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理).ppt_第1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理).ppt_第2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理).ppt_第3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理).ppt_第4页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文化创新,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材料1. “采风”的本意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的“风”字。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歌曲,既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 音乐家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边散步时,突然听到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道:“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之歌,成功塑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思考:王洛宾和聂耳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什么?,他们从社会实践中获取了文化创新所需的哪些内容?,从这一角度思考,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有何关系?,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素材、灵感,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材料2. 香港同胞希望在祖国统一后能保持本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以保持香港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此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收复殖民地时遇到此类问题。回归后的香港究竟实行什么社会制度?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给出了明确的回答。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解释“一国两制”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即香港回归中国后,“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与此同时,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交和防卫事务以及其他不属于特区高度自治的事项。,思考: 在香港回归的问题上,邓小平遇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a.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香港同胞希望保持本地原有的资本主义 制度和生活方式。,回归后的香港究竟实行什么社会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新构想。,当时邓小平为什么会提出“一国两制”的创新构想?,为了应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回答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文化创新以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这说明了什么?,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和夫人一行15人首次来到中国考察,品尝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塔等独具特色的食品后由衷的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实践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电子音乐,什么是电子音乐? 就是“以电子合成器,音乐软体,电脑等所产生的电子声响来制作音乐”,,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 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决定,1.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 C.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D.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文化知识,A,2.2005年5月,我国科考队对珠峰高度重新进行了测量,这次科考测高活动,搜集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经过研究形成一批科研成果。 这一事例说明了 ( ) 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具有多样性 D.尊重历史就是尊重科学,B,3.2008年6月7日,“连线浙江世界作家看浙江”湖州线文学采风活动在南浔举行。这次文学采风活动进行了11天,共有来自德国、法国、希腊、日本、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的港澳台地区的24名作家和媒体专栏作家参加。作家进行文学采风的依据是 ( )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A. B. C. D.,C,4.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惟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C,5.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