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汇编5_第1页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5_第2页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5_第3页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5_第4页
财务管理制度汇编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财务管理制度2004年目 录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1.1会计核算规定41.2填制会计凭证规定51.3登记会计帐簿规定91.4编制财务报告规定121.5科目使用规定131.6会计数据处理流程162支票管理办法162.1保管162.2审批权限162.3使用162.4清帐172.5管理流程173现金管理办法 183.1现金使用范围183.2现金使用规定183.3现金使用审批权限193.4管理流程19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04.1归档范围204.2会计档案的保存204.3会计档案的借用204.4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214.5会计档案借用的审批权限224.6管理流程225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225.1目的225.2会计岗位的划分225.3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235.4运用规范 256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 286.1实行财产综合核算管理的分工负责制286.2固定资产的建设与购置程序286.3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报废296.4固定资产审批权限 296.5管理流程297财务核算管理办法 307.1物资采购核算307.2商品销售的核算317.3库存商品的核算317.4费用的核算327.5债权的管理327.6外地网点销售管理337.7管理流程33 8资金管理办法 348.1 总则 348.2 资金筹措及担保 348.3 资金使用、控制 358.4 资金效益的评价 378.5 货币资金管理 378.6 管理流程 39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管理:指对公司财务日常会计核算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财务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1.1 会计核算规定1.1.1各单位发生的下列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1.1.1.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1.1.1.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1.1.1.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1.1.1.4资本、基金的增减;1.1.1.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1.1.1.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1.1.1.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1.1.2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1.1.3会计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1.1.4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1.1.5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不得设置帐外帐,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1.1.6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使用的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应当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1.1.7公司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档要求、保管期限、销毁办法等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1.2填制会计凭证规定1.2.1原始凭证的基本要求1.2.1.1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营业务内容;数量、单位和金额。1.2.1.2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1.2.1.3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这样要求,目的是为了明确经济责任,保证帐物相符,防止盲目采购,避免物资短缺和流失。实物验收工作由经管实物的人员负责办理,会计人员通过有关的原始凭证进行监督检查。需要入库的实物,必须填写入库验收单,由实物保管人员验收后在入库单上如实填写实收数额,并加盖印章;不需要入库的实物,除经办人员在凭证上签章外,必须交给实物保管人员或者使用人员进行验收,由实物保管人员或者使用人员在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总之,必须有购买人以外的第三者查证核实后,会计人员才能据以入帐。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1.2.1.4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能以一联作为报销凭证。一式几联的发票和收据,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发票和收据本身具备复写纸功能的除外)套写,并连续编号。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1.2.1.5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者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1.2.1.6职工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帐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还借据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因为,借款和还回借款,是互有联系的两项经济业务,在借款和还回借款发生时,必须分别在会计帐目上独自反映出来,因此,借款收据和收还借款的收据都是原始凭证,必须予以保留,不能将原借款收据退还借款人,否则,将会使会计资料失去完整性。1.2.1.7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1.2.2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1.2.3记帐凭证的基本要求1.2.3.1记帐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帐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1.2.3.2填制记帐凭证时,应当对记帐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帐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如1号会计事项分录需要填制三张记帐凭证,即可编成1 1/3号、1 2/3号、1 3/3号。1.2.3.3记帐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者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帐凭证上。1.2.3.4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 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的计算,一般应以原始凭证的自然张数为准。凡是与记帐凭证中的经济业务记录有关的每一张证据,都应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如果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帐凭证,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帐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帐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帐凭证的编号或者附原始凭证复印件。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应当将其他单位负担的部分,开给对方原始凭证分割单,进行结算。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和费用分摊情况等。1.2.3.5如果在填制记帐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已经登记入帐的记帐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帐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帐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帐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帐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帐凭证。1.2.3.6记帐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1.2.4填制会计凭证,字迹必须清晰、工整,并符合下列要求1.2.4.1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地写,不得连笔写。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或者货币名称简写和币种符号。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凡阿拉伯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合的,数字后面不再写货币单位。1.2.4.2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1.2.4.3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不得用0、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简化字。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者角为止的,在元或者角字之后应当写整字或者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者正字。1.2.4.4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有货币名称的,应当加填货币名称,货币名称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1.2.4.5阿拉伯金额数字中间有0时,汉字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金额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时,汉字大写金额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1.2.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于机制记帐凭证,要认真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打印出的机制记帐凭证要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帐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者签字。1.2.6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妥善保管会计凭证。1.2.6.1会计凭证应当及时传递,不得积压。1.2.6.2会计凭证登记完毕后,应当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1.2.6.3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处签名或者盖章。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及编号。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1.2.6.4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当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或者盖章。1.2.6.5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1.3登记会计帐簿规定1.3.1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帐簿。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1.3.2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不得用银行对帐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日记帐。1.3.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计算机打印的会计帐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帐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者盖章。1.3.4启用会计帐簿时,应当在帐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帐簿名称。在帐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帐簿页数、记帐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记帐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者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启用订本式帐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使用活页式帐页,应当按帐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帐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记明每个帐户的名称和页次。1.3.5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登记帐簿的基本要求是:1.3.5.1登记会计帐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帐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1.3.5.2登记完毕后,要在记帐凭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已经登帐的符号,表示已经记帐。1.3.5.3帐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1.3.5.4登记帐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1.3.5.5下列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帐 按照红字冲帐的记帐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帐页中,登记减少数; 在三栏式帐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1.3.5.6各种帐簿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当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或者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帐人员签名或者盖章。1.3.5.7凡需要结出余额的帐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明借或者贷等字样。没有余额的帐户,应当在借或贷等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用表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必须逐日结出余额。1.3.5.8每一帐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过次页和承前页字样;也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帐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帐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对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帐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1.3.6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帐和明细帐应当定期打印。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1.3.7帐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更正:1.3.7.1登记帐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帐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1.3.7.2由于记帐凭证错误而使帐簿记录发生错误,应当按更正的记帐凭证登记帐簿。1.3.8定期对会计帐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帐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1.3.8.1帐证核对。核对会计帐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帐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帐方向是否相符。1.3.8.2帐帐核对。核对不同会计帐簿之间的帐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帐有关帐户的余额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核对,总帐与日记帐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帐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帐核对等。1.3.8.3帐实核对。核对会计帐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帐帐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定期与银行对帐单相核对;各种财物明细帐帐面余额与财物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帐帐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1.3.9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结帐。1.3.9.1结帐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帐。1.3.9.2结帐时,应当结出每个帐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十二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面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帐时,所有总帐帐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1.3.9.3年度终了,要把各帐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帐簿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1.4编制财务报告规定1.4.1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1.4.2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任何人不得篡改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篡改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1.4.3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本期会计报表与上期会计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应当相互衔接。如果不同会计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和核算方法有变更的,应当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1.4.4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单位名称,单位地址,财务报告所属年度、季度、月度,送出日期,并由公司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公司领导人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1.5科目使用规定1.5.1、基本要求 1.5.1.1各公司应按以下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各公司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会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各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规定。 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时,应填制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编号,不填科目名称。1.5.1.2公司按本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有关税收规定相抵触的,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按照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纳税。1.5.2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顺序号编号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现金 2 1002银行存款 3 1009其他货币资金 4 1101短期投资 5 1111应收票据 6 1121应收股利 7 1131应收帐款 8 1132坏帐准备 9 1141预付帐款 101191其他应收款 111201在途物资 121211原材料 131221包装物 141231低值易耗品 151241库存商品 161301待摊费用 171401长期股权投资 181501固定资产 191502累计折旧 201505工程物资 211506在建工程 221601固定资产清理 231701无形资产 241702开办费 251801长期待摊费用 26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272101短期借款 282111应付票据 292121应付帐款 302131预收帐款 312151应付工资 322153应付福利费 332161应付股利 342171应交税金 352172其他应交款 362181其他应付款 372191预提费用 382221长期应付款 392231递延税款 三、所有者权益 403101股本 413111资本公积 423121盈余公积 433131本年利润 443141利润分配 四、损益类 455101主营业务收入 465102其他业务收入 475201投资收益 485203补贴收入 495301营业外收入 505401主营业务成本 51540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25405其他业务支出 535502营业费用 545503管理费用 555504财务费用 565601营业外支出 575701所得税 58580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6会计数据处理流程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原始凭证收款付款转账见1.4.2见1.3.5见1.3.8.2见1.3.8.2登记总帐见1.3.5核对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登记各种明细帐见1.3.5见1.2.3见1.2.1填制和审核凭证记帐凭证核对2支票管理办法支票管理:指对公司的支票使用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支票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2.1保管2.1.1支票由出纳员或总经理指定专人保管。2.2审批权限2.2.1部门经理审核签字,总经理批准签字。2.3使用2.3.1支票使用时,经办人必须填写“用款申请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2.3.2总经理批准签字。2.3.3出纳会计将支票按批准金额封头,加盖印章、填写日期、用途、登记号码,领用人在支票领用簿上签字备查。2.3.4公司财务人员支付每一笔款项,不论金额大小均须总经理签字。总经理外出应由财务人员设法通知,同意后可先付款后补签。2.4清帐2.4.1支票付款后凭支票存根,发票由经手人填写报销凭证封面,填写金额要无误、相关人员核对验收(购置物品由保管人员签字)、总经理审批。完成后交出纳人员,出纳人员统一编制凭证,按规定登记银行帐,原支票领用人在“用款申请单”及支票领用登记簿上注销。2.4.2月底支票领用人如没有及时报帐,财务人员月底清帐时凭“用款申请单”转应收款,发工资时从领用工资内扣还,当月工资扣还不足,逐月延扣以后的工资,领用人完善报帐手续后再作补发工资处理。2.5管理流程2.5.1支票领用流程出纳会计按批准金额支付见2.3.3总经理批准见2.3.2部门经理审核签字领用人填写用款申请单见2.3.12.5.2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报销流程相关人员审核签字验收出纳会计审核付款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由总务部购买填写报销凭证封面总经理批准见2.4.1见2.4.1见.2.4.13现金管理办法现金管理:指对公司的现金使用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现金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3.1现金使用范围3.1.1职员工资、津贴、奖金;3.1.2个人劳务报酬;3.1.3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3.1.4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3.1.5总经理批准的其他开支。3.2现金使用规定3.2.1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结算规定的调整,由总经理确定。3.2.2财务人员支付个人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会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支付现金。3.2.3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劳保、福利及其他工作用品必须采取转帐结算方式,不得使用现金。确需现金支付, 应事先报经总经理批准。3.2.4日常零星开支所需库存现金限额为2000元。超额部分应存入银行。3.2.5财务人员支付现金,可以从公司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从银行存款中提取,不得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3.2.6因特殊情况确需坐支的,应事先报经总经理批准。3.2.7公司职员因工作需要借用现金,需填写借款单,经部门经理审核;交总经理批准签字后方可借用。超过还款期限即转应收款,在当月工资中扣还。3.2.8经手人凭发票填写报销单,相关人员审核验收,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出纳支付现金,填制记帐凭证。 3.2.9差旅费及各种补助单(包括领款单),由部门主任签字,有关人员审核时间、天数无误后,送总经理签字,交出纳员付款,填制记帐凭证,办理会计核算手续。3.2.10无论何种汇款,财务人员都须审核用款申请单,分别由经手人、部门主任、总经理签字。会计审核有关凭证,出纳员付款,填制记帐凭证。3.2.11出纳人员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帐目,逐笔记载现金支付。帐目应当日清月结,每日结算,帐款相符。3.3现金使用审批权限3.3.1部门经理审核签字,总经理批准签字。3.4管理流程2.5.1支票领用流程出纳会计按批准金额支付见2.3.3总经理批准见2.3.2部门经理审核签字领用人填写用款申请单见2.3.12.5.2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报销流程相关人员审核签字验收出纳会计审核付款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由总务部购买填写报销凭证封面总经理批准见2.4.1见2.4.1见.2.4.1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档案管理:指对公司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4.1归档范围4.1.1公司的会计凭证;4.1.2会计帐簿;4.1.3会计报表、查帐报告、验资报告;4.1.4会计文件、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与经营管理和投资者权益有关的其它重要文件,如合同、章程、董事会议等各种会计资料。 4.2会计档案的保存4.2.1财务部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会计档案,定期将财务部归档的会计资料,按顺序立卷登记。4.2.2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两类,具体和保管年限详见4.4。4.2.3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经部门经理审查,总经理批准,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销毁时应由总经理工作部和财务部有关人员共同参加,并在销毁单上签名或盖章。4.3会计档案的借用4.3.1财务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按规定顺序及时归还原处,若要查阅入库档案,必须办理有关借用手续。4.3.2本公司各部门若因公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经本部门领导批准证明,经财务经理同意,方能由档案管理人员接待查阅。4.3.3外单位人员因公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应持有单位介绍信,经财务经理同意后,方能由档案管理人员接待查阅,并由档案管理人员详细登记查阅会计档人的工作单位、查阅日期、会计档案名称及查阅理由。4.3.4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带出室外,如有特殊情况,需带出室外复制时,必须经财务部经理批准,并限期归还。4.4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4.4.1会计凭证类4.4.1.1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保管期限 15年4.4.1.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管期限 3年4.4.2会计帐簿类:4.4.2.1日记帐保管期限 15年 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 25年4.4.2.2明细帐、总帐、辅助帐保管期限 15年4.4.2.3涉及外来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帐簿保管期限 永久4.4.3会计报表类:4.4.3.1主要财务指标报表保管期限3年4.4.3.2月、季度会报表保管期限15年4.4.3.3年度会计报表保管期限 永久4.4.4其它类:4.4.4.1.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及销毁清册保管期限 25年4.4.4.2.财务成本计划保管期限3年4.4.4.3.主要财务会计文件、合同、协议保管期限永久4.5会计档案借用的审批权限4.5.1必须经使用部门领导批准证明,经财务经理批准同意。4.6管理流程4.6.1会计档案借用流程财务经理批准见4.5.1部门经理审核签字档案需用人填写申请见4.3.25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电算化管理:指对公司的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5.1目的5.1.1加强公司的会计管理,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依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及华能国贸公司会计电算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5.2会计岗位的划分5.2.1系统管理员。负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协调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可由会计主管兼任。5.2.2系统操作员。负责输入会计数据,启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打出会计数据(包括打印输出账簿、报表),要求具备会计知识及上机操作知识。如果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上机操作,系统操作员可由除出纳岗位以外的其他各岗位会计人员担任。5.2.3凭证审核员。负责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以保证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凭证审核员由具有会计师以上职称的财会人员担任较好。5.2.4系统维护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维护员一般不对实际会计进行操作。5.2.5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负责存档数据软盘、程序软盘、输出的账表、凭证和各种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以及软盘、数据及资料的安全保密工作。5.3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5.3.1系统管理员岗位责任制5.3.1.1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达到合法、安全、可靠、可审性的要求。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尽快依复正常运行。5.3.1.2协调本系统各类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5.3.1.3负责计算机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5.3.1.4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5.3.1.5负责对本系统各类人员的工作质量考评,以及提出任免意见。5.3.1.6完善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5.3.2系统操作员岗位责任制5.3.2.1负责有关子系统的数据输入、数据备份和输出会计数据(包括打印输出账簿、报表)工作。5.3.2.2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5.3.2.3数据输入操作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数据审核员复核。5.3.2.4对审核过的凭证及时记账,并打印出有关的账表,交有关人员审核。5.3.2.5每天数据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5.3.2.6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5.3.2.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5.3.3凭证审核员岗位责任制5.3.3.1负责凭证的审核工作,包括对各类代码合法性、摘要规范性和数据正确性的审核。5.3.3.2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给各有关人员更正修改后,再进行审核,5.3.3.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输出的账表不予签章确认。5.3.4系统维护员岗位责任制5.3.4.1定期检查软件、硬件的运行情况。5.3.4.2负责系统运行中软件、硬件故障的消除工作。5.3.4.3负责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5.3.4.4按规定程序实施软件完善性、适应性和正确性维护。5.3.5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岗位责任制5.3.5.1按会计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行使职权。5.3.5.2负责本系统各类数据软盘、系统软盘及各类账表、凭证、资料的存档保管工作。5.3.5.3做好各类数据、资料、凭证的安全保密工作,不得擅自出借。5.3.5.4按规定期限,向各类电算化岗位人员催交各种有关的软盘资料和账表、凭证等会计档案资料。5.4运用规范 5.4.1会计凭证规范 5.4.1.1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内容完整,包括: 填制凭证的日期; 凭证的编号; 经济业务摘要; 会计科目; 金额; 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有关人员签章。 5.4.1.2编制及时,连续编号。 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及时编制记账凭证; 凭证日期与凭证编号顺序一致,凭证编号不重号、不跳号。 5.4.1.3会计科目运用准确。 会计科目设置及一级科目编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各种代码与相应的经济内容一致。 5.4.1.4摘要简明、准确。 摘要与原始凭证内容一致; 能准确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表述简练; 5.4.1.5审核无误。 会计凭证在输入计算机前,须经专人审核; 已录入计算机的记账凭证在登记机内账簿前,须经专人审核; 准确运用会计凭证更正方法。对需要修改的机内会计凭证,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准确运用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蓝字更正法更正本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错误。 5.4.2会计账簿规范 5.4.2.1准确设置和启用会计账簿 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日记账和备查账簿;根据具体经济业务设置相应的三栏账、多栏账。 准确填写账簿启用表和目录。 5.4.2.2会计账簿应格式齐全、完整,登记及时,计算准确。 对于输出的会计账簿的格式应符合有关会计制度的要求; 应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及时登记机内有关账簿;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并逐日结出本日收入合计数、本日支出合计数和本日余额; 5.4.3财务会计报告规范 5.4.3.1财务会计报告格式齐全、规范,编报及时。 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格式、指标内容、编报时间等,均应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增列或减并表内项目,更不能任意变更表内项目的经济内容; 内部使用的会计报表应做到科学合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简明实用。 5.4.3.2正确利用会计报表自定义功能,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编制说明,设定报表数据取数关系,进行数据定义,设置计算公式,做到账表之间、表内各项目之间、报表与报表之间相互衔接,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数据相互衔接。 5.4.4会计档案规范 5.4.4.1及时打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有关会计资料。 记账凭证可以用计算机打印输出,也可保留手工填写的记账凭证;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每天打印输出,并由计算机连续编号,如果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可按旬打印输出; 一般账簿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在满足有关单位查账的前提下,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但每年必须打印一次; 机内上机操作记录可根据业务量按月或按季度定期连续打印输出; 在更换操作员、调整操作权限、更改自定义项目及内容、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有较为详细的手工辅助记录; 打印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均应有打印人员姓名。5.4.4.2正确及时装订会计档案。 会计凭证一般每月装订一次,装订时应加具封面、封底,装订牢固,每本封面上填写好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会计主管姓名,并由装订人签章; 会计账簿按年装订,装订时应加具封面、封底,同类账页装订在一起,并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制卷号; 按顺序装订会计报表,并按保管年限编制卷号。 5.4.4.3正确保管好各种存贮介质的会计档案。 每天对会计数据进行双备份,月备份作为会计档案保管,两份备份应分处存放; 定期对各种存贮介质的会计档案进行检查、复制,防止存贮介质会计档案损坏、丢失; 会计档案保管地点应做到防磁、防火、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鼠等。 计算机会计核算使用的计算机在淘汰处理时,应按保密部门的要求对硬盘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原有数据全部删除,以防泄密。 6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指对公司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管理。管理目的:为加强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管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金属贸易事业部,控股公司参照执行。制度解释:公司财务管理部6.1实行财产综合核算管理的分工负责制6.1.1财产主管部门:本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建设和购置、处置和报废等业务;6.1.2财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保管维修;6.1.3财产核算管理部门:为本公司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综合价值管理,每年组织清查盘点一次。6.2固定资产的建设与购置程序6.2.1申请购建:由使用部门提出增加固定资产的报告,交主管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提出购建报告;6.2.2审核批准:报总经理审核批准;6.2.3对外订货:由主管部门负责对外订货,签订建设安装工程合同;6.2.4建设安装:由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施工,按工程进度付款;6.2.5验收使用:由主管部门组织验收,交付使用部门使用;6.2.6结算付款:根据固定资产购建报告,订货、验收单、工程合同、完工交接单、竣工决算、发票收据等凭证单据,由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报总经理批准,到财务部办理付款结算手续。6.3固定资产的处理与报废6.3.1固定资产的停用、出售或报废,均由保管使用部门提出意见;6.3.2主管部门审核;6.3.3报总经理批准6.3.4报财务部审核后做帐务处理。6.4固定资产审批权限6.4.1固定资产的购置,由资产管理部审核签字,经总经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