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资料.ppt

大学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训-江卫华-PPT文稿资料课件PPT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0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18361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4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9-06 上传人:QQ24****1780 IP属地:浙江
25
积分
关 键 词:
大学 机械 加工 工艺 江卫华 ppt 文稿 资料 课件
资源描述:
大学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训-江卫华-PPT文稿资料课件PPT,大学,机械,加工,工艺,江卫华,ppt,文稿,资料,课件
内容简介:
第1章 机械加工基本知识,china_54,第1章 机械加工基本知识,机床加工类型与工件类型,2,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3,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4,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 理解常用工件类型及机床加工方法 理解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熟悉传动符号,掌握传动图的分析,1.2 知识要点,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1.机床的分类 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 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及其他机床。 按机床的应用范围(通用程度)分类 : 通用机床 、专用机床 和专门化机床 按机床的精度分类 : 普通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现行我国的机床型号,是按1994年颁布的标准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的。 通用机床的型号表示方法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现行我国的机床型号,是按1994年颁布的标准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的。 机床类别的划分及其代号 :,机床的类别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如表1-1,注意: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类又可分为若干分类;位于类代号之前,但第一分类不予表示。,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组别、系别的划分及其代号 :,机床的组别和系别代号用两位数字表示。每类机床划分为10个组, 每组又划分为10个系列 :如表1-2,在同类机床中,布局或使用范围相同,即为同一组; 在同组机床中,主要参数相同,主要结构及布局形式相同,即为同一系列。,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的特性代号:,机床的特性代号包括通用特性和结构特性。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通用特性代号有统一的固定含义,它在种类机床中表示的意义相同。如表1-3,当某类型机床既有普通特性又有某种通用特性时,则在类代号之后加通用特性代号。 如果某类型机床仅有某种通用特性而无普通特性,则通用特性不予表示。 当在一个型号中需同时使用23个通用特性代号时,一般按重要程度排列顺序。,2.机床型号的编制,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机床主参数: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大小参数。主参数在型号规格中位于组系代号之后, 用数字表示。其数值是实际值(单位mm)或实际值的1/10或1/100。 机床的重大改进顺序号” 当原机床重新设计、试制和鉴定,使其在性能、结构和布局上有重大改进时, 则在原机床型号的尾部添加重大改进顺序号,以区别于原机床型号。重大改进顺序 号按A、B、C字母的顺序选用。,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专用机床型号编制:,设计单位代号:用所设计的单位名称或所在的名称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组代号:由单位按产品的工作原理自行确定的,其代号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设计顺序号:设计顺序号按设计单位的设计顺序排列,由001开始。,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例1:CA 6140型卧式车床:,例2:MG1432型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机床加工定义:,主要类型:,车削 钻削 铣削 刨削 磨削,在机床上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方法。简称“机床金属切削加工”,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1)车削加工,定义: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加工方法。,车削加工简图,应用:加工回转面,在加工方法中所占比例最大。,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2)钻削加工,定义:用钻头或铰刀、锪刀(含中心钻)等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 。,车削加工简图,应用:可以在钻床、车床、铣床、铣镗床上进行加工。,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3)铣削加工,定义: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的方法。,几种常用的铣削方式,应用:可加工平面、各种形状的槽和齿轮等。,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4)刨削加工,定义: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刨削简图,应用:可加工平面、槽及成形面,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1.机床加工类型,(5)磨削加工,定义:在磨床上用磨具(砂轮)对工件加工的一种方法。,磨削加工简图,应用:用于各种表面的精加工。,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2.常见工件类型,(1)轴类零件,定义:一种圆杆状的机械零件,由若干外圆柱面、圆锥面、沟槽、 内孔和螺纹等以不同形式组合而成的。,轴类零件的结构,类型:光轴、阶梯轴、实心轴、空心轴和特形轴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2)套类零件,定义:由同一轴线,若干个内、外回转表面组成,且长度尺寸较大 的零件称为套类零件。,套类零件,类型:衬套、轴套、液压缸、气缸套 。,作用:支承和导向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3)盘类零件,定义:由同一轴线、内孔贯通,且径向尺寸较大的内、外圆柱表面组成的零件。,盘类零件,类型:法兰盘、转向盘、进料盘、离合器盘 。,技术要求:尺寸精度 、形位精度,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4)箱体支架类零件,定义:箱体支架类零件外形呈立方体或其他形状,且具有与外形相似空腔。,箱体支架零件,类型:变速箱、减速箱壳体、立柱、机身 。,作用:机器的主体部分,或者支承轴类零件,使机械传动各机构形成一个整体,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5)特型类零件,定义:不属于轴类、套类、盘类和箱体支架类的零件称为特型零件。,特型零件,类型:轴承座、十字孔工件、双孔连杆、支架、曲轴 。,特点:结构简单,形状各异,需在专用夹具上切削加工。,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1.分析机床结构的基本思路,(1)加工对象,即所设计机床设备的功能。,(2)加工方法、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程度,(3)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产品的设计制造,综合了机械制造专业许多知识。分析一台现有设备, 均应从下面几方面去考虑。,包括加工零件的外形、材料、精度、表面粗糙度、强度性能、生产率及批量。,如加工方法包括成形法、切削法、电加工法、激光加工法、腐蚀法等等。,自动化方面的考虑包括手动操作和手动上下料、半自动操作、全自动操作、测量控制等。,包括工作空间的尺寸和布局、运动坐标数及其位置、部件的功能计算 (静力、动力、驱动)、控制装置类型、传感器、测量手段、夹具、工件运输装置等。,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车床,1-主轴箱 2-刀架 3-尾座 4-床身 5、7-床腿 6-溜板箱 8-进给箱,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铣床,1-床身 2-电动机 3-主轴变速机构 4-主轴 5-横梁 6-刀杆 7-吊架 8-纵向工作台 9-转台 10-横向工作台 11-升降台,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磨床,1-工作台手轮 2-磨头 3-拖板 4-横向进给手轮 5-砂轮修整器 6-立柱 7-行程挡块 8-工作台 9-垂直进给手轮 10-床身,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刨床,1-工作台 2-刀架 3-滑枕 4-床身 5-摆杆机构 6-变速机构 7-进刀机构 8-横梁,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钻床,1-机座 2、8-锁紧螺钉 3-工作台 4-进给手柄 5-主轴架 6-电动机 7、11-锁紧手柄 9-定位环 10-立柱,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2.机床基本结构,(2)机床部件及其作用,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1.传动元件符号表示方法,在传动系统图中 用些简单的标准符 号来表示传动系统的 各个传动件和执行件, 如右图所示,为传动 系统中常见的符号。,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2.传动系统图及分析,机床传动系统图的概念:将各种传动元件用简单的符号,并按运动传递顺序依次排列,以展开图的形式画在机床外形轮廓内的一张传动示意图。,传动系统图的作用:只能表示传动关系,而不能代表各元件的实际尺寸和空 间位置。一般用罗马数字代表传动轴的编号,阿拉伯数字代表齿轮齿数或带轮直 径,字母M代表离合器等。,CA6140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分析框图,分析:C6132卧式车床传动系统,用框图表示。,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CA6140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2.传动系统图及分析,1.3 本章小结,(1)按加工性质可将机床分为12个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及其他机床。 (2)通用机床的型号由基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 (3)机床加工是在机床上利用切削工具(刀具或砂轮)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方法。 (4)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加工方法(图1-3)称为车削加工。 (5)用钻头或铰刀、锪刀(含中心钻)等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统称为钻削加工。 (6)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的方法称为铣削加工。 (7)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刨削加工。 (8)磨床加工时,砂轮作旋转运动,工件或砂轮架作进给运动,或者工件与砂轮架同时作进给运动。 (9)机床上加工的工作,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按其形状可分轴类、套类、盘类、箱体类和特型类等。 (10)分析机床结构均是从加工对象,加工方法、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程度,机床的总体布局三方面去考虑。 (11)机床的基本结构:主传动部件、进给传动部件、工件安装装置、刀具安装装置、支承件和动力源。 (12)机床主要采用机械传动,由动力源通过传动带、齿轮、齿条、丝杠与螺母等传动元件带动机床主铀、刀架和工作台等执行机械运动、实现切削加工所需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3)机床传动系统图是将各种传动元件用简单的符号,并按运动传递顺序依次排列,以展开图的形式画在机床外形轮廓内的一张传动示意图。,Thank You !,china_54,第1章 机械加工基本知识 china_54 第1章 机械加工基本知识 机床加工类型与工件类型 2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3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 4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理解常用工件类型及机床加工方法理解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熟悉传动符号,掌握传动图的分析1.2 知识要点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 1.机床的分类 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 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及其他机床。 按机床的应用范围(通用程度)分类 : 通用机床 、专用机床 和专门化机床 按机床的精度分类 : 普通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现行我国的机床型号,是按1994年颁布的标准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的。 通用机床的型号表示方法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现行我国的机床型号,是按1994年颁布的标准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编制的。 机床类别的划分及其代号 :机床的类别用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如表1-1 注意:阿拉伯数字表示每类又可分为若干分类;位于类代号之前,但第一分类不予表示。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组别、系别的划分及其代号 : 机床的组别和系别代号用两位数字表示。每类机床划分为10个组,每组又划分为10个系列 :如表1-2在同类机床中,布局或使用范围相同,即为同一组;在同组机床中,主要参数相同,主要结构及布局形式相同,即为同一系列。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的特性代号: 机床的特性代号包括通用特性和结构特性。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通用特性代号有统一的固定含义,它在种类机床中表示的意义相同。如表1-3当某类型机床既有普通特性又有某种通用特性时,则在类代号之后加通用特性代号。如果某类型机床仅有某种通用特性而无普通特性,则通用特性不予表示。当在一个型号中需同时使用23个通用特性代号时,一般按重要程度排列顺序。2.机床型号的编制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 机床主参数: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大小参数。主参数在型号规格中位于组系代号之后,用数字表示。其数值是实际值(单位mm)或实际值的1/10或1/100。 机床的重大改进顺序号” 当原机床重新设计、试制和鉴定,使其在性能、结构和布局上有重大改进时,则在原机床型号的尾部添加重大改进顺序号,以区别于原机床型号。重大改进顺序号按A、B、C字母的顺序选用。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2.机床型号的编制专用机床型号编制: 设计单位代号:用所设计的单位名称或所在的名称的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组代号:由单位按产品的工作原理自行确定的,其代号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顺序号:设计顺序号按设计单位的设计顺序排列,由001开始。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例1:CA 6140型卧式车床: 例2:MG1432型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机床加工定义:主要类型:车削钻削铣削刨削磨削 在机床上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方法。简称“机床金属切削加工”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1)车削加工 定义: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加工方法。 车削加工简图 应用:加工回转面,在加工方法中所占比例最大。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2)钻削加工 定义:用钻头或铰刀、锪刀(含中心钻)等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 。 车削加工简图 应用:可以在钻床、车床、铣床、铣镗床上进行加工。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3)铣削加工 定义: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几种常用的铣削方式 应用:可加工平面、各种形状的槽和齿轮等。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4)刨削加工 定义: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刨削简图 应用:可加工平面、槽及成形面,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5)磨削加工 定义:在磨床上用磨具(砂轮)对工件加工的一种方法。 磨削加工简图 应用:用于各种表面的精加工。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2.常见工件类型 (1)轴类零件 定义:一种圆杆状的机械零件,由若干外圆柱面、圆锥面、沟槽、内孔和螺纹等以不同形式组合而成的。 轴类零件的结构 类型:光轴、阶梯轴、实心轴、空心轴和特形轴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2)套类零件 定义:由同一轴线,若干个内、外回转表面组成,且长度尺寸较大 的零件称为套类零件。 套类零件 类型:衬套、轴套、液压缸、气缸套 。作用:支承和导向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3)盘类零件 定义:由同一轴线、内孔贯通,且径向尺寸较大的内、外圆柱表面组成的零件。 盘类零件 类型:法兰盘、转向盘、进料盘、离合器盘 。技术要求:尺寸精度 、形位精度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4)箱体支架类零件 定义:箱体支架类零件外形呈立方体或其他形状,且具有与外形相似空腔。 箱体支架零件 类型:变速箱、减速箱壳体、立柱、机身 。作用:机器的主体部分,或者支承轴类零件,使机械传动各机构形成一个整体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5)特型类零件 定义:不属于轴类、套类、盘类和箱体支架类的零件称为特型零件。 特型零件 类型:轴承座、十字孔工件、双孔连杆、支架、曲轴 。特点:结构简单,形状各异,需在专用夹具上切削加工。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1.分析机床结构的基本思路 (1)加工对象,即所设计机床设备的功能。 (2)加工方法、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程度 (3)机床的总体布局 机床产品的设计制造,综合了机械制造专业许多知识。分析一台现有设备,均应从下面几方面去考虑。 包括加工零件的外形、材料、精度、表面粗糙度、强度性能、生产率及批量。 如加工方法包括成形法、切削法、电加工法、激光加工法、腐蚀法等等。 自动化方面的考虑包括手动操作和手动上下料、半自动操作、全自动操作、测量控制等。 包括工作空间的尺寸和布局、运动坐标数及其位置、部件的功能计算(静力、动力、驱动)、控制装置类型、传感器、测量手段、夹具、工件运输装置等。 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车床 1-主轴箱2-刀架 3-尾座4-床身5、7-床腿 6-溜板箱8-进给箱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铣床 1-床身 2-电动机 3-主轴变速机构4-主轴5-横梁6-刀杆 7-吊架 8-纵向工作台 9-转台10-横向工作台 11-升降台 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磨床 1-工作台手轮 2-磨头 3-拖板 4-横向进给手轮5-砂轮修整器 6-立柱 7-行程挡块 8-工作台 9-垂直进给手轮 10-床身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刨床 1-工作台 2-刀架 3-滑枕 4-床身 5-摆杆机构 6-变速机构 7-进刀机构 8-横梁 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1)各类机床的基本结构钻床 1-机座 2、8-锁紧螺钉 3-工作台4-进给手柄5-主轴架6-电动机 7、11-锁紧手柄 9-定位环 10-立柱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2.机床基本结构 (2)机床部件及其作用 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 1.传动元件符号表示方法 在传动系统图中用些简单的标准符号来表示传动系统的各个传动件和执行件,如右图所示,为传动系统中常见的符号。 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 2.传动系统图及分析 机床传动系统图的概念:将各种传动元件用简单的符号,并按运动传递顺序依次排列,以展开图的形式画在机床外形轮廓内的一张传动示意图。 传动系统图的作用:只能表示传动关系,而不能代表各元件的实际尺寸和空间位置。一般用罗马数字代表传动轴的编号,阿拉伯数字代表齿轮齿数或带轮直径,字母M代表离合器等。CA6140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分析框图 分析:C6132卧式车床传动系统,用框图表示。 1.2.4 机床机械传动与分析 CA6140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 2.传动系统图及分析 1.3 本章小结 (1)按加工性质可将机床分为12个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及其他机床。 (2)通用机床的型号由基本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 (3)机床加工是在机床上利用切削工具(刀具或砂轮)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方法。 (4)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加工方法(图1-3)称为车削加工。 (5)用钻头或铰刀、锪刀(含中心钻)等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方法统称为钻削加工。 (6)铣刀旋转作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的方法称为铣削加工。 (7)用刨刀对工件作水平直线往复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称为刨削加工。 (8)磨床加工时,砂轮作旋转运动,工件或砂轮架作进给运动,或者工件与砂轮架同时作进给运动。 (9)机床上加工的工作,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按其形状可分轴类、套类、盘类、箱体类和特型类等。 (10)分析机床结构均是从加工对象,加工方法、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程度,机床的总体布局三方面去考虑。 (11)机床的基本结构:主传动部件、进给传动部件、工件安装装置、刀具安装装置、支承件和动力源。 (12)机床主要采用机械传动,由动力源通过传动带、齿轮、齿条、丝杠与螺母等传动元件带动机床主铀、刀架和工作台等执行机械运动、实现切削加工所需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3)机床传动系统图是将各种传动元件用简单的符号,并按运动传递顺序依次排列,以展开图的形式画在机床外形轮廓内的一张传动示意图。 china_54 第2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china_54,第2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刀具,2,切削过程基本规律,3,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4,本章学习目标,理解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熟悉金属切削刀具的分类、组成、材料及角度 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了解刀具磨损的形式、原因、过程与刀具耐用度概念 掌握切削液的选用,2.2 知识要点,金属切削过程是指在机床上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利用刀具从工件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也是工件的切削层在前刀面挤压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切屑而被切下来的过程。,本章研究对象:以金属切削过程中出现各种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及加工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许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问题,如鳞刺、振动、卷屑和断屑等都同切削过程有关。,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1. 切削运动,金属切削加工是依靠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进行的, 按切削运动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进给运动,配合主运动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保持切削连续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动。,1主运动 2进给运动 3、待加工表面 4加工表面 5已加工表面 切削运动和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2. 切削过程的工件表面,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加工表面,在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的被切削层不断地被切去,新的表面逐渐形成。 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有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已加工表面是指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而逐渐形成的新的表面。,待加工表面是指工件上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加工表面是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3. 切削用量,切削过程中主运动,进给运动的大小,用切削用量来表示,共有三个: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刀具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切削运动方向上相对于 工件的主运动的线速度。,(1)切削速度,单位:m/min或m/s(米/分或米/秒),注:当主运动是旋转运动,切削速度指刀刃在旋转体外缘处的圆周速度时可使用此公式。,计算公式:,(m/min),式中:,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min),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3. 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例题2-1:用车刀车削直径d=50mm的工件,车床主轴转速n400r/min, 求切削速度v?,解:,(m/min),注: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已知工件直径,并根据工件和刀具材料等因素选定 了切削速度,再求出车床的主轴转速,这时可把上面公式变换为:,(rmin),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3. 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例题2-2:用YG7硬质合金车刀车削直径d60mm的铸铁带轮, 查表选定切削速度v=60m/min,求车床主轴转速?,解:,(m/min),(2)进给量,进给量是指在主运动的一个循环时间内,刀具和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 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举例:,车削时的进给量 为工件每转一圈,刀具沿进给量方向的相对位移, 单位是mm/r 。,刨削时,进给量 是指工件或刀具往复一次,两者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是mm/str(毫米/往复行程),,对于多刃刀具,通常用每齿进给量 (mmz)或每分进给量 (mm/min)表示。,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3. 切削用量,(3)切削深度,切削深度是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也是刀具切入工件的 深度,用 表示。单位为mm,计算公式:,(mm),式中:,工件待加工面的直径(mm)。,工件加工表面的直径(mm)。,例题2-3:已知毛坯直径为60mm,一次进刀车到55mm,求切削深度,解:,(mm),2.2.2 金属切削刀具,1.刀具的分类,金属切削刀具有多种形式和结构,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有如 下几种分类方法。,按加工方法分: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铰刀、镗刀、拉刀、丝锥板 牙、齿轮刀具、砂轮等。 按结构方式分:整体式刀具、焊接式刀具、机械夹固式刀具。 按刀具的刀刃数目分:单刃刀具、双刃刀具、多刃刀具。 按加工表面分:外圆表面加工刀具、内圆表面加工刀具、平面加工刀具、 螺纹刀具、成形刀具、齿轮刀具。 按刀片使用后是否重磨分: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不重磨)两种刀具。 按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分:工具钢刀具、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等。,刀具为了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层,并获得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尺寸及精度,必须具备一定结构、形状及几何角度的要求。刀具的结构一般由切削部分、导向部分和夹持部分等三部分组成。,2.2.2 金属切削刀具,(1)切削部分:以外圆车刀为例, 切削部分一般由三面二刃一尖组成。,2.刀具的组成,外圆车刀的组成,(2)导向部分:具有导向部分( 如麻花钻、饺刀、立铣刀等)的刀 具一般用于内孔、构槽和内螺纹加工。,(3)夹持部分:用来把刀具装夹在 刀架或套筒内,以便将机床的动力传给 刀具。,2.2.2 金属切削刀具,3.刀具材料,(1)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切削加工中,刀具的表面与工件表面和切屑产生强烈的摩擦和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刀具必须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和很高的切削温度(有时高达900 1000C)。因此,刀具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热性,良好的工艺性能,2.2.2 金属切削刀具,3.刀具材料,(2)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1)静止参考系,所谓刀具静止参考系,是指在不考虑车刀进给运动,并且规定刀尖的安装 位置与工件轴线等高的简化条件下的参考系。,刀具静止参考系的主要坐标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面。,注: 此三个平面构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刀具静止参考系。,(2)刀具几何角度,4. 刀具几何角度,2.2.2 金属切削刀具,刀具的基本几何角度有六个,即前角 、后角 、主偏角 、副偏角 , 和刃倾角 、副后角 。两个派生角:楔角 和刀尖角 。,车刀几何角度,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2)刀具几何角度,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前角。,前角正、负的规定,前角正、负规定。,前角角度的作用:,前角对切屑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强度 均有较大的影响。,前角的大小还影响断屑效果。,前角对加工质量的影响。,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2)刀具几何角度,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后角。,后角的作用:,减小后刀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并与前角配合调整刀刃部分的锐利与强固程度。,当前角一定时,加大后角,可使后刀面的摩擦减轻,但刀刃强度降低;,反之,摩擦增大,刀刃部分强度增加,常取,后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有影响。后角过大,使刀刃强度和散热体积降 低,使切削温度升高,加快刀具的磨损;后角过小,刀具后刀面摩擦增加, 磨损加快,因此,过大和过小的后角都会使刀具耐用度降低。,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2)刀具几何角度,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为主偏角。,主偏角作用:,主偏角减小,刀尖部分的强度增加,散热条件较好;,主偏角影响断屑效果;,主偏角影响切削力。,主偏角对切削厚度与宽度的影响,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2)刀具几何角度,副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为副偏角。,副主偏角作用:,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少切削振动。,副偏角的大小影响工件已加工表面残留面积的大小,进而影响已加工表面 的粗糙度Ra值。副偏角一般在 515,副偏角对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2.2.2 金属切削刀具,4. 刀具几何角度,(2)刀具几何角度,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刃倾角,表示主切 削刃对基面的倾斜程度。,不同刃倾角的偏刀及对切屑流向的作用:,切削刃对切屑流向的影响,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金属的切削过程,从宏观上讲,就是在由机床提供的运动和动力条件下, 用刀具切除工件上一层金属,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表面质量均符合要求 的工件的过程。从微观上讲,也是工件上被切削的金属层在刀具切削刃的切 削和前刀面的推挤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剪切滑移而变成切屑 的过程。,1.切削层及其参数,切削层是指工件加工时,正在被刀刃切削的那一层金属。,切削层参数,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1.切削层及其参数,切削厚度,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 (单位mm)。它与主偏角 的关系式:,切削宽度,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 (单位mm)。它与主偏角 的关系:,切削面积,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层的横截面面积(单位mm2)。,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金属的切削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挤压变形,产生切屑的过程。,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刀刃的切削及前刀面的强烈 推挤和摩擦的情况下,经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剪切和滑移变形,逐渐与母 体分离而形成切屑。由于工件材料、刀具的角度及切削用量不同,切削下来的 金属切屑类型、形状也不一样。,挤压变形,切削变形,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1)切屑种类,切屑的类型,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2)切屑形状的控制,切屑控制是指切屑在加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切屑的卷屑、 流出与折断,以形成可接受的良好屑形。,实际切屑控制方法:在前刀面上磨制出断屑槽或使用压块式断屑槽。,(3)积屑瘤,在一定的条件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刀尖附近贴着一小块硬度较高的金属。,积屑瘤,积屑瘤的形成条件:,中等切削速度,切削塑韧性金属材料,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保护刀具, 增大前角, 影响质量,仰制或消除积屑瘤产生的方法:, 控制切削速度, 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 增大刀具前角, 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3)表面加工硬化,金属经过切削加工后其表面强度、硬度都要提高,但塑性下降, 这种现象叫做加工硬化,简称冷硬现象。,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产生冷硬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造成的。,缺点:加工硬化给下一工序的加工造成困难,增加刀具的磨损,还影响 工件的表面质量,工件表面材料性能降低。,优点:在抑制残余应力,特别是细微裂纹的条件下,利用滚压加工产生加 工硬化,可使已加工表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提高。,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3.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切削力直接决定着切削热的产生,并影响刀具磨损、破损、刀具耐 用度、加工精度和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削过程中工件作用在刀具上的切削抗力称为切削力。,切削力的来源,一是克服被加工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二是克服被加工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三是克服切屑对刀具前刀面的摩擦力,以及刀具后刀面对加工表面和 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切削力的来源,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3.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切削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了便于测量和应用,总合力 可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主切削力 它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 的方向一致,吃刀抗力 它在基面内,并与进给方向垂直。,走刀抗力 它也在基面内,并与进给方向平行。,切削力的分解,车削外圆时, 不消耗功,但 能使工件变形造成振动,对加工精 度和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作用 在进给机构上,在设计或校核进给 机构强度时要用到它。,即:,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3. 切削力和切削功率,切削功率,功率是力与其作用方向上速度的乘积,切削功率是三个切削分力消 耗功率的总和。,车削外圆时, 方向的运动速度就是切削速度 , 方向的运动速度 为零, 方向的运动速度是转速 和进给量 的乘积。因此,切削功率 的计算式为:,注意: 所消耗的功率与 消耗的功率相比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切削功率一般只需要按主切削力来计算就可以了。,即:,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4.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中,刀具要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层,就必然要做功,这 些功绝大部分变为热能,这就是切削热。,切削热的来源:,一是切削层金属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另外两个是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间消耗的摩擦功,切削热传散的比例,车削加工时,5086%的热量被切屑带走,4010传入工件,93传入车刀,1%左右传入空气; 钻削加工时,28%的热量被切屑带走,14.5传入工件,52%传入钻头,5传入周围介质。,注:切削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切削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及散热条件的好坏。,2.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1. 刀具磨损的形式,正常磨损主要包括: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前刀面磨损原因:,后刀面磨损原因:,切削塑性金属、使用大切削速度和大切削厚度且切屑从前刀面流出。,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原因:,采用中等切削速度和中等进给量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出现的磨损。,非正常磨损(破损)主要包括:脆性破损 和塑性破损,脆性破损是指在切削刃或刀面上产生的裂纹、崩刃、碎裂或剥落。,塑性破损是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切削刃或刀面上产生塌陷或隆起的 塑性变形现象,2.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2. 刀具磨损的原因,刀具是在高温、高压力下工作的,切削加工中伴随着多种物理、化学效应,故刀具磨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1)硬质点磨损,(2)粘结磨损,(3)扩散磨损,(4)相变磨损,(5)化学磨损,(6)刀具非正常磨损原因,2.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3.刀具磨损的过程,刀具的磨损过程,(1)初期磨损阶段(OA段),(2)正常磨损阶段(AB段),(3)急剧磨损阶段(BC段),2.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4.刀具的磨损限度和耐用度,刀具磨损限度即刀具从开始切削到不能继续使用为止的那段磨损量。,硬质合金车刀磨损限度参考值,2.2.4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5.影响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1)工件材料对刀具磨损的影响,(2)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的影响,(3)刀具几何角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4)刀具材料对磨损的影响,2.2.5 切削液的选用,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切削液的正确使用可以减少工件、切屑与刀具之间的摩擦,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切削液还可以防止积屑瘤和鳞刺的生长;减少刀具与切屑粘结;减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和热变形,保证加工精度并且提高生产效率。,1.切削液的作用,(1)冷却作用 (2)润滑作用 (3)清洗作用 (4)防锈作用,2.常用切削液及选用,(1)水溶液 (2)乳化液 (3)切削油 (4)极压切削油,2.3 本章小结,2.3 本章小结,Thank You !,china_54,第2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china_54 第2章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金属切削刀具 2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3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4本章学习目标理解金属切削基本定义熟悉金属切削刀具的分类、组成、材料及角度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了解刀具磨损的形式、原因、过程与刀具耐用度概念 掌握切削液的选用2.2 知识要点 金属切削过程是指在机床上通过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利用刀具从工件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也是工件的切削层在前刀面挤压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切屑而被切下来的过程。 本章研究对象:以金属切削过程中出现各种物理现象(如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及加工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许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问题,如鳞刺、振动、卷屑和断屑等都同切削过程有关。 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1. 切削运动 金属切削加工是依靠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即切削运动)进行的,按切削运动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 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进给运动 配合主运动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保持切削连续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合成切削运动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动。 1主运动 2进给运动 3、待加工表面 4加工表面 5已加工表面切削运动和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2. 切削过程的工件表面 已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在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的被切削层不断地被切去,新的表面逐渐形成。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有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已加工表面是指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而逐渐形成的新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是指工件上即将被切去金属层的表面。 加工表面是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 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3. 切削用量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进给运动的大小,用切削用量来表示,共有三个: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刀具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切削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线速度。 (1)切削速度 单位:m/min或m/s(米/分或米/秒) 注:当主运动是旋转运动,切削速度指刀刃在旋转体外缘处的圆周速度时可使用此公式。 计算公式:(m/min) 式中: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min)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3.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例题2-1:用车刀车削直径d=50mm的工件,车床主轴转速n400r/min,求切削速度v? 解:(m/min) 注: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已知工件直径,并根据工件和刀具材料等因素选定了切削速度,再求出车床的主轴转速,这时可把上面公式变换为: (rmin) 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3.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例题2-2:用YG7硬质合金车刀车削直径d60mm的铸铁带轮,查表选定切削速度v=60m/min,求车床主轴转速?解:(m/min) (2)进给量 进给量是指在主运动的一个循环时间内,刀具和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 举例: 车削时的进给量 为工件每转一圈,刀具沿进给量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是mm/r 。 刨削时,进给量 是指工件或刀具往复一次,两者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是mm/str(毫米/往复行程), 对于多刃刀具,通常用每齿进给量 (mmz)或每分进给量 (mm/min)表示。 2.2.1 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3. 切削用量 (3)切削深度 切削深度是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也是刀具切入工件的深度,用 表示。单位为mm 计算公式: (mm) 式中: 工件待加工面的直径(mm)。 工件加工表面的直径(mm)。 例题2-3:已知毛坯直径为60mm,一次进刀车到55mm,求切削深度 解:(mm) 2.2.2 金属切削刀具 1.刀具的分类 金属切削刀具有多种形式和结构,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加工方法分:车刀、铣刀、刨刀、钻头、铰刀、镗刀、拉刀、丝锥板牙、齿轮刀具、砂轮等。 按结构方式分:整体式刀具、焊接式刀具、机械夹固式刀具。 按刀具的刀刃数目分:单刃刀具、双刃刀具、多刃刀具。 按加工表面分:外圆表面加工刀具、内圆表面加工刀具、平面加工刀具、螺纹刀具、成形刀具、齿轮刀具。 按刀片使用后是否重磨分: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不重磨)两种刀具。 按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分:工具钢刀具、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等。 刀具为了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层,并获得符合要求的工件形状、尺寸及精度,必须具备一定结构、形状及几何角度的要求。刀具的结构一般由切削部分、导向部分和夹持部分等三部分组成。 2.2.2 金属切削刀具 (1)切削部分:以外圆车刀为例,切削部分一般由三面二刃一尖组成。 2.刀具的组成 外圆车刀的组成 (2)导向部分:具有导向部分(如麻花钻、饺刀、立铣刀等)的刀具一般用于内孔、构槽和内螺纹加工。 (3)夹持部分:用来把刀具装夹在刀架或套筒内,以便将机床的动力传给刀具。 2.2.2 金属切削刀具 3.刀具材料(1)刀具材料的性能要求 切削加工中,刀具的表面与工件表面和切屑产生强烈的摩擦和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刀具必须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和很高的切削温度(有时高达900 1000C)。因此,刀具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高的耐热性 良好的工艺性能 2.2.2 金属切削刀具 3.刀具材料(2)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 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1)静止参考系 所谓刀具静止参考系,是指在不考虑车刀进给运动,并且规定刀尖的安装位置与工件轴线等高的简化条件下的参考系。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主要坐标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面。 注: 此三个平面构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即刀具静止参考系。 (2)刀具几何角度 4. 刀具几何角度 2.2.2 金属切削刀具 刀具的基本几何角度有六个,即前角 、后角 、主偏角 、副偏角 ,和刃倾角 、副后角 。两个派生角:楔角 和刀尖角 。车刀几何角度 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2)刀具几何角度 前角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前角。 前角正、负的规定 前角正、负规定。 前角角度的作用: 前角对切屑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强度均有较大的影响。 前角的大小还影响断屑效果。 前角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2)刀具几何角度 后角 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后角。后角的作用: 减小后刀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并与前角配合调整刀刃部分的锐利与强固程度。 当前角一定时,加大后角,可使后刀面的摩擦减轻,但刀刃强度降低; 反之,摩擦增大,刀刃部分强度增加,常取 后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有影响。后角过大,使刀刃强度和散热体积降低,使切削温度升高,加快刀具的磨损;后角过小,刀具后刀面摩擦增加,磨损加快,因此,过大和过小的后角都会使刀具耐用度降低。 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2)刀具几何角度 主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为主偏角。 主偏角作用: 主偏角减小,刀尖部分的强度增加,散热条件较好;主偏角影响断屑效果; 主偏角影响切削力。 主偏角对切削厚度与宽度的影响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2)刀具几何角度 副主偏角 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为副偏角。副主偏角作用: 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少切削振动。 副偏角的大小影响工件已加工表面残留面积的大小,进而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值。副偏角一般在 515 副偏角对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 2.2.2 金属切削刀具 4. 刀具几何角度 (2)刀具几何角度 刃倾角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刃倾角,表示主切削刃对基面的倾斜程度。不同刃倾角的偏刀及对切屑流向的作用: 切削刃对切屑流向的影响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金属的切削过程,从宏观上讲,就是在由机床提供的运动和动力条件下,用刀具切除工件上一层金属,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表面质量均符合要求的工件的过程。从微观上讲,也是工件上被切削的金属层在刀具切削刃的切削和前刀面的推挤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剪切滑移而变成切屑的过程。 1.切削层及其参数 切削层是指工件加工时,正在被刀刃切削的那一层金属。 切削层参数 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1.切削层及其参数 切削厚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垂直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单位mm)。它与主偏角 的关系式: 切削宽度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削层尺寸(单位mm)。它与主偏角 的关系: 切削面积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切削层的横截面面积(单位mm2)。 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 金属的切削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挤压变形,产生切屑的过程。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刀刃的切削及前刀面的强烈推挤和摩擦的情况下,经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剪切和滑移变形,逐渐与母体分离而形成切屑。由于工件材料、刀具的角度及切削用量不同,切削下来的金属切屑类型、形状也不一样。 挤压变形 切削变形 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 (1)切屑种类 切屑的类型 2.2.3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 2.切削的变形及切屑的形成 (2)切屑形状的控制 切屑控制是指切屑在加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切屑的卷屑、流出与折断,以形成可接受的良好屑形。 实际切屑控制方法:在前刀面上磨制出断屑槽或使用压块式断屑槽。 (3)积屑瘤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训-江卫华-PPT文稿资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183615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