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ppt_第1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ppt_第2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ppt_第3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ppt_第4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ihe cervical spine,OPLL)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历史简介,1839年,Key首先报道了脊柱韧带骨化现象,并称之为“韧带骨化性脊柱炎”。 1960年,日本学者尸解时发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了脊髓压迫症 。因当时仅在日本人中发现,故被称为“日本人病”。 1964年,经寺山等学者建议将该病理变化命名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在国内,20世纪70年代末节OPLL已为大家所发现,至80年代初已有多篇论文报道,表明此种病患在国内亦较多见。但OPLL在欧美等国家则较少发现。,流行病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地区不同差异甚大。日本公共卫生部的一个专门机构,除对本国以外,曾先后对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菲律宾、朝鲜、美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调查,显示:在日本,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约为1.5%-2.0%;东亚各国各地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病率与日本的发病率相似;而在中国,其发生率仅在0.6%左右,不及日本人的一半;白种人发病率更低,仅0.16%。依性别而论 ,OPLL患者男多于女,二者之比约为4:1。发现年龄多在中年以后,以50-55岁居多,约占90%左右。,发病机制,椎间盘变性学说 全身骨质肥厚相关学说 糖代谢紊乱学说 创伤学说 其他学说 总的来看,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尽 管日本厚生省大力组织了多年的研讨,但至今扔停留在推测及学说阶段。,临床表现,颈椎OP1 L症可有颈痈,四肢麻木、无力、痉挛步态、行走困难、不稳,有踩棉感,胸腹部束带感丑括约肌功能障碍,也可引起头晕、心慌等变感神经刺激症状。体检可发现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下肢呈上运动抻经元损害表现,双下肢肌张力增高,麂反射亢进,病理征陌性,浅深感觉减弱或消失:单纯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0posterior longlt udinal ligamentTOPLL)无上肢症状与体征。上胸椎0PLL症表现为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 征。下胸椎或胸疆殷OPLL症,由于压迫脊髓腰膨大或圆锥可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既有椎体柬征阳性又可出现膝或跟腱反射减弱、消失及肌萎缩等敬瘫的表现,即混台性瘫痪 Yamashita等0 报告95例颈椎OPLL巾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0f Egamentum Iqavum,OLF)者为7例(7 36 )。周方等 报告收沿318倒颈椎OPLL症中,19例合并OLF认为颈胸段脊髓同时受压时,其症状、体征难以区 别。提出当颈椎OPLL症患者有以下情况时,应怀疑合并胸椎OLF的可能: 既往有上肢神经损害症状,就诊时却只有嘎显的取下肢的上运动抻经元损害症状、体征 颈椎减压术 后,上肢抻经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而下肢抻经损害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X线平片 常规拍脊椎侧位X线平片。常规颈椎X线平片诊断颈椎OPLL的检出率为68 ,其中上 颈椎阳性辜10O ,下颈椎由于肩部阴影重叠,阳性率低 多数学者“ 认为脊椎侧位平片或矢状位断层片可作为初次筛选手段而衙单、经薪,x线平片尚可了解脊柱退行性改变、发育性椎管狭窄等,但不皮熟的OPLL,X 线平片显示不清也易漏诊。 CT平片CT 扫描能从横切面上显示OPLL的形态、太小、椎管形态及椎管狭窄的程度。阜期诊断OPLL阳性率可达10O 。黄公恬 ”指出CT扫描能辨认骨化灶的戚熟程度成熟的骨化灶表面光滑规则边界清晰骨化灶均匀、致密tCT值高(600850Hu)。未成熟的骨化灶密度不均匀表面不 规则,呈火焙状或云雾状,CT值低(2O0400Hu) 另外,通过CT 扫描发现骨化灶并非都位于椎体后正中,也可偏左偏右侧偏型骨化灶是某些OPLL症具有神经根症状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因此,cT确认0PLL比MRL更清晰。 脊葺造影厦cTM 先行脊髓造影显示OPLL所造成的椎臀完全梗阻或部分梗阻的部位和范围,再配台CTM 来确定骨化灶对硬脊膳压迫程度及脊髓受压后的形态。因此,脊髓造影加CTM 是最准确、有效而全面岜谚断OPLL的方去=但也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手段。忱宁江“ 认为,CTM 能清楚地显 示骨性椎营、硬膜囊和病变的相互关系,使诊断精确可靠,从而有效地指导设计治疗方案 MRI OPLL在MRI图像上为低信号区而不象CT 可直接观察到骨化灶的高密度影。T2加权采脊髓信号增强则提示损害因此MRI船清晰显示OPLL压迫损害脊髓的形志和程度=MRI虽为无创检查,但竹格昂贵 周方等 认为 、1RI结台CT检查是目前确定韧带骨化范围、程度、部位及了解脊 髓受压程度的最佳方法。,分型,后纵韧带骨化瘟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疗法适用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者。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 41 前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摘除术如骨化决与硬脊膜粘连,切除骨化块将十分困难,手术操作对硬脊膜的刺激,有可能使脊髓压迫症状加重,手术时一定谨慎、轻柔,术中行椎 体间植骨融合。 42 前路颈椎间盘及后骨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适用于脊髓压迫症状单纯由非骨化区的颈椎病所致,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尚未引起脊髓压迫时。 43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对广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颈椎退变性椎管狭窄者、各节段颈椎后骨赘者,均可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减压彻底,近期疗效好,但数月后软组织瘢痕形成并发生挛缩,部分患者可形成瘢痕性椎管狭窄而重新压迫脊髓,故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 44 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采用单开门式或双开门式椎管成形术,既可达到扩大椎管的目的,也可防止大量瘢痕组织进入扩大后的椎管重新压迫脊髓,手术操作也比椎板切除术容易。 45 颈前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飘浮手术 由于后纵韧带骨化块可与硬脊膜粘连,或硬膜本身也发生骨化,手术切除骨化块十分困难,此时只将骨化块与周围组织松解、游离,使其变为漂浮状并向前移位而不勉强切除,以防加重脊髓损害而又能达到减压的目的,同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纵韧带骨化块漂浮手术难度较大,仅在骨化块局限而其矢状径较大时采用。,治 疗,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针对有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局限性症状以及具有轻度神经症状的患者,制动 牵引 按摩 针灸 理疗 药物治疗(药物对症、中医中药) 功能锻炼,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应用于保守治疗无效 且达不到开放手术标准 冷融化技术 带电等离子体撞击 靶组织断链 温度40-70 作用深度10mm,颈椎病的手术治疗,目的: 减压 局部稳定 保持良好功能,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前后路联合手术,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路手术的适应症: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大于3mm、椎管矢状径大于12mm,压迫来自前方,颈椎不稳,生理屈度变直或后凸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路手术的方式 椎间盘切除植骨术 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路手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 长条形植骨 半环形植骨 圆柱状植骨,椎间盘切除植骨术,长条形植骨,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半环状植骨,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圆柱状植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路手术),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 限制性钢板固定术:静力固定 非限制性钢板固定术:动力固定,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限制性钢板,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非限制性钢板,理想颈椎内固定系统应具备,提供颈椎即刻的稳定 纠正脊柱的畸形 减少术后外固定的使用,静力固定和动力固定优缺点,静力固定 能维持颈椎的生理前凸 不能有效传递载荷 稳定性好 假关节多见,动力固定 可以有效传递载荷 植骨块容易下沉 颈椎矢状面失衡 稳定性差,颈椎前路手术 固定?不固定?,倡导者 减少骨块塌陷 减少假关节 减少术后外固定 减少翻修术而减少费用 大 多 数 人,反对者 增加经济负担 增加手术时间 过多软组织剥离 与非固定治疗效果相当 倾 向 固 定,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路手术),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盘假体置换 同种异体椎间盘置换,椎间盘置换术假体的种类,限制性 非限制性 半限制性,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后路的手术方式: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 字成形术 后路侧块钢板固定及钉钩棒系统固定术(针对不稳),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开门的范围 也有 但大多数为 不主 张波及胸椎 开门的大小 度左右 开门的方向 多在症状重的一侧 固定的方式 丝线固定角度丢失 钢板固定角度不 丢失,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术前 后开门术,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后路单开门手术示意图,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后路手术的禁忌 单纯性颈神经根受压 颈椎前柱无支撑 脊髓局部前方受压 伴有后凸畸形,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 字成形术 效果与单开门相同 且操作复杂已不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前后路联合),适应症: 前后方均受压 既有根性症状又有脊髓受压症状 手术方式 前路植骨减压固定 后路单开门成形,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