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WANG.ppt_第1页
肾衰WANG.ppt_第2页
肾衰WANG.ppt_第3页
肾衰WANG.ppt_第4页
肾衰WANG.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章 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王 念 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2,本章主要内容,概述 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3,肾脏的功能和结构 肾功能不全,4,肾脏生理功能,胃泌素 甲状旁腺素 胰岛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1-羟化酶 前列腺素 、肾素,5,6,肾单位(nephron),肾小体,7,肾脏的功能特点 强大的储备能力 功能代偿和代偿性肥大 肾血流自我调节功能,8,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泌尿功能障碍,使代谢终产物和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体外,以致产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伴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区别: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9,急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分类,10,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不全 (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11,一、概述(Introduction),1. 概念演变史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下单位肾炎(lower nephron nephrosis) 休克肾(shock kidney) 急性肾小管坏死( acute tubular necrosis , ATN) 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12,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在挤压解除后出现的,临床以少尿甚至无尿、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3,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迅速下降,尿量和尿成分的改变、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2. ARI的定义(Definition),14,二、病因与分类(pathogen and classification),图 18-1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分类,acute prerenal insufficiency,acute intrarenal insufficiency,acute postrenal insufficiency,15,1. 肾前性ARI,定义 由于肾灌流量急剧下降所引起的ARI(功能性) 病因 各种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或者肾脏血管收缩的因素,如各型休克早期、严重烧伤、创伤、急性心衰等 特点 尿少,比重高,渗透压高 尿钠含量减少 尿/血肌酐比值高40 尿蛋白() 尿沉渣() 甘露醇利尿,效果显著,16,2. 肾后性ARI,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以下(从肾盏到尿路口)尿路梗阻所引起的ARI 病因 各种可导致尿路梗阻的因素 双侧输尿管结石 炎症 肿瘤 前列腺肥大等,17,特点 膀胱以上梗阻:双侧 早期无肾实质受损: 解除梗阻,肾功能恢复 长期梗阻,肾皮质萎缩(肾实质器质性损伤),18,3. 肾性ARI,定义 由于肾实质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ARI 病因 肾小球、肾间质与肾血管疾病 急性肾小管坏死( 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 肾性ARI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肾性ARI的80左右,狭义的ARI即指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血管炎及血栓性 微血管病变等引 起的肾小球损伤,间质性肾炎 严重感染、脓毒 症、移植排斥等 引起的肾小管间 质疾病等,血栓形成 栓子、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脱落导 致双侧肾动脉栓 塞等,19,肾缺血和再灌注损伤 功能性ARI转化为ATN 肾中毒 外源性毒物:重金属、抗生素、肿瘤放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造影剂、细菌毒素、蛇毒等 内源性毒物: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尿酸等,ATN的病因,20,尿比重低,渗透压低 尿钠含量高 尿/血肌酐比值低 尿蛋白(+) 尿沉渣 管型,细胞碎片 甘露醇利尿,效果不明显,ATN的特点,21,表 1 肾前性与肾性ARI尿液性质的比较,22,肾衰指数:尿钠浓度与尿、血肌酐比值之比,23,三、发病机制,中心环节: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超滤液的量(125ml/min,180L/day) GFR超滤系数KF 有效滤过压 KF对水的通透性滤膜面积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尿路梗阻、肾小管阻塞、肾间质水肿,24,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肾小管损伤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肾性ARI的发病机制,25,1.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1)肾血流量的急剧减少 肾灌注压降低 肾血管收缩 肾血管阻塞,(2)肾内血流重新分布 肾皮质缺血 肾髓质充血,26,肾血流的自身调节机制,27,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增多 休克、创伤、肾中毒时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血儿茶酚胺增多 皮质肾单位入球小动脉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 肾皮质外层血流量减少,肾血管收缩,2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肾缺血或肾中毒,肾素分泌,管-球反馈,29,肾缺血肾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ET释放 NO释放,持续性肾血管收缩,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的产生失衡,30,肾血管阻塞,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ATP不足,钠泵失活 再灌注后氧自由基损伤 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多见于脓毒症、休克和严重烧伤等原因 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31,肾皮质缺血 缺血 皮质肾单位肾素含量高、对儿茶酚胺等更敏感 肾髓质充血,32,(1)形态学变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斑片状脱落, 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刷状缘缺失或变薄 远端小管腔内有大量管型形成 (2)功能受损 肾小管阻塞学说 原尿返漏学说,2. 肾小管损伤,33,34,肾小管细胞受损的机制 ATP产生,钠泵活性 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 GSH :自由基清除、维持膜的正常功能 磷脂酶活性:细胞膜结构破坏,35,阻塞学说 坏死的肾小管上皮脱落阻塞管腔,36,原尿返漏学说 原尿由损伤的肾小管上皮间隙渗入细胞间质,37,图18-2 ARI发病机制示意图,38,四、ARI的临床过程和功能、代谢变化,少尿型ARI 非少尿型ARI,39,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少尿型ARI,40,(1)少尿、无尿及尿成分的变化,少尿期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紊乱,平均持续时间为7-14天 少尿:尿量400ml/d或17ml/h 无尿:每日尿量 100ml 尿Na+增高,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降低 尿中有管型、蛋白质及多种细胞,41,图18-3 缺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极性及钠转运的影响 A. 正常状态 B.缺血状态,42,(2)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少尿期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紊乱,水中毒,全身浮肿、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功能不全,43,(3)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少尿期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紊乱,尿排钾 摄入钾 组织损伤、分解代谢增强使细胞内钾释放 酸中毒使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44,(4)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少尿期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死亡三角:酸中毒、低血钠、高血钾,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45,(5)氮质血症( azotemia),少尿期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紊乱,正常人血中有九种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其中尿素、 尿酸和肌酐必须通过肾排出体外 肾功能不全时,由于GFR 降低,尿素、肌酐、尿 酸等含氮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血中非蛋白氮含 量增加,称为氮质血症,46,特点: 持续约2周左右 尿量400ml/d,5-7天后可达3-5L/d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大量失水失钠,低血压、休克、低钾,多尿期(diuretic phase),机制: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浓缩功能尚未恢复 渗透性利尿 肾小管阻塞解除,47,尿量和尿成分基本恢复正常,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已得到纠正; 持续约6月1年; 少尿期越长,肾功能完全恢复需时越长,恢复期(recovery phase),48,非少尿型ARI,定义:患者发生进行性氮质血症并伴有其它内环境紊 乱,但其尿量在发病初期并不减少,而是正常 或略有增加(400-1000ml/d) 机制: GFR下降不严重,肾小管部分功能尚存,有尿 浓缩功能障碍(尿多比重低) 特点:(1)不表现出少尿或无尿; (2)病程较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 (3)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向少尿型转 变,则病情更恶化,预后更差,49,五、防治原则,预防 控制原发病或致病因素 合理用药 利尿 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纠正酸中毒 控制氮质血症 防治感染 合理提供营养 血液净化疗法,ATN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 预防和处理高钾血症,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尽量碳水化合物供能,全胃肠道外高营养等,抢救ATN最有效的措施,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少尿期、降低死亡率,50,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51,一、定义,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52,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 肾血管疾病 尿路慢性梗阻,二、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肾盂肾炎 尿酸性肾病 多囊肾、肾结核、放射性肾炎等,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肿瘤 前列腺肥大 尿路结石等,53,54,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不全期 肾功能衰竭期 尿毒症期,三、发病过程,55,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 肾小管-肾间质的损害 矫枉失衡(trade off),三、发病机制,56,肾单位进行性减少,肾功能代偿期,健存肾单位血流动力学变化,晚期,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失代偿期,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肾脏疾病持续 破坏肾单位,健存肾单位 代偿性肥大,早期,57,肾小管-肾间质损害,尿蛋白 炎症介质 细胞因子 补体血管活性物质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肾小管肥大萎缩,间质炎症纤维化,肾小管管腔堵塞,58,GFR,血中某物质(P),(矫枉) 浓度正常,某因子(PTH),机体损害 (失衡),(促进排泄),矫枉失衡(trade-off),机体在对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适应过程 中因代偿不全而发生的新的失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一步受到损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变化。典型的是钙磷代谢紊乱和肾性骨病,59,1. 泌尿功能障碍 (1)尿量的变化 (2)尿渗透压的变化 (3)尿成分的变化,四、CRI时的功能和代谢变化,60,夜尿,多尿,少尿、无尿,夜间尿量增多,接近甚至超过白天的尿量,24小时尿量 2000ml,原尿流速增快 渗透性利尿 肾浓缩功能障碍,每日尿量 400ml,61,62,尿浓缩功能障碍 稀释功能正常,低渗尿 低比重尿,尿浓缩、稀释功能均丧失,等渗尿,尿比重只能达到1.020,尿比重1.008 1.012 尿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早期,晚期,63,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 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受损 血尿、脓尿 红细胞、白细胞滤过,64,2.氮质血症 非蛋白氮(28.6mmol/L或4g/L),65,反映肾功能的常用指标 血浆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 血浆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 血尿酸氮,浓度与与GFR呈反比函数关系,但并非反映 肾功能的 敏感指标 GFR60%, BUN略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 GFR80%, BUN200mg/dl,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无关,但早期也是一个不敏感的指标,可较好的反映GFR及健存肾单位的数目,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改变不太敏感,66,3.代谢性酸中毒,早期 HPO42-, SO42-等尚不发生滁留 肾小管泌NH3、H+障碍,NaHCO3重吸减少,同时伴有NaCl滞留,引起高氯性代酸 晚期 固定酸排出减少 分解代谢增强,酸性代谢产物的产生增加,67,4.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水钠代谢障碍 钾代谢障碍 钙磷代谢障碍 镁代谢障碍,68,钠代谢障碍 钠摄入:水肿、心衰、高血压等 钠摄入、利尿、水中毒:低钠血症、乏力 失盐性肾:肾小管重吸收Na+下降,尿Na+ 健存肾单位原尿流速加快,重吸收 尿中溶质,渗透性利尿 甲基胍蓄积,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水代谢障碍 水摄入:水潴留、水肿、水中毒、充血性心衰 水摄入:脱水(恶性循环),69,钾代谢障碍 早期:血钾可正常(只要尿量不减少) 晚期: 低钾血症:摄食不足,呕吐、腹泻,长期应 用利尿剂等 高钾血症:少尿、严重酸中毒、并发感染、 溶血、钾的摄入过多等,70,钙、磷代谢障碍 高血磷(1.6mmol/L),矫枉,GFR,71,功能不全期: GFR排磷血磷血钙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 抑制磷的重吸收尿磷排出 血磷维持正常,图18-4 CRI时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示意图,衰竭期: GFR血磷PTH增加亦不能使血磷降低,加上PTH还有溶骨作用 使大量骨磷释放入血肾性骨病(骨质疏松, 转移性钙化等),72,低血钙 血磷增高 1,25-(OH)2VitD3减少 体内潴留的毒物损害肠粘膜 钙的摄入不足:厌食、低蛋白饮食,镁代谢障碍 高血镁,73,肾脏疾病,5. 肾性高血压,74,CRF,肾性骨营养不良,6. 肾性骨营养不良(renal osteodystrophy),骨质疏松 转移性钙化,75,肾性骨营养不良时的骨质疏松,76,肾性骨营养不良时动脉钙化,77,肾性骨营养不良时肺组织钙化,78,肾性骨营养不良时指关节的钙结节形成,79,7.肾性贫血与出血倾向,肾性贫血(renal anemia)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红细胞生存期缩短 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出血,出血倾向(hemorrhagic tendency) 血小板第三因子释放减少 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降低 血小板数量减少,80,ARI与CRI的区别和联系,ARI CRI 病程 短、急促 长、缓慢 尿量 少多 多少 血钾* 高低 低高 临床表现 泌尿功能紊乱为主 内分泌功能紊乱为主 预后 较好 差,少尿期: 高钾:摄钾多、排钾少、胞内钾外流 多尿期: 低钾:排钾增多(早期仍可见高钾),健存肾单位较多时: 代偿性排钾低钾 健存肾单位过少时: 排钾少高钾,81,第四节 尿毒症 (uremia),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的病理过程,82,一、发病机制,尿毒症毒素(uremia toxin) 甲状旁腺素(PTH) 胍类化合物(guanidine compound) 尿素(urea) 胺类(amines) 中分子毒性物质 其它,83,甲状旁腺素(PTH),原因:(1)Ca2+P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