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整体功能.ppt_第1页
牙齿的整体功能.ppt_第2页
牙齿的整体功能.ppt_第3页
牙齿的整体功能.ppt_第4页
牙齿的整体功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口腔時代,衛生組 楊秀琴 重點整理,齲齒問題的重視,牙齒的整體功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保持美好臉形,人類屬於雙齒列動物,乳齒,恆齒,20顆,母親懷孕5-6週開始發育 6個月長出第一顆下顎正中門牙 二歲半萌發完畢-乳牙齒列期,6歲到12歲恆牙陸續萌出, 乳齒、恆齒同時存在-混合牙齒列期,28顆,12歲左右-恆牙齒列期,乳牙的重要性-乳牙太早齲蛀或脫落,空間喪失,鄰牙傾斜,咬合不良,排列不整齊,易罹患齲齒及牙周病,須齒列矯正,費時費錢,六歲開始,從乳前牙開始替換,約在同時期,恆牙第一大臼齒(六歲齒)也在第二乳臼齒後方悄悄萌出。它是以後其他恆牙陸續萌出排列的基石。,牙齒的構造,1.牙釉質(琺瑯質)硬度比骨骼還硬,2.牙本質(象牙質)牙本質小管, 齲蛀會有酸痛感覺。,3.牙髓組織結締組織、神經、血管 齲蛀會有極為疼痛的感覺。,牙冠,牙根,1.牙骨質硬度比牙釉質小,2.牙本質(象牙質),3.牙髓組織,牙齒的功能,上下各有4顆。 猶如一把刀子,具有切割食物的作用。,門齒,前臼齒,犬齒(虎牙),上下左右各有1顆,位於側門牙旁。 具有撕裂食物的作用。,大臼齒,上下左右各有2顆,位於犬齒後面。 具有壓碎食物的作用。,上下左右各有2-3顆,有很大的咬合面 ,具有研磨食物的作用。,兒童口腔常見的四大問題,齲齒 (蛀牙),牙周疾病,牙齒外傷,齒列不整,奶瓶性齲齒-牙齒表面殘存 的乳汁是齲齒的最佳溫床。,齒列不整或刷牙不乾淨,食物殘渣會刺激牙齦,形成牙周疾病。,齲齒的成因,細菌、,食物、,時間,宿主(牙齒)、,人類口腔中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細菌,利用可發酵之醣類作為食物,經新陳代謝後產生酸,長時間與牙齒接觸,進而破壞牙齒表面,使牙齒產生脫鈣及齲蛀。,牙痛的原因,齲齒(牙髓炎)是引起牙痛最主要的原因,只要是會引起牙髓或牙根周圍產生病變的因素:牙齒撞傷、牙齒裂縫,牙齒的病理性磨損(咬耗、磨耗)、牙周病、不同金屬填補物產生的電位差等。,齲齒進行的三階段,剛開始的齲蛀在牙釉質(琺瑯質)內,此時牙齒表面會出現黑點和小洞,但患者不會有感覺。,第1 階段,齲蛀進入牙本質(象牙質),此時患者會有酸痛的感覺。,當齲蛀破壞至牙髓時,會導致牙髓炎,此時患者可能會極為疼痛,甚至不能正常的進食,而影響全身健康。,第2 階段,第3 階段,牙齒容易齲蛀的部位,牙齒表面不易清理的位置是較容易產生齲蛀的地方,小窩及裂溝多,清理不易,刷牙的角度不對,無法正確使用牙線,不良的餵食習慣,牙周病,牙周病:牙齒周圍組織發生病變。這些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齒槽骨及牙骨質。,牙周病是中年以後牙齒喪失(被拔除)的主因。,形成牙周病的罪魁禍首是牙菌斑 (與齲齒的病原是一樣的),牙菌斑就是在牙齒或口腔其他硬組織上細菌的堆積,這些細菌有些會含有有毒物質,有些會引起身體局部組織免疫力降低,使牙周組織產生牙周病。,牙周病進行的階段,由輕到重的症狀,第一階段(初期):牙齦發炎、紅腫、刷牙時流血。,第二階段:牙齦發炎、紅腫、流膿、有牙結石存在。 牙周組織受到破壞,牙齒搖動、口臭。,第三階段:牙結石堆積得很厚、牙齦腫脹得很厲害, 牙周組織嚴重受損,牙齒搖動更明顯, 口中更出現臭味。,第四階段:一切症狀比第三階段更明顯,牙齒開始 因搖動而脫落。,牙結石:是口中的牙菌斑未清除乾淨,日久經由唾液中的礦物質沉澱而鈣化成的硬塊。,牙結石剛開始形成時呈乳白色,日久會染色變成黑褐色或黑綠色。,牙結石無法以刷牙、使用牙線等方法清除,必須定期找牙醫師接受處理,以免危及更多的牙周組織。,牙菌斑最常見於牙齒表面及牙齦溝上,呈黏黏的糊狀物。牙菌斑不易以肉眼看出,必須藉助牙菌斑顯示劑(或錠),經染色、漱口後,才能看見它在口腔中的分布。須要以正確的刷牙與使用牙線來清除,才能確保口腔的清潔與健康。,牙菌斑控制的目的: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讓我們能每日保持牙齦上及部分牙齦下的乾淨,以預防蛀牙。也使牙菌斑不再往牙齦下延伸,而造成牙周病。就是蛀牙與牙周病的預防與保持其治療的效果,並防止再復發。,咬合不正,原因:分為全身性及局部性兩大類,全身性因素: 1.先天遺傳 2.先天缺陷:如腭裂、梅毒等。 3.環境 a.出生前:外傷、母親的飲食、母親的代謝功能、 德國麻疹。 b.出生後:出生時的傷害、腦性麻痺、顳顎關節 傷害等。 4.因素:內分泌因素、代謝障礙、感染性疾病(傳染性) 5.飲食的問題(營養缺陷),咬合不正,局部性因素: 1.牙齒數目的變異:贅生牙(多生牙)、缺牙(先天、意外、齲齒) 2.不正常的牙齒大小。 3.不正常的牙齒形態。 4.不正常的唇繫帶。 5.乳牙或恆牙早期的喪失。 6.乳牙過久的留置。 7.恆牙延遲的萌發。 8.不正的牙齒萌發途徑。 9.牙齒骨粘連。 10.齲齒。 11.不當的牙體復形 12.不正常的習慣及功能的失調 a.不正常的授乳 b.吸吮手指 c.咬唇或咬指甲 d.弄舌癖、吮舌癖 e.不正常的吞嚥習慣 f.夜間磨牙 g.不正常的呼吸系統(口呼吸等) h.語言障礙或缺陷 i.扁桃腺體或腺樣體腫大(會改變舌頭的位置) 13.姿態 14.外傷和意外事件,口腔疾病預防,一、諮詢合格牙醫師 二、按時定期檢查 三、做好口腔清潔 四、均衡的飲食 五、齒面小窩裂溝封劑 六、氟化物使用 七、避免危害口腔的不良習慣,口腔疾病預防,二、按時定期檢查0-6歲嬰幼兒期,口腔疾病預防,二、按時定期檢查 6-12歲學齡兒童期,口腔疾病預防,二、按時定期檢查13-15歲青少年期,口腔疾病預防,二、按時定期檢查青、壯、中年期,口腔疾病預防,二、按時定期檢查老年期,如何清潔口腔,牙菌斑主要分布於: 牙齒與牙齒交接的鄰接面(後牙的咬合面也會有) 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清除牙菌斑最基本的工具為: 刷頭小的軟毛牙刷 牙線 立鏡或壁鏡(能看到刷牙與使用牙線的動作) 牙菌斑顯示劑(參考用),刷牙有四個重要觀念-幼童的口腔衛生要由父母來做 刷牙的方法:貝氏刷牙法,把刷毛斜放在牙齒與牙齦交接處。 刷牙的順序:右邊開始,右邊結束,才不會漏刷任何牙齒。 刷牙的時機:餐後及睡前。 刷牙的次數:每天4次。,刷牙最好的時機:餐後及睡前。,當我們吃東西後,食物殘渣會滯留口中, 提供牙菌斑細菌滋長的養分。,睡覺時口水分泌少、吞嚥等舌頭與肌肉的動作也少,口腔內的自淨作用降到最低,所以睡前把口腔清乾淨,可減少牙菌斑的滋長。,牙刷與牙線-使用成本與健康風險最低的工具,刷頭小的軟毛牙刷:才不會對牙齦與牙齒造成 傷害,也比較能刷到後牙及舌側。 牙刷如果分岔損壞便要趕快更換,最好能定期更換牙刷,才不會孳生細菌。,牙齒與牙齒的鄰接面,須用無腊牙線去刮除。 用雙手操作、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