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部结构分析(2009-06-28 13:54:14) 头部骨骼 头部骨骼分为颅骨部分和颜面部分。颅骨部分包括: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颞骨(2块)、蝶骨(左右外部露出两块,实际为相连的一块骨骼);颜面部分:鼻骨(2块)、颧骨(2块)、上颌骨(2块)、下颌骨(1块)。,1.额丘 位置:额骨正面、眉弓上方,靠近头顶的两个高点。 结构意义:是额头的正面高点,从这两点向上逐渐向头顶过度。男性这两点突出,女性额骨的中心可能高过这两点。 2.颞线 位置:眉弓外侧、颧骨上端,贯穿额骨两侧。 结构意义:眉弓在额骨下方隆起,下面是深陷的眼眶,是额头和眼窝的交界结构,往往和眉毛重叠。 3.鼻骨高点 位置:两个鼻骨高点在鼻子中间偏上,下边是软骨组织。 结构意义:标志着鼻梁的高度、宽度,也能标志出鼻梁正面、侧面的转折点。,5.下颌结节 位置:正面下巴上的左右高点。 结构意义:是面部下巴上,正面、侧面、底面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下巴的宽度。 6.下颌角 位置:下颌骨后方下端角。 结构意义:标志着下颌骨的长短、宽窄和下巴的角度。 7.顶盖隆起 位置:头顶中线上的高点。 结构意义:标志着头顶中线的位置和头颅的基本型。 8.顶骨隆起 位置:在顶骨上,沿颞线向后延伸。 结构意义:此隆起是头部侧面和顶面的转折线。 9.颞骨颧突 头部侧面的最高点。,面部肌肉 面部肌肉在造型上远没有头骨起的作用大,但对面部的表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额肌 位置:额骨正面、眉弓上方。 作用:向上提拉眼眶上的皮肤和肌肉。,2.降眉间肌 位置:眉心、鼻骨上部。 作用:向下拉动额头表面皮肤向下。,3.皱眉肌 位置:眼眶上沿、靠近眉心。 作用:向中心拉动眼眶皮肤运动。,4.颞肌 位置:颞骨两侧。 5.眼轮匝肌 位置:眼缝周围。 作用:只闭眼、不睁眼。,6.鼻肌 位置:鼻孔上部鼻侧。 作用:扩大缩小鼻孔。,7.颧肌 位置:颧骨到嘴角。 作用:提拉上唇、嘴角。,8.上唇方肌 位置:分内眦头、眼眶下头和颧骨头三股,成放射状分布于鼻子左右的面部。 作用:提拉上唇等。,9.口轮匝肌 位置:口缝周围。 作用:闭嘴和各种嘴的动作。口轮匝肌内圈收缩时,能紧闭口裂做抿嘴表情;外圈收缩时,并在颏肌作用下,做撅嘴表情。,10.下唇方肌 位置:口轮匝肌下方到颏结节外侧。 作用:下拉下嘴唇、嘴角。,11.颏三角肌 位置:嘴角到颏结节外侧。 作用:下拉嘴角。,12.颏肌 位置:下巴颏上边。 作用:上提颏部皮肤、前送下唇。,13.咬肌 位置:下颌角至颧骨。 作用:咬紧牙齿。 14.颊肌 位置:嘴角外,口轮匝肌和咬肌之间。 作用:吸允吹奏。,15.笑肌 位置:口角外侧、颊肌上面。起于咬肌筋膜,部分起自鼻唇沟的皮肤,集中止于口角的皮下,同颏三角肌混在一起。 作用:拉口角向外侧,产生微笑表情。并且有人能呈现出笑臼。,16.外耳肌 位置:耳上肌,位于耳廓上方,起于帽状腱膜,止于耳廓软骨上,成三角形;耳前肌,起于帽状腱膜,止于耳廓软骨前;耳后肌,起自颞乳突,止于耳廓软骨后。 作用:使耳廓产生上下、前后的运动。,17.鼻唇沟和颏唇沟 口的周围有两条变化的曲线,称作“鼻唇沟”和“颏唇沟”。对表情变化作用很大。 鼻唇沟:由上唇方肌和颧骨上颌突构成。其走向,是从鼻翼上缘的鼻沟,绕至颧骨结节前,与口角外口轮匝肌相切,逐渐消失在颏三角肌上缘。 颏唇沟:由下唇方肌和颏隆突构成。其走向,是由下唇下边缘向颏结节上缘逐渐消失。,总结:一般来说,人的面部表情的变化和形成并非某一块面部表情肌的作用,而是由多块表情肌不同程度的收缩形成的,其往往受心理活动支配,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面部表情变化的复杂性。,五官结构 1.眼睛 眼睛由眶部、眼球、眼睑三部分构成。,(1)眶部:构成眼外形的造型基础。由眶上缘、眶下缘、眶内缘、眶外缘构成。,眶上缘,眶的上部,其上部是突出的额平面,呈由外向内斜上的前突状,称“眉弓前突”。白种人的“眉弓前突”十分明显。 眶下缘,眶的下部,是隆起球面颧骨上缘部。 眶外缘,上部为突起、呈锐角三角形的额颧突,下部急转于颞窝侧面。 眶内缘,眶的内侧部,上方有向下倾斜、成三角形平面的额鼻突,同突起的眶上缘内侧缘构成一个深陷的内眼窝。 眶的四缘中,唯有眶内缘成钝角圆,其他三缘骨线较为明显,骨面转折显得锐利。,(2)眼球:一个空心体,主要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组织构成。,内膜,为视网膜,是视神经生长的地方,不显于眼部外形。 中膜,由虹膜和瞳孔构成。虹膜由环状的括约肌和放射状的开大肌构成。虹膜因含色素不同,有黄、绿、蓝不同人种的变化。瞳孔在虹膜中央,由双凸透镜状的晶体构成。虹膜和瞳孔在外形上,俗称眼球。 外膜,由白色不透明的坚韧带巩膜和透明的角膜构成。巩膜俗称“眼白”,在外形上占眼球表面的5/6。在虹膜前,有一曲度较大的透明体,并附有神经末梢,占眼球表面积的1/6,像一个钟罩扣在虹膜上,称角膜。在虹膜和角膜的连接处,有一个环状的巩膜静脉窦组织,能影响眼球的外形造型。,(3)眼睑:分为上、下眼睑,分别包围着眼球的外侧部。眼睑同眶上缘相连接的为上眼睑、同眶下缘连接的为下眼睑。上、下眼睑同上、下眶缘的连接处,皆成沟状。上眼睑覆盖眼球外部结构的3/4面积,下眼睑仅占1/4面积。一般来讲,眼睑的闭合是由上眼睑完成的。,上下眼睑中间的缝隙称眼裂。眼裂处形成上、下眼缘,下眼缘较宽。眼缘上长有睫毛。在眼裂内侧有个半圆形的泪囊,称为“内眼角”;在眼裂外侧,为上眼睑包含下眼睑的组织结构,称为外眼角。,2.眉毛的外形结构 眉的结构分为上下两列,生长在眶上缘周围。但眉毛内侧大部分生长在眶下部,眉外侧1/3在眶外侧生长。眉的内端称为眉头;眉的外端称为眉梢。上、下两列眉毛的相交处成嵴状,称眉嵴。眉内侧略直,外侧成弓状。,3.鼻的外形结构 鼻主要由鼻软骨和鼻骨构成。鼻软骨包括,一对鼻侧软骨、一对大翼软骨和小翼软骨及中间的一块鼻隔板。鼻外形可分为鼻根、鼻梁、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底等部分。,鼻梁上端为鼻骨全长,下端为鼻隔板全长;鼻背主要由鼻背板软骨构成;鼻翼由小翼软骨构成;鼻尖,由鼻翼两侧大翼软骨和鼻隔板下部构成;鼻底是由小翼软骨、鼻隔板同颜面相接的部位构成;鼻孔,由鼻软骨下部围成,并且成孔状。,4.口的外形结构 口的外形主要由口唇和牙齿决定。但上、下颌骨外形结构是口的造型基础。上颌骨为弓形隆起,成突起的椎体结构,所以上唇形成了曲面的形态。下颌骨前面较平,下唇成平面状。两口角位于两侧的尖齿之间。,(1)口唇外形,上唇,位于鼻底之下、左右鼻唇沟之间至上唇缘的部分,中间有一凹下的结构,称为人中。上唇在外形结构上可分为上唇结节和两翼。下唇,为下唇缘至颏唇沟部分。下唇结构外形,可分为下唇沟和两叶。上、下唇交合处称口裂。,(2)牙齿外形 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骨的牙齿床上。成人有32颗恒牙,其排列为切齿、侧切齿、尖齿(犬齿)、前磨牙、后磨牙。当开口时,一般只能外露切齿至尖齿。,人的上、下两列牙齿正常咬合时,应上列切齿至尖齿扣着下列切齿至尖齿。由头部侧面观,鼻尖、上、下唇和颏隆突应该在一条斜线上,但也有个体呈后错咬合、前错咬合的畸形。,5.耳的外形结构 耳分为内耳、外耳两部分。外耳显于外形的部分称“耳廓”。耳廓位于头侧中部,耳廓外形主要表现在耳孔周围。耳廓的主要外形结构为:耳轮、耳窝、耳垂三部分。耳廓突起的部分又可以分为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等结构组织,并且形成了耳廓前侧的突起结构。耳廓凹下的部分称耳窝,包括耳舟、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形成了耳廓前侧凹进的结构。,耳廓的位置,应在头侧1/2处稍后,这是因为耳孔恰位于头侧1/2处。再有,从后面看耳轮并非平面,而是呈回旋状的造型特点。耳廓后,由于耳窝在前的凹凸,呈贝壳状,称为耳壳。耳廓的外形由于个体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俗称的“迎风耳”、“垂肩耳”等不论特征如何,都表现在耳轮、耳垂上。,颈部结构分析,颈部骨骼 脊椎的1-7节为颈椎,第7节颈椎在背颈上最突出,它是颈部和胸腔的分界点,也是后背中线的重要骨点。 舌骨位于颈前顶端,呈蹄铁型,以韧带与甲状软骨相连,对颏下颈前颇有外形影响。 喉结位于舌骨下部,由两块甲状软骨板构成。,结构要点: A.颈椎骨是脊椎骨中运动范围最大的部分,不仅可以前后左右弯曲,同时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B.第七颈椎是颈部与躯干的分界点,它和锁骨窝的连线是颈底部横断面的中线。颈部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圆柱体,由于颈椎前倾的原因,这个柱体也是前倾的。,颈部的肌肉 1.胸锁乳突肌 起点:其一,胸骨上端的颈窝;其二,锁骨从锁骨窝起1/3处。 止点:头部耳后(颞骨乳突)。 作用:屈伸头部、拉动颈部左右回旋。,结构要点: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左右两个胸锁乳突肌成三角形夹角,交于锁骨窝,它是颈部正面和侧面的转折线。,2.斜方肌 起点:枕骨下沿及全部颈椎胸骨。 止点:肩胛冈、肩峰、锁骨外侧1/3处。 作用:使锁骨、肩胛骨上抬形成耸肩膀动作,拉动肩部向后、向下运动。,结构要点:颈部后边的斜方肌可以理解为菱形,其中的两个边在背部像两根支撑颈部的棍子,呈现对称的三角形,支撑着颈部,因此颈部后部的力量主要来自斜方肌。,3.颈部后面、侧面的肌肉 头半棘肌、头夹肌、肩胛提肌、后斜角肌、前斜角肌等,斜插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下。,4.颈部的其他肌肉 在下颌之下、颈部正面和侧面,胸锁乳突肌下层和侧方,还分布着多块肌肉。如二腹肌、颈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下颌舌骨肌等等,这些肌肉一般不明显,只有在人张开嘴呐喊时,在颈部形成一条条肌腱隆起。 舌骨在喉结上方,颈部和头部的交界处,在外形上看不到,但颈前部大部分肌肉是从这里起源或经过舌骨成放射状,连接下颌、下颌角、锁骨、胸骨、肩胛骨等处。,5.喉结和甲状腺 喉结不是骨骼,是由两块软骨板结合而成。喉结有上下两个高点,上点突兀、下点不明显。喉结的位置在正面颈部下起2/3处,后面和第五脊椎相对。喉结是颈部中线的标志,喉结的下方是甲状腺,在体表也比较明显。 成年男子喉结成直角,而女子成钝角,约为120,因此男性比女性的喉结明显。人在儿童时期喉的位置最高出生婴儿在1-2椎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喉位开始下降,老年人喉位降至第5-6椎之间。女子喉位高于男子。,作业,作业,手部 手部骨骼:手的个部分主要结构要素是骨骼。手部骨骼分为三部分:腕骨、掌骨、指骨。,1.腕骨 由8块小骨组成,形成向手掌弯曲的月牙形,连接桡骨大头、尺骨小头和掌骨,此构造在腕部的运动和小臂到手的衔接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掌骨 五根掌骨中连接食指的掌故最长,连接大拇指的掌骨最短,只相当于食指掌骨约2/3,连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骨比食指掌骨依次缩短。 3.指骨 是指拇指骨、食指骨、中指骨、无名指骨和小指骨。每个指骨又分为三节:基节、中节、末节。其中:中节的长度相当于基节的2/3强,而末节的长度约相当于中节的1/2强(2/3+2/3*1/2=1);中指骨最长、其次是无名指骨、食指骨、小指骨。大拇指骨只有两节,基节和末节。拇指骨和食指靠拢时,拇指掌骨约在食指掌骨的2/3处,而拇指末节头约止于食指基节的2/3处。,结构要点: A.手部骨骼的厚度对手的体积结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将手平展与桌面,会发现,从小臂至指尖,每段骨骼组织的厚度越来越薄,并且有明显的几个阶梯:第一阶梯,小臂通过腕骨过度到掌背;第二阶梯,掌骨到指骨基节;第三阶梯,基节到中节;第四阶梯,中节到末节,B.可以将指骨理解成连接在一起的哑铃,以哑铃的结构变化理解手指的体面,确定转折点或明暗交界线(但指骨比哑铃方,如果用六棱状哑铃来比较可能更为合适),手部肌肉和肌腱 手部较明显的几块肌群 1.拇指球:指手掌上、拇指下面到手腕中部的三角形肌肉组织。主要的肌肉包括:拇指对掌肌、母短展肌、母短屈肌等,在拇指和其他四指用力捏、握物体时,这个肌群隆起很高。,2.小指球:位于小指侧及掌部2/5处,在手背面也突显于小指掌骨外侧,主要肌肉包括:掌短肌、小指对掌肌、小指屈肌、小指展肌等,在握拳时,这块肌群隆起。,3.拇指、食指间肌群:位于手背部,拇指、食指掌骨之间,主要肌肉包括: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在手背面除小指球肌群在册面凸显就只有这块肌群比较明显了,尤其在大拇指靠向食指或大拇指绕向手背时,这块肌群更为突出。,手部肌腱 1.指伸肌腱,从小臂到伸肌群中延伸下来的指伸肌经过腕部时,分成了四股肌腱,成放射状,分别延伸向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末节,这四股肌腱坚硬、突兀,在伸指时,这四根肌腱似骨骼般明显,是手背的重要结构组织。 结构要点:这四股肌腱跨越掌骨和指骨基节关节,在这四个关节上方形成中间凸起的高点。在指骨基节和中节关节处各分成两股,跨越这个关节上方,使这个关节出现左右两个高点,形成较明显的方形转折。在指骨末节关节处又合为一股并逐渐变薄,在体表的作用减弱,骨骼的作用加强。,2.拇长肌腱、拇短肌腱:从小臂延伸来的拇长肌,在手背上也形成肌腱。拇短肌腱从桡骨大头外髁延拇指掌骨外侧伸展向拇指中节。拇长肌从手臂靠近桡骨外侧一方伸向拇指末节。两个肌腱在拇指掌骨和指骨基节的关节处会合,形成两个高点。 拇长肌腱和拇短肌腱在腕部分离成放射状夹角,在伸展拇指时,两个肌腱突兀,且它们中间形成很深的凹陷。 3.环状韧带:手背的肌腱从外形上看在腕部几乎是突然消失,这是因为位于腕部的环装韧带将其覆盖,环状韧带很薄,在运动中就像护腕一样起保护作用,在结构上不明显,但它减弱了手背肌腱之间的高差。 4.指曲肌腱:在掌侧和指伸肌腱一样分成小股肌腱,伸向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的末节,但是,手掌的肌群、脂肪较多,这些肌腱几乎在掌部表面看不到,当用力握拳时在掌侧腕部比较明显。,手部结构要点 A.比例:手部各关节比例参考,每个人略有不同。 掌面手掌长:中指长=4:3 掌面中指长:手掌宽=1:1 掌面手掌长:背面中指长=1:1 掌面指基节:掌面指中节:掌面指末节(以指纹线为准)约=1:1:1 (指骨)指基节长度:指中节+指末节 约=1:1,B.结构连线:将腕关节两端连接一条弧线,将掌骨、指骨间关节连接起来形成弧线:将指基节、中节间关节衔接形成的弧线与指中、末关节连接形成的弧线相比较,这四条弧线的规律便一目了然,而这一规律显示了五指之间个部分微妙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在任何方向的运动中都不会变。,C.体块:将手部分解成结构体快去理解,但在表现它时却不能如此简单化。 手指变化繁多,除大拇指外,在其他四指运动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它们的基节、中节、末节分别理解成一个体块,在表现对象时可起到辅助观察的作用。 手掌的体块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食指到小指形成的动作变化较小的手背体块,它基本形成五边形,基本在一个平面,只在中指掌骨略有隆起;另一部分为拇指掌骨体块,包括拇指掌骨、拇指球和拇指食指间肌群,这个体块基本呈三角形,它的宽窄和厚度会随着大拇指向食指方向张开或分离产生一定的变化,它的手背体块的角度也随动作而变换。 可将腕部体块理解成一块窄于手背体块的长方形,它斜插入手背体块中,手向掌侧运动时这个体块的面增大,反之,这个体块的表面被压缩,她还使小臂和手掌上下错位,不再同一个平面上。,作业,足部 足部骨骼 足部骨骼决定了足部的基本型,分为跗、跖、趾三部分。,跗骨部分有七块骨头,相当于手部的腕骨,其中跟骨最大,呈现出脚后跟的基本型;距骨其次,落在跟骨之上成为脚踝关节和胫骨的连接骨;其余的五块跗骨组成脚背的上段脚弓。 跖骨五根,相当于手部的掌骨,跖骨之间几乎不能活动,组成了脚背的下端。 趾骨五根,相当于手指骨,但手指骨的长度占手部总长的1/2,而趾骨的长度不足脚总长的1/4。趾骨可以做分离、聚合和弯曲运动,但幅度要比手指骨的运动幅度要小得多。趾骨除大脚趾骨外,也分为基节、中节、末节三节,大脚趾骨只有基节和末节。,肌肉和肌腱 足部的大部分肌肉都转化成肌腱,在体表结构中起作用的肌腱主要有: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肌腱,这几条肌腱尤其在脚的踝关节前端和跖趾关节处突显,特别是在提拉脚面向上运动的时候尤为明显。其他肌腱延伸到各个脚趾,延长伸肌在趾骨的基节和中节关节分成两股,加强了这个关节的方硬转折。,在脚外侧、小脚趾之后,有一块肉垫组织,是由脚趾展肌形成的脚掌垫组成,使脚背的外侧延伸出一块单独的形体,在表现时趾短伸肌在上方也比较突出。,结构要点 A.足部基本型的理解方式: 将足部理解成前大后小、前高后低的楔形。将足部理解成一张扭旋的纸片,这个纸片呈梯形,前宽后窄,扭动后将后边弯为立面。这个造型有脚步结构外形的基本特点第一,脚部有两个拱形,一个是从前向后的拱形,另一个是左右横向的拱形;第二,脚部前宽后窄,前低,铺于地面,后高,跟骨较高;第三,脚部内外两侧和地面的关系是不同的,内侧高而垂直,外侧低和地面形成缓坡;第四,这个模型也能体现脚背的纵向转折面及体块转折线。,B.足部各部分体块的结构理解: 脚背的左右转折线主要在大脚指向上沿拇脚骨、跖骨一线。 脚的跟部窄高,形成转折面明确的方体。 脚的踝关节,像一个相互咬合的榫合,凹口为胫骨和腓骨,凸口为距骨,踝关节可以做上提脚面25、下伸脚面30的运动,并可以通过跟骨和距骨之间的关节做小范围的左右运动。 脚外侧的肉垫使脚拱外侧多出一块结构,使脚背面的横断面边缘也增加了一个小外弧。 脚的拇趾粗大、平展,形成独立体块,其它四趾依次减小,自然状态下略弯曲,四趾平拢,2、3趾向外,4、5趾向里,它们共同形成一个整体体块,在脚趾被撑开的时候,拇趾和2、3、4趾可成放射状向外,但小趾一般还是向里。,作业,人物速写中的透视问题 透视是从医学上引来的词汇,它研究的是物体在特定空间中,由于观察角度变化而产生的视觉上的变化。如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等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透视。如在田野中一排电线杆,由近及远看去,近处的高,远处的低,近处的粗,远处的细,一个比一个低,一个比一个细,越来越小,渐渐变成点,消失在地平线上了。本是一般高的电线杆,怎么会越来越矮,渐渐消失了呢?这是人的视觉局限使然,楼房的近高远低如此,铁轨的近宽远窄也是如此。,人物头部的透视,人物头部由顶骨、额骨、眉弓、颧骨、下颌骨、枕骨、颞骨等最重要骨头组合而成,各部分的肌、肤附着在这些骨架上面形成了人物的不同特征,当然五官更是人物相互区别的主要部分,这些关乎着人物造型主要依据的物体,在不同视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讲课文档
- 小班教师个人总结德能勤绩
- 生物质能源在分布式能源系统2025年应用技术创新与优化路径报告
- 心理培训课件图片
-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模板)7篇
- 绿色转型新路径: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与有机肥技术发展报告
- 2025秋中层班子会,校长引用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讲话:浪浪山的回响-教育管理的破局之勇与守正之心
- 2025年智能家居产业基地建设产业配套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报告
- 投资审计培训课件
- 数据中心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创新实践分析
- 装饰色彩课件
- XX学校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细则、方案、计划、制度、总结(全套资料)
- 医疗设备、器械项目实施方案、服务实施方案
- 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和信息报送制度
- (医学课件)急诊科进修汇报
- 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校徽
- 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分析课件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标技术方案(纯方案)
- 绿化工(四级)理论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宣讲《无障碍环境建设法》PPT
- 大学生送外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