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_第1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_第2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_第3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_第4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单位: 南昌市松柏小学 作者: 陈列关键词:人文性 个性化 以情感人 情感体验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南昌市松柏小学 陈列教材简析: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诗句语言凝炼,意境优美,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锤炼历来被人所称道,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游子的心。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词风缠绵而不颓废,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 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诵读,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 情,厚实文化积淀。设计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提升感悟内涵,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 教学目标 :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习通过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诗意。 3、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课时。 课前准备: 、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搜集这三位诗人的古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故乡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故乡是一轮皎洁的明月,故乡是千万游子永远的牵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为了它,留下了无数千古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思乡的古诗。 2、板题,读题。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教师的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引入话题,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把两首古诗读正确。 2、咱们先来读泊船瓜洲。请四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行,大家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指四人读,评议)。拎“间”,画图理解,读好第一行后齐读整首诗,把诗读正确。 3、咱们再来读读秋思吧!你们四人来读,大家可要注意听哦!(指四人读,评议)拎“重”。chong重复,或作量词用于重叠的事物,如“泊船瓜洲”中的数重山(一重又一重的高山);又如这里的“意万重”(意思一层又一层)。齐读这一首诗。 【设计意图】读通是读懂的前提,因此,先让学生试读、轮读、齐读,力求读通的同时,读美。三、品读 1、咱们学习古诗呀,光读正确还不够,还得借助一些方法来读懂,说说,平常我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意了?(指名说说)这些都是读懂诗句的好方法,现在,就请大家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来读懂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把握古诗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2、咱们能说说自己读懂了的一个词,一句话,那可都是了不起的收获哦!先来交流第一首诗吧!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全班交流) 第一句:瓜洲到京口隔着一条长江,京口到钟山又要翻越一重又一重的高山,古时候交通极不便利,山路陡峭崎岖,诗人从瓜洲到自己的家乡,步行要几天几夜,远吗?(远)从哪个词感受到了路途的远?(数重)能读出路途的远吗?(指读,男女生读)。 虽然路途这么遥远,但是在诗人心目中,到底是远还是近呢?(近),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只隔)只表示(很近)。这么远的距离在诗人眼里却是这么的近,这真是路远心近啊!谁能读出近的感觉?(指读,齐读)。 第二句:你从哪个字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绿)为什么?是呀,春风一吹 ,春风一吹 ,春风一吹 ,春风一吹 ,这个绿字引发了诗人多少美好的遐想啊!咱们读读第三行,读出江南的春色美。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是“又绿”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离家很多年了,当年他离开时是春天,现在路过家乡时又是一个春天。江南两岸景色这么美丽,自己家乡钟山的春天一定也很美。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第三行吧!在春风又绿江南岸时,诗人停船瓜洲,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下,想的又是什么呢?是呀,他的心已不由自主地飞到了家乡,飞到了亲人身旁。同学们,我们读懂了诗人的心,就让我们带着这份体会,读读第四行吧! 【设计意图】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层面上挖掘诗的内涵。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换词、朗读体会作者用词之妙,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乡之情。(2)现在我们就是王安石了,当船停瓜洲时,站在船头,放眼 瞭 望,江南美景历历在目,抬头望见一轮明月,思绪万千,不由地吟涌:京口。此时,我们的心飞过了长江,飞过了重重叠叠的高山,飞到了家乡,飞到了亲人身边,咱们再读:京口。【设计意图】创设情感氛围,学生仿佛就是诗人,浓浓思乡情油然而生,情感目标更易实现。3、品第二首诗 如果说是江南美景引发了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面对萧瑟的秋风,诗人张籍又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我们来品读秋思。谁来说说,读懂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全班交流)你会怎么读,带着你的感受试试吧!(指名读,分组赛读)。短短的一封家书道不尽张籍深深的思乡之情,这真是信短情长啊!也许张籍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写好这一封家书,可当他把信交给捎信人时,又觉得心里的千言万语还没说尽。于是当捎信人做好准备即将上马离开时,张籍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大家看着这幅画面,写一写当时的情景。(生练写,指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发言中、在写话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独特感悟,使古诗学习变成“充满乐趣的活动。”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诗人王安石和张籍勾起乡愁的事物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泊船瓜洲是借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虽然不同,表达的却都是思乡之情。思乡的诗写了千万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我们长大了,也会远离家乡,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那时我们一定会发觉故乡在自己心目中永远是最温馨,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吧!(师生齐读)【设计意图】反复诵读,感悟特点,升华情感。板: 泊船瓜洲 秋思 间 宋 王安石 唐 张籍 重 思乡 路远心近 信短情长 教学反思:古诗是我国的国学精粹,短短数行,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豪情壮志;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悲怨;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怀;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的苍凉幽远。更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美景第5课古诗词三首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在教学这两首诗时,我先导后放。我以第一首诗为例,通过朗读、结合注释,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泊船瓜洲一诗中,提到三个地方,我用画图的方式来理解三个地方的关系,当时一个学生就问,作者王安石在哪?我请他再读诗题,理解作者把船停在瓜洲,瓜洲与钟山隔着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