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乳汁中富含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解析只有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出现新的物种,转基因生物和没有转基因的生物,仍然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同一个物种。答案D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主要目的是()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B.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C.鼓励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D.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科技发展解析转基因食品、产品上都要标注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如“转基因”“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本产品为转基因加工制成”。对于转基因食物潜在隐患要进行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保障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答案B3.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若把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油菜的细胞核中,则抗除草剂基因会在减数分裂时进入配子,然后随花粉进入环境。抗虫植物会对捕食它的昆虫群体进行自然选择,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条件允许时,动物基因同样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在修饰和改造后也可以在原核生物体内表达。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不管是来源于自然界还是由人工合成,都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答案A4.面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以下解决方法合理的是()A.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封存重组生物B.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C.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0 下便会死去的菌株D.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没有缺陷的生物上解析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要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求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的或过敏的蛋白质;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人体体温下便会死去的菌株;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答案B5.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杂草被除草剂杀死,这种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被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放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一条理由:。(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放在超市货架上,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生产厂商应对转基因产品加贴标注,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或“”。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本产品为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解析(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有以下理由:转基因生物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但其生命力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转基因生物的种植需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转基因生物与其他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自然杂交;许多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更短。(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识,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答案(1)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或玉米的花粉传播距离有限、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或其他理由)(2)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转基因玉米加工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能力素养提升6.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中的基因,由此可见: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自然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与基因工程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解析转基因作物在抗虫、抗逆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与天然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了野生植物中,这样会对植物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正确;转基因植物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但不是所有的转基因植物都这样,应理性看待,故错误;自然杂交过程是通过受粉的方式实现转基因的,而转基因技术是通过重组载体完成“转基因”的,二者过程不同,故错误。答案C7.自1984年第一例转基因鱼在我国诞生以来,转基因鱼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如转入生长激素(GH)基因的鱼生长速度快,饵料转化率高。但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研究转基因鱼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及外源基因的扩散问题。因而我国科学家只是将三倍体的转基因鱼投入自然系统。(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2)已知人的GH是含有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人的GH基因转移到鱼体内,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少是。(3)转基因鱼通过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取得了较高的特定生长率,以至于生长速率高于非转基因鱼,蛋白质转换效率也显著高于非转基因鱼,其可能的原因是。(4)鱼类易于逃逸、扩散,因此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性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试分析引起生态安全性问题的原因:。(5)多倍体鱼类对控制过度繁殖是有效的,科学家最近培育成功的三倍体“湘云鲫”的大致形成过程是;试从保障生态安全性问题分析,只投放三倍体鱼的原因:。解析(1)转基因技术能够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细胞生物都以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2)氨基酸数与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的比值是16,控制合成含19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因至少含有脱氧核苷酸数为1916=1146(个)。(3)转基因鱼体内的目的基因得到表达,合成了大量的生长激素,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故生长较快。(4)转基因鱼生长较快,能够迅速占领生活空间,获取大量食物,导致被其捕食的生物的数量迅速减少,引起生态危机。(5)三倍体鱼的培育过程是先将二倍体转基因鱼的染色体加倍,得到四倍体鱼,然后用二倍体鱼与四倍体鱼杂交得到三倍体鱼;三倍体鱼高度不育,可人工控制鱼的数量,避免引发生态灾难。答案(1)各种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2)1 146(3)转基因鱼体内合成了大量生长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