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_第1页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_第2页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_第3页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_第4页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作者:冷保明作者单位:宜春市上高县泗溪中学平等尊重你我他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三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三框题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交往艺术新思维,对应课程标准“交往的品质”模块。本单元分别从礼貌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几个方面对交往艺术、交往品质进行多维阐述。而本节课平等尊重你我他正是从平等尊重的角度来说明交往的品质。本节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质”:“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平等尊重的话题并不陌生,教科书的内容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的,但是又高于学生原有认识。同时,许多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认识误区: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这方面有些学生认识较为模糊。例如,有的学生自恃家境优越,处处显得高人一等;有的学生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学的歧视,产生自卑感。行为误区:少数学生不能平等待人,在尊重他人和尊重社会方面存在缺陷,以致伤害他人感情、违反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解决认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偏差是学生学习的难处,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设计思想 运用“导、探、行”教学法,在课外学习方面,指导学生运用查找法、调查法,搜集、积累学习资料。课堂教学活动总体上按照“创设情境(导)问题探究(探)引导行为(行)”的思路设计。发挥教师教学创造性,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整合教材内容,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开发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活动走进学生心灵,倡导“诗化”教育,体现人文性。教学活动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行为养成。注重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相统一。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观念,从而形成这些方面的良好品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培养学生掌握收集整理社会生活素材,形成学习资源的学习方法。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平等的内涵,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人生而平等”的观点,做到平等待人;明确“尊重从我做起”的行为要求。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努力实践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行为要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联古引今导入新课(时间预设约3分钟) 导入设计:联系历史课的有关知识,从封建等级制度说起,导出幻灯图片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这说明封建时代人与人是不平等的)。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和谐”理念的确立。从交往的方面说,平等、尊重是人们和谐交往的基本理念)。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结合时事的有关内容。明确“和谐社会”与“平等”、“尊重”的逻辑关系。联系历史课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不平等平等和谐”的文明进步历程。从而导出平等尊重的主题。结合热点问题努力实践“让社会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理念。新课教学(时间预设约33分钟)一、人生而平等(尊重的现实基础)1、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时间预设约7分钟)2、人与人之间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时间预设约5分钟)3、平等对待、尊重残疾人(时间预设约5分钟)设置情境,引导学习(导)故事启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向工友致敬,此略。结合情境,探究问题(探)问题探究北大校长贵为内阁大臣,(为什么)要“自甘下流”向工友行礼?!观点总结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对照实际,明理践行(行)行为辨析(一)行为(材料):社会上有些人自恃“财大气粗”、“大权在握”、“智力超群”或者“体力过人”,而认为“高人一等”,由此鄙视其他人。辨析学生“辨”:学生通过对这种观念和行为发表看法来加强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教师“析”:教师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观引导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行为辨析(二)行为情景一:我相貌平平,但是我的同桌相貌出众,我会情景二:我能力很强,但是我的同桌能力一般,我会分析(在学生问题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才有人类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显出平等的可贵。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也不是自卑的理由。(过渡语)上帝在给我们健康的双手的同时,却给了另外一些人有瑕疵的身躯。2007年5月20日是第17个“全国助残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要怎样对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体验感悟:你能设身处地体验残疾人的酸甜苦辣吗?(闭眼静悟1分钟,感思另一种世界,老师辅以暗示性语言。)行为探究2007年5月20日是第17个“全国助残日”,想一想,你能够为残疾人做些什么事,献上一份爱心?阅读揣摩故事,与书本内容相联系,并与自己在课前收集的故事进行比较。小组探究,发表见解,在老师帮助下自主形成认识。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分析问题,辨析明理。思考:在这两个情景中,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心理体验交流课前关于本地残疾人生活的调查情况。思考:哪些人属于弱势群体?我们要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引用名人事迹,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教科书第109页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也说明同样一个问题)整体上按照“感性资源问题探究明理践行”的教学思路设计。 引导学生辨析行为误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关注学生生活,结合切身体会,在情境探究中提升认识。设置课堂情境,尝试“诗化”教育,认知与体验相结合。通过生活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实现思想品德课“导行”目标。二、尊重从我做起(如何表达尊重)(一)尊重他人 (时间预设约6分钟)(二)尊重社会、尊重自然(时间预设约10分钟)(过渡语)通过以上活动,我们认识到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么,如何表达尊重呢?设计情景,探究学习(导探行)联系教科书第111页的例子,说明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应如何表达你对他的尊重。探究一:对待处境尴尬的人探究二:对待父母、老师探究三:对待同学、朋友(问题预测及引导策略:学生可能会因为问题不够具体而难以回答,这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情境进一步具体化例如,“我的父母很普通,自己的家境不富裕,我”“我的家长有生理缺陷,我”)观点总结:(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地独立存在的个体,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我们的基本权利。同时,我们也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尊重他人,交往起来无障碍。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过渡语)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充满复杂人际关系的集合体。我们参与社会活动,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做到尊重道德、遵纪守法。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尊重社会的具体体现。多元文化,比较学习 感受多元文化(设置情境,引导学习)学习材料一: “可怕的日本人”!学习材料二: 澳大利亚游学日记感想ABC (交流感想,探究学习)看了这些事例,你有什么感想?(教师价值观引导思路)角度一:法国人、日本人和澳大利亚人强烈的规则意识对社会的尊重;角度二:澳大利亚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自然的尊重。 链接生活、关注校园(关注生活,引领成长)“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营造人文氛围”。请你找一找,我们校园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与“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相悖的观念和行为?根据生活情景进行演绎分析,交流体会,得出认识。感受体验世界多元的文化,体会遵守规则行为的魅力。发表自己的感想。将这些先进的行为文化理念与“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规则意识相联系。 结合日常生活,找出校园中存在的有悖于平等尊重的观念和行为。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和行为品质。引领学生形成“有志者不嫌家贫,明理者不嫌父母丑”的意识,不管自己的家长能力、境况如何,我们都应理解尊重他们。课堂倡导“诗化”教育,运用富于感性、启人心智的教学资源,体现人文性。同时,还可以呼应本册书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的相关内容。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发本地教学资源,实践“让社会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理念。落实思想品德课“导行”的目标课堂小结 (时间预设约3分钟)一个观点:人生而平等(平等尊重的理由);一种行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平等尊重的表达);一个联系:课文两个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只有确立了“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才能有“尊重从我做起”的良好行为品质。结合板书内容,与老师共同归纳学习内容,并思考“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困惑?”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评价。情感升华 (时间预设约2分钟)(在歌曲爱的奉献中,老师旁白总结)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爱。平等、尊重,这是人类社会理性的呼声,只要我们本着一颗善良的心,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我们获得的也将是平等和尊重。我们期盼的和谐社会将会更美好。按照老师设计的幻灯片信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和谐氛围里,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在歌声中感悟。将本节课的核心价值观念烘托、强化。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