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课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呼吸.ppt_第1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课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呼吸.ppt_第2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课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呼吸.ppt_第3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课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呼吸.ppt_第4页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资料课件: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细胞呼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扣基础要点 一、ATP的结构、功能及利用 1.结构:ATP的中文名称是 ;结构简式 为 ;1个ATP分子中含1个 ,2个 ,3个磷酸基团。 2.功能:供给生命活动的 物质。 3.利用:参考教材P90图57,掌握消耗ATP的生理 过程:细胞的主动运输、胞吞(吐)、生物电 及神经传导、发光、肌肉收缩及吸能反应。,第10课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必备知识梳理,三磷酸腺苷,腺苷,高能磷酸键,直接能源,APPP,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分子中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 解,也易重新生成。 2.转化的反应式:ADP+Pi+能量 ATP 3.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1)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来自细胞进 行 时有机物分解所放能量。 (2)绿色植物:除依赖 所释放能量外, 在 内进行 时,ADP转化为ATP还 利用了 能。,远离腺苷,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叶绿体,光合作用,光,4.真核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 。 ATP和RNA的关系 ATP水解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腺苷(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思考,提示,三、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异化作用方面代谢类型是 型。 2.检测CO2的产生可使用澄清石灰水或 ,CO2可使后者发生的颜色变化是 。检验CO2多少可通过变混浊程度或 变黄色速度。 3.检测酒精的产生可使用橙色的 , 其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在实践上用途是检验是否 。 4.该实验中葡萄糖的作用是为酵母菌正常生活提 供 。,兼性厌氧,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酒后驾车,能源物质,四、细胞呼吸的方式,练一练 (1)有氧呼吸最常用的原料 ,H产 生于第 阶段,H利用于第 阶段,ATP 产生于第 阶段,产生最多的是第 阶 段,丙酮酸产生于第 阶段,利用于第 阶段, H2O利用于第 阶段,产生于第 阶段,O2利 用于第 阶段,CO2产生于第 阶段。 (2)无氧呼吸中产生乳酸的有 ,产生酒精的有 。 (1)酵母菌(2)乳酸菌(3)水稻(4)马铃薯 块茎(5)玉米胚(6)人和动物(7)一般种子 (8)水果(9)甜菜块根,C6H12O6,一、二,一、二、三,三,三,一,二,二,三,三,二,(2)、(4)、,(5)、(6)、(9),(1)、 (3)、(7)、(8),构建知识网络,考点一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ATP的形成途径,高频考点突破,生物体内产生ATP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细胞 呼吸两条,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三个,但植物不见光部位如根部细胞和动物细胞 一样,途径只有一条,场所只有二个。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1)转化图解,总结,(2)图示信息:ATP的形成需满足4个条件: 2种原料ADP+Pi、能量、酶。 酶1是合成酶,酶2是水解酶,不是同一种酶; 能量1指光能或有机物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能量 2是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 的化学能。 ADP、Pi、ATP三种物质可反复循环利用,故 上述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整 个反应是不可逆的。 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提醒,3.ATP在细胞内存在的特点 (1)量少;(2)普遍存在;(3)易再生,转化迅速。 (1)化学能物质合成,如蛋白质和DNA 的合成。 (2)机械能肌肉收缩、染色体运动。 (3)电能神经传导、生物电。 (4)光能萤火虫发光等。 (5)渗透势能主动运输。,4.ATP中能量的应用,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 物,产生少量ATP。 (2)随O2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 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O2供应量达到一定值后, ATP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 有机物、ADP、磷酸等。,曲线解读,对位训练 1.以下对生物体内ATP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一 项是 (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 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 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 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解析 ATP与ADP分别代表三磷酸腺苷和二磷酸腺 苷,属于不同的物质。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少, 但其可以不断地再生,从而保证了生物体对能量 的需求。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 速顺利地进行取决于酶的催化作用,而不是ATP 与ADP的相互转化。 答案 A,2.(2008广东卷,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 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惟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析 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通过 光反应产生ATP,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因此选B。,B,考点二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比较 1.有氧呼吸过程,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 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 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 同。,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 是乳酸发酵。 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的能量储存在 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 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 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提醒,对位训练 3.(2009广东理基,41)在密闭容器内,酵母 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CO2 解析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无氧呼 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三碳化合物)和 2个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产 生酒精和CO2,所以不生成乳酸。,B,4.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 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 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 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 ) 线粒体 核糖体 细胞质基质 ADP A.和 B.和 C.和 D.和 解析 分析题干,细胞匀浆经离心后形成4层, 这4层分布有不同的细胞器。c层加入葡萄糖, 没有CO2和ATP产生,但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 有CO2和ATP产生,可以推出c层含有线粒体,它 能利用丙酮酸而不能利用葡萄糖;另外要产生 ATP则一定需要ADP作原料。,C,考点三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旱 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 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 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环境因素 (1)温度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 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 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 活,呼吸作用受抑制;低于最 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受抑制。生产 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抑 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 产量的目的。,(2)O2的浓度 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 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 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 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 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 间。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 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同时产生酒精,一样不利 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 受到抑制。,无土栽培通入空气,农耕松土等都是为了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强根部的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 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3)CO2浓度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 增加,呼吸速率下降(如图)。 在密闭的地窖中,氧气浓度低,CO2 浓度较高,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使整个器官的 代谢水平降低,有利于保存蔬菜、水果。,(4)含水量 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 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 水量的减少而减弱(如图)。 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 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 机物的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作用加 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的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 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的品质变坏。,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 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 利于菌种繁殖 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 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 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 呼吸。,(2)酿 酒时,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 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活动,有利于NH3 NO 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抑制反硝化细菌活动,防止NO N2, 导致土壤氮元素流失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 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土 (4)壤 松 土,转化,转化,对位训练 5.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 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 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 要原因是 。,(2)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此时 O2吸收量 (、=)CO2的释放量。 (3)氧浓度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 利于蔬菜粮食的贮存。理由是 。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 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倍。 (5)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 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答案 (1)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 (2)P = (3)R 此时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受抑 制,有机物的消耗最少 (4)一样多 1/3 (5)所绘曲线应能表现下降趋势,并经过Q、B 以及P点在x轴上的投影点。如图(虚线)所示:,实验强化在平时 8.“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 1.本实验的鉴定试剂及现象,2.实验过程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2)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图所示: (3)检测酒精的产生: 自A、B中各取2 mL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 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g重铬酸 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3.实验现象 (1)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且甲中 混浊程度高且快。 (2)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 管不变色。 4.实验结论 即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 以进行无氧呼吸兼性厌氧型。,检验酒精的化学反应在实践上用 途: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培养液中葡萄糖的作用:保证酵母菌的正常 生活。 上图甲装置中第一瓶加NaOH是为了吸收空气 中CO2,排除干扰;乙装置B瓶先密封一段时间再 连通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目的是先消耗掉B瓶内 空气,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该实验是对比实验不是对照实验,因为有氧 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都是实验组。,提醒,对位训练 6.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 置图,请据图分析: (1)A瓶加入的试剂是 ,其目的是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 ,其作 用是 。 (3)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图中加 以改正。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 原因是 。 (5)请写出连通后D瓶中的反应式。 。,解析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和酒精。甲、乙装置分别用于检测有氧和无氧条 件下是否产生CO2。(1)A瓶加入NaOH溶液,可吸 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C、 E瓶用于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有CO2 时溶液变混浊)或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有CO2 产生时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4)D瓶应 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这是为了消耗 掉瓶中的氧气,创造无氧环境。(5)酵母菌在无 氧条件下的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答案 (1)NaOH溶液 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检测CO2的产生 (3)如图所示 (4)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5)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酶,思维误区警示 易错分析 关于ATP分子结构相关内容辨析不清 从ATP的结构式分析,1分子ATP包括1分子腺苷A(与DNA、RNA中碱基A含义不同); 由腺嘌呤 (碱基)和核糖(五碳糖)组成,三分子磷酸基 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 磷酸键首先断裂,释放能量,变成ADP;若完全水 解,另一个高能磷酸键也将断裂变成AMP。,解题思路探究,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 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和 B.和 C.和 D.和,纠正训练,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高中生物课本中几种化合 物的化学组成,中“”所对应的含义是腺嘌 呤核糖核苷酸,中“”所对应的含义是腺嘌 呤,中“”所对应的含义是腺嘌呤脱氧核苷 酸,中“”所对应的含义是腺嘌呤。 答案 D,2.要使18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则需多少个ATP分 子完全水解 ( ) A.9个 B.18个 C.36个 D.54个 解析 一个ATP分子完全水解有2个高能磷酸键 断裂,故只需9个ATP分子。,A,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 通过“绿色植物或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判定和计算”的考查,提升“用数学方式准确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 c、d时,测得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 氧呼吸的5倍,典例分析,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解析 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不同氧浓度下植物 器官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况。以CO2释放 量的相对值计算,a浓度:O2吸收量为0,只有无 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8-3); 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6-4);d浓度: 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 适于储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为有 氧呼吸(0.5)的5倍;d点无氧呼吸强度最弱,为0。 答案 B,据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判断细胞呼 吸状况。在以C6H12O6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2释 放量和O2的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重要依 据,总结如下: (1)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 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 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2)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 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可增大, 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 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不变化,但 若将C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减小。,规律方法,(4)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方式,如酵 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 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如下分析: 若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速率相等。 若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有氧 呼吸。 若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无氧 呼吸。,变式训练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 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 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 论是 (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 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可知,若CO2的量等于产生酒精的量,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 进行无氧呼吸;而当CO2的量大于酒精的量时,则 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通过计算可知b浓度时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 速率;c中66.7%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d中无酒 精产生,则说明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D,1.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 围内变化 解析 合成ATP时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呼吸和 光合作用提供。,B,随堂过关检测,题组一:有关ATP相关内容的考查,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 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 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 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 到动态平衡,解析 Na+进出细胞一般为主动运输,消耗能量; 在体温调节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是协同 作用,都可以通过促进新陈代谢而达到增加产 热的作用。 答案 BC,3.(2009广东卷,4)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 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 于 ( )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解析 地窖中O2浓度低,CO2浓度高,抑制植物 的有氧呼吸,降低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种子、 果蔬的储存。,A,题组二:有关细胞呼吸过程及影响因素的考查,4.(2008上海卷,29)右图 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 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 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 酶1催化的反应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 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酶2催化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 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酶3催化的反应 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 C,5.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氧含量的条件下, 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 放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为相对值)。,温度,CO2,O2,请据此分析回答: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上应特别注意的是什么?为什 么? 。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 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 错误的。,(3)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 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是 。 (4)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 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 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 解析 解读表格时首先要注意纵横表头,然后依 次纵向或横向解读,注意观察其变化规律和变化 趋势,如果出现像10、1.0%时的异常数据时,要 注意分析其原因。本题要观察呼吸强度的变化,,采用的观察指标是测定CO2的含量,但是光合作用 会吸收CO2,为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所以实验时 要遮光。呼吸作用最弱的时候,消耗有机物最少, 最利于保存蔬菜。据表分析在3、3.0%时释放 CO2最少,但是此时因为有O2,所以蔬菜仍然会 进行有氧呼吸,同时也进行无氧呼吸,所以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 (1)遮光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 (2)10、1.0% (3)保持相对稳定 受酶的数量限制(或受线粒体数量限制) (4)温度、氧含量分别为3、3.0% 细胞质基 质、线粒体,组题说明 特别推荐 分析推断题5、6;知识综合运用题9、15;实验探究分析题11。,定时检测,1.下面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ATP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ATP化学性质很稳定 D.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解析 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 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也很容易重新形 成。ATP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多,但ATP与ADP的转 化十分迅速,维持ATP与ADP的动态平衡。,B,2.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 A.组织细胞利用氧气 B.线粒体内的H与O2结合 C.丙酮酸形成乳酸 D.神经细胞吸收K+ 解析 A过程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过程产生 ATP使ADP消耗而减少;C过程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D过程消耗ATP使 ADP增加。,D,3.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 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 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 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 ) 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ATP是细胞内 的直接能源物质 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 有分解 A. B. C. D.,解析 被标记的P在ATP中出现,但ATP含量变化不 大,说明ATP既有合成也有分解(两过程处于动态 平衡)。因放射性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中, 说明该磷酸基团容易脱离,否则就不会有放射性 出现。 答案 C,4.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 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洋葱表皮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 和线粒体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 基团 解析 ATP的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 酸基团。,D,5.(2009天津理综,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解析 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 项生命活动。甲、乙组内因细胞结构被破坏,不 再进行呼吸作用,A、B选项错误;丙组内进行无 氧呼吸,丁组内进行有氧呼吸,丁组内能量的转 换率大于丙组,C选项错误;丁组内氧气的消耗量 一定大于乙组,所以D选项正确。,D,6.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 定 ( ) A.A为ADP,B为AT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解析 本题考查对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由图中能量的方向可以看出,A为 ATP,B为ADP;能量1来自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水 解所释放的化学能,能量2在动物体内来自有机 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在植物体内除来自有 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化学能外,还可来自光能; 酶1和酶2是催化不同反应的不同的酶;X1和X2是 同一种物质Pi。 答案 D,7. 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 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 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 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 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 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 B.完成、过程所需的主要条件是酶和ATP C.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要的ATP全部是由线 粒体提供的 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也可能有必需氨基酸 解析 由图解可知,A、B两项叙述是正确的;图 中的氨基酸来源于蛋白质的分解,因此可能有必 需氨基酸;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要的ATP应来 源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 C,8.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 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 A.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 速率皆降低 B.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 速率皆升高,C.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 过多而变黑腐烂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 阶段前适时排水 解析 水稻幼根刚开始浸水时即阶段时,由于 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有氧呼吸降低,有些细胞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 阶段时,有氧呼吸越来越弱,而无氧呼吸强度不 断增强;到阶段时,由于幼根无氧呼吸产物酒 精的积累,使得幼根变黑腐烂,呼吸速率降低。 答案 D,9.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 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 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 气参与 C.H经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 进行,D.产生的H和产生的H全部 来自水 解析 图中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表示 有氧呼吸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在光 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被光解为H和O2,在 暗反应阶段H用于C3的还原,故A正确;葡萄 糖氧化分解形成水,需要氧气的参与,故B正确; 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乳酸或酒 精和CO2,故C正确;在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 都产生H,H和O2结合产生水,这里的H 并不都来自水,故D错误。 答案 D,10.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的共同产物 D.发酵和无氧呼吸并不是同一概念,解析 各种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其呼吸作用 方式也与生存环境产生了适应。蛔虫由于生活在 人的消化道内,消化道内缺氧,故只能进行无氧 呼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无细胞器,也 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高等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 乳酸,不产生酒精,无CO2生成;无氧呼吸对于微 生物习惯上叫发酵,对于动植物就叫无氧呼吸, 但在工业发酵中,发酵的概念得到扩充,也可指 代有氧发酵。 答案 C,1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生理活动 时,收集了酵母菌生长增殖的资料,参考下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CO2可使溴麝香草 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色)。他们探究的问 题不可能是 ( ),A.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 B.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吗 D.怎样鉴定酵母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乙醇 解析 图示的甲装置中酵母菌处于无氧环境,进行 有性生殖,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酒精应该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乙 装置中的酵母菌处于有氧环境,进行出芽生殖,有 氧呼吸产生CO2和H2O;整个装置可以通过加热时 间的长短、火焰的强弱等调节温度,验证呼吸作 用的最适温度。 答案 D,12.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 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 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 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 所是 (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囊状结构薄膜,解析 “巴斯德效应”的发生是因为发酵容器中存 在氧气,并参与有氧呼吸过程,导致酒精产生停 止。而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有氧气参与, 并与H结合产生H2O,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答案 C,13.下图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与ATP关系的示意 图,请回答: (1)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图 中的 过程释放的能量转变而来的。 (2)某人感冒发烧,其体温上升所需要的热量 是由图中 过程释放出来的。,(3)用图中的数字依次表示光能转变为骨骼肌收 缩所需能量的过程: 。 (4)医药商店出售的ATP注射液可治心肌炎。若 人体静脉滴注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 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 ( )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5)经测定,正常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 h将有 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总量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生物体内 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解析 在绿色植物体内,光能转变成ATP中的化学 能,然后再转移到有机物中,有机物被动物消化 吸收后,可以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这些 能量的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维持生物体的 体温,少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之后可以用于各种 生命活动,如生物放电、肌肉收缩等。静脉滴注 ATP时,ATP要到达组织细胞内,首先要通过毛细 血管的管壁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