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ppt_第1页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ppt_第2页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ppt_第3页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ppt_第4页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 列车运行图编制及运输能力利用,主要内容,一、列车运行图及分类,运行图的格式和分类 列车运行图又称时距图(Distance-Time Diagram),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综合计划,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部门协同工作,维持全线列车与旅客组织的秩序,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和旅客服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时刻,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和在折返站的折返时间,以及列车交路和列车出入车辆段时刻等。,a.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 b.横线将纵轴按一定比率加以划分,代表车站的中心线 ;竖线将横轴按一定的时间单位进行等分,代表一昼夜的小时和分钟 ; c.斜线是列车运行的轨迹,代表列车运行线; d.运行图上列车运行线与车站的交点即表示该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的时刻。,1.列车运行图图解原理,2.运行图的格式,二分格运行图是市郊铁路编制新图时的列车运行图格式。,十分格运行路日常图是市郊铁使用的列车运行图格式。,一分格 运行图,小时格运行图是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机车周转图或客车周转图时采用的格式。,一分格运行图是地铁、轻轨采用的列车运行图格式。,二分格 运行图,小时格 运行图,十分格 运行图,3.列车运行图分类:,二、运行图编制方法,1.列车资料准备 (1)全线各区段分时班次计划 (2)列车最小运行间隔 (3)列车在各区间计划运行时分; (4)列车在各区间站的计划停站时间; (5)列车在折返站/折返线上的折返及停留时间; (6)列车出入车辆段的时间标准; (7)可用列车或动车组数量; (8)换乘站能力及其使用计划; (9)系统开始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时间; (10)列车交路计划,指存在长短交路配合时的情况; (11)供电系统作业标准及计划; (12)乘务组工作制度、乘务组数含量及工作时间标准; (13)运行实际统计; (14)沿线设备运用及进路冲突数据。,2.运行图编制步骤 (1)按要求和编制目标确定编图的注意事项; (2)收集编图资料,对有关问题组织调查研究和试验; (3)对于修改运行图,应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确定全日行车计划; (5)计算所需运用列车数量; (6)计算所需运用列车与草图; (7)征求调度部门、行车和客运部门、车辆部门的意见,对列车运行方案进行调整; (8)根据列车运行方案画详细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时刻表和编制说明; (9)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计算列车运行图的指标; (10)将编制完毕的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和编制说明报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执行。,三、运行图指标计算,(1)全日开行总列车数量; (2)全线运行所需要的列车或动车组数量,可根据运行线周转来统计; (3)旅客输送能力; (4)全日列车总行走公里及每列车/动车组走行公里;车辆走行公里包括载客里程和空驶里程,其计算方法为: (5)动车组日均走行公里,即每一动车组平均每日走行的公里数,计算方法为: (6)动车组全周转时间,即每动车组周转一次的平均时间,计算方法为: (7)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速度; (8)旅行速度,指列车从始发站出发到到达折返站间平均运行速度。,四、运输能力及计算原理,通过能力从固定设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开行的列车数;输送能力则是从活动设备与行车作业人员配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1.基本概念 运输能力是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2.输送能力的计算 式中: p 小时内单向最大输送能力(人); m 列车编组辆数(辆); n 通过能力(列); P 车 车辆定员数(人)。,3.通过能力n的计算 影响通过能力的主要是线路通过能力和折返能力。 n=minn线,n折,线路通过能力是指轨道交通线路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列车折返能力是指轨道交通折返站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能够折返的最大列车数。,3.1线路通过能力 在列车追踪运行情况下,计算线路通过能力的一般公式为: 式中:n线 线路在1h内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列; t间 最小列车间隔时间,s。 t间的确定与列车控制系统和闭塞区间的长度有关。,3.2列车折返能力 式中:n折 线路在1h内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列; t折 折返出发间隔时间,s。,3.3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的确定方法 (1)图解法,(2)解析法 根据车站折返线的布置,列车折返主要有站前折返、站后折返、站前与站后混合折返三种方式。 在此仅介绍一种,其他求解类似: 终点站站后折返 站后折返时的作业过程如图所示:,折返列车进入到达正线、停靠站台(a), 在 规定的停站时间内乘客下车完毕;按原则上优先使用与出发正线连接较近的折返线,折返列车由车站到达正线进入尽端折返线(b), 折返调车进路可以预办;折返列车在折返线停留规定时间后能够进入出发正线、 停靠站台(c) 的前提条件是折返列车已驶出车站闭塞分区,同时道岔开通出发正线和调车信号开放。显然,在采用站后尽端线折返时,当折返列车在折返线规定的停留时间结束后即能进入下行车站正线,此时折返列车与之间有最小的折返出发间隔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t 离去 列车驶出车站闭塞分区的时间(s); t出作业办理出折返线调车进路的时间(s), 包括道岔区段进路解锁延迟、 排列进路和开放调车信号等时间; t 反应 车载设备反应时间(s); t 出线 列车从折返线至车站出发正线的运行时间(s)。,4.列车编组辆数 列车编组辆数确定的主要依据是预测的规划年度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计算公式是: m=pmax/(n高峰p车) 5.车辆定员数 P车=车厢固定乘客座位数+车厢有效站立面积(m2)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6.可用能力 设计能力是一种在理想作业状态下的理论计算能力,在实际的行车组织中,因为列车运行时分偏离、设备故障和外界的影响因素带来的城市轨通交通设计能力损失是客观存在的。实际可利用通过能力达不到理论计算能力。 实际可用能力=设计能力高峰发散系数,五、提高输送能力措施,1.输送能力加强的途径 (1)线路:包括正线数目,路权是否专用,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控制方式等; (2)车辆:包括车辆定员数,最高运行速度,加、减速度,车门数及车门宽度和座椅布置方式等; (3)车站:包括站间距,站台高度和宽度,售检票方式和上下车区域是否分开等; (4)列车运行控制:包括信联闭类型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等; (5)运输组织:包括列车间隔时间,列车编组辆数,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列车正点率,客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等。 (6)其他交通:在路权混用和平面交叉时,其他交通量及特点等。,2.输送能力加强的措施 (1)修建新线,在既有双线基础上增加线路。 (2)改造线路平、纵断面。 (3)客流量较大的中间站修建侧线。 (4)客流量较大的中间站增减站台,同时也可根据客流需求同步修建侧线。 (5)使用新型车辆。 (6)改进车辆设计。 (7)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8)改用移动闭塞。 (9)分割车站区域轨道电路。 (10)采用跨站停车的列车运行组织方式。 (11)加强站台乘客组织。,3.折返站折返能力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