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ppt_第1页
课件: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ppt_第2页
课件: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ppt_第3页
课件: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ppt_第4页
课件: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部肌腱的损伤与修复,新沂市中医院骨伤科 徐晶晶,2019,-,1,解剖基础,一、指屈肌腱解剖生理特点: 指屈肌腱具有弹性小、寡血供、低代谢等特点,并具有强耐压、抗张、抗磨擦能力。 二、指屈肌腱的营养: 指屈肌腱的营养由血液灌流及滑液扩散和淋巴液来供应。指屈肌腱的血液供应有明显的节段性、分布不均性、偏侧性,近侧段由肌肉及腱周血管提供,远侧端由肌腱止腱处指骨及短腱纽的血管进入肌腱,中间段由长腱纽提供。肌腱掌侧1/3-1/2的腱实质内基本无血管,仅靠滑液扩散营养,2019,-,2,三、屈肌腱分区: (一)深肌腱抵止区(区) 从中节指骨中份至深腱抵止点。 (二)腱鞘区(区) 从腱鞘开始至指浅屈肌的附丽处(即中节指骨中份),在此段深、浅屈肌腱被限制在狭小的腱鞘内,伤后很易粘连,处理困难,效果较差,故又称为“无人区”。,2019,-,3,(三)手掌区(区) 腕横韧带远侧至肌腱进入腱鞘之前的区域。手掌内深肌腱的桡侧有蚓状肌附丽,断裂后限制近端肌腱回缩。 (四)腕管区(区) 九条肌腱及正中神经挤在腕管内,空间较小,正中神经浅在,常与肌腱同时损伤。 (五)前臂区(区) 从肌腱起始至腕管近端,即前臂下1/3处。此区屈肌腱,有腱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保护,粘连机会少。,2019,-,4,四、伸肌腱解剖 (一)伸肌腱止点断裂 多为戳伤,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腱附着点,局部切割伤亦可割断。表现为锤状指畸形,部分病人伴有撕脱骨折 。 (二)伸肌腱中央束断裂 屈指时,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出,该处易受损伤,常伴中央束断裂。正常进中央束与两侧均在手指长轴的背侧,中央束断裂后,侧束仍要伸指作用,反使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形成典型的“钮孔”畸形 。 (三)手背、腕背及前臂伸肌腱损伤 。,2019,-,5,长期以来对肌腱 愈合有着不同的认识: 一种意见认为肌腱本身缺乏自愈能力,肌腱断裂后要靠腱 鞘和腱 周的增生,断腱间隙为肉芽组织所填充,形成局部疤痕,才能恢复肌腱 的连续性,认为粘连是断裂肌腱愈合的一种营养方式,断腱依靠粘连获得血液供应,因而粘连是肌腱愈合过程中的生理过程,随着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上述理论逐渐为肌腱有自愈能力并非一定要鞘管或腱周提供提供肉芽组织才能愈合的观点所替代。,2019,-,6,肌腱愈合的 组织学变化,2019,-,7,肌腱断端正确缝合后,其愈合情况进展如下: 第一周为纤维架形成期。腱断端1.0.5cm红肿梭形、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增生,断端间隙由胶样物质充填,由腱的附属组织、腱鞘、腱周组织、腱外膜及腱内膜生长纤维母细胞,伸入断端,构成纤维样临时支架,腱细胞至45天后开始生长。,2019,-,8,第二周为结缔组织增生期。腱肿胀充血显著,纤维支架由结缔组织替代。自第八天开始由肌腱细胞发生的肌腱纤维,经过结缔组织和胶样物质的肿块相对生长。至二周未肌腱断端间隙完全由肌腱纤维组织充填,但不坚实。,2019,-,9,第三周肌腱胶原纤维形成期。红肿开始减退,肌腱细胞分裂增殖,腱 断端间隙完全为结缔组织和肌腱胶原纤维充填,且连接比较坚固,同时二断端连接处与其周围开始互相分离,便于肌腱滑动。,2019,-,10,2019,-,11,手术方法,各区修复要求: 关于各区的修复方法, 临床上主要是对区持有不同观点, 其余各区修复方法进展不大。 区指深屈肌断裂在离止点 1cm 以内者可直接吻合, 或行肌腱前移。,2019,-,12,区屈肌腱修复效果最不理想, 由于区中指深浅屈肌腱同时限制在狭小骨纤维管道内, 修复后极易产生粘连。有学者认为单纯指浅屈肌断裂可不吻合, 伴指深浅屈肌断裂时, 只吻合指深屈肌, 切除指浅屈肌。李秉胜等认为要同时修复指深浅屈肌, 切除指浅屈肌时容易损伤腱纽, 使指深屈肌腱血供减少, 而影响肌腱愈合, 加重粘连, 同时要修复或重建滑车。,2019,-,13,在区损伤是否修复腱鞘或重建滑车, 临床上仍持有不同意见, 不主张修复腱鞘学者认为修复腱鞘后容易引起鞘管狭窄, 从而加重肌腱粘连。主张修复或重建滑车学者认为腱鞘区有分泌液, 有营养肌腱和协助肌腱活动的功能,修复腱鞘能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 是防止肌腱粘连有效办法, 最起码 A2 , A 4滑车是要修复或重建的。,2019,-,14,区屈肌腱损伤要同时修复指深浅屈肌, 蚓状肌不需缝合, 否则可能引起手部蚓状肌亢进现象; 区所有屈肌腱损伤均应修复, 但须将腕横韧带作完全或部份切除; 区所有屈肌都应早期修复, 但在这一平面的滑膜覆盖必须切除一些。,2019,-,15,肌 腱 损 伤 断 裂 修 复 方 法 的 进 展,手术缝合 :肌腱损伤后应早期修复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手术缝合 ,但要求缝合部必须有足够大的抗张强度 ,以适应早期功能锻炼的需要。而修复腱早期的抗张强度与缝合方法直接相关 ,缝合强度与通过断端的缝线数量呈密切正相关 ,但通过断端的缝线越多 ,缝合时对位也越难 ,难度也就越大。临床上较常用的改良 Kessler 法 , 这种方法操作较为简单 ,耗时较少 ,其线结位于断端 。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均表明它的最大抗拉强度足以抵抗术后锻炼的拉力。,2019,-,16,Papandrea 等的研究发现 ,2 根 4/0 无损伤线占腱横截面积的 2 %,而 1 个线结则占 20 %。改良 Kessler 法将线结埋于腱断端间 ,对肌腱的愈合干扰较大。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在显微镜下对肌腱精确对合 ,用连续锁边内翻法缝合肌腱断端边缘 ,使肌腱表面光滑 ,同时把对肌腱内血供的影响降到最低 ,有利于肌腱纤维的生长和连接以及减轻肌腱粘连。 总之,缝合肌腱时要求:缝线组织反应要小;要能经受一定的张力;缝合面要光滑不留粗糙面;缝线针数尽可能少,少干扰腱内血运。,2019,-,17,肌腱损伤的治疗 原则,2019,-,18,1、 新鲜肌腱损伤应一期修复。凡动物咬伤,肌腱严重广泛损伤且严重污染者可做二期修复。,2、肌腱修复前应恢复恢复骨架的连续性,肌腱修复处要有良好的软组织床,肌腱修复后应有良好的皮肤覆盖。,2019,-,19,3、肌腱修复时,先修复伸侧肌腱,后修复屈侧肌腱,并使肌张力调节与休息位。肌腱修复后应予以制动并做牵引,进行有限的自主练习。,4、选用无创尼龙单线材料进行缝合,术中注意无创技术。,2019,-,20,5、凡肌腱缺损,有可利用的动力肌,可以做游离肌腱移植修复。无动力肌者,可做肌腱移位修复。,6、防止旋转及扭曲。,7、为了保证肌腱有正常力的传导,应重建 滑车。,2019,-,21,预防屈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的防治一直是手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尝试了很多新的方法 ,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好的解决办法 ,但对粘连的预防都有一定的作用。,2019,-,22,首先 ,在急诊一期修复指屈肌腱损伤时应做到: (1) 无损伤操作 ,不可盲目粗暴地钳夹肌腱断端 ; (2) 注意保护腱鞘及腱旁组织 ,争取一期修复; (3) 选择损伤小、组织反应轻的针线及对肌腱血供影响小、抗张力强度大的缝合方法; (4) 缝合后要求缝合口表面光滑平整。 这 4 点是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基本措施。,2019,-,23,除此之外 ,治疗措施还包括抗炎药物的应用(类固醇、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去纤维蛋白和抑制胶原合成与交联的药物的应用、腱鞘及其代用品(生物组织代腱鞘、假性腱鞘)的应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屏障(包括透明质酸、聚乙烯-氮五环酮等)的应用、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超声波理疗等。,2019,-,24,以前一直认为 ,肌腱的修复中外源性修复是惟一的途径 ,粘连是肌腱愈合时必不可少的过程。最近 ,通过对肌腱的深入研究发现 ,肌腱存在着内源性的愈合方式 ,如果肌腱的营养供应充分 ,吻合质量好 ,则以通过内源性腱性细胞增生连接修复处为主要途径 ,肌腱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可降低到最低水平。基于此原理 ,临床上应尽量减少外源性愈合 ,增加内源性愈合。,2019,-,25,1 非生物材料的应用 非金属材料:多聚四氟乙烯膜 2 生物材料的应用 3 生物制品及药物的应用 4 射线照射疗法,2019,-,26,总之 ,要想预防和减轻屈肌腱术后的粘连 ,应严格遵守肌腱外科的原则行无创操作 ,减少创面渗血 ,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 ,行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 ,这些措施是应用任何阻隔物所不能替代的。,2019,-,27,早期活动,早期活动的作用及对肌腱愈合的影响: 肌腱内源性愈合理论提出后,肌腱损伤术后的治疗原则发生了改变,提倡术后早期活动和锻炼,Verden等提出早期修复和术后早期锻炼的观点。Celberman(1981)研究表明早期控制性活动能够促进肌腱的内源性愈合,减轻粘连。 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肌腱愈合,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腱外膜细胞增生及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使胶原纤维的排列变得更有条理,减少肌腱粘连,新生的肌腱组织因活动所产生的张力而变得更坚韧,改善肌腱修复后的功能结果。,2019,-,28,康复治疗分期,制动期:一般为手术后前三星期。在手术后二至三天,敷料及石膏便可拆去,运用矫形器将手及手腕放于适当位置:手腕关节屈曲30度,掌指关节屈曲70度。矫形器需全日穿带。带上矫形器后,可开始早期进行被动或主动活动。 主动活动期:手术后第四至六星期,矫形器可改为腕固定矫形器,腕关节固定在伸直位,允许手指做自由不抗阻的活动,此期可配合压力衣控制增生疤痕,预防由增生疤痕所导致的关节挛缩。 手功能训练期:手术后第七至十二星期,此期可开始渐进式抗阻力的训练及被动式活动,如关节出现僵硬及挛缩的情况,可配合手部矫形器纠正变形。 职业训练期:术后十二星期后,此期主要进行职业训练。如果恢复不满意,可考虑手功能重建或肌腱松解手术。,2019,-,29,术后护理,1.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担心手术疗效,或是对疼痛特别敏感,不愿接受早期锻炼等。护士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其主动配合,共同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2.一般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情况,伤口敷料外观有无渗血渗液,手部及手指的肿胀程度、温度、感觉既活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处理。,2019,-,30,术后护理,3.患者体位与外固定的护理 立位时患肢于胸前悬吊,防止下垂影响收治末端血液循环;卧位时垫高患者,一般抬高2030,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勿患侧卧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外固定者保持外固定的有效,并注意外固定包扎松紧适宜。 4.疼痛护理 由于手部神经支配丰富,肌腱手术后患者常感到伤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患者创造舒适、利于休息的环境,正确有效的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止痛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舒适并能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2019,-,31,术后护理,5.康复护理 康复治疗包括手功能康复体疗、作业疗法、支具疗法、物理疗法等。向患者宣传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了解康复锻炼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根据患者受伤程度制定不同的锻炼方法和时间,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 功能锻炼的时间和方法如下。,2019,-,32,术后护理,(1)早期无阻抗的功能锻炼:最早第2天就可以开始进行限制被动功能锻炼。术后13周限制性被动活动,以减少粘连,促进愈合。此期在医务人员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患者(指)被动屈曲、伸直活动,方法同上。 (2)中期无阻抗的功能锻炼:术后45周,指导患者轻度主动活动患肢(指),练习时动作缓和,用力适当,每天10次,每次5min,以引起轻度酸胀为宜,避免暴力性动作。对肌肉和关节进行按摩,配合采用局部理疗如超短波、频谱等疗法。,2019,-,33,术后护理,(3)后期增加阻抗的功能锻炼:48周后完全去除石膏保护负重锻炼,渐进加大阻抗活动;术后610周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患肢(指)20次,12h重复次。练习时掌握动作要领,功能活动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做日常活动动作。 (4)10周后根据患者的工作性质或意愿进行各种不同的作业训练,为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做好准备。,2019,-,3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水肿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水肿一般出现在术后48h内,是手外伤术后常见及相对较轻的并发症。手术后,置患者舒适卧位,用枕头或支架抬高患指连同该侧手臂,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以减轻肢体水肿及疼痛,避免指(肢)体因长时间受压而加重肿胀。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能下垂或随步行而活动。密切观察手指末梢循环,防止因敷料包扎过紧或石膏固定不佳而造成静脉回流不畅。 (2)处理:注意抬高患肢体位,敷料包扎松紧合适,术后24h后就可以轻轻按摩患指指腹;术后1天可进行红外线理疗,每天2次,每次20min,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2019,-,35,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2、肌腱粘连的预防与护理 肌腱修复术后,很难免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一旦发生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活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肌腱粘连是导致手术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手部损伤或修复术后常发生肌腱粘连,肌腱粘连后,手的功能明显的屈伸障碍。当肌腱与骨完全粘连时,粘连区远侧一个或几个关节特定的主动活动丧失;由于粘连的肌腱会起到如马勒一样的作用,因此特定的被动活动也会受限。,2019,-,36,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肌腱粘连的预防: 1.无创技术操作 准确地修整组织,保护肌腱的内源性愈合能力是防止粘连的首要手段 2.合理的肌腱缝合方法 目前趋向使用抗张力强的方法缝合,以适应手指被动,甚至主动屈曲的术后早期活动 3.腱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 4.使用粘连侵入的屏障物 5.药物使用 如使用透明质酸修复肌腱周围防止粘连,局部使用几丁糖防止粘连等。 6.早期的功能锻炼 这是防止肌腱粘连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无论是屈肌腱还是伸肌腱,一般术后用短臂石膏托固定制动24h后即应在康复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被动屈曲、伸直活动。,2019,-,37,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肌腱粘连的处理: 肌腱粘连松解术是手部肌腱修复术后已产生对手功能有明显影响的粘连而进行的补救手术。一般在肌腱损伤修复后36个月或肌腱移植后58个月进行。,2019,-,38,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3、肌腱断裂的预防与护理 (1)原因:功能锻炼不当。早期主动活动,术后早期主动活动是导致肌腱断裂的重要原因,由于术后早期肌腱尚未愈合,此时主动活动易使肌腱吻合口因张力过高而导致肌腱断裂。术后过早负重,术后45周是轻度主动活动期,个别患者对功能锻炼过于急躁,盲目加大活动度可造成肌腱再断裂。其他因素,与受伤的部位、程度及手术方法有关。 (2)预防: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详见上述。,2019,-,39,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4、关节僵硬的预防与护理 (1)原因:患者因为过度焦虑,担心疼痛,又惧怕肌腱断裂而不敢活动,结果导致正常关节肌肉的酸胀、疼痛。以至于关节僵硬。 (2)预防:预防关节废用性挛缩的最好方法是尽量缩小固定范围,并尽量缩短固定时间,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固定范围以外肢体近段和远端各关节的大幅度活动。要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未被固定的关节不但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这需要护理人员给予耐心的解释,使患者知道,出现关节僵硬后给生活带来的诸多影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相应的功能锻炼与理疗等,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2019,-,40,并发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