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震勘探.doc_第1页
三维地震勘探.doc_第2页
三维地震勘探.doc_第3页
三维地震勘探.doc_第4页
三维地震勘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摘要 本文是介绍在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工程设计。本次三维地震勘探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郭庄煤矿矿区的地质构造、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断层、褶曲、陷落柱发育特征,查明工作区内3#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采空区范围、无煤区和煤层冲刷变薄区。本次野外三维数据采集的基本观测系统为8线8炮制束状规则观测系统。通过三维地震勘探获得工区地表面以下的信息数字化成果,为矿区后继生产、优化矿井采掘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关键字:三维地震勘探; 工程设计; 断层; 褶曲; 陷落柱; 观测系统 SummaryThis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explored will be carried on in the colliery of the Guo s of Tunliu county of Shanxi. The three-dimensional purpose that earthquake explore to understand and know Guo village geological structure , to is it deposit shape , fault and pleat song , subsid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st to compose coal seam , colliery of mining area, find out the undulating shape of baseplate of coal seam No. 3 in the workspace , quarry the empty district range , there are no coal district and coal seam to erode and turn into the thin district. Field this three-dimensional basic observation system that data gather concoct for 8 Line 8 bunches of form rule observe the system. Explore person who obtain work area surface following information digitized achievement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is it produce , optimize mine not to excavate design plan , raise for mining area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fer full and accurate foundation geological materials to carry on. Keyword: The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 l; Engineering design ; Fault; Pleat song ; Subside the post; Observe the system 目 录 1. 前言11.1 目的与任务11.1.1 项目来源11.1.2 任务11.1.3 工作时间11.1.4 项目要求及依据21.2 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21.2.1 工作区范围和交通位置21.2.2 自然地理21.2.3 气候状况和经济状况3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42.1 工作区地质及物化研究程度42.1.1 以往工作程度成果42.1.2 野外踏勘成果42.2 区域地质概况42.2.1 工作区地层特征42.2.2 工作区构造特征52.2.3 工作区煤层特征52.2.4 勘探区煤质特征5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62.3.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62.3.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62.3.3 深部地震地质条件63.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73.1 工作方法73.1.1 三维地震试验工作73.1.2 低速带调查工作73.1.3 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参数的选定73.1.4 三维线束的布置83.2 测地工作83.2.1 测量作业采用系统83.2.2 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93.2.3 控制测量和定线测量93.2.4 测量成果103.3 技术要求103.3.1 野外数据采集要求103.3.2 测量要求103.3.3 质量目标104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114.1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114.1.1 预处理114.1.2 初至波折射静校正114.1.3 反褶积114.1.4 速度分析114.1.5 DMO迭加及迭后一步法偏移124.2 资料解释124.2.1 解释流程124.2.2 解释的主要资料及要求124.2.3 速度标定与时深转换134.4 图件编制方法134.5 报告编写134.5.1 报告的要求134.5.2 报告的内容145. 人员编制和管理155.1 项目组人员编制及分工155.1.1 项目经理及其岗位职责155.1.2 项目技术负责及其岗位职责155.1.3 炮班班长及其岗位职责155.1.4 爆破员及其岗位职责155.1.5 爆破品保管及其职责165.2.1 组织措施165.2.2 质量保证165.2.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75.3 HSE管理185,3,1 内容、标准及组织185.3.2 野外作业185.3.3 营地管理195.3.4 施工搬迁195.3.5 民工管理206. 预计提交的成果216.1 报告的主要成果217.实物工作量227.1 主要实物工作量227.1.1 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量227.1.2 成孔工作量237.2 仪器设备238. 经费预算248.1 经费预算依据及方法248.2 工作费用24致谢25参考文献26附图27东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1. 前言1.1 目的与任务1.1.1 项目来源本次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甲方是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该煤矿是屯留县县办国营煤矿,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郭庄煤矿煤层的赋存形态和断层、陷落柱发育特征,郭庄煤矿委托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乙方)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为优化矿井采掘设计方案,提高生产效率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1.1.2 任务(1)查明勘探区内落差5m断层的性质、产状及延伸长度,其平面摆动误差应控制在30m,对落差3m的断点及勘探中遇到的疑点,不确定点尽可能予以解释。(2)查明勘探区内直径25m的陷落柱,尽可能查明直径20m左右的陷落柱。(3)查明勘探区内3#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深度误差1.5%。(4)查明勘探区内波幅10m的褶曲。(5)查明古窑、小窑采空区范围、无煤区和煤层冲刷变薄区。1.1.3 工作时间 本次郭庄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时间如下:(1)勘探区测量工作应在二零零五年三月三十日前完成。(2)成孔工作从二零零五年四月二日开始。(3)数据采集工作于二零零五年四月三日开始,至二零零五年四月十四日结束,计划工作量每天在120炮左右。(4)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从二零零五年四月十六日开始,并在二零零五年五月十日完成。(5)预计提交成果的时间在二零零五年五月十五日左右。 23 1.1.4 项目要求及依据将严格按照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及有关要求执行:(1)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897-2000)(2)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范(GB12950-91)(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992)(4)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1987)(5)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施工方案山西省第六地质工程勘察院1.2 工作区范围、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1.2.1 工作区范围和交通位置山西省屯留县郭庄煤矿地处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境内,长治市是山西省六个低级市之一,下辖一个县级市和十个县。工作区距长治市约30Km,距屯留县城约1.5Km,交通便利,有长(治)晋(城)高速公路、长(治)太(原)高速公路和林(州市)长(治)高速公路通过,铁路运输也非常方便,有多条铁路贯穿其中。工作区交通地理位置图见图1-1。图1-1 工区交通位置图勘探面积1.413Km2,具体位置由以下坐标圈定:1、 X=4024000Y=384030002、 X=4024000Y=384040003、 X=4022500Y=384040004、 X=4022500Y=384035005、 X=4022675 Y=384035006、 X=4022675 Y=384030001.2.2 自然地理工作区地貌特征为山区丘陵地带,冲沟发育,地表出露多为第四系黄土,最大高差15m,地形比较平坦,对三维地震勘探较为有利。1.2.3 气候状况和经济状况工作区属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季节变化明显,气温有季节变化大和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年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5,常年平均气温12。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在降水方面,年降水量悬殊,年平均降水量约500mm,多雨年为少雨年的23倍;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月8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以上。由于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又缺乏植被,不能涵养水源,故旱情较普遍。此外,干热风、霜冻、冰雹、大风均为影响本省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春秋两季多大风和扬尘天气,严重时会形成沙尘暴。经济状况,工业方面以煤炭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农业方面,农作一年一熟,以玉米、小麦为主,受干旱、风沙、盐渍影响大。东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地 质 概 况 及 地 球 物 理 特 征2. 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2.1 工作区地质及物化研究程度 2.1.1 以往工作程度成果在此前,已有许多地质队和专家学者对工作区所在的屯留县进行了大量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62年,地质部地质科学院与山西省地质厅按国际分幅编制了1:1000 000地质图、矿产图、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其中包括了屯留县。为以后区域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1965年,山西省区域地质调查队对该区进行了1:20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出版了1:200 000地质图、矿产图、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1987年,山西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了山西省区域矿产总结及1:500 000山西省矿产系列图件,包括屯留县。1988年山西省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写了山西省岩石地层划分,其中,对屯留县一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992年,山西省地质局局属地质队按1:50 000区调工作要求,在屯留开展区域地质调查。12.1.2 野外踏勘成果本区位于武乡阳城NNE向断褶带中段,晋获断裂带西侧,勘探区主体构造线与晋获断裂带一致,呈NNE向展布,区域地层走向为NNENE,向西缓倾,沿走向和倾向均成波状起伏,形成宽缓的卧轴褶曲,区内构造形势为断裂构造,呈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格局,勘探区位于潞安矿区中段西部,主体构造格架以SN向宽缓褶曲为主。2.2 区域地质概况2.2.1 工作区地层特征本区广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现据钻孔资料从老到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该组地层为本区含煤地层之基底,一般钻孔揭露厚度约15m,其岩性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具波状层理。中部为灰色石灰岩,局部有薄层角砾状灰岩。上部为青灰色石灰岩,质纯。顶部含结核及团块状黄铁矿。(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组厚度变化大,一般厚度为14m,中下部为灰色、深灰色铝质泥岩,上部为深灰色泥岩夹薄层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该组地层一般厚度108m,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岩性由泥岩、砂岩、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层理类型复杂,植物化石丰富,与下伏地层本溪组呈整合接触。(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该组厚41.2466.7m,平均厚度60m,为上部主要含煤地层,其中3号煤是本区的主要开采对象,以三角州及平厚沉积为主,岩性由泥岩、砂岩及煤层组成,植物化石丰富,与下伏地层太原组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厚39.5264.9m,平均厚度57m。顶部以杂色鲕状泥岩为主,含锰、铁质,中部以灰白色砂岩为主,中下部以灰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为主,具交错层理,与下伏地层山西组呈整合接触。(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该组地层于本区发育不全,钻孔揭露厚度为206.37387.20m,一般厚度为308m,上部以杂色泥岩及黄绿、灰白色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下部以灰色、灰紫色泥岩为主,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7)第四系(Q)为本区主要覆盖层,厚30150m,平均厚度72.33m,以褐黄、棕黄色亚粘土为主,夹中细粒砂层,顶部为耕植土,底部为棕红色粘土及砾岩层,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2.2.2 工作区构造特征2.2.2.1 褶曲(1)王村背斜:为郭庄矿区的主要构造,由东兴旺村进入井田,穿越郭庄村到藕泽村之西为藕泽断层所截,区内长约6Km,走向近似南北向,两翼倾角约8,局部可达12,由3151、3152、3162等钻孔控制,其展布方向基本查明。(2)老军庄向斜:位于井田内双塔村一带,向南被藕泽断层所截,区内延伸长度约3 Km,走向近似南北向,两翼倾角约5,由3161、3181等钻孔控制,其展布方向基本查明。2.2.2.2 断层藕泽断层:位于藕泽村南,为郭庄煤矿的南部自然边界,断距,约94m,走向NEE,倾向ES,倾角70,向东延伸至常村井田,全长约7.5 Km,由1083等钻孔控制。2.2.3 工作区煤层特征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厚度约168m,含煤系数为8%。(1)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该组地层为陆相沉积、厚41.2466.7m,平均厚度60m,含煤系数为10%,含煤1-3层,其中下部发育的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厚度5.136.35m,平均厚度5.96m。(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该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并有四个明显的旋回韵律结构其厚度为91.78138.13m,平均厚度为108m,含数层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并发育有四层稳定的石灰岩,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含煤系数为6.87%。2.2.4 勘探区煤质特征本区3#煤为黑色、块状为主,局部为粉状,具水平层理。由镜煤条带、亮煤条带及半暗煤组成,条带状构造,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2据官庄井田3号煤层煤质化验资料结果,本区3号煤层化学性质如下:(1)水份:原煤0.422.47%,精煤0.652.13%,一般1.14%。(2)灰分:原煤11.628.89%,一般为16.52%。(3)挥发分(精煤):一般在11%左右。(4)磷份(精煤):0.0030.072%,一般0.922%。(5)全硫:原煤0.220.45%,一般0.33%;精煤为0.261.74%,一般为0.36%。(6)可燃基弹筒发热量(QrDT):为80918621卡/克,一般为8486卡/克。(7)煤灰成份分析:SiO236.2850.82%;Al2O325.4738.49%,灰熔点(T2)10801500,一般为1392。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主要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以及岩矿石的物性参数(弹性、密度、磁性、或电性等参数)。由于本次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研究的是该地区的地震地质特征,即岩层的弹性参数,所以前期勘探调查的重点放在工作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方面。2.3.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勘探区地表多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上部以褐黄、棕黄色亚粘土为主,夹中细粒砂岩,第四系中更新统厚30m150m,平均厚度72.33m,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褐黄、棕黄色亚粘土波速一般为300500m/s,对地震勘探有效波吸收强烈,致使高频信息严重衰减,故勘探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2.3.2 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勘探区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下部棕红色亚粘土透水性较差,为隔水层,勘探区潜水位较深,根据山西物化院在勘探区附近以往资料可知:潜水层地震波速在12001800m/s之间,激发层位选择在潜水层下2-3m激发可取得较理想的地震反射波组,故勘探区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好。2.3.3 深部地震地质条件勘探区内主可采煤层为3#煤层,煤层埋深300500m左右。含煤地层岩性主要泥岩、砂岩、石灰岩及煤层,一般煤层波速20002300m/s,密度1.46g/cm3,波阻抗为29203358;砂岩波速3300m/s,密度2.5g/cm3,波阻抗为8250;石灰岩波速5000m/s,密度2.6g/cm3,波阻抗为13000。由此知煤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十分明显,根据山西物化院在勘探区附近工作成果,预计能够能得到良好的煤层反射波组,故勘探区深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3.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1 工作方法3.1.1 三维地震试验工作 由于勘探区内表浅多为黄土覆盖,地震地质条件较复杂,生产前必须进行适当的试验工作,为观测系统,采集参数和施工技术的最终选择提供必要的依据。3。4本次试验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激发、接收条件的试验。(1)激发因素a、井深:井深必须达到浅水面以下3m。b、药量:分为1.0kg、1.5kg、2.0kg、3.0kg。c、井组合:单孔、双孔。(2)接收因素a、干扰波调查b、检波器组合形式,组内距试验。3.1.2 低速带调查工作低速带调查资料是提供野外井深的重要依据,也是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的重要参数。本次低速带调查采用浅层折射法,采用不等间距观测系统,道间距110m不等,道间距和排列长度根据预测目的层深度而确定,保证每层位有3个时间读数,尽量选在地形平坦,而且比较有代表性或地表地层变化大的地段,选择零偏距或0.5m,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布设折射点,其工作量基本控制在20点/Km2。解释方法:首先绘制相遇时距曲线,采用T0法进行解释。利用直达波时距曲线斜率求V1,利用第一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T2直线斜率求V2,第一界面的深度公式: 其中为T0延长线与时间轴交点。3.1.3 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参数的选定根据本工区实际情况,设计了多种观测系统。经多方对比,同时考虑到设备情况及施工效率,选择8线8炮制束状规则观测系统作为本次野外三维数据采集的基本观测系统,选择中间激发的方式进行野外采集。3.4(1)观测系统的主要参数横向覆盖次数:4次纵向覆盖次数:4次总覆盖次数:16次接收道数 864=512道接收线距40m接收道距10mCDP网格510m横向炮点距:20m纵向炮排距:60m横向最小偏移距:5m横向最大炮检距:210m纵向最小偏移距:5m纵向最大炮检距:315m(2)仪器因素采样间隔:0.5ms记录格式:SEG-D记录长度:1s检 波 器:SJ60Hz数字检波器组合形式:3个检波器串联组合。所有检波器埋设于0.3m以上深的浅坑中,以便达到最佳耦合状态。(3)激发接收方式采取孔中炸药震源激发方式,激发的孔深、药量、组合井数,具体根据实验而定。(4)村庄覆盖区的变观处理措施由于工区内有东兴旺村,对三维地震施工造成一定困难,将造成局部丢炮,必须采用特殊观测系统来弥补,特观设计首先利用测量资料圈定东兴旺村的准确范围,然后利用OMA3.0三维地震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保证障碍物下覆盖次数达设计要求。东兴旺村:该村是测区内最大的障碍物,为保证村庄下覆盖次数足够,专门采取了特殊观测方法(图2-1),即在村内布设检波器,在村周围布置炮点的方法,该村下3#煤埋深约350m,故只要控制检波点到炮点的距离小于350m,即可得到3#煤的反射波组。在排列过村时,除采用双边加密炮点外,在村庄内的空白安全地带加密布设一些深井炮点,做中间点激发加密炮点观测系统(图2-2)。3.1.4 三维线束的布置按以上观测系统对布置工作量,野外施工中做以适当调整,主要包括:1、镶边范围;2、村庄地段,按实测地物调整变观处理,获得村庄下的目的层有效反射波;3、不规则边界附近的物理点将稍有调整;4、目的层变浅地段,通过增加激发炮数以保证迭加次数。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沿南北向共布线束7束,资料覆盖面积2.26Km2,资料满覆盖面积1.75 Km2。3.2 测地工作3.2.1 测量作业采用系统基准:部定3度带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投 影:横轴墨卡托(T.M)中央子午线:1123000长半轴:6378245.0000000M扁 率:1/298.3直角坐标原点经纬度:0000000.000N1213000.000E直角坐标原点坐标:500000.00E0.00N比例因子:1.0000000投影带:3度分带3.2.2 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测量仪器采用法国DSNP公司生产的DSNP SCORPIO 6502 双频GPS(1+3)定位仪及其配套设备。测量方法:所有物理点均采用RTK动态实时定位。3.2.3 控制测量和定线测量3.2.3.1 控制测量国家各级三角点作为测量的基本控制点。当基本控制点不足时应采用静态GPS加密控制。首级控制最低等级为E级。3.2.3.2 定线测量(1)所有物理点均采用RTK动态实时定位并存盘,成果提供线号,桩号,X坐标,Y坐标,H高程。(2)野外放样时,排列每10m打一个木桩标记,同时挂上红标志,炮点全部采用绿标志,与排列点便于区分。如果遇到村庄则用红油漆在明显地方写桩号或标明方向桩,为放线班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野外工作节省了时间。(3)观测时卫星数5颗,卫星截止高度角15,PDOP6。(4)每日施工前复测两个及两个以上物理点或复测两次单个控制点。(5)复测、检核的物理点与原测点的坐标中误差应满足如下要求:a) 整个工区的复测量,实时差分测量不得小于总量的3%。b) 物理点点位中误差(RTK):mx0.5m、my0.5m、mh0.5m。3.2.3.3 内业处理(1)内业处理采用DSNP SISS 3.20 (2)每日野外施工结束后,内业计算员应对野外采集资料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纠正,严格执行各项标准。(3)每段测线施测,计算完毕检查无误后,及时提供物理点成果。3.2.4 测量成果3.2.4.1 控制测量成果3.2.4.2 物理点测量成果簿:每束装订一册,检波线在前,炮线在后,测线号各自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所有测线均按桩号顺序提供物理点的X坐标、Y坐标和高程。3.2.4.3 物探测量质量统计簿:复测统计表。3.2.4.4 存盘文件:(1)物理点原始数据(2)测量成果(3)复测数据(4)端点数据3.3 技术要求3.3.1 野外数据采集要求3.3.2 测量要求(1)激发线与接收线起止点均要实测坐标及高程,并要树立明显的测量标志旗,要求每一炮点、检波点打一木桩,并标明线号、桩号。桩号西小东大、南小北大。检波点和炮点的编号规则为:编号总共为6位,前3位表示线号,后3位表示点号。(2)测量班报按束线绘制,并标明与施工有关的地形、地物和相对高差。以便及时指导野外施工。(3)测量成果按束整理并及时交项目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3.3 质量目标(1)保证野外采集所获地震记录甲级率不低于40%,物理点合格率不低于98%。(2)测量合格率要求达100%,优良级率不低于95%。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4 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4.1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根据地质任务要求,地震资料处理要在保证较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分辨率,做到高保真。在处理过程中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线束试验处理到全区资料处理的原则进行。使用法国CGG公司的Geovecteur Plus交互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在CONVEXC3220工作站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及基本要求如下:(1)考虑到地质目标及资料解释,在三维处理前拟定保证“三高”的措施及合理的流程。(2)加强资料处理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并分阶段验收。(3)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准确无误的三维数据体的初始化及编辑等预处理工作。(4)建立正确的地表模型,进行精细静校正。(5)密点速度分析(100150m),建立可靠的三维速度模型。(6)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参数测试,包括初至切除、真振幅恢复、均衡、滤波、反褶积、迭加方法、偏移速度、补偿等测试。(7)做好迭前反褶积、频率吸收补偿等,以利于提高分辨率。(8)选择合格的去噪方法便于提高信噪比。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资料处理过程如图4-1,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法及要求如下:4.1.1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空间属性的建立及道编辑,是处理中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如果各炮点、检波点位置不正确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地震成像,本区野外施工时要求及时检查炮点、检波点的正确性,还要用线性动校正法进一步检查各炮点、检波点准确性,纠正检波点和炮点较大的位置偏差。4.1.2 初至波折射静校正低、降速带的变化不仅造成反射波旅行时间的变化,还会影响校正精度及细小地质异常体的正确成像,降低分辨率。处理时除了用一次人工静校正之外还将用折射静校正进行对比,以期得到最佳处理效果。4.1.3 反褶积由于大地滤波作用,震源激发的尖脉冲经地层传播而被检波器记录下来的反射波形不是一理想的脉冲,而是混合相位波形,也就是说由于大地滤波作用降低了时间分辨率。反褶积是提高时间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处理时应进行多种反褶积方法进行测试对比,以提高反射波的频率、拓宽频带,消除激发、接收条件对地震波形影响,压制层间多次波。4.1.4 速度分析迭加速度不仅与地层倾角有关,还与炮检方位角,均方根速度有关。进行三维速度分析应与DMO即倾角时差校正同时进行。在速度分析过程中,还应做好三维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与速度分析的迭代处理。4.1.5 DMO迭加及迭后一步法偏移DMO迭加可以实现迭前部分偏移,使反射波更好的聚焦成像;在此基础上进行迭后三维一步法偏移可以使反射波完全聚焦成像,达到真实反映地下构造的实际情况的目的。4.2 资料解释三维数据处理后得到一个三维数据立体,由此数据体可以输出垂直时间剖面、水平切片等成果。解释将以垂直时间剖面为主,并用水平切片对垂直剖面解释的结果进行多角度解释。4.2.1 解释流程本次资料解释工作,在Sun U1tra-80工作站上,使用美国斯仑贝谢公司的GeoFrame3.7全三维解释系统,利用高分辨偏移数据体、特殊处理数据体进行解释。以工作站解释为主,人工解释为辅。3 以时间剖面、水平切片、面块切片及方差体切片等实行全三维解释,用任意方向的剖面与联井剖相校验,把技术人员对井田和测区构造规律的认识及解释经验与工作站智能解释软件相结合,全面开展解释工作,其解释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解释流程图4.2.2 解释的主要资料及要求可利用的资料要能够完整全面地反映三维勘探成果,这就需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体进行观察、研究。因此,要注重垂直剖面、时间水平切片、顺层切片、连井剖面、组合显示等不同的显示手段。具体要求如下:(1)主要反射波地质属性的确定地震资料解释首要的步骤就是要确定主要目的层反射波的地质属性,其方法是通过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地震地质层位,解释分析目的层反射波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反射波发育的因素,为进一步的精细解释奠定基础。(2)垂直剖面反射波的对比追踪反射波的对比追踪要遵循以下顺序进行,在合成记录及联井剖面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网度的主干剖面网,在主干剖面上对目的层反射波进行对比追踪,并完成层位的闭合,其次再对主干剖面网进行加密,一般加密至20m20m,最后利用层位自动追踪加密至5m5m。5(3)断点解释断点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环节,也是本次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任务。断点解释由粗至细,反复对比,解释进程应充分利用工作站解释系统的缩放,多窗动态显示功能。解释不但要看正极性剖面,还要注意负极性剖面相位的变化,从而加强对小断点的可靠解释。(4)断层组合及断层产状的空间闭合断层组合就是把性质相同,落差相近有一定延展规律的相邻断点组合起来。三维数据体控制点密,CDP网格内插后达到5m5m,组合断层时能连续追踪断层的延展方向及长度,还能在屏幕上动态监视断层的延展方向及剖面断点特征的变化。断层解释时,一般以垂直断层延展方向剖面为主,其它方向上也呈有规律的变化,这就要在空间上对断层产状进行闭合,才能保证断层空间位置的正确性,断层的空间位置往往要经过两个方向上反复修改才能完成。(5)采空区、陷落柱的解释采空区及陷落柱的解释方法与断层解释过程基本一致。即由粗网格(4040m)开始控制基本轮廓,逐步加密(55m)细网格详细分析其准确边界。在纵、横时间剖面上准确控制其边界和落差,以及在垂向的规模变化及形态,在水平时间切片和层拉平切片准确勾绘其平面展布形态和规模,检查是否符合其形成和发展的地质特征。在陷落柱及采空区的解释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三维数据体的丰富信息,利用三维解释系统的多种显示功能及方法,相互验证,综合分析,以提高陷落柱及采空区的解释精度。4.2.3 速度标定与时深转换由于三维数据体已完成三维空间归位,每个钻孔处某界面的铅垂时间就相当于该界面在井口的回声时间,速度标定可采取利用各目的层的深度和回声时(t0值)直接计算得到单孔处的速度参数,利用多个钻孔的速度标定结果综合分析绘制时深转换速度平面等值线图。64.4 图件编制方法利用上述绘制的时深转换速度平面等值线图对相应层的反射波等时平面图进行时深转换,编制各目的层的等高线平面图。地震地质剖面图则利用计算机直接从各平面图成果上切取。主要平面成果图的比例尺1:2000,地震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也选定为1:2000。4.5 报告编写4.5.1 报告的要求(1)报告的编写要严格遵守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按照甲方的要求,向其提供真实、准确、详细的信息。(2)报告中图表、专业术语、数字、中文符号、外文符号及公式的书写格式均需规范化,即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及有关要求运用和编写。(3)计量单位需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正确表述勘探结果。(4)勘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如实的在报告表述中来,并提出补充意见。4.5.2 报告的内容(1)标题。(2)本次勘探工作的目的任务、工作区范围、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3)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4)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及仪器设备。(5)地层综合柱状图、平面成果图。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人员编制和管理 5. 人员编制和管理5.1 项目组人员编制及分工 5.1.1 项目经理及其岗位职责(1)负责施工项目的全面管理(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及生产安排,协调工序配合,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施工生产计划的实现。(3)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实现项目质量目标。(4)检查施工过程质量,分析施工中不合格及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5)组织项目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自验,对发现的问题组织整改。(6)组织制定项目组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并监督检查。5.1.2 项目技术负责及其岗位职责(1)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技术规范,验评标准,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及生产安排,协调工序配合,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施工计划的实现。(3)负责编制项目施工计划,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材料用量计划。(4)负责制定安全和防护措施,要求按规范操作。(5)负责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填写施工过程和质量检查,评定质量记录。(6)检查验收工程质量,对不合格品有权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负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结果,及时填定相应的质量记录。5.1.3 炮班班长及其岗位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爆炸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的各项规定,应对本班组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无证上岗现象的发生。(3)负责督促检查爆炸工正确填写爆炸班报,和执行爆炸物品仓库的管理规则。(4)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负责班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搞好安全生产。5.1.4 爆破员及其岗位职责(1)遵章守纪,安全生产。(2)认真执行爆炸物品的进出库制度,做到手续齐全,帐据无误。(3)遵守仓库与工地间运输爆炸物品的各项规定,协助班长搞好施工安全。5.1.5 爆破品保管及其职责(1)严格执行爆炸物品储存,收发统计的各项规定。(2)保证爆炸物品不受损,不缺失。(3)严格执行收发制度,认真办理收发手续,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4)协助做好仓库的安全保卫工作。5.2 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我们将严格执行本院ISO 9001:2000质量体系文件,在仪器设备上配备相应的施工生产设备、检测和试验设备、仪表等,在人员上配备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保证一流的设备和一流的队伍。遵循本院“视质量为生命,处处讲科学;视用户为上帝,时时求创新”的质量方针。5.2.1 组织措施技术总监 技术负责项目经理采集组地质组测量组成孔组炸药组爆炸组低速带排列组技术组后勤组运输组组织措施的质量管理网络框图如下:质量管理网络图5.2.2 质量保证为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地震小折射工作必须在反射工作前完成,以便于确定最佳的激发层位,提高记录质量。(2)为确保煤层厚度的解释精度,在保证信噪比的前提下,单条测线的激发,接收及仪器因素尽量保持一致。(3)根据目的层的深度不同及时调整观测系统,以确保各目的层有效波的连续追踪。(4)项目部将严格执行“三边”工作原则,即边施工、边整理、边成图,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现场纠正和改进,调整工作部署。(5)项目部执行“三级”质量管理制度,即院质量管理科、项目部、各班组,一级对一级实行质量检查和监督,从下至上一级为一级质量负责。(6)认真履行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各行其事,层层把关,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7)对资料质量及精度要求如下:a、野外空炮率不大于5。b、资料处理类剖面达到90。其它质量及精度要求均按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严格执行。5.2.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主管安全副经理采集组地质组测量组成孔组炸药组爆炸组低速带排列组技术组后勤组运输组为使本项目的勘探顺利实施,确保良好的勘探成果,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框图如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在施工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采取以下措施:(1)为保证三维地震勘探正常施工,我测绘组将同时展开加密控制和剖面测量工作,及时提供所需测绘工作和成果资料(2)为保证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快速施工,我们将投入足够的钻机成井,以确保炮井的超前量。(3)为保证三维地震勘探工作正常施工,除已投入的408UL遥测数字地震仪外,还将投入GQZ-240数字地震仪进行小折射点的调查工作,确保工作时间安排。(4)将投入四辆勘探工作用车来保证勘探工作的运输需要,如电缆、检波器,仪器的搬迁,炸药、雷管的运送,均保证高速度的运行,确保施工速度和工作进展。(5)因地震勘探工作战线长,人员多,工种杂,不安全因素多,故将配备足够量的对讲机,以便联络畅通,加快施工进度。(6)组织项目部成员学习安全生产意识,时刻牢记“安全就是效益,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警示。(7)加强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树立职工自我保护意识。(8)针对不同施工条件,项目部负责人必须和有关人员详细勘查工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不能疏忽任何影响安全的因素。(9)针对不同施工手段和仪器设备,有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本方法的安全生产与操作规程,严禁跨行作业,违规施工。(10)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岗位必须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1)项目部设立专职安全员,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确保整个勘探工作顺利完成。5.3 HSE管理5,3,1 内容、标准及组织5.3.1.1 主要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计划规定了三维地震与测绘野外作业的组织管理、野外作业、营地管理、长途搬迁及交通运输等。5.3.1.2 组织管理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HSE管理小组。项目部设置一名兼职监督员。项目部班组设置一名兼职监督员。5.3.2 野外作业5.3.2.1 调查项目部开工前,要对工区进行踏勘,调查工区的地质地表特征,识别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有关的健康、安全、环保的规定,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定;向卫生防疫部门了解地方病和传染病的情况,采取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了解工区附近医疗、卫生设施;了解气候规律和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随时掌握气象信息,做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5.3.2.2 风险识别与评估(1)项目部踏勘完工区后,要进行风险识别活动,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a、坠落、塌方;b、人员的违章行为;c、地方病、职业病、疫源性疫病;d、过去生产中积累下的潜在隐患和影响。(2)评价:根据事故发生的频数和事故造成的后果对风险进行评价;b、将潜在的风险确定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3)野外施工通则a 、学习贯彻国家和院有关HSE管理文件、规定和指示;b、现场作业人员要遵守安全生产有关规定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c、搞好HSE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按规定开展HSE管理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检查、总结、布置、评比安全工作;d、施工间歇时不准在车下、庄稼地、草丛中或不易发现的地方躲卧;e、跨越危险地带要实地查看并采取监护措施方可通过;f、每天收工时对现场检查整理,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工地过夜设备器材应派人守护;g、在林区、苇塘地区施工要遵守防火规定,严禁动火。(4)生产班组作业a、测量作业每天出工前详细检查仪器、木桩、小旗、地形图携带情况;测量人员都应着信号服;测点作业时,测点周围5M无闲杂人员,观测员不准离开仪器;测线人员通过陡坡应备有攀登绳索吊带,通过河流应备有救生设备;沼泽地区测量时,应探明地表附着力,一人探路,二人保护,并用绳子互相牵连,前后保持5M以上;通过危险地形或障碍物时,应减轻作业人员所带负荷重量,随时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危险,设置木桩、小旗等标志牢靠准确醒目,废弃的标志物不得丢失在工区,要回收。b、三维地震作业平整作业现场,上下车时对仪器、计算机、检波器、爆炸机等重要仪器要轻搬轻放,采取防震防碰措施。仪器、计算机等清洁无尘污,各种工具摆放整齐不防碍工作;严禁非操作人员搬动仪器;搬点时要规整好车内的工具。操作员要随时看好仪器、计算机等设备;工地搬点时,遇陡坡窄路等险要地段要携带好仪器,步行通过。在任何情况下,严禁用公共汽车长途般运仪器;观测结束后,应关闭仪器电源;仪器全部装箱后方可移站;宿营时仪器放在安全位置,禁止闲杂人员靠近。5.3.3 营地管理5.3.3.1 营地设置营地应建在允许区内;保持与野外施工人员联络通畅;在人口密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