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简介
G B / T 1 0 1 5 6 -1 9 9 7前 协 曰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前苏联国家标准 F O C T 1 0 5 2 8 -9 0 水准仪通用技术条件 , 其中水准仪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的试验方法最终按 I S O / D I S 1 2 8 5 7 . 1 ( 光学和光学仪器大地测量仪器精确度测试的野外方法第一部分 : 水准仪 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前苏联国家标准P O C T 1 0 5 2 8 -9 0 的主要差异为: 1 前苏联标准中有水准标尺的要求, 而我国已制定了Z B N 3 1 0 0 1 大地测量仪器水准标尺 专业标准 , 故本标准不包括水准标尺的内容。 2 关于水准仪系列的分类, 前苏联标准的规定不够合理, 本标准根据国际和国内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改。 3 关于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的试验方法, 前苏联标准中规定需建立三个水准点; 而在I S O / D I S 1 2 8 5 7 . 1 国际标准草案中则是通过同一台仪器位置变动, 在不同时间内观测水准标尺不同零位偏差的两观测系列, 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得到水准仪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 其可靠度为0 . 9 5 。这种方法具有国际先进性 , 较为科学、 合理 , 所以本标准采用这一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前版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的改变情况如下: 1 。由于 G B 3 1 6 0 -9 1 水准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 、 G B 1 0 1 5 6 -8 8 水准仪技术条件 和G B / T 1 3 0 0 1 -9 1 水准仪试验方法 三项国 家标准相互不协调, 使用不方便, 故本标准将其合并为一。 2 前版标准中对水准仪分类过于死板, 客观上限制了我国水准仪的发展。本标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修订, 使型号与标准偏差相匹配, 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要, 也符合国际上水准仪发展趋势。 由于D S 2 0 水准仪长期无企业生产, 也无用户需要, 因此本标准不列此等级。 3 . 调焦运行误差, 去掉了原野外测试方法二, 增加了室内检测方法, 增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4 前版标准中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是采用野外长距离、 多测站的试验方法, 使生产厂和检测部门长期无法贯彻。 本标准采用了I S O/ D I S 1 2 8 5 7 . 1 国际标准草案中规定的方法, 使本标准具有国际水平 。 5 . 按照G B / T 1 . 1 -1 9 9 3 的规定, 原标准中 验收规则一章改为抽样。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 起, 同时代替G B 3 1 6 0 -9 1 , G B 1 0 1 5 6 -8 8 和G B / T 1 3 0 0 1 -9 1 0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是提示的附录 。 本标准 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 北京测绘仪器厂、 江西光学仪器总厂、 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 北京光学仪器厂、 武汉光学仪器厂、 苏州金光光学仪器厂、 南京测绘仪器厂、 镇平光学仪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翁吟渊、 陈国庆。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水准仪G B / T 1 0 1 5 6 一 1 9 9 7Le v e l l e r代替 G B 3 1 6 0 - 9 1 GB 1 0 1 5 6 - 8 8 G B / T 1 3 0 0 1 一9 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泡式和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系列及其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抽样、 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气泡式和 自动安平水准仪。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1 4 6 -8 9 水准泡 G B 2 8 2 8 -8 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 B 2 8 2 9 -8 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 B 1 2 8 9 7 -9 1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 B 1 2 8 9 8 -9 1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 B / T 1 5 4 6 4 -1 9 9 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Z B Y 0 0 2 -8 1 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Z B Y 2 6 1 -8 4 大地测量仪器与三脚架之间的连接 Z B Y 3 4 2 -8 5 大地测量仪器分划板 Z B Y 3 4 3 -8 5 大地测量仪器三脚架 Z B N3 0 0 0 2 -8 7 光学仪器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Z B N 3 5 0 0 3 -8 9 分辨力板3 水准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3 . 1 水准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见表 t o 表 1参 数 名 称单位高精密精密普通望远镜放大率倍 3 8 - 4 23 2 - 3 82 0 -3 2物镜有效孔径m m 4 5 - 5 5 40 - 45 30- 40最短视距不大于m2 . 0水准泡角值符合式管状( ) / 2 mm1 020直交型管状( ) / 2 mm248圆形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7 一 1 2 一 3 0 批准1 9 9 8 一 0 7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表 1 ( 完)参 数 名 称单位高精密精密普通自动安平补偿性能补偿范围( )士 8安平时间S2测微器测微范围m m1 0, 5分格值0 .11 0- 05仪器净重不大于k g6. 56 . 03. 0主要用途国家一等水准测量及地震水准测量国家 二等水 准测量及 其他 精密水准测量国家三、 四等水准 测量及 一般工程水准测量3 . 2 型号 水准仪的型号应符合Z B N 3 0 0 0 2 的规定。4 技术要求4 . 1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 2系列高精密精密普通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0 . 2 -0 . 51 .01. 5- 4. 04 . 2 望远镜放大率的实际值所允许的偏差, 其下限值应不超过所规定标称值的5 %.4 . 3 望远镜十字丝 中心( 1 / 2 直径范围内) 附近分辨力按公式( 1 ) 计算 : ,1 2 0a 芝 之 、 祀 二 二 1 少(1)式中: a 分辨力 , ( 11 ) i D 物镜有效孔径, mm; k 常数 , 透镜系统 k =1 . 2 , 反射镜及透镜和棱镜系统 k =1 . 5 ; 透镜和测微平板系统k =1 . 3 04 . 4 望远镜物镜有效孔径的实际值所允许的偏差 , 其下限值不应超过所规定标称值的 5 %.4 . 5 望远镜从 5 0 m调焦到 1 0 m 的运行误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mm系列高精密精密普通运 行误 差蕊 0 . 5簇 1 . 04 . 6 望远镜透镜系统的透过系数应不小于 0 . 6 , 其他系统透过系数应不小于 0 . 5 04 . 了 望远镜成像质量应无明显球差、 色差和彗差。4 . 8 望远镜视距乘常数误差应不大于 0 . 4 %.4 . 9 竖轴旋转应正确可靠 , 竖轴置中误差应不超过管状水准泡角值的 1 / 4 04 . 1 0 测微器运转灵活, 不应有明显停滞和跳动现象 , 测微器全程行差不大于 1 个分格值 。4 . 1 1 温度变化 1 C , t 角的变化应符合表4 的规定。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表 4( “ )系列高精密精密普通i 角的变化0. 50 . 8注1 对气泡式水准仪 i 角是指望远镜视轴与管状水准轴在望远镜视轴的铅垂面投影的不平行而成一小交角。2 对自 动安平 水准仪i 角 是指望远镜的视轴与水 平面的夹角。4 . 1 2 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 的规定。 表 5序号特性高精密精密普通1安平误 差不 大于, ( ” )士0 . 2士0 . 3士0 . 52补偿误差( 轴倾斜 1 时补偿器系统误差) , ( ) / 1 士0 . 0 5士0 . 1士0 . 34 . 1 3 水准仪工作温度为一2 5 C -+4 0 0C a4 . 1 4 安放在仪器箱内的仪器应能承受脉冲重复频率6 0 -1 0 0 次 m i n 、 加速度 9 8 m/ s ( 1 0 g ) 、 脉冲持续时间为6 m s 和连续冲击1 0 0 0 次的冲击试验。4 . 1 5 仪器在包装运输条件下, 应符合Z B Y 0 0 2 的要求, 其中高温5 5 C, 低温一4 0 C, 自由跌落高度2 5 0 mm,4 . 1 6 仪器的外表应美观, 表面修饰必须牢固, 仪器密封性良好。4 . 1 7 光学零件不得有脱胶、 脱膜、 油迹和引人注目的气泡、 道子、 麻点、 灰尘等影响成像质量的现象存在, 分划线及标注应粗细均匀, 明显清晰。4 . 1 8 水准泡、 三脚架、 仪器与三脚架之间的连接和分划板应分别符合G B 1 1 4 6 , Z $ Y 3 4 3 , Z B Y 2 6 1 ,Z B Y3 4 2 的要求。4 . 1 9 水准仪转动、 微动机构运转应均匀、 平滑、 舒适 , 无明显空回现象, 制动机构应有效发生作用。 各校正螺丝应校正方便、 稳定可靠并有足够校正范围。5 抽样5 . 1 抽样条件5 . 1 . 1 出厂检验 ( 交收检验) 正常生产每批合格产品。5 . 1 . 2 f式检验 型式检验一般为每年一次,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 b 正式生产的产品在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常生产时, 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 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性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5 . 2 抽样方法和判定规则5 . 2 . 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抽样应按G B 2 8 2 8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检验, 检验水平选用S - 2 , 不合格类别和合格质量水平( A Q L ) 见表 6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表 6不合格类别技术条款AQLA4 . 1, 4 .1 22 .5B4 . 2 , 4 . 3, 4 . 4, 4 . 5 , 4 . 6 , 4 . 7 , 4 . 8 , 4 . 9 , 4 . 1 0 , 4 . 1 11 0C4 . 1 6 , 4 . 1 7 , 4 . 1 8 , 4 . 1 91 55 . 2 . 2 f式检验 型式检验的抽样应按G B 2 8 2 9一次抽样检查, 判别水平选用( R Q L ) 和抽样方案见表7 e不合格类别、 不合格质量水 平表 7不合格类别技术条款RQL抽样方案A4 . 1 , 4 . 1 23 0A, =O, R。 二 1B4 . 2 , 4 . 3, 4 . 4 , 4 . 5 , 4 . 6, 4 . 7 , 4 . 8 , 4 . 9 , 4 . 1 0 , 4 . 1 1 , 4 . 1 3 , 4 . 1 46 5A。 二1 , R。 二 2C4 . 16, 4 .1 7, 4.1 8, 4 .1 91 0 0A, =2 , X =36 试验方法6 . 1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6 . 1 . 1 试验场地与条件 a )试验应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 b ) 试验场地见图 l a图 16 . 1 . 2 试验程序 a ) A, B两点为固定点, 相距约为 5 0 m ; b ) 将仪器大致置于 A, B中间位置;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 。 ) 将水准仪精确整平, 首先对两标尺读取r a t 和r b 1 , 然后稍为变动三脚架位置与高度, 精确整平仪器, 再一次对两标尺读数, 按此方法进行 2 0 次认: 和r b 2 r .2 o r b 2 0 ) ; d ) 两水准标尺互换位置用上述方法进行另外2 0 次观测( r e 2 1 r b 2 1 r a 4 o r b 4o ) o6 . 1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 观测数值Z 的计算见公式( 2 ) , ( 3 ) : l ; r b 一 r a r” ” ” ” “ “ 一 ( 2) i 1 , 。 二, 2 0 1 k r b 。 一r ek ” ” ” ” ” ” 一 ( 3) k 2 1 , , 4 0算术平均值x和y 见公式(( 4 ) : 20Y, l;120 X 艺l k k = 2 1一 l ;(4)1一20 一 y修正值。 见公式( 5 ) , ( 6 ) :C ; 2(5)i 1 , , 2 0 C k y一 1 kk 2 1 , , 4 0(6)验算如下: nU C。艺间。 Oll c 一自由度 f =3 8 的 5 0 m有效距离标准偏差 S见公式( 7 ) , ( 8 ) :2 0 4 0C C 一艺C i2 艺C k2(7) i = 1 k =2 1: 一ccIF 7 一 A cc3 8(8)1 k m 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 S 1 k m 见公式( 9 ) : S八Q 丽二J 7 k - 二 二 二,IJ 1 /10 了 2 v 5 v(9)记录计算表格见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表A l .6 . 2 望远镜放大率6 . 2 . 1 试验工具 倍率计( 或读数显微镜) 一只, 圆形孔板一块。6 . 2 . 2 试验程序 在水准仪物镜前, 垂直于物镜光轴设置一圆形孔板, 孔板圆形孔的直径小于物镜通光孔径。将望远镜调焦至无穷远, 目 镜的屈光度圈调至零位, 用漫射光照明孔板, 在望远镜出射光瞳平面处可得孔板圆孔的像, 它的直径可用倍率计( 或读数显微镜) 测得。6 . 2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望远镜放大率按公式( 1 0 ) 计算:D1二: ; 刀 , 。 。 二 (1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式中: r 望远镜放大率, 倍; D孔板圆形孔的直径, m m; D 孔板圆形孔像的直径, m m.6 . 3 望远镜的分辨力6 . 3 . 1 试验工具 带有符合Z B N 3 5 0 0 3 分辨力板的平行光管一台。6 . 3 . 2 试验程序 置水准仪于试验台上, 对准平行光管, 将望远镜调焦使其清晰地观察平行光管中的分划板, 分辨力的测定需要在望远镜分划板十字丝中心上下、 左右视距丝附近五个位置上进行。 以其中最大值作为望远镜的分辨力。6 . 4 望远镜物镜有效孔径6 . 4 . 1 试验工具 倍率计一只。6 . 4 . 2 试验程序和结果的计算 望远镜物镜前不装圆形孔板, 用倍率计按本标准 6 . 3 . 2 条方法测得出射光瞳直径。 望远镜有效孔径按公式( 1 1 ) 计算 : D, D o r “ “ ” ” (1 1)式中: 厂 望远镜放大率, 倍; D o 望远镜物镜有效孔径, M M; D o 望远镜出射光瞳直径, m m.6 . 5 调焦运行误差6 . 5 . 1 方法一6 . 5 . 1 . 1 试验工具 检验台, 准确度不低于 0 . 2 mm的准线仪。6 . 5 . 1 . 2 试验程序 将被检仪器置于检验台上, 精密准线仪测微手轮置于中间位置, 使准线仪的近点目标大致成像在被检仪器视场中央 。 微动被检仪器调焦手轮, 使仪器十字丝交点准确对准无穷远点的准线标志, 然后调焦至准线仪近点。目标若不在仪器十字丝交点上, 利用仪器本身与准线仪调整螺旋, 使近点标志与仪器十字线交点重合。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准线仪上远点与近点 目 标均在被检仪器十字丝交点上 。 将水准仪望远镜依次照准准线仪上 5 , 1 0 , 2 0 , 3 0 , 5 0 m各目标分划板, 用测微器读数不少于五个点, 为往测。接着从 5 0 m-5 m进行返测, 为上半测 回。 松开准线仪镜管固定螺钉 , 并将准线管旋转 1 8 0 0 , 固定后 , 按上条进行观测 , 为下半测回。6 . 5 . 1 .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a ) 先由测量数据求出各测点的平均值a b ) a , 乘以测微器格值d求得高度读数值h ; ; c ) 求取平均值h 及残差见公式( 1 2 ) : A h ; h , 一h (1 2) d ) 求取距离平均值D及残差见公式( 1 3 ) : O D ; D 、 一 D “ “ “ (1 3) e )求取视准线倾斜系数K见公式( 1 4 ) :艺( ,A h ; ,A D, )2E( ,A D ? )(1 4)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s / T 1 0 1 5 6 一1 9 9 7f ) 计算调焦运行误差值乙见公式( 1 5 ) : A A h 一 K O D中表 A2 , 。 (1 5) 计算结果实例见附录A6 . 5 . 2 方法二6 . 5 . 2 . 1 试验条件 水准标尺一支, 在一平坦场地上选一中心点A, 以A为圆心3 0 m为半径作一半圆, 于圆周上用一木桩( 桩顶订一圆帽钉) , 标出。 , 1 , 2 , 3 , 4 , 5 各点, 并使。 点至1 -5 点的距离分别等于 1 0 , 2 0 . . . . . . . 5 0 m( 应用 钢 卷尽 丈量 ) , 圆 周 上各 点 的位 置, 应使自A与。 处 照 准 各点 标尺 时能 有良 好的 亮度, 布 置见图2 ,图 26 . 5 - 2 . 2 试验程序 置仪器于A点上, 往返测圆周上 1 至5 点对应于。 点的高差, 共四个测回, 各测回间应用脚螺旋变更仪器高度, 观测前仔细调焦, 观测时不得重新调焦。置仪器于0 点上, 往返观测1 -5 各点的标尺读数共四个测回, 各测回间应用脚螺旋变更仪器高度。6 . 5 - 2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以 。 点为基点, 计算出其他各点对 。点的高差 , 比较仪器在各个位置上各点对 0 点的高差之差( 需进行视线倾斜改正) , 求出调焦运行时因视轴变化所引起的标尺读数变化, 试验用计算表格见附录A中的表 A 3 o6 。 6 望远镜透过系数6 . 6 . 1 试验工具及试验条件 球形平行光管 , 积分球接收器及光源。6 . 6 . 2 试验程序 在球形平行光管焦面上, 放有小孔光源( 透射光源) , 使球形平行光管射出平行光束, 调节可变光栏,全部进入积分球接收器, 测得入射光通量F Q 。将被检仪器置于平行光束中, 调整至共轴位置, 测得通过被检仪器望远镜的光通量F n o6 6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望远镜透过系数t 按公式( 1 6 ) 计算: 。 (1 6式中: F n 入射光通量, 1 m; F o 通过系数的光通量,lm.6 . 了 望远镜的像x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6 . 7 . 1 试验工具 装有星点板的平行光管一台。6 . 7 . 2 试验程序 以观察望远镜中星点像的情况来判断像差。6 8 视距乘常数误差6 . 8 . 1 试验工具 测微平行光管一台。6 . 8 . 2 试验程序 将测微平行光管物镜与被测望远镜物镜相对并大致等高, 瞄准被测望远镜下丝, 读数为 A , ; 瞄准被测望远镜上丝, 读数为A z o A A : 为一测回, 共测三测回。6 . 8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6 . 8 . 3 . 1 乘常数按公式( 1 7 ) 计算: K c t g a “ ( 1 7)式中: K乘常数 ; a - 2 ( A : 一A , ) , ( ” ) 。6 . 8 - 3 . 2 乘常数误差按公式( 1 8 ) 计算:K K平 均一 1 0 01 0 0X 1 0 0 0 0 “ 。 一 ( 1 8)式中: AK视距乘常数误差, ; K平 均 三测回乘常数 K 的平均数。6 . 9 竖轴置中误差6 . 9 . 1 试验工具 试验台( 或三脚架) 一个。6 . 9 . 2 试验程序 将仪器固定在试验台( 或三脚架) 上 , 旋转望远镜使其与任意二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 , 调节此二个脚螺旋, 使管状水准泡的气泡居中( 或符合) 。旋转望远镜1 8 0 0 , 观察气泡是否居中, 若不居中则利用脚螺旋及微倾螺旋各调节水准泡气泡偏移量的一半, 使气泡居中。 旋转望远镜9 0 0 , 观察气泡是否居中, 若不居中, 调节另一脚螺旋使其居中。 旋转望远镜回到原起始位置, 观察气泡是否居中, 若不居中则重复上述操作过程, 直至水准气泡在二位置上均能居中。转动望远镜至任意位置, 观察气泡是否移动。望远镜在各个任意位置时气泡对中心位置的最大偏离值之半 , 即为竖轴置中误差 。 注: 若水准泡没有刻度, 应去掉水准泡外壳, 并贴上画有已知格值的分划纸条。6 . 1 0 测微器的全程行差6 . 1 0 . 1 试验工具 分划间隔为 1 mm标尺一支。6 . 1 0 . 2 试验程序 距标尺5 to处架设被检仪器。 旋进和旋出光学测微器进行往返测量, 需测8 个测回。 每测回的往测:用倾斜螺旋使气泡精密符合( 以后在一测回中须严格保持倾斜螺旋的位置不变) , 然后将光学测微器精确对准分划线, 读取分划线注记号及测微鼓读数 , 继续旋进测微器 , 使望远镜楔形平分丝对准相隔4 m m的另一分划线读数 , 需往测 8 测回; 每测回返测应在往测后立即进行 , 按相反的顺序用旋出测微鼓的方法 , 对准往测时所用的二分划线读数 , 需返测 8 测 回。每测完二个测回后 , 应变更仪器或分划尺高度, 以使每二个测回各观测分划尺上的不同分划间隔。6 . 1 0 . 3 试验结果 先计算每测回旋进与旋出读数 1 的平均数的旋进减旋出之差值 。 , 以及每测回中对准分划尺二次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所测分划线的测微器读数1 , 之差, 计算分划尺各分划间隔相应的测微器上的分划数。然后按各分划间隔的检定长度计算光学测微器的分划值, 最后取8 个测回的平均数为测定的结果, 计算表格见附录A表 A6 。6 . 1 1 i 角的变化6 . 1 1 . 1 试验工具 毫米分划尺一支。6 . 1 1 . 2 试验程序 置分划尺离水准仪不大于1 5 m处。 在温度t : 和t 2 时对分划尺进行读数, 此时温差A t 应在5 - 3 0 0C范围内, 每一温度读取的读数不应少于4 个, 当温度由t , 向t : 转变时( 转变时间稳定0 . 5 h ) , 应保证仪器的位置不变 。6 . 1 1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i 角的变化值按公式( 1 9 ) 计算:P Ls趾式中: A i -角的变化值 , ( ) / 0C; A L 分划尺读数差, MM; A t 温度差 , ; : 分划尺与水准仪距离 , M M; P 弧度化为角度, p =2 0 6 2 6 5 a6 . 1 2 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器6 . 1 2 . 1 安平误差6 . 1 2 . 1 . 1 试验工具 灯源、 测微平行光管。6 . 1 2 . 1 . 2 试验程序 测微平行光管对准被检仪器的分划板十字中心, 使被检仪器圆水泡居中。 用被检仪器脚螺旋使仪器倾斜后, 立即回复原来位置, 用测微平行光管瞄准并读数, 共测 1 5 次。6 . 1 2 . 1 . 3 试验结果的计算 安平误差按公式( 2 0 ) 计算:m : 一 士 丫 M V- 11-11(2 0)式中 : m s 安平误差, ( ) ; V ; 测值与其均值差 , ( ” ) ; n测定次数。 计算表格见附录A表A 4 o6 . 1 2 . 2 补偿误差6 . 1 2 . 2 . 1 试验工具 灯源、 自准直测微平行光管( 测高精度仪器用光电自准直测微平行光管) , 小角度倾斜仪。6 . 1 2 - 2 . 2 试验程序 置被检仪器于小角度倾斜仪的转轴上方, 并仔细整平。 使自准直测微平行光管十字丝中心对准被检仪器十字丝中心。调节小角度倾斜仪, 每倾斜 2 在测微平行光管内读得一数。 对高精密、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测二测回; 普通级 自 动安平水准仪测一测 回。旋转小角度倾斜仪 9 0 0 , 重复上述顺序得另一方向的补偿误差即为归零值b 。 的最大值, 换算到每分的秒数, 以各测回的平均值为测定值。 补偿误差计算见附录A表A 5 o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6 . 1 3 工作温度6 . 1 3 . 1 高温试验6 . 1 3 . 1 . 1 试验工具 高温箱一台。6 . 1 3 . 1 . 2 试验程序 将水准仪置于高温箱中, 开启高温箱开关, 以每分钟不大于1 的升温速度升至4 5 士2 C, 保温2 h 。 取出仪器立即目视和手感检查仪器各部分的润滑油脂有无流失现象, 各转动部分有无不灵活现象,电镀及油漆表面有无脱皮或起泡, 视场 内有无影响读数及光学零件有无脱胶等现象。6 . 1 3 . 2 低温试验6 . 1 3 . 2 . 1 试验工具 低温箱一台。6 . 1 3 - 2 . 2 试验程序 将水准仪置于低温箱中, 开启低温箱开关, 以每分钟不大于 1 的降温速度从常温降至一2 5 士2 C, 保温2h 。取出仪器立即目视和手感检查仪器各部分的润滑油脂有无凝固、 各转动部分有无咬紧、阻滞和转动不灵活现象, 光学零件有无脱胶, 视场内有无影响读数等现象。6 . 1 4 连续冲击试验 连续冲击试验按Z B Y 0 0 2 进行。6 . 1 5 抗运输试验 仪器包装运输按 Z B Y 0 0 2 进行各项试验。6 1 6 外观质量 目视检验。6 1 了 光学零件质量 目视检验。6 . 1 8 水准泡、 三脚架、 仪器与三脚架之间的连接 水准泡、 三脚架、 仪器与三脚架之间的连接和分划板分别按G B 1 1 4 6 , Z B Y 3 4 3 , Z B Y 2 6 1 , Z B Y 3 4 2进行检验。6 . 1 9 运转机构 直接运转试验。7 标志、 包装、 运输及贮存7 . 1 标志7 . 1 . 1 产品标志 a ) 制造厂商标( 或厂名) ; b ) 型号 ; c ) 编号 。了 1 . 2 包装标志 仪器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 B / T 1 5 4 6 4 的要求。了 2 包装 仪器包装应符合G B / T 1 5 4 6 4 的规定。了 3 运输 a ) 搬运和放置按照运输箱上的标志进行, 严格遵守搬运和运输上的一切规则 b ) 不允许和易燃、 易爆、 易腐蚀的物品同车装运; c ) 装车齐整、 平稳、 牢固, 不得超高、 超重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 d ) 运输时有防雨、 防日晒、 防撞击和防跌落措施。7 4 贮存7 . 4 . 1 产品入库前应进行检查。7 . 4 . 2 库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 a ) 贮存温度与湿度应按Z B Y 0 0 2 的要求; b ) 库房应具有良好的通风、 隔热、 保温、 排水、 防震、 防火等设施。8 其他 在用户遵守保管和使用规则条件下, 从发给用户之日 起一年内仪器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 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 但仪器在运输途 中或仓库 中不应超过三个月( 即出厂之日 起至开始使用之日止) 。否则保证期将相应缩短。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附录A ( 标准的附录)试验用计算表格A 1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计算见表 Al a表 A l一测回( 初始位置)二测回( 标尺互换)读数计算读数计算前视后视高差偶然误差前视后视高差偶然误差观测值和计算八 1 r b 1犷 a 2犷 b 2 二r - 1 9 r b 1 9r e 2 0犷 6 2 0 l 1 = r 6 1 一r e f c 1 = x 一1 1 l z = r 6 2 一r . 2 c z =x 一1 21 1 9 =r b 1 9 一r . 1 9 c 1 9 =x 一1 1 91 2 0 r b 2 0 一r e 2 o C 2 0 =X 一1 2 0r . 2 1r 6 2 1r . 2 2r 6 2 2r e 3 9犷 6 3 9r a 4 0r 6 4 0l e i = r 6 2 1 一r . 2 1 C 2 1 =Y 一l e i1 2 2 = r b 2 2 一r a z e C 2 z =y 一1 2 21 3 9 -r 6 3 。 一r e 3 9 C 3 9 =Y 一1 3 91 4 0 二r b 4 0 一r . 4 0 C 4 0 - ,y 一1 4 0表达式验算 ra i护 、 ( i =1 , 2 , 2 0 ) l , =r b一r , C : =.x 一乙 2 0二 一 12 0 E l, r a 孟r b k( k 二2 1 , 2 2 , , 4 0 ) l k =r b 一r a k C k = y 一l k 40, 一 17 7 El k“2 0二2 一 20L J “ 一 。40L J C 。 一 。较差d =x一y精确度计算 。 一 艺 C Z + 7 C I 5厂 而石 二 厂 一 一了 S, 4 .r - - -二一是 n : 若拼 二=S v 1 0 S = 于一 V 兹V 2( 5 0 m有效距离标准偏差)A 2 调焦运行误差方法计算一见表 A2 o表 A2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年月日检定者 :记录者 :观 测者距离2m4m7m1 5 m5 0 mCc上半测回 0 0往5. 3 05 .2 0;4 . 7 04. 454 .2 5返5. 255 .1 04 . 7 04. 604 . 3 6下半测回 1 8 00往5. 0 05 .0 05 . 2 05. 353 .6 0返5. 0 05 .0 05 . 4 05. 1 53 .8 5h d2. 572 5 42 . 5 02. 442 .0 0D一D,1 3 . 611 . 68 . 6 00. 6一 34 .4乙( D一D, ) K一 0 . 1 6一 0. 14一 0 .1 0一 0 .0 10 .41V=H 一 ( h +,A)0. 0 00 .0 10 . 01一 0 .0 20 .0 0计算d =测微器格值H=C h ) / n =2 . 4 1 h。 一h , 2 . 0 0 一2 . 5 7 K二 女监一 味 争 一0 . 0 1 1 9 D, 。 一n2 4 8 v的最大绝对值 0 . 0 2 m m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1 9 9 7A 3 调焦运行误差方法计算二见表 A 3 ,仪器 :观测者 :表 A 3 记录者 :时间:仪器在圆心 A上令片退012345I往返I往返i往返N往返平均数 L ;标尺距离s1 0 m2 0 m3 0 m40 m5 0 m仪器在 0 号桩上I往返I往返往返N往返平均数 m ;L 。 一L ; _H、h , 之平均数为 h =从 H、 = h ,田 、 一h ms0( 3 0 -s ) KV= A+ ( 3 0 一s )K。C s 乙 才 叹 了 二叹弋尸 I u uuA A 自动安平水准仪安平误差计算见表A4 o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仪器 :日期 :温度 :表 A4 观测 者 :记 录者 :观测次序安平误差备注测微器读数V,V ?1234567891 0111 21 31 41 5平均值艺艺m ,一 士V ?n - 1A 5 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性能计算见表 A 5 o表 A5仪器:观测者 :测试者 :记录者 :时间 :倾角往测返测往返差 产往返读数平均数 A归零值 b o( ) / mi n读数平均数读数平均数十 86420一 2一 4一 6一 8A 6 光学测微器准确性及分划值计算见表 A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仪器 :日 期温度 :表 A6 观测者 :记录者:测 回分划线号数测微器读数 旋进减旋出 分划尺的分划间隔 测微器分划值 d 9 了以测微器分划计 L二L z 一L ,用标准尺检定的长度 d旋进( 往测)旋出( 返测 )平均数 l附录B ( 标准的附录)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试验结果评定B 1 标准偏差S无论得自仪器标准偏差总体, 还是得自 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试样, 也不管水准标尺的零位偏差是否相等, 标准偏差S是用统计方法来确定的。B 2 统计试验结果评定B 2 . 1 统计试验 应用统计试验并引用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 S a 由水准标尺零点偏差不同而引起差值d , 以便对结果作出解释, 并回答下列问题: a ) 计算出的标准偏差S是小于制造厂指定的值。 。 , 还是小于另一预定的值。 。 ? b ) 假定两个试样具有相同的自由度, 那么测量这两个试样得出的两个标准偏差S , 和S : 是否可以认为是属于同一总体? 这两个标准偏差 S , 和 S : 可能得 自: 同一仪器不同观测者的两测量系列 ; 同一仪器不同时间的两观测系列 ; 不同仪器的两观测系列。 。 ) 标尺零点偏差的差值d等于或不等于零是否都有效? 表 B l 统计试验问题理想假设实际假设a )S o 落o oS o a ob)a , 叮za l 井a 2c )d= 0d护 0下列试验置信水平 1 -a =0 . 9 5 , 按照设计假设 自由度为 f =3 8 :a )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 理想假设规定不排除可以根据经验确定标准偏差 S 。 小于或等于预定值 o r,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这些条件是 :S o。 。S o Q ox聋 8 . 0 . 9 5了 X f 1- -)e X 238-0.9538二5 3 . 3 8、 。 、 。 53. 38-1-3v 1 s o 镇 O ro 1 . 1 9 否则, 理想假设就被排除。 b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 两个不同试样 N o . 1 和 N o . 2 , 不管试验显示所测得的标准偏差 S , 和 S : 是否属于同一总体 , 不排除可根据理想假设的 。 1 一。 : , 这些条件是 : 1F f .f ( i 一 。 / 2 ) 1、2S Z F ff(,- a/2)919l11V975拼义F 3 8 . 3 8 . 0 . F S? G S 2 2户 38.38 .0.9 750 . 5 2成否则 , 理想假设就被排除。c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不排除可设定平均值x和y相等( 即d的理想假设) , 这些条件是: I d 簇 S d t f ( , 一 。/ 2 ) I d 簇 S d 1 3 8 . 0 . 9 7 5S n d 而1 3 8 . 0 . 9 7 5 2 . 0 2、 、 瓮 X 2 . 0 2 否则 , 理想假设就被排除。 如果观测次数不同, 则引起自由度以及相应的测试值X 圣 , - a ) 9 F f , f 2 c ) - a / 2 ) 和t f (, - a / 2 , 的变化( 可参考有关统计学的资料) 。B 2 . 2 举例B 2 . 2 . 1 野外观测的实例和计算见表 B 2 a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表B 2 野外观测的实例和计算Y八 mmT bimm lm mG im m C 2mm2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艺1 0 481 01 71 06 11 0 481 01 21 05 11 05 41 03 81 03 61 05 21 0311 02 81 03 91 04 01 0311 05 01 0561 0 281 0 3 41 0 491 2 321 2 001 2 451 2 311 1 951 2 351 2 381 2 211 21 91 2 351 21 41 21 21 2 221 2 231 21 31 2 331 23 91 21 21 21 81 23 21 8 41 831 8 41 831 831 841 841 831 831 831 831 841 83 1 83 1 82 1 8 3 1 8 3 1 8 4 1 8 4 1 8 33 6 66一 0. 7 0 .3一 0. 7 0 .3 0 .3一 0. 7一 0. 7 0 .3 0 .3 0 .3 0 .3一 0 .7 0. 3 0. 3 1. 3 0. 3 0. 3一 0 .7一 0 .7 0. 3 00 .4 90 .0 90 .4 90 .0 90 .0 90 .490 .490. 090. 090. 090. 090. 490. 090. 091 . 690. 090. 090. 490. 490. 096 . 20kr skmmrh疙m m l ,m mC Rmm C kMM2122232 42 5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4 0乏1 00 51 01 31 03 51 05 71 04 51 02 71 00 91 01 71 03 01 03 41 04 31 03 71 02 51 05 01 0 3 91 0 2 41 0 3 01 0 411 0 1 21 0 1 91 1 881 1 961 2 181 2 411 2 281 21 11 1 921 1 991 2 131 21 61 2 261 2 201 2 081 2 321 22 21 20 71 21 41 22 51 1 9 61 20 21 83 1 83 1 83 1 84 1 83 1 84 1 831 8 2 18 3 18 2 18 3 18 3 18 3 18 2 18 3 18 3 18 4 1 8 4 18 4 18 33 6 620 . 10 .1 0. 1一 0. 90 .1一 0. 90 .11 . 10 .1 1 . 10. 10. 10. 1 1 . 1 0. 1 0. 1一 o .9一 0 .9一 0 .9 0.1 00 . 010 . 010 . 010 . 810 . 010 . 810 . 011 . 210 . 011 . 210 .0 10 .0 10 . 011 . 210 . 010 . 010. 8 10. 810. 810 . 017 . 8 0B 2 . 2 . 2 结果d 0 . 2 mmc c 1 4. 0 0 mmS 61 mmS ,一 F 14.0 0L,3 -8:0:0 一 。 0 . 6 1 / 而 1 . 9 3 mm 1 k m往返水准测量标准偏差: S 1 . 9 3 mmB 2 . 2 . 3 统计试验 试验实例依照问题a ) ; CT , 1 . 0 0 mm 1 . 9 3 mm 镇 1 . 0 0 mm X 1 . 1 9 显然上述不等式不能成立, 所以根据经验确定标准偏差S o =1 . 9 3 m m, 要小于或等于生产厂预定值。 a =1 . 0 0 m m的理想假设就被排除。 试验实例依照问题b ) ,S , 1 . 9 3S Z 2 . 5 1mm0 . 5 2镇3. 7 26 . 3 0mm蕊 1 . 9 1 0 . 5 2 镇 0 . 5 9 镇 1 . 9 1显然上述不等式能够成立, 所以由同一方式用同一台仪器在不同时间得到的两个标准偏差S i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1 0 1 5 6 一1 9 9 71 . 9 3 m m和S 2 =2 . 5 1 mm可认为属于同一总体的理想假设不被排除。 试验实例依照间题 c ) ;d 0 . 2 mmS d 0 . 1 9 mm0 . 2 mm ( 0 . 1 9 mm X 2 . 0 2显然上述不等式能够成立, 所以水准标尺零点偏差设其相等的理想假设不被排除。 附录C ( 提示的附录)参考方法c 1 望远镜视场角 试验工具: 宽角平行光管一台。C 2 圆形水准泡轴相对于竖轴的平行度 试验程序 : 仪器整平后 , 旋转望远镜至任意位置 , 观察圆形水准泡的偏离情况 。C 3 望远镜出射光睦与目镜最后镜面的距离C 3 . 1 试验工具 能测轴向移动量的读数显微镜一台。C 3 . 2 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