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课件: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课件: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课件: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课件:第七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第一节 概 述,【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由病原菌侵入人体内生长繁殖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及手术等并发的感染。 外科感染的特点: 1多为数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2局部症状明显;感染灶常坏死化脓,愈后形成瘢痕,影响功能。 3常需外科手术治疗,2019,-,2,【分类】,(一)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nonspecific infection):又称化 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 特点:多种细菌,多种疾病, 症状一致,治疗相同 2、特异性感染(specif infection):是由结核杆菌、 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特点:细菌单一,疾病特异, 症状独特,治疗特殊。,2019,-,3,【分类】,(二)按感染病程分类 1、急性感染:病程在3周以内的感染。 2、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的外科感染。 3、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2019,-,4,【分类】,(三)其他分类 1、按病原体入侵时间分: 原发性感染 继发性感染 2、按病原体来源分: 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3、按发生感染的条件分: 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性感染); 医院内感染,2019,-,5,【病因】,(一)细菌的致病力(有无粘附因子及荚膜、致病菌的数量与增殖速率多少、病菌毒素强弱)。 (二)机体抵抗力(年老体弱、营养不良),2019,-,6,【病理生理】,(一)感染后的炎症反应 致病菌侵入组织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生成,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二)感染的转归(局限好转、炎症扩散、转为慢性)。,2019,-,7,【临床表现】,(一)局部红、肿、痛、热、功能障碍, 后期形成脓肿有波动感。 (二)全身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重者导致感染性休克 (三)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严重感染导致脓毒症 (四)特异性表现 如破伤风病人表现为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和其他产气菌感染时,局部可出现皮下捻发音等。,2019,-,8,【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1、WBC、N,若WBC低于正常,提示感染严重。 2、分泌物、渗出液、脓液或血液细菌培养() 可明确致病菌,并作药物敏感试验。 (二)影像学检查:超声波、X线摄片、CT等有助于脓肿的诊断。,2019,-,9,【处理原则】,(一)局部治疗 、早期促进炎症消散(制动、热敷、 理疗、 外用药) 、后期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二)全身治疗 、支持疗法(休息、营养、补液、输血等) 、应用抗生素 、对症处理,2019,-,10,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一、疖 疖(furuncle),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常为金葡菌所致,好发于头、面、颈、背、腋窝、会阴部。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时,称疖病。,2019,-,11,【临床表现】,初起红、肿、痛、热的小硬结,逐渐隆起高出于皮肤,中央组织坏死,液化成脓,顶部出现脓栓,日后破溃,排出脓液后炎症消退。 发生在危险三角区的疖,可引起化脓性海绵窦炎,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瞳孔散大、伴头痛、呕吐、高热、昏迷甚至死亡。,2019,-,12,2019,-,13,疖,2019,-,14,2019,-,15,2019,-,16,2019,-,17,【处理原则】,(一)早期理疗、热敷、敷鱼石脂软膏 (二)有脓栓时顶部涂石炭酸或切开引流 (三)应用抗生素 (四)“危险三角区”的疖严禁挤压。,2019,-,18,护理措施,1.保持疖周围皮肤清洁,以防感染扩散 2.避免挤压未成熟的疖,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 3.疖化脓切开引流后,应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促进创口愈合 4.注意休息,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2019,-,19,二、 痈,痈(carbuncle)指临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中医称“疽”、“对口疮”、“搭背”等。 多为金葡菌所致,好发于上唇、颈后、肩背等皮肤厚硬部。亦见于糖尿病患者。,2019,-,20,2019,-,21,腹壁痈,腹壁痈,2019,-,22,2019,-,23,2019,-,24,【临床表现】,(一)局部呈紫红色炎性浸润区,质硬,逐步出现多个脓栓,呈蜂窝状,局部发热、剧痛,进而中央坏死、溶解成“火山口”状,而周围水肿。 (二)全身中毒症状明显,WBC N。 (三)唇痈可致颅内海绵窦感染而危及生命,2019,-,25,【处理原则】,(一)加强营养、保证体息、对症、控制糖尿病。 (二)应用有效抗生素。 (三)局部处理 1、早期热敷、理疗。 2、已破可在局麻或氯胺酮下行切开引流,填入双氧水或优锁溶液的纱条止血,术后 23 天起,逐日换药。 3、创面大者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处理。 4、唇痈溃烂可湿敷,但切勿手术。,2019,-,26,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疼痛 与炎症区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感染扩散及组织坏死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 颅内感染,2019,-,27,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切开引流术后:观察伤口敷料、T、疼痛情况 3、伴全身症状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增加机体抵抗力。 4、观察有无颅内感染表现 5、糖尿病应及时治疗,2019,-,28,三、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 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2019,-,29,蜂窝织炎,蜂窝织炎,2019,-,30,2019,-,31,【临床表现】,(一)浅表者:局部红、肿、痛、热,并迅速向周围扩大,进而中心 缺血、坏死,触之波动感。深部者:局部水肿、压痛明显。 (二)全身感染征象。 (三)WBC N 。 (四)颌下蜂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窒息。 (五)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脓液恶臭,皮下有捻发音。 (六)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新生儿背、臀部等经常受压的部位。,2019,-,32,【处理原则】,(一)局部制动,抬高患肢。 (二)休息、支持、对症。 (三)抗感染。 (四)已成脓应及早切开引流。,2019,-,33,2019,-,34,2019,-,35,护理诊断,体温过高 与毒素吸收入血有关 疼痛 与炎症区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有关 皮肤、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损伤、感染扩散及组织坏死有关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发热后虚弱和局部炎症造成功能障碍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相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 呼吸困难等,2019,-,36,护理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防止损伤,局部感染及时处理。 3、患部制动、患肢抬高。 4、口底、颌下、颈部的蜂窝织炎者:观察有无呼吸困 难、窒息表现,备齐急救物品,如气切包、氧气等。 5、切开引流术后:观察伤口敷料、T、疼痛情况, 加强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伴全身症状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加机 体抵抗力。,2019,-,37,丹毒,定义 指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 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病因 皮肤黏膜病损或其他感染扩散,2019,-,38,【临床表现】,(一)网状淋巴管炎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临床表现: 1、局部皮肤片状微隆起的红疹(鲜红色),边界清楚,中央较淡红,随之转为棕黄色。有烧灼样疼痛,周围淋巴结常肿大、触痛。一般不化脓,下肢丹毒可因淋巴水肿,发展为“象皮肿”。 2、伴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化验: WBC、N,2019,-,39,2019,-,40,下肢丹毒,2019,-,41,治疗原则,局部治疗 局部用药、物理疗法、 患部制动、患肢抬高 全身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 防止医源性感染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足癣,2019,-,42,护理诊断 疼痛 与炎症区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避免交叉感染: 隔离 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 患部制动、患肢抬高。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2019,-,43,五、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acute 1ymphangitis)指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急性淋巴管炎分:网状淋巴管炎(即丹毒) 管状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指急性淋巴管炎波及所属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症时。,2019,-,44,【临床表现】,(二)管状淋巴管炎: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表现: 1、皮下浅层急性淋巴管炎出现表皮下一条或多条红线,中医称红丝疔,触之硬且有压痛。 2、深层急性淋巴管炎则无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局部有条形触痛区。 3、重者伴全身感染征 4、 化验:WBC、N,2019,-,45,【临床表现】,(三)急性淋巴结炎:表现: 1、有原发感染病灶 2、所属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早期分界清楚;随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片,表面红、肿、痛、热;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少数可破溃流脓。 3、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4、化验:WBC、N,脓液细菌培养(+),2019,-,46,淋巴结炎,2019,-,47,【处理原则】,(一)网状淋巴管炎(丹毒)有传染、应隔离,全身应用抗菌素。 (二)管状淋巴管炎伴有红线条时局部外敷黄金散、玉露散或用呋喃西林溶液湿热敷。全身应用抗菌素。 (二)急性淋巴结炎时全身应用抗菌素、早期局部热敷、理疗、敷中草药。已形成脓肿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2019,-,48,【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1体温过高 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2疼痛 病人疼痛减轻 3潜在并发症: 及时预防、发现和处理并 (脓毒症、海绵窦炎、窒息、 发症。 血栓性静脉炎) 4、知识缺乏: 提供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2019,-,49,【护理措施】,(一)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观察并记录病变范围、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及脓液性状改变等。 2、防止感染扩散:保持病变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无菌操作下换药。 3、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4、维持正常体温:高热者给物理或药物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予以静脉输液,并监测24小时出入量。,2019,-,50,【护理措施】,5、注意休息和营养:严重全身反应的病人,嘱休息,加强营养,鼓励丰富蛋白质、能量及维生素的饮食。 (二)控制疼痛 疼痛严重者,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三)预防并发症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有无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及血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等脓毒症表现;疖警惕发生海棉窦炎;颌下痈或蜂窝织炎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现象,作好气管插管等急救准备。,2019,-,51,【护理措施】,(四)提供预防感染的相关知识 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 2、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灶,如扁桃体炎、龋齿、手癣和足癣、皮肤损伤及各种皮皮下化脓性感染等。 3、丹毒病人应隔离,防止传染。,2019,-,52,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一、甲沟炎 甲沟炎是指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多因手指的轻微外伤,如刺伤、剪指甲过深和逆剥皮刺等引起。 临床表现:初起时,一侧甲沟皮肤出现红肿、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可迅速发展形成脓肿。红肿区有波动,但不易破溃流脓。感染可发展至甲根部或对侧甲沟,形成半环形脓肿。若未及时切开排脓,感染向深层蔓延可形成脓性指头炎、指甲下脓肿或指骨骨髓炎。 处理原则:局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及金黄散等。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甲下积脓,行拔除甲术。,2019,-,53,二、脓性指头炎 脓性指头炎是末节手指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多由甲沟炎扩展、蔓延或手指末节皮肤受伤后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未节指头发红、肿胀、剧烈跳痛;多伴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引起指骨缺血性坏死,形成慢性骨髓炎,伤口经久不愈。化验:WBC、N,X线摄片:可明确有无指骨坏死。 处理原则:患手与前臂保持平置位,患指向上,避免下垂加重疼痛。予以鱼石脂软膏及金黄散等中、西药敷贴指头。一旦出现指头明显肿胀和跳痛,应立即切开引流。,2019,-,54,甲沟炎,指头炎,2019,-,55,处理原则,甲沟炎 初起:外用药和口 服抗生素 脓肿形成后: 单侧:切开引流 双侧:双侧引流 甲根:拔甲引流,2019,-,56,2019,-,57,护理诊断,疼痛: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肿胀等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指骨坏死 知识缺乏:缺乏预防感染的知识,2019,-,58,【护理措施】,(一)缓解疼痛: 1、患指制动并抬高,可减轻疼痛 2、促进创面愈合:保持创面干燥无菌,定时换药; (二)控制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严密监测体温、脉搏等变化,必要时予以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 2、按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2019,-,59,护理措施,(三)观察和预防指骨坏死 (四)提供相关知识,2019,-,60,第四节 全身感染,全身性感染(systematicinfection)是指致病菌侵人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sepsis)和菌血症 (bacteremia)。 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此基础上,血培养检出致病菌者,称为菌血症。,2019,-,61,【病因】,全身性感染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 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和(或)机体抵抗力低是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常见细菌有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无芽孢厌氧菌、真菌等,2019,-,62,【病理生理】,致病菌侵入机体并繁殖,产生多种酶与毒素,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6.8和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热、痛, 全身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引起微循环障碍,器官灌注不足,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2019,-,63,2019,-,64,【临床表现】,全身性感染的共性表现: (一)病人突发寒战、高热(可达4041)或体温不升;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 (二)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 (三)烦躁或神志淡漠、谵妄甚至昏迷。 (四)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严重者呼吸困难。,2019,-,65,【临床表现】,(五)代谢紊乱和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六)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肝脾肿大、黄疸、皮下出血或瘀斑。 (七)可有原发感染病灶的表现 (八)血常规:WBC N(2030109/L) (九)血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在病人寒战时采血,更易发现致病菌)。,2019,-,66,【处理原则】,(一)处理原发感染灶(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灭死整、充分引流脓肿等)。 (二)应用抗菌药 根据感染特点、脓液性状或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尽早、足量、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 (三)支持治疗 高能量、高蛋白质和主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必要时提供肠内外营养支持,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及输液,以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失衡。 (四)对症治疗 ( 高热、抗休克及糖尿病等),2019,-,67,【护理评估】,(一)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一般情况、感染的发生情况、既往有无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病史) (二)身体状况(局部感染征、全身感染征、WBC N等) (三)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焦虑、恐惧等),2019,-,68,【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一)体温过高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二)潜在并发症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 (休克、水电紊乱) 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及 时发现、处理和护理 (三)焦虑 病人自述焦虑程度减 轻或缓解,2019,-,69,【护理措施】,(一)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变化及原发感染灶的处理效果等。 2、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并发导管性感染。 3、根据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4、加强营养支持: 5、维持正常体温: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按医嘱应用降温药。 6、及时做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寒战高热时,采集血,阳性率高),2019,-,70,【护理措施】,(二)观察和防治并发症 1、感染性休克: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包括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建立输液通道、输液和应用抗菌素等)。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注意观察脱水表现,定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三)心理护理 关心和体贴病人。多交流,解释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 (四)其他 提供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和睡眠。,2019,-,71,【护理评价】,(一)病人体温是否维持正常。 (二)病人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等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