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4295.doc_第1页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4295.doc_第2页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4295.doc_第3页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4295.doc_第4页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429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人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17-2018上学期邓海燕 2018年8月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二、教学目标(一)总学习目标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造型 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 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 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 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20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全册共计20课可以分成9个单元.第一单元色彩为主学习色彩的冷暖包括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第二单元学习线条表现包括快乐的人自行车局部写生猜猜我是谁第三单元设计有趣的生活用品包括有趣的属相棋牌乐-棋篇棋牌乐-牌篇第四单元欣赏单元生活与艺术中的花第五单元水墨画单元画水果娇艳的花第六单元图案设计单元包括多姿多彩的靠垫与生活日用品的联想第七单元人物绘画单元包括我们的现在和将来亲亲密密一家子.第八单元工艺设计单元泥玩具与漂浮和剪纸中阴刻与阳刻.第九单元电脑美术单元神奇的画笔.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2,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教学难点:1,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五、教学措施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丰富校园文化,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特长生,继续开展艺术团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学生儿童画,创作画的训练.如本学期的科技节,做好学生的选拔和对学生相应的辅导,参赛工作.5,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搞好我校的艺术特色,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配合学校,区开展的活动,定期更换学校橱窗作品,定期指导学生画艺术走廊等.六、教学进度周次教学进度1四季的色彩2生活中的暖色3生活中的冷色4快乐的人5自行车局部写生6猜猜我是谁7有趣的属相8棋牌乐棋篇9棋牌乐牌篇10生活与艺术中的花11画水果12娇艳的花13多姿多彩的靠垫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15我们的现在和将来16亲亲密密一家子17泥玩具18漂浮19神奇的画笔20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第1课 四季的色彩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2、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的认识与感受。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二、新授1、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3、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 (写实性、装饰性) 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 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三、拓展。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目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板书设计: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教学目标:1、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2、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3、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教学准备: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布置课前准备内容: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二、组织教学。1、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2、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3、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4、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什么场合使用暖色?三、研究活动。1、组织学生研究活动:、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2、小组活动: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四、艺术实践。1、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2、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品。板书设计: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目标:1、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2、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3、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准备: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课前准备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暖色。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冷色。二、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图片水。2、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3、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4、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三、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四、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3、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板书设计:第4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2、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研究刮画纸的创作方法,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教学重点: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节日喜庆和人们庆祝的场景。教学难点:1、表现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和表情。2、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刮蜡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春节序曲,学生说说这段乐曲给人什么感受,表现了什么日子。出示课题:在快乐的节日里。2、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3、营造气氛,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在表达欢快情绪的形式特点。二、交流探讨问题1:欣赏课件,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欣赏课件,回答问题:1、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3、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4、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跟同学说说节日的习俗。学生思考:劳动节、植树节、儿童节、泼水节等。 问题3: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三、分析探究。1、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2、探究体验:(1)试试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蜡纸上刮刻出清晰、流畅的痕迹?(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点、线、面吗?看谁刮出的痕迹最丰富。(3)两幅作品对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线条刮刻,第二幅作品运用点线面各种痕迹进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 第一幅是水彩笔画,第二幅是刮蜡画。学生在一张刮画纸上实践体验。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刮画纸上刮画出点、线、面。学生比较两幅作品,发现第一幅作品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现手法丰富,画面表现力更强,更有趣味。感受刮画纸的独特魅力。四、探究、尝试各种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现方法。1、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点和线。2、观察比较,感受运用多种刮刻手法创作的刮蜡画具有丰富的效果和趣味。3、教师演示刮画方法与技巧:、 构图饱满。、 先画近景后画远景,处理好遮挡关系。、 用不同的方法刮画出点、线、面。4、学生观看并提出质疑。通过教师演示刮画方法,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解决难点。5、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刮画作品,提出问题: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问题。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创作思维。五、创作实践1、 布置作业:运用刮画纸和各种工具,表现人们在节日里快乐的场景。2、作业提示“(1)抓住人物的活动、表情、服装和节日背景来烘托喜庆气氛。(2)刮刻痕迹要清晰、流畅。刮刻手法、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3、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艺术实践。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六、作品展评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作品:1、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节日,画了哪些节日的活动?2、哪幅作品内容最有节日气氛?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现形式最丰富有趣?板书设计:第5课 有趣的字母牌教学目标:1、学习字母牌的设计制作方法2、认识字母牌的造型和图案特征,学习字母牌的装饰方法。设计制作一套新颖别致的字母牌。3、小组合作,学习字母牌的设计制作方法,并通过游戏巩固、识记单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习字母牌的装饰方法。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设计制作风格统一、造型别致的字母牌。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卡纸、剪刀、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出示一副扑克牌,师: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扑克牌。可以做游戏、变魔术等。)这些牌我们经常接触,但经过我们精心的加工,它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对我们的学习还有帮助呢!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有趣的字母牌,板书课题。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1.出示一组制作好的字母牌和普通牌对比,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这两种牌的不同之处,包括色彩(鲜艳)、装饰(丰富)、内容(字母)、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2.欣赏课本中的牌,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解决):你最喜欢哪一副牌?为什么?你知道这样一副牌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构思、裁纸、选字母、画出字母、装饰)3.师:老师这里有两副牌,你觉得哪一副最好?为什么?(教师出示一副完整的牌和一副有问题的牌做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的问题并回答)4.教师总结: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在制作时应该注意:字母要突出,色彩搭配要合理,方便使用,同一副牌的风格要统一。5.师:牌的外形只可以做成长方形吗?(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外形的牌。)6.教师示范牌的制作。(提示牌的背面也可以进行装饰,但要成系列。)7.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8.学生作业:分小组制作成套的牌,进行小组竞赛。三、展示交流,多元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2.进行多层面的交流评价。对学生作品的成功处作出肯定评价,同时指出待改进之处。四、拓展。介绍牌的历史与发展,牌的种类,牌中的学问。通过最熟悉的事物引导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解决问题,让学生更简单的掌握本课的知识难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1.对自己的字母牌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进。2.课下运用这些字母牌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与学习。板书设计:第6课 飞天(1)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莫高窟中飞天壁画的特点、历史及艺术价值。2、通过查找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老师引导下欣赏壁画的色彩、造型及线条, 领悟其韵味,学会壁画艺术的欣赏方法。3、通过对佛教艺术的观赏,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艺术。难点:学习飞天丝带的画法,领悟壁画艺术的内涵,透析古人的飞天梦想。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敦煌飞天壁画艺术资料、绘画工具、剪刀(老师)PPT课件、飞天资料、手绘藻井作品展示区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欣赏导入1、欣赏CCTV3广告飞天少女师:今天老师邀请大家来欣赏一段广告,想一想,这段广告表现的是什么容。播放广告师:这段广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飞天)。看来同学们对飞天都有所了了呢,那么请你来谈谈你所知道的飞天?(生答)教师小结:根据刚才同学的描述,老师来总结下,可以这么描述,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是佛教中的神仙。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飞天是怎么来的呢?(生答)师讲述飞天的故事: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师小结:我们知道在古代,没有飞机没有飞船,飞天一直是古人的梦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人的梦想飞天2、板书古人的梦想飞天。二、 自主学习,欣赏评述1、整体感受师:讲到飞天,就不能不讲敦煌莫高窟,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蓝色的小知识这块,用一分钟的时间看完,自学一下,谈谈敦煌莫高窟给你的印象,可以从内容历史规模等方面来讲。小结:我们可以了解到敦煌莫高窟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2、细节品味师:我们已经从整体上感受了莫高窟的宏大场面,让我们走得更近一些,细细品味莫高窟中的飞天壁画的艺术特色。、 欣赏动画片飞天,来讨论下敦煌的飞天是怎么飞起来的,或者说,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飞天在飞。(云彩、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播放动画片飞天。小结: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就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飞天形象。 、 因此在表现飞天的时候我们尤其要注意丝带的画法。丝带有正反两面教师示范丝带的画法。要表现出动感,轻盈感。、 了解了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后,我们再来欣赏课本上的飞天。翻到课本3、36页。带着问题欣赏欣赏榆林窟第15窟飞天:(1)、这幅壁画给你的感觉。(2)、该壁画表现的是什么题材。(一个飞天弹奏着乐器。该乐器叫“凤首箜篌”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从缅甸传入我国,是研究我国乐器史的重要资料)(3)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该飞天的色彩么(典雅清丽)造型(飘逸)(4)他的动态有什么特别之处(自然轻松)4、 出示莫高窟第407窟三兔飞天藻井,同样的四个问题。(1)、这幅壁画给你的感觉。(2)、该壁画表现的是什么题材。(三只兔子在嬉戏,周围有很多飞天)(3)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该飞天的色彩、造型。线条(色彩华丽、造型新颖、线条流畅)(4)他的动态有什么特别之处(充满动感)5、 小结:刚才我们从内容、色彩、造型、线条等方面欣赏了敦煌飞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年代敦煌的飞天也有其变化,但是整体上敦煌的飞天造型优美、充满动感。线条流畅。三、 学生作业。1、 作业要求: 临摹书上的飞天。可线描也可上色。 造型优美、充满动感、线条流畅 注意丝带的画法画完后用剪刀剪下2、 学生作画,教师再黑板上挂藻井展示台,巡回教师指导。亮点指出,不足处纠正。四、 展示评价1、 将作品粘贴在藻井上2、 学生自评互评你认为那个飞天最美。3、 教师点评,总评五、 教学延伸1、 师:今天我们全部同学合作的众飞众天齐舞藻井图非常的其实宏伟呢。但我们只欣赏了飞天壁画,敦煌这条艺术长廊上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欣赏的文化,这部分就请同学们回家自己找资料欣赏。2、 师总结:同学们,飞天壁画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艺术之美,也传递给了我们古人的梦想。今天我们把古人的梦想化为现实,神舟七号、嫦娥一号都飞上天空。所以,请我们的同学不仅仅要学着热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更努力的学习把古人更多的梦想变为现实!板书设计:第7课 飞天(2)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2、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临摹创造一幅飞天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教学准备:课件、飞天的相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中央综艺台的飞天视频,师生谈话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师生交流飞天都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引出敦煌莫高窟。2、以带领学生去旅游的方式参观莫高窟,让学生认识莫高窟、认识飞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件展示)。3、教师介绍飞天的来历及飞天的风格特征。4、引导学生分析交流:飞天没有翅膀也没有羽毛,她是靠什么在天空中飞翔的。5、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画飞天都是用的什么样的线条,为什么要用曲线而不用直线?6、教师示范画飞天,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曲线的动感。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1、造型准确2、姿态优美、线条流畅3、可以是线描,也可以涂颜色。四、学生作业展评: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作品。五、课外拓展:放映课件视频,让学生了解飞天在国际艺术史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第8课 笔 的 世 界教学目标 :1、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2、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3、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教学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学生: 准备一两支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请学生把收集到的笔集中起来,举办一个“笔的世界”展览会。教师: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学生相互欣赏。请几名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笔有些什么功能,哪个方面设计的比较新颖。3、 出示课题:笔的世界三、讲授新课1、 出示一支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笔,提问,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2. 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3、学生发表研究结果。如:A、 用日历表装饰又美观又大方。B、 上粗下细显的非常可爱。C、 握笔的地方设计的很圆润,保护手长时间写字时手指不疼痛。D、 凹凸有致的笔型顺着手的外形,握笔非常舒适。E、 夜光笔,随身带着可以当小电筒。F、 米老鼠的耳朵会动是按钮的功能3、 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互相欣赏。四、 分析笔的组成部分: 笔尖,握笔处,笔杆,笔头,可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设计。五、 教师示范:1、 根据四个部分设计出笔的外形2、 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进行变形,添加。3、 用图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说明文字。4、 涂色。六、实践操作1、 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2、 提出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 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3、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小结1、点评作业。2、评价要点: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 学生自评、互评。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回忆作业要求:1、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你想设计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展示学生设计草稿。2、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四、展示作业举办“新颖的笔”设计作品展,评出最佳外形奖,最佳功能奖和综合奖。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五、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发言。板书设计:第9课 猜猜我是谁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3、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小组讨论:2、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3、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三、学生动手实践。1、布置作业。2、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3、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四、展示与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板书设计:第10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学习材料: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语言组织教学。二、探究式学习活动。1、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3、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4、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5、组际之间进行交流。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三、学生动手实践1、布置作业。2、巡视辅导。四、小结。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五、课后拓展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板书设计:第11课 泥玩具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了解)2、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的特点。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准备:1、教具:计算机、CAI课件、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台、部分民间玩具实物。2、学具:各种民间玩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2、出示课题二、欣赏泥玩具(注: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