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17章-超敏反应(1).ppt_第1页
课件:第17章-超敏反应(1).ppt_第2页
课件:第17章-超敏反应(1).ppt_第3页
课件:第17章-超敏反应(1).ppt_第4页
课件:第17章-超敏反应(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概述 1概念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发生的一种以 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 性免应答。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 2分型:根据发生机制分为 I 型 速发型 II型 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 III型 血管炎型、免疫复合物型 IV型 迟发型,I型超敏反应 一. 特点 1、反应发生快、消失亦快。 2、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一般没有严重的组 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好发于 特应性素质的个体。,二. 参与成分 1抗原(变应原) 能够选择性地激活CD4+Th细胞及B细胞, 诱导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应答,引起超敏反 应的抗原物质。 天然变应原多为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某些药物或小分子化学物质 + 组织蛋白 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 植物花粉、真菌、螨等 *食物性变应原: 牛奶、鸡蛋、鱼、虾等 *药物及生物制品: 青霉素、异种动物血清等 *其它: 某些酶类物质、动物皮屑等,2抗体(变应素):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 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IgE为亲细胞性抗体,通过其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表面FcR结合,使机体处于致 敏状态。,IgE,Fc,Risk of allergy: Family,none,one,both,number of parents with history of allergy,50,40,30,20,10,0,percent of children with atopy,Risk of allergy: IgE Levels,100,80,60,40,20,0,60,60-200,200-450,450,Percent of subjects,% of population with given IgE concentration,% of subjects with that IgE concentration who are atopic,IgE合成的调节,遗传因素 家族易感性,IgE水平高,肥大细胞多;,Th2产生的IL-4、IL-13促进IgE的合成 Th1产生的IFN-g及IL-12则抑制IgE的合成,Ig E,特异性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D4+初始T细胞,IL-4等,IgE的产生及IL-4对之的调节作用,IL-4,3参与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生物学特征: *表达高亲和力IgE受体 *胞质内含大量颗粒; *FcR与IgE特异性 结合,可介导脱颗 粒反 应,释放活性 介质。,IgE受体 由 四条肽链组成,链与IgE的 Fc段结合, 、链的胞浆区有ITAM,可传递信号。,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三、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 F段与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表面FR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1致敏阶段,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细胞表面两个以上相邻的IgE结合,使FceRI桥联,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脱颗粒,2发敏阶段,静息肥大细胞,激活后 5 分钟,激活后 60 分钟,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活性介质: * 预先储备的介质:组胺、激肽原酶等; * 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 PAF、细胞因子(IL-4、IL-13)等。,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 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 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 促进腺体分泌增加,3效应阶段,嗜酸性粒细胞对I型超敏反应的调控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吞噬、破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脱出的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后可发生内含颗粒的脱出,释放一系 列生物活性介质: 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 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释放磷脂酶D灭活PAF,3.消化道过敏反应,1. 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2.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4. 皮肤过敏反应,四、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Inflammation in Type I (Asthma),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The eye,五、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避免接触变应原,变应原皮肤试验,2、脱敏治疗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3药物治疗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如阿斯匹林、色氨酸二钠、肾上腺素等。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扑尔敏、苯海拉明、 异丙嗪-抗组织胺 阿斯匹林-缓激肽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抗休克。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 -降低毛细血管 通透性和减轻皮肤与粘膜的炎症反应 。,4、免疫新疗法 *IL-12 + 变应原 促进Th2型应答向Th1型转换 IgE *编码变应原的目的基因 + DNA载体 DNA疫苗 诱导Th1型应答 *人源化抗IgE单抗 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重组可溶性IL-4R + IL-4 阻断IL-4的生物学作用 IgE,New therapy for asthma and allergy: blocking the Fc portion of IgE from binding to the FceR on mast cells,II 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 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 疫反应。,1、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ABO血型或Rh不符 理化生物因素使自身抗原结构改变 自身抗原与外来抗原交叉 2、外来抗原吸附在组织细胞上: 半抗原(药物)吸附在血细胞表面 3、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FcR、CR与靶细胞结合,一、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原位于靶细胞表面,二、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分子与细胞,分子: 抗体- IgG、IgM 补体 2、效应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1、补体介导的溶菌、溶细胞作用: IgG、IgM类抗体与膜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激活补体介导溶细胞效应,2、调理促吞噬作用: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C3a、C5a吸引吞噬细 胞借助其表面FcR与C3bR促进对靶细胞的吞噬,三、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4、改变靶细胞功能: 抗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受体结合刺激或 抑制靶细胞功能,3、ADCC效应: NK及吞噬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四. 常见疾病举例 1输血反应 2新生儿溶血症 发生于母胎之间的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机制 输血 剌激 产生 流产 母亲(Rh-) (IgG)抗Rh+ 第一胎(Rh+) 通过胎盘 胎儿体内发生溶血 第二胎(Rh+ ) 死胎、流产等 预防措施:可在分娩后给母体注射抗Rh抗体消除进入母体 的Rh+红细胞,防止母体致敏或产生抗Rh+(IgG)。,3、免疫血液病 1)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药物半抗原 血细胞 + 抗体 *药物半抗原与血细胞膜蛋白或血浆蛋白结合 + 抗体 *药物半抗原与抗体形成IC +具有FcR的血细胞 血细胞被破坏,吸附,补体、NK细胞、吞噬细胞参与,Drug-Induced Reactions: Adherence to Blood Components,complement,blood cell adsorbed drug or antigen drug metabolite,antibody to drug,lysis,药物导致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机制,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 或某些病毒感染,血细胞表面膜分子被修饰 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补体、NK细胞、吞噬细胞参与,血细胞被破坏,4)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综合征) 临床特点 : 以肺出血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 发生机制:,III 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 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血 小板、在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 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可溶性抗原,抗体(IgG、IgM),免疫复合物,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清除,小分子的免疫复合物,不沉淀、易被滤过排出,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存在于循环,可能沉淀,一、发生机制 (一)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条件: *大量的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形成 *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高压及形成涡流 部位:毛细血管基底膜。血管丰富,血流缓慢的器 官部位,如肾脏、关节、皮肤等。,(三) 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1、补体的作用 C3a、C5a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炎性介质释放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加,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释放溶酶体酶(包括蛋白水 解酶、胶原酶和弹力纤维酶),水解血管及其周围组织。,3、血小板的作用: 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 激活血小板 局部缺血、坏死,释放血管活性胺 水肿,Detection of immune complexes in serum,二、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 马血清 家兔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胰岛素 糖尿病人 局部出现红肿。,皮下多次注射,局部多次注射,局部红肿、出血及坏死。,(二) 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通常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马血清)后12周发生。 患者体内抗毒素抗体已经产生而抗毒素尚未完全排除,二 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抗链球菌抗体,链球菌可溶性抗原,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 致免疫复合物型肾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或支原体的持续感染有关,病 原体或其代谢产物能使体内IgG分子发生变性,并剌激产生 抗变性IgG的抗体(IgM,亦称类风湿因子),两者结合形 成免疫复合物并反复沉积于关节滑膜而致病。,IV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 后,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 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反应。,一. 发生机制 同细胞免疫,但出现对机体不利的 后果,即造成机体组织损伤。 引起本型超敏反应的抗原 : 病毒、寄生虫、 胞内寄生菌、 化学物质等。,二. 特点 1由Th1介导,无抗体、补体参与。 2反应发生缓慢,即再次接触抗原后需23天才 达反应高峰。 3病理改变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 局部慢性炎症,三. 常见疾病举例 1传染性迟发超敏反应 2接触性迟发超敏反应 小分子化学物质(半抗原)+ 机体组织蛋白 完全抗原 朗格罕斯细胞提呈 TL,增殖分化为效应TL,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实验,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结膜皮肤炎,Normal kidney & glomerulus,Rejecting kidney (tubulointerstitial),Normal heart,Rejecting heart,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