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头顶部的切割解剖定位思路PPT课件.pptx_第1页
针刀头顶部的切割解剖定位思路PPT课件.pptx_第2页
针刀头顶部的切割解剖定位思路PPT课件.pptx_第3页
针刀头顶部的切割解剖定位思路PPT课件.pptx_第4页
针刀头顶部的切割解剖定位思路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骨颌面骨性解剖标志,.,起自额骨与颧骨相接处,弯向上后,经额骨、顶骨,再转向下前达乳突根部。,.,颅脑重要结构体表投影,.,Krnlein颅脑结构表面定位,六条重要标志线 AB线(下水平线) 通过眶下缘与外耳门上缘 CD线(上水平线) 通过眶上缘,与AB线平行 EF线(前垂直线) 通过颧弓中点的垂直线 GH线(中垂直线) 通过下颌关节(髁突中点)的垂直线 IK线(后垂直线) 通过乳突基部的垂直线 矢状线: 眉间(鼻根)与枕外隆凸的连线,.,Krnlein颅脑结构表面定位,五个重要交点 P点:颧弓中点 M点:翼点,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O点:脑膜中动脉后支通过 K点:中央沟上端,相当于矢状线中点后1cm(1.25cm、2cm) N点:角KMD平分线与矢状线交点,.,重要骨性解剖标志及其定位,眉弓: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翼点:额、顶、颞、蝶四骨交界,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定位:(a)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 (b)颧弓中点垂直线与眶上缘水平线交叉点 (c)颧弓上缘上方4cm,额骨角突后方3.5cm,.,重要骨性解剖标志及其定位,人字点(人字缝尖):矢状缝与人字缝交点 定位:成人位于矢状线上枕外粗隆上方6.5cm 星 点:枕、顶和颞骨乳突部会合处,相当于人字缝下端,深部为横窦与乙状窦交接点 定位:(a)外耳道中心后方3.5cm与上项线上1.5cm会合处 (b)颧弓根与枕外隆凸连线中点,触摸凹陷处,.,前组:1.框上神经及动静脉:旁开2.5厘米 2.滑车神经及动静脉:旁开2厘米 后组:枕大神经旁开2厘米 外侧组:1.耳前组: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 2.耳后组:枕小神经,耳后动静脉,.,.,头顶神经,.,软组织损伤疾病 头颈躯干部软组织损伤 2013级针刀班 张哲,.,枕额肌,又称作颅顶肌,是覆盖于颅骨上面的肌肉。 起端有两处: 枕肌,起始于上项线的外侧与乳突。 额肌,起于冒状腱膜,止于额部。 枕额肌收缩能上提眉毛(属于表情肌之一),也能将头皮前后移动,一般认为能移动耳朵实际是因为枕额肌的作用。,.,.,.,.,脊柱区,.,冒状腱膜挛缩,病因病理:头部浅表外伤或皮肤的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冒状腱膜,造成损伤,组织修复过程中损伤处腱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进而纤维化形成瘢痕并挛缩,通过其中的血管神经受到牵拉,压迫,而引起症状。,.,冒状腱膜挛缩,头部软组织分层:皮肤、浅筋膜、冒状腱膜、颅骨外膜。,.,临床表现:头部不适、有紧箍感,通常为顶枕部胀痛发麻甚至放射至颞部,持续性钝痛。或挤压病损伤时痛感加剧,可为针刺状。挛缩严重者可压迫枕大神经,引起相应症状。 诊断要点: 头部区域性胀痛发麻并有紧箍感。 头部浅表有外伤或感染性疾病发作史。 病损处有压痛点,受寒冷刺激或挤压损伤区痛感加剧。排除其他引起头痛的内外科疾病。,.,.,个人体会,1.除了切割条索,能不能直接性的在帽状腱膜上松解。 2.针灸的头针体表定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