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_第3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_第4页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2017-2018学年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90%以上,孩子就只能由祖父辈监护。祖父辈老人,文化低,监管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监管,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学生或沉溺于电脑手机上游戏,或无节制长时间看电视节目。缺乏自控力,学习上自然就落后。总之,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仅能由老师肩负。担重责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教学措施,努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诱导学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学好数学。更者,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2、1,2的乘法口诀3、3的乘法口诀4、4的乘法口诀5、5的乘法口诀6、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1、6,7的乘法口诀2、8,9的乘法口诀3、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表内除法1、 分一分2、除法的初步认识3、用乘法口诀求商4、倍的认识5、解决问题6、整理与复习。(二)空间与图形 更者,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乘法、除法运算的意义,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2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 3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m,cm的含义,知道dm,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数学思考 1在探讨乘、除法的意义和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以及有条理的思考。 2在测量长度、认识角的过程中,开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测量活动、探讨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乘法口诀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感受编乘法口诀、比以及有条理的思考。 2在测量长度、认识角的过程中,开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测量活动、探讨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乘法口诀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感受编乘法口诀、测量长度等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尝试克服这些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3经历归纳与探索乘法口诀和观察角、测量长度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4在表内乘、除法计算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一)、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二)、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三)、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四)、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五、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第一周上学年总结及本学期安排1第二周乘法的初步认识3第三周1,2的乘法口诀3第四周3的乘法口诀3第五周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3第七周整理与复习3第八周角的初步认识3第九周6,7的乘法口诀3第十周8,9的乘法口诀3第十一周整理与复习3第十二周观察物体3第十三周 用厘米单位量长度3第十四周用米作单位量长度3第十五周分一分 除法的除法认识3第十六周用乘法口诀求商3第十七周倍的认识问题解决3第十八周整理与复习3第十九周1、复习2、备考3第二十周1、考前辅导2、期末复习 3、期末检测3计划人:谷江梅2017年9月第一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游戏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在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乘法的初步认识;1,2的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二是:乘法口诀的编排顺序,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是: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四是: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5的乘法口诀,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3-5的口诀是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知道乘法口诀的由来,熟记1-5的乘法口诀。难点1.3-5的乘法口诀。2.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4.结合乘法口诀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NO.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第3页课堂活动的第1,2,3题。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提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方法,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初步形成,这样采取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敢于探索实践、互相质疑、相互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难点:感受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小磁力棒和带磁性的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和小圆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 学生独立观察。(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我发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参加接力赛的同学分为3个组,每组8人(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啊!2.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2) 指名回答: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楼的两旁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一共有多少盆花;参加接力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些问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汇报:9+9+9=27(扇);5+5=10(棵);9+9=18(盆);8+8+8=24(人) 教师板书算式【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做好了准备。】初步感知“几个几”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 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2.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1)指名回答: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相加。(2)集体订正。3.教师:请同学们照这样,说说其他几个加法算式给同桌听。(1)学生按要求进行,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设计意图:板书这些算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相同数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用“几个几相加”句式练习说算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几个几的含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算式及含义做好准备。】NO.2设置矛盾,引出课题课件展示主题图中三位同学踢毽子的情境。接着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子。1. 教师:这是同学们踢毽子的图,现在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学生开始写算式,老师计时间。(2) 指名回答:3+3+3+3+3+3+3+3+3+3=30(人)(3)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写的非常正确,用时3分钟。2.教师:现在有这样的10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部分同学开始写,部分同学提出质疑。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3.教师:同学们怎么不写了?(1)指名回答:太多,太麻烦!4.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板书课题:乘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写10个3相加的基础上,再写100个3相加,充分体会到了相同加数连加列式计算的麻烦,打破了认知平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求简便方法的兴趣和渴望。】2、 探究新知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展示第2页的例1,植树情景图。(1) 指名回答: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2) 集体订正。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 指名回答:一共有多少棵树?(2)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 同桌订正。(3) 指名回答,并说想法: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算式是8+8+8+8=32(棵);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所以算式是4+4+4+4+4+4+4+4=32(棵)。(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解决的却是同一个问题。(5)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8+8+8=32(棵) 4+4+4+4+4+4+4+4=32(棵)3.教师:像这样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1) 教师板书:84读作:8乘4; “”叫乘号 (2)学生自由读算式。教师:请同学们试着把4+4+4+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正确读出来。(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 指名汇报:48读作:4乘8。(3) 集体订正。(4) 教师板书并及时鼓励:48读作:4乘8。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体会吗?(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很长,乘法算式短,好写,简单。(4) 集体订正,得出结论:乘法算式更简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乘法的含义。熟记乘法的读法和写法。】6.教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的情景图。(1)指名回答:每次摆3盆,摆了6次。共有多少盆花? (2)学生独立完成。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3+3+3+3+3+3=18(盆)乘法算式:63=18(盆)或36=18(盆)(4)集体订正。7.教师:同学们,在加法算式中,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得出的结果叫“和”,那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8.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计算简便。(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借助于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让学生熟记乘法的各部分,帮助理解乘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的计算打下基础。】3、 巩固新知1.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出示卡片,采取开火车、抢答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看算式读出乘法算式。2.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2题(1) 找两名学生道黑板前,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木棒,起到示范作用。(2) 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进行,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3、 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3题(1)找两名学生到黑板前,一人摆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起到示范作用(2)同桌合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乘法算式,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进一步构建乘法算式,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4、 达标反馈1.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并写出结果。3+3+3+3 4+4 5+5+5+5+5+5 6+6+6+6+62.填一填。(1)2+2+2+2+2=10,表示有( )个( ),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或( )。(2)43=12,读作( ),4和3叫( ),12叫(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42,写成乘法算式是( )。答案:1.34=12 42=8 56=30 65=302.(1)5 2 25 52 (2)4乘3等于12 因数 积 (3)67=42五、课堂小结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学生各抒己见(2) 指名回答:我们学习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简便;一道加法,可以写出两道乘法;还知道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以及乘法的读法、写法。(3) 集体订正(4) 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重点强调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写法。六、布置作业:1.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2.写出乘法算式,再读一读3+3+3 8+8+8+8 1+1+1+1+1+1 3.判断题4+4+4=43 ( )7+7+5=73 ( )2+2+2+2+2=25 ( )6+6+6+6=64 ( )4.练习一第四题:看图填数。5.练习一第五题: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9+9+9=27(扇) 8+8+8+8=32(棵) 5+5=10(棵) 4+4+4+4+4+4+4+4=32(棵) 2+2+2=6(人) 用乘法算:8+8+8=24(人) 84=32(棵)读作:8乘4等于32 48=32(棵)读作:4乘8等于32 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学反思: 课件出示情景图,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给学生一个发现的机会,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且独立解决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都能列出加法算式,并算出正确结果。接着老师借机追问:如果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该怎么写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还能在一分的时间内写完,可以说,还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接着老师提出100组同学踢毽子,该怎么写呢?这个时候学生们之间产生了质疑,学生们不写了,因为太麻烦!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亲生感受到了,相同加数连加列式计算的麻烦,打破了认知平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求简便方法的兴趣和渴望,迫切想找一个解决的办法。这节课到此达到了高潮。此时,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介绍了乘法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以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改写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简便的结论。 NO.3-NO.42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例1、例2,第8页课堂活动第1,2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学生对于2个2个地数数比较熟悉,因此,教材先安排了2的口诀,便于学生找到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一起探究、互相质疑、互相评价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乘几的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 感悟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2的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2 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 的乘法 难点: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看来,大家对大熊猫了解的可真不少。今天,大熊猫家请客,来了好多客人呢,熊猫爸爸妈妈在外面照顾客人,你们看,熊猫宝宝在做什么呢?课件展示情景图。(1) 学生仔细观察图(2) 指名回答:熊猫宝宝在餐桌边摆放筷子呢!它还一边摆,一边数: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它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3) 集体订正【设计意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探索新知1.教师:请同学们也学着熊猫宝宝的样子,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1) 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说着。 教师在学生摆时巡视指导。(2) 指名到黑板前演示摆的过程。集体订正。 如果出现个别学生先摆1根,再摆1根,然后将2根凑成1双的情况,让这个学生也到板前演示,集体订正中说出错误原因。2.教师:熊猫宝宝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课件展示表格)。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1) 学生观察表格,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3) 指名汇报。第一发现:1双筷子是2根;2双筷子是4根;3双筷子是6根;4双筷子是8根;5双筷子是10根;6双筷子是12根。第二发现:每增加一双筷子,就会增加2根。第三发现: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你观察的真仔细,句子说的也很完整。3.教师: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原因是:每增加1双,根数就增加2根。4.教师:请你再仔细观察并且思考如下问题:一双筷子2根,很简单就知道,那6双筷子是12根,这个12根是怎样很快得到的呢? (1) 学生小组内交流。(2) 指名汇报,同时说明想法。 第一种方案:一根一根地数 第二种方法:2+2+2+2+2+2=12(根) 第三种方案:26=12(根)(3)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用了三种方法,算出了6双筷子是12根,都不错。5.教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1) 指名回答,并说出喜欢的理由。(2) 教师及时肯定。6.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你喜欢的算式来表示出2双、3双、4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分类板书。(加法一类,乘法一类)板书:2+2=4 22=42+2+2=6 23=6 或 32=6 2+2+2+2=8 24=8 或 42=82+2+2+2+2=10 25=10 或 52=10 2+2+2+2+2+2+2+2+2=18 29=18 或 92=187.教师:请同学们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写的很长,比较麻烦;乘法算式写的短,简便;一道加法算式,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8.教师:如果这些乘法算式有口诀,那算起来就非常快乐,今天我们就来编一编“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9.教师:谁能试着编一下2的乘法口诀?(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各抒己见,不管学生编成什么,教师都要给予肯定。(4) 集体订正。(5)教师重点引导:以22为例:前面一个因数是2,我们就在乘法口诀中把二放在最前面;后面这个因数2就把它放在二的后面;所得的积放在两个因数的后面。由此得出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它就表示22等于4。板书:二二得四。10.教师: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法试着编一编23,24的乘法。口诀。(1) 学生模仿编写。(2) 指名回答: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3) 集体订正 ,教师及时鼓励。(4) 教师板书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教师:同学们编的2的口诀真好,请同学们继续把25,26,27,28,29,的乘法口诀编出来吧。(1)学生试着编写。(2)小组内交流。(3)指名回答:二五得一十 二六得十二 二七得十四 二八得十六 二九得十八。(4)集体订正。(5)教师重点引导:像这样,我们就把乘积满十的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这样口诀里都是四个字,说起来顺口。(5)教师板书: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11.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每一句口诀的第1个数都是“二”;每一句口诀的第2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根据乘法的意义自己经历编口诀的活动,并探索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加深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12.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摆的小棒,(教师边摆边说:每次摆2根,摆了3次),谁能根据老师摆的小棒,说出乘法算式,并用口诀说出得数)(1) 指名说算式和口诀:23或者32,口诀二三得六(2)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13.老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摆,一人说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1) 同桌合作,交换角色进行。(2)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3) 共性问题,台前展示,集体订正。【设计意图:紧接新课后插入操作练习,进一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直观形象地感悟几个2的和、乘法算式、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14.教师: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1) 指名回答:2个小朋友1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在滑冰?(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和计算出得数。(4)指名汇报算式和所用乘法口诀:24或者42,口诀“二四得八”。(5)集体订正。(6)教师重点引导:算式24或者42都用同一个口诀“二四得八”得到结果。原因是:在编乘法口诀时,通常将两个因数中较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实际上是2的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通过应用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应用口诀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乘法问题,感受口诀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积累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思考经验,促进学生对口诀的掌握。】三、巩固新知1.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一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一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3) 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例如:教师说二六,学生说十二。(4) 同桌合作,游戏进行。(5) 指名同桌演示游戏。(6) 集体订正。2.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二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二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乘法口诀,另一学生说两个乘法算式。(3)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教师:二四得八;学生:24=8 42=8(4)同桌合作,游戏进行。(5)指名同桌演示游戏。(6)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掌握。】4、 达标反馈1.根据算式说口诀。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23= 25= 28= 23=2.看谁算的对。(1)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算式:-,口诀:-(2) 一共有多少朵花?算式:-,口诀:-3.想一想,填一填。一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二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三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四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5、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2) 教师重点强调: 我们这节课,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编2的乘法口诀,而且还学会了用2的乘法口诀算出乘法算式,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6、 布置作业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得六 二六( ) ( )十八 二八( )- - - - - - -2.画 表示乘法算式。(1)22 -(2)52 -3.练习二的第1、2、3题第一题:填表。第二题: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第三题: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7、 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2+2=4 22=4 二二得四 2+2+2=6 23=6 二三得六 2+2+2+2=8 24=8 二四得八 2+2+2+2+2=10 25=10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2+2+2+2+2+2+2+2+2=18 29=18 二九十八8、 教学反思: 2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乘法口诀,但是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2个2个地数,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探索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想法,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 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是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了不同的题型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教材安排的课堂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无意识记忆,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忆省劲。这些游戏的练习,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解救出来。NO.5-NO.61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的第1、2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熟记1的乘法口诀; 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教学提示 学生理解和掌握1的乘法口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课堂要注意引导,初步理解1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在此基础之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口诀,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编的口诀进行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对1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突破了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教师:咱们边玩游戏 ,边学习知识,好不好!要求:老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指名回答,看谁说得快。(1)老师说算式,指名说口诀。(2)集体订正。(3)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口诀。2.教师:下面的游戏是摆小棒,我摆,你说算式和口诀。(1)教师摆小棒:教师一边摆,一边说,先摆5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2)指名说算式和口诀:25=10或52=10 口诀是二五一十3.教师: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指名回答:表示2个5相加,或者5个2相加(2)集体订正。4.教师:在编这句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1)指名回答:将小的一个因数放在前面,另一个因数放在后面,最后说结果。(2)集体订正。【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游戏的方式,复习旧知,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在复习2的乘法口诀的编排方式和意义,为下一步学习1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师:我们玩的很开心,同时,通过游戏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板书:1的乘法口诀2.同学们继续摆小棒,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课件展示,摆小棒要求: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同时指名到黑板上操作。(3)集体订正。(4)根据摆的情况,写出乘法算式。(5)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111 122 21=2 133 31=3 . 199 91=9 3.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第一竖列的所有乘法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1,第二个因数是按1-9的顺序排列下来的;第二竖列的乘法算式和第一竖列的因数正好相反。(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4.教师: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五 一六得六 一七得七 一八得八 一九得九 5.教师:“一二”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1)小组内交流。(2)指名汇报:一二表示2个1相加,或者1个2相加;得二是等于二的意思。(3)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6.教师: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1)学生说想法。(2)学生熟记口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根据编写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自己很快就能编写出1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加深了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三、巩固新知1.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一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一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3) 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例如:教师:一五;学生:得五。(4) 同桌合作,游戏进行。(5) 指名同桌演示游戏。(6) 集体订正。2.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第二幅图。(1)教师:谁说说第二幅图的游戏规则。(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另一学生说乘法口诀。(7) 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13或者31;学生:一三得三。(8) 同桌合作,游戏进行。(9) 指名同桌演示游戏。(10) 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掌握。】四、达标反馈1.根据算式说口诀。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14= 16= 18= 19=2.写出乘法算式,并写出得数。(1) 一个因数是1,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多少?(2)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1,积是多少?(3) 6个1是多少?3.看图写算式。算式:-;口诀:-算式:-;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学生对口诀的熟练掌握,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的练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1和2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对口诀的掌握水平。】五、 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学生各抒己见。(2)教师重点强调:今天我们学习了1的乘法口诀,,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编1的乘法口诀,还能利用口诀算出乘法算式的积,真是不错啊。六、 布置作业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一填。 1+1+1+1+1+1=16=( );口诀:- 2+2=22=( ); 口诀:-2.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得七 一二( ) ( )得五 一三( )- - - - - - -3.画 表示乘法算式。(1)16 -(2)41 -4.看图写算式,并说出口诀。算式:-;口诀:-7、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 一一得一 12=2 一二得二 13=3 一三得三 14=4 一四得四15=5 一五得五16=6 一六得六17=7 一七得七18=8 一八得八19=9 一九得九 八、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和掌握1的乘法口诀并不是很难,教师及时注意引导即可,让学生初步理解1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口诀,体现学生再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编的口诀进行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1”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复习导入部分,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复习旧知,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在复习2的乘法口诀的编排方式和意义,为下一步学习1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再探究新知部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