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经济大危机_第1页
第4课经济大危机_第2页
第4课经济大危机_第3页
第4课经济大危机_第4页
第4课经济大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盛顿,林 肯,罗斯福,你知道美国人民心目中最尊敬的总统是谁吗?,第4课 经济大危机 The Great Depression,学习目标:,课前回顾: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会议:,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渐渐恢复。,一“繁荣”及其崩溃,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汽车长龙,建筑业,电气业,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2.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引起产品积压。,3.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刺激消费,如低息贷款分期付款。,4.股票投机猖獗,各公司老板拼命怂恿投资者购买本公司的股票。,“繁荣”的背后孕育严重的危机(隐患)表现:,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工人工资水平低,商品数量猛增,社会购买力低,商品积压,企业减产或破产,工人失业,收入降低,商品“过剩”,2.经济大危机,(1)时间:,1929-1933,(2)开始国家:,美国,(3)开始标志:,1929 年10月纽约股票价格连续暴跌,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就从这里开始。,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当时的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比较 长,破坏性特别大,波及范围特别 广,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突然出现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另一方面,资本家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你思我想,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 而不去救济贫民? 答:减少产品,维持价格,保持利润。 这说明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答:唯利是图。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残忍。,危机的影响:,(1)人民群众身受其害,资本主义世界失业超过三千万,饥寒交迫,流离失所。,(2)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开始: 3.目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 布实行新政。,直接目的: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 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 消除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调整,4.实质:,材料一: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从什么时候开始?新政目的是什么? 答:1933年开始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材料二:所谓的“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的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根据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新”在哪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5.新政的特点,材料三: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出资扶植大企业,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1)根据材料,这是对什么行业的调整?在调整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谁?,工业 政府,(2)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3)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调整工业 中心措施,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1933,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33,美国失业率下降图,积极: 1.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5.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 消极: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能遏制危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思维延伸: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改革开放,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我们应该从罗斯福身上学习哪些精神?,经验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学习罗斯福: 身残志坚 爱国救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经济大危机 19291933,美 国 罗斯福新政,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小结,1.19291933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2.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 )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学以致用,A,D,320年代初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C,4.右图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 下列哪一项措施关系最为密切? ( ) A整顿银行 B振兴工业 C以工代赈 D社会救济,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