑞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
- 华为ICT大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天一大联考海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一)生物(含答案)
- 全国一等奖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公开课精讲课件
- 2025年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具身智能+医疗护理机器人应用研究报告
-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