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重点难点1.掌握薄伽丘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含义,认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影响。一、古典文化的“再生”1背景(1)政治:封建的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3)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4)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2发源地: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3含义: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4旗帜:人文主义。判断正误(1)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2)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把人性从封建统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易混易错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二、人性的启蒙1初期概况(1)代表人物:“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表现形式: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3)作品内容神曲: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问题思考材料阿姆斯特丹大学运用情感分析软件分析名画蒙娜丽莎,得出的结论是蒙娜丽莎的表情中有83%是快乐的表情,9%是厌恶的表情,6%是害怕的表情,2%是愤怒的表情。思考这一分析旨在说明什么?提示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2高潮期概况(1)代表人物: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2)发展走向: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3)作品内容: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深化理解薄伽丘主要关注的是人的本能,而莎士比亚则更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赞美人的力量和智慧,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神的权威。三、与上帝直接对话1背景(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2)中世纪的德国受天主教会的剥削和压迫最重。(3)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2开始: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思想主张(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2)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想自由。易混易错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因行称义:就是要按照教会、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因信称义:马丁路德提出,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内心进行忏悔,就能够赎罪,本质上是信仰自由,教徒在上帝面前平等。问题思考材料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马丁路德思考材料中马丁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其矛头指向什么?提示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4影响(1)创立了路德教。(2)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3)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4)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易混易错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反对的是宗教的繁琐仪式和教皇的特权地位,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而是要把原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教会改造成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精神工具。归纳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及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同点背景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性质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的斗争影响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点范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化思想领域里开展和进行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形式“复兴”古典文化宗教“异端”人物知识分子为主各阶层民众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关系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一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应用1材料中中世纪的圣母像呆板拘谨,缺少情感;拉斐尔的圣母,衣服色彩鲜艳,面部表情丰富,充满母亲的慈爱,体现了“人性化”。这印证了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由压抑人性到回归人性。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路德选集应用2材料表明“因信称义”说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史近代史编应用依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提示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辩证评价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1)积极性:人文主义者一般都强烈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对于建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有过积极贡献。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局限性: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做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针对练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答案C解析薄伽丘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体现了他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立场;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幸福的愿望,是对美好人性的肯定,是进步的。故选C项。1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莎尔的话:“我研究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A古典文化人文主义B神学思想自由主义C君主专制理性主义D经院哲学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即古典文化,实质上宣扬的是资产阶级文化,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当时的文艺巨匠()A否认超自然力量的决定作用B采取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C认可天主教文化的本质属性D运用理性批判宗教思想体系答案B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3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旨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答案C解析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排除A、B两项;D项“抨击灵魂获救的骗局”是对宗教的彻底否定,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4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腐败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等作品已经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和精神的自由,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5马丁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A信仰得救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神权至上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他认为人的头衔比君主还要高,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这一言论突出了人的地位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B项。6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A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C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说明马丁路德主张世俗封建君主的权力凌驾于教会之上,即王权大于教权,所以选C项。课时训练题组1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个人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以及“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这一哲学原理,应该从经济上着手考虑,所以应该选择B。2“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材料中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是()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的信息说明,应该是指文艺复兴。3(2019长安一中月考)“请你们畅饮,请你们到知识的泉源那里去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蕴涵了()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由题干“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这一信息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C。4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主张()A追求人的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答案B解析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说明反对把幸福寄托在来世。5(2019江西师大附中高二月考)下面是两幅欧洲不同时期的三女神画像。这种变化表明()A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B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D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答案D解析前一幅为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画,鲜明地体现天主教会的禁欲思想;后一幅画表现青年女性的青春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即肯定了人的价值,D项正确。题组2宗教改革6德国史纲写道:“教廷的敲诈激起了人民的反抗,马丁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廷的信号。”这一信号()A拉开文艺复兴的序幕B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C拉开德国统一的序幕D德国实现了教随国定答案B解析此时文艺复兴已经开始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露罗马教廷的罪恶,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反对的是罗马教廷,与德国统一无关,故C项错误;此时德国仍处于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故D项错误。7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男女平等B否定宗教信仰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答案D解析马丁路德是宗教人士,他不可能否定宗教信仰,同时材料反映的不是倡导男女平等,而是借圣经的精神来达到他的目的,即否定教皇地位。8(2018湖南、江西省十四校第二次联考)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A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C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D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答案C解析第一个图示反映的是因行称义,第二个图示反映的是因信称义,由信仰教皇、教会到信仰圣经即可,故C项正确。9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答案D解析宗教改革是要否定教会权威,主张“信仰得救”,主张信徒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而得救。10(2018石家庄高二检测)如图是德国为纪念马丁路德而发行的报喜天使邮票,其寓意为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A下层人民群众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D知识阶层答案A解析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群体,对下层人民群众的影响不大。在欧洲,宗教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宗教改革对下层人民群众影响巨大。11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B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开始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两点,一是房顶不完全封闭,阳光照射进来,反映人们摆脱宗教束缚的愿望;二是根据题干时间。B项为17、18世纪,C项为16世纪,D项为17世纪。12(2018泸州三模)某一时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具有共同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拉斐尔西斯廷圣母以宗教为题材,但画中圣母和圣子反映了人间母子亲情。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A.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B害怕遭受教会势力的宗教迫害C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D享乐思想与禁欲主义矛盾尖锐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知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封建势力比较强大,宗教神学影响根深蒂固不合题意,故C项正确。13(2018山西省考前适应性测试)中世纪画家创作圣母像往往以想象中的形象为模本,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却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为原型。这一变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A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B宗教色彩日益淡化C人的主观想象受到限制D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答案D解析西方现实主义绘画成为风尚是在19世纪中期前后,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题材的仍然很多,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绘制圣母的原型的来源,不是限制人的主观想象,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现世生活,审美观念逐渐世俗化,故D项正确。1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C都从根本上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涵洞改造施工合同
- 2025版导游领队带团全程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建筑消防技术咨询服务与改造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脚手架施工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
- 2025版汽车融资租赁车辆租赁合同模板修订版
- 二零二五年度货物运输保险协议:物流企业货物保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场部保密协议及保密信息保密义务履行监督合同
- 2025版江苏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合同
- 2025版汽车租赁公司车辆股份买卖合作协议
- 2025版婚礼化妆服务及产品销售合同
- 敷尔佳创业板IPO获批格林生物递交招股书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企业调研报告
- 医学腺垂体功能减退症(0001)专题课件
-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技术方案
- 危险化学品培训教材PPT
- 叠片机说明书
- 磷酸钠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 知名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联系方式汇总
-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系统课件
- (完整word版)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全文)
- 施工组织方案(高压旋喷桩内插h型钢)新0319教学文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