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_第1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_第2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_第3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语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21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作者:向桂辛单位:南昌铁二小电话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的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种意境。教学中,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逐字讲解的教学方法,而是着力引导学生体会诗意,想象画面,感悟诗情。教学中,我运用配乐,配画,介绍相关背景,拓展,积累等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古诗。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默写望天门山。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大致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 情感目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三、 教学重难点:1、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2、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四、 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那些地方游玩?(板书:天门山)谁去过这儿?(出示课件)指名读注释1: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15公里的长江东岸,有一座山,叫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师补充: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板书:西湖)谁去过这儿?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播放课件)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写景的古诗。(板书: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二)学习望天门山1、 初读古诗,感知大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朗读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纠正字音。齐读望天门山。同桌互相讨论古诗大意。2、 深入学习古诗,体会诗情。全班交流:诗人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天门山、江水、孤帆)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这一句中,诗人说什么断开了?(出示课件: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景象)是谁把天门山冲开了?仔细看图,天门山脚下的江水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为这两幅画面找到相应的诗句。(齐读:天门山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补充介绍:同学们,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天门山时,写下了这首古诗。在李白心中,这奔腾的江水就像自己胸中积蓄的雄心,充满了力量,以至于把天门山都给冲破了。来,让我们带上理解再次齐读这两句。(反复练读。)师小结:这就叫知人论诗。了解了诗人及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意。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李白站在哪看天门山?(看课件:离天门山越来越近的动画情景)当你站在小船上,向着天门山越来越近,你有什么感觉?哪个字就写出了这种感觉?谈谈你对“出”这个字的感受。(生自由谈感受)师小结:一个“出”字,把天门山写活了,给天门山赋予了生命。多么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齐读这两句诗。设计意图:“断”与“出”字的使用最能体现李白的诗风,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体会“断”与“出”字内涵与用法,既能理解诗意,又能体会诗情,也能对李白这位诗人有进一步的了解。3、 总结全文 望天门山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你喜欢这首诗吗?谈谈理由。(生自由谈)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望天门山。(三)、.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初读古诗,感知大意: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请位同学朗读古诗。师纠正字音。全班齐读。3、 释题:饮,喝酒。作者苏轼在西湖边喝酒时天气怎样了?这就是题目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看看作者描写了西湖什么时间的景色?分别是哪两句?同桌互相讨论诗意。指名说诗意,你怎么读懂的?(出示课件)师创设情境:这一天,阳光明媚,诗人来到西湖边饮酒作诗。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给湖面洒下点点碎金。(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忽然间,天色暗了下来,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远处的景物朦朦胧胧都看不清了,天地间像是罩上了一层轻纱。(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同学们,这西湖的景色怎么样?来,带上我们的感受齐读前两句。(配乐,配画)师范读,生再读。在作者心中,这西湖就像什么?西施是谁?谁简单的说一说。师小结: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古诗。读得太好了,再让我们欣赏一遍吧!3、总结全文: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4、(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读读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