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何后军 教授 联系电话E-mail: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情况与预防控制,2019,-,1,猪蓝耳病正式的名字叫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以成年猪的生殖障碍、早产、流产、死胎为特征,一般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很低。 猪蓝耳病1987年在美国被发现的,很快传到了加拿大、德国等国,该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 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传染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019,-,2,疫情:今年发病猪超过4.5万头。5个月194县次发生1至5月,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有194县次、289个疫点,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头,扑杀5778头。,今年1月至5月全国22个省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2019,-,3,从去年六月份中旬开始,养猪业比较密集的江西南昌周边地区养猪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疾病,造成母猪、育肥猪大批死亡淘汰。随后这种疾病急速蔓延,从江西开始,江苏、河南、山东、河北、京津、辽宁一直到黑龙江,今年春季又在广东地区流行。五月份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确诊为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经一年来的各种对症治疗措施的采用,效果均不明显,造成临床兽医和广大的养猪场户不知所措。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2019,-,4,这一疫病的出现和流行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一些严重爆发此病地区,猪的总量下降了60%,而一些中型和小型的养猪场因此被迫关闭。 据官方估计,有超过1000万头猪在这场疫病爆发中死亡和被销毁。与1996年所发生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2002年由猪圆环病毒2型所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所造成的损失相比,这次灾难所带给我们的损失要大的多。,2019,-,5,排除人畜共患病疫情,排除了“非洲猪瘟”,2006年9月5号,2019,-,6,农业部澄清:南方部分地区的猪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九月五日农业部明确表示,今夏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猪高热病,不是人畜共患病疫情,且疫情现已趋缓和。 近几年,在高温高湿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生猪发生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疫情,称为“猪高热病”。今年夏天以来,一些中小饲养场(户),再次发生生猪疫情。 经实验室检测,排除人畜共患病疫情,同时经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方法检测,排除非洲猪瘟。,2019,-,7,农业部澄清:南方部分地区的猪病不是人畜共患病,六月以来,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 农业部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猪病防控工作,强调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防止扩散蔓延。加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加强对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的动物卫生监管,严格实行“四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猪一律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要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2019,-,8,1、具有覆盖许多地区的广泛流行性,从南方地区向华中地区、东北地区传播和扩散。 2、传播扩散迅速,具有明显的流行和传播特征。一般来说,一旦一个猪场感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天内感染,而整个猪场1-2周内感染,随后波及邻近地区。 3、感染猪通常表现为高热41-42,持续1-3周,临床症状出现后5-7天开始死亡。,“猪高热病”清晰地表现出许多传染性的特征,2019,-,9,4、猪不分年龄品种都易感,并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50%-100%,死亡率20%-100%。哺乳仔猪发病率达100%,保育猪发病率达70%,成年猪发病率达20%。妊娠母猪的流产率达40%,流产胎儿无一存活。 5、低劣的饲养和管理条件易发病。此病更频繁和严重地在农户散养、小型和中型猪场爆发,然后迅速向大型集约化的猪场扩散。,“猪高热病”清晰地表现出许多传染性的特征,2019,-,10,6、抗生素的治疗不但不能缓解此病,反而加重此病,加速猪的死亡,特别是在一些没有控制给药的猪场尤为明显。在一些发病地区,发现高死亡率是由于不合理的给药(包括抗生素的治疗)和免疫接种造成的。,“猪高热病”清晰地表现出许多传染性的特征,2019,-,11,问题?,这次生猪疫情传播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对生猪产业影响之大,都是极其罕见的。,原发地是不是江西?我认为江西不是原发地,但江西的生猪发病确实非常严重。,2019,-,12,1、时间与范围:5月下旬-6月中旬开始,我省最先由安徽传入乐平市,在某些地方开始发病,桑美台风后达到高峰期,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该病传入。现在还有猪场发病。,2019,-,13,2、主要症状: (1)高热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聚成一团,卧地不起,犬坐势。 (2)呼吸困难,喘气,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睛有分泌物。 (3)部分猪表现为便秘,粪干,呈球状,无尿,有时可观察到腹泻。 (4)身体系统性消耗,皮毛粗糙,后肢麻痹,最终发生癫痫和死亡。 (5)整个病程一般为1-3周,通常死亡在发病后5-7天开始出现,只有少量猪可以耐受并逐渐康复。,疫情复杂,各地情况不一,甚至每个猪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肥猪、小猪、公猪、母猪均有死亡,2019,-,14,不同猪同疾病的病症不尽完全一致,大部分病猪发病初期体温升高,一般在40以上。本病的特征是发病率高,体温高,死亡率高(俗称三高)。而所有的发病猪均表现食欲废绝,呕吐,部分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现象;部分病猪流鼻涕,眼屎增多,皮肤呈蓝紫色,特别是耳部和腹部皮肤;个别病猪表现呼吸症状,腹泻、便秘。其中有的病猪粪便呈黄色水样;少数病猪表现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临床症状,2019,-,15,3、死亡猪呈现典型的败血症变化: 1、皮肤充血和出血。 2、全身淋巴结显著水肿,肺水肿,严重的肺实变,整个肺有红色和紫色的病变,在心叶、间叶和膈叶尤为明显。 3、喉头和气管充血和出血,同时气管内充满黏液和泡沫。 4、冠状脂肪、心内膜、心外膜和肾表面有出血点。肾肿大,呈棕色或黄色。肾的皮质和髓质部出血,同时肾盂和肾乳头也发生出血。 5、由于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表现出大不相同的病理变化。,2019,-,16,病猪的病理变化不完全一致,多数表现肺脏间质增宽、水肿,表面或切面有出血点,切面外翻。多数病猪的肺脏多处部分肉变,特别是尖叶、心叶和隔叶的前缘。气管内有较多的气泡或泡沫。脾脏肿大边缘有多处坏死,内有泡沫样液体;肾脏淤血,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有时呈现典型的大理石状花纹,部分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回盲口有大量的溃疡面。,病理变化,2019,-,17,4、治疗情况:各种药物(抗细菌、抗病毒药物,中草药,免疫增效剂等)治疗效果不明。,养殖户恐慌!发病猪一打针就死亡。,2019,-,18,5、一般肥猪开始发病,后中猪、公猪、母猪发病,再后小猪和哺乳仔猪发病。农村散养户和小型养猪场大多难逃此却。有的养猪场成百上千地死猪,有的乡镇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生猪全部死光,就连许多基础条件甚好的大型养猪场也在所难免。,2019,-,19,1、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2、猪瘟 3、猪链球菌病 4、猪伪狂犬病 5、猪弓形体病 6、猪附红细胞体病 7、猪园环病毒病 8、饲料霉变 9、猪流感 10、猪肺疫 11、非洲猪瘟 ,疫情分析难有定论,畜禽防疫专家对疫情判断说法不一,防控支招意见相左。,2019,-,20,病原:是“细菌”?是“病毒”?,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毒: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非洲猪瘟?我国尚未报导。,“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21,76份“猪高热病”病料的实验室诊断结果: 单纯的PRRS感染 占3.9%. PRRS+链球菌 占2.6% PRRS+PRV+喘气病 占2.6% PRRS+CFSV+附红细胞体 占5.3% PRRS+PCV-2 占18.4% PRRS+PCV-2+PRV 占39.5% PRRS+PCV-2+CFSV 占21.1%,“猪高热病”病因分析,按免疫程序定期接种优质PRRS疫苗是预防“猪高热病“的关键,自王秀花等,华东地区“猪高热病”的流行调查,2019,-,22,“猪高热病”的病因学仍然是兽医界所争论的焦点,从死猪所分离和检测的病原有病毒,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甚至寄生虫,如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高热病”病因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可能存在引起此病的另一种病原呢?,2019,-,23,童光志等从南方发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猪中分离鉴定了“一株新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动物感染试验初步显示:新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对仔猪有更高的致病性。但这种新分离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在2006年许多猪场暴发的“猪高热病”中盼演什么样的角色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24,宁宜宝等,从湖南3个“猪高热病”发病猪场11头病死猪的病料组织中分离出了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鞭毛抗原(K88、K99、987P和F41)全为阴性。经过157种菌体抗原血清学检测,血清型为5、6、15、22、32和83型。药物试验表明: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常用的药物耐药,对氟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敏感。,“猪高热病”病因分析,结果证明:大肠杆菌在“猪高热病”的发病过程中只起协同诱发作用,引起猪发病死亡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2019,-,25,宁宜宝等,从南方某猪场“猪高热病”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PRRSV单纯感染猪6/6发病,5/6死亡。大肠杆菌与PRRSV混合感染猪7/7发病,5/7死亡。同居感染3头全部发病,1头死亡。,“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26,所有感染猪于感染后2-4天出现体温升高至42,2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直到死亡前体温不再升高。感染发病猪的典型症状为瘦弱、拱背、后肢跛行、喜卧、被毛粗乱无光泽,有的猪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至废食。将圈舍温度升至29对感染猪发病无加强作用。死亡猪的病理变化主要为严重的出血性、间质性肺炎,皮表肢体远端出血、腿部个耳有黄豆大小扣状出血性坏死灶,部分猪淋巴结、胃、肠道出血、肝脏表面有分散的圆形白色荚膜覆盖。心脏的冠状沟有胶冻样病变。,“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27,从结果看:虽然PRRSV感染能够引起猪产生高热和高的发病率。但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及某些病理变化看,和南方猪场的发病死亡猪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猪场的一些激发因子或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有关。,“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28,“猪高热病”病因分析,猪高热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美国在2002-2004年发生过猪高致病性蓝耳病,PRRS的抗体水平与保护性无相关性?,PRRS的保护性与血清中另一种因子有关,2019,-,29,1、现在国家已经确诊该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2、是否流感病毒有可能扮演启动、协同作用的证据不清楚,还不确切。但应高度重视,这种疾病流行也有可能需要一种传播快、感染能力强的细菌或病毒的启动,就不能忽视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存在。,“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30,3、混合感染的诱发因素:因为该病的发生死亡,不同程度上病死猪的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均检出PRRS、伪狂犬、猪瘟、细小病毒、圆环病毒的存在,同时链球菌、弓形体、附红体、伤寒等细菌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而人们易忽略沙门氏菌,往往这种病菌在猪场发生PRRS感染时更容易引起败血症的加重,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非典型猪瘟、伪狂犬、链球菌和弓形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否启动PRRS而产生协同作用,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流行问题,有待今后的证实。,“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31,1、环境因素:卫生条件差,高温高湿,平时消毒不严。 2、饲养管理:饲料霉变,饲养密度过高,营养不全,药物疫苗使用混乱。 3、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园环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副嗜血杆菌和猪弓形体等继发或混合感染。 4、一种新的病原: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猪流感病毒(H3N2、H5N1、H9N2)、新的病毒?,高度重视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免疫抑制,“猪高热病”病因分析,2019,-,32,经过对不同地区的病毒进行精确的分析,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变异猪蓝耳病病毒的毒力明显增强,死亡率明显提高。该病发现以后,我国向国际上通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对此非常重视。我们认为这也是对国际猪病防控的一个贡献。有关科研文章已经被国际上著名的科学杂志所接受,6月13号将全文刊载。,病毒变异毒力增强,死亡率高,2019,-,33,病理照片,胃黏膜严重出血,2019,-,34,病理照片,四肢划动,2019,-,35,病理照片,四肢划动,2019,-,36,病理照片,全身颤动、口吐泡沫,2019,-,37,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一、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猪群转圈和混群次数,降低应急因素。不使用霉变和劣质饲料,并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有条件的农户提倡规模化饲养,以利于防病。,2019,-,38,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二、科学免疫 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的有效手段,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很多,一定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建议,按时、按量做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等疫病的免疫,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自家组织灭活苗应该有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上不提倡?,2019,-,39,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农业部5月17日发布,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造成养猪业严重损失。农业部就此整合生产、科研力量,组织联合攻关取得成效。4月29日该疫苗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审评,并于11日正式投入生产。 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联合研制的这种新疫苗,利用流行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毒株作种毒,经种毒筛选、中间试制、临床和扩大临床实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免疫保护率超过80。疫苗克服了国外同类病毒疫苗价格高、病毒易返强、效果不确实等问题。,2019,-,40,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1、浙江易邦 2、上海海利 3、内蒙金宇 4、洛阳普莱珂 5、吉林正业 6、中牧成都药厂 7、南京天邦 8、乾元浩南京厂 9、大北农 10、大华农 11、武汉中博 12、齐鲁,获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生产资格的12家企业名单 2007-6-7 16:55:00,2019,-,41,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13日说,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13日正式投入使用,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将在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天,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首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经检验合格,正式下线。近期新型疫苗将陆续调往生猪主产区、疫情高发区等重点地区。,2019,-,42,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农业部在安排12家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新型疫苗生产和监管,保证质量和供应。 一是对疫苗生产企业加强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各企业生产能力和进度,指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二是向各疫苗生产企业派出驻厂监督员,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2019,-,43,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三是紧急防疫期间,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采取紧急批准签发程序。 四是对疫苗实行统一调拨,并对生产调拨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 五是编制疫苗安全使用手册,要求各级防疫机构和疫苗生产企业对疫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2019,-,44,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农业部要求各企业加快疫苗生产进度,并向每家疫苗厂都派驻监督员,对疫苗生产、调拨实行日报管理,对疫苗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按生产计划,6月份可以生产疫苗7000多万毫升,7月份生产疫苗1.54亿毫升,8月份生产1.89亿毫升,目前已经向各地调拨了2000多万毫升。初步定的价格是每毫升8毛钱。,2019,-,45,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三、严格消毒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以降低和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源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发病的机会。,2019,-,46,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四、药物治疗 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针对病症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防止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2019,-,47,1、本病对症治疗的效果较差,很多抗生素和抗菌药,如青链霉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类药物、喹喏酮类药物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治疗效果。 2、有的猪用磺胺类药物或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磺胺类药物,结果往往造成更加严重的死亡。,对治疗的反应,2019,-,48,3、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也不能有效退烧,反而一些中药制剂的解热镇痛药柴胡、清瘟败毒注射液效果较理想些。 4、一些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反而如黄芪多糖类、板蓝根注射液以及其他中药制剂的清热解毒药效果较为理想。,对治疗的反应,2019,-,49,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减少饲料霉变,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生本病时建议用以下方法。 1、首先用能够控制病毒繁殖的生物制品及中药制剂如干扰素、核酸类、白介素、多肽类、黄芪多糖类,也可采用紧急接种兰耳病疫苗。 2、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制剂。如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或清瘟败毒散、荆防败毒散等拌料。大青叶、板蓝根、野菊花、杏仁、黄芪煎汁饮水,有较好的预防治疗效果。,治疗原则,2019,-,50,3、用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和控制混合和继发感染,如菌毒双抗、黄芪多糖等。 4、退烧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半衰期问题,应用上要连续、定时和巩固相兼顾。 5、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加强营养,如VC、VB、富血铁、氨基维他等。,治疗原则,2019,-,51,治疗上不能有病乱投医,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要针对病情、症状、季节、气候、营养状况、年龄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合理适时用药。如不确定为本病建议尽量减少磺胺类药物的使用,继发、混合感染弓形虫病时除外。,治疗原则,2019,-,52,(1)免疫接种好猪瘟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先注射一种后,再注射另一种。先注射那一种要根据本猪场的情况而定。 (2)加强消毒,增加每周消毒的次数及选择较好的消毒剂。 (3)水中和饲料中添加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治疗,对健康猪群,2019,-,53,(1)加强饮水在水中加电解多维+葡萄糖; (2)在饲料中加扶正固本的中药+益生素+维生素C; (3)降低存栏密度,加强通风、降温。对病猪可适当进行室外运动。 (4)对症治疗 适当的用一些解热药和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治疗,已经发病的采取保守疗法,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减少注射的次数,2019,-,54,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五、适时补栏 尽量不要在67月份补栏。必须要补栏的,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买后一定要隔离饲养两周以上时间,检查体温正常,确保健康后再混群饲养。,2019,-,55,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六、发现病猪要报告 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要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要按照有关规定深埋。有条件的地方,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焚烧处理。,2019,-,56,如何预防猪“高热病” ?,七、不宰、不食病死猪 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严禁贩卖病、死猪,防止疫情通过市场环节扩散。也不能屠宰病死猪自食,坚决做到对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2005年“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主要原因就是人食用发病、病死猪肉。,2019,-,5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2019,-,58,本规范规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的操作程序与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2019,-,59,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2 诊断,2.1 诊断指标,2.1.1 临床指标,2019,-,60,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2 诊断,2.1 诊断指标,2.1.2 病理指标,2019,-,6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2 诊断,2.1 诊断指标,2.1.3 病原学指标,2019,-,62,2.2.1 疑似结果符合2.1.1和2.1.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2.2 确诊符合2.2.1,且符合和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2 诊断,2.1 结果判定,2019,-,63,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符合2.2.1规定的,判定为疑似疫情。 3.3 判定为疑似疫情时,应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必要时送省级动物疫控机构或国家指定实验室。,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3 疫情报告,2019,-,64,3.4 确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应在2个小时内将情况逐级报至省级动物疫控机构和同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 3.5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确诊结果,按规定公布疫情。,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3 疫情报告,2019,-,65,4.1 疑似疫情的处置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生猪及其产品和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对病死猪、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对发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66,4.2确认疫情的处置 4.2.1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67,疫点:为发病猪所在的地点。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猪所在的相对独立的养殖圈舍为疫点;散养猪以病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工具为疫点;在市场发现疫情,以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 疫区:指疫点边缘向外延3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根据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状况、疫点周边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划定。 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68,4.2.2 封锁疫区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施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关闭生猪交易市场,禁止生猪及其产品运出疫区。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69,4.2.3 疫点应采取的措施扑杀所有病猪和同群猪;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 4.2.4 疫区应采取的措施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70, 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对受威胁区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疫情监测。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对疫情进行溯源和扩散风险评估。,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71, 解除封锁疫区内最后一头病猪扑杀或死亡后14天以上,未出现新的疫情;在当地动物疫控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经当地动物疫控机构审验合格,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 4.3 疫情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详实的记录(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并归档。,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4 疫情处置,2019,-,72,5.1监测 5.1.1 监测主体县级以上动物疫控机构。 5.1.2 监测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原学检测。 5.1.3 监测范围 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屠宰厂/场、跨县调运的生猪。 对种猪场、隔离场、边境、近期发生疫情及疫情频发等高风险区域的生猪进行重点监测。,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5 预防控制,2019,-,73,5.1监测 5.1.4监测预警各级动物疫控机构对监测结果及相关信息进行风险分析,做好预警预报。农业部指定的实验室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与评价,及时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5.1.5监测结果处理按照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将监测结果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动物疫控机构。,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5 预防控制,2019,-,74,5.2 免疫 5.2.1 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方案见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强化免疫。 5.2.2 养殖场/户必须按规定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包括免疫登记表、免疫证、畜禽标识等。 5.2.3 各级动物疫控机构定期对免疫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群体抗体水平消长情况及时加强免疫。 5.3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饲养,建立健全各项防疫制度,做好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5 预防控制,2019,-,75,6.1 产地检疫生猪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报检后必须及时派员到场/户实施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合格证明;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出具消毒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 屠宰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验证查物,合格后方可入厂/场屠宰。检疫合格并加盖(封)检疫标识后方可出厂/场,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6.3 种猪异地调运检疫跨省调运种猪时,应先到调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调出地按照规范进行检疫,检疫合格方可调运。到达后须隔离饲养14天以上,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6 检疫监督,2019,-,76,6.4监督管理 6.4.1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扩散。生猪及产品凭检疫合格证(章)和畜禽标识运输、销售。 6.4.2 生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6.4.3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及转运、屠宰、加工、经营、食用病(死)猪及其产品。,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6 检疫监督,2019,-,77,为了有效预防控制猪病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国家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实行全面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各地结合当地饲养特点和疫病流行情况,对其它猪病实行免疫。同时应及时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并根据免疫抗体消长情况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免疫质量。 各地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制定相应的免疫方案。,猪病免疫推荐方案,一、总体要求,2019,-,78,本方案包括的免疫病种为: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肺疫、猪丹毒、猪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猪病免疫推荐方案,二、免疫病种,2019,-,79,三、推荐的免疫程序,猪病免疫推荐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886:2025 EN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ry - Soil or soil and rock mixture drilling and foundation machines - Commercial specifications
- 证券投资顾问述职报告
- 2026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牡丹区胡集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物业工程维修培训
- 小米配件产品培训
- 房产中介个人年终总结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DB1331-T 025.4-2022 雄安新区工程建设关键质量指标体系:合交通
- 2024至2030年中国喷水推进器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 陶渊明专题课件
- 人参培训课件
- 四川省价建筑地下结构抗浮锚杆技术标准
- 2023年航空公司招聘:机场安检员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糖尿病临床病例分析经典案例
- 老年人体检分析报告总结
- 第4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2框《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计量安全防护
- 食品生物技术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